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

曾國藩接統浙諭旨,涕淚縱橫,即刻上疏:聖恩高厚,令臣下得守年餘之喪,又令起復,以免避世之責。感激之枕,匪言可喻。微臣即刻飭令:蕭啓江、張運蘭、王開化等進駐鉛山河口鎮,俟臣一到,立即入浙。關山未度心已飛,萬里戎機一日赴。微臣身鈍,刻日即出。

咸豐帝聞,喜:汝此次奉命即行,足徵關心大局,忠勇可尚。

國藩至長沙,左宗棠迎,道:敬悉近狀之祥,喜慰無似。不奉音敬者一年,疑老兄絕我也。且思且悲,家國至此,何負氣以相持!賊逆二訌,石達開意不在浙、贛,老兄以爲?

國藩道:弟言極是。昨接國荃書,言弟極關切,謝過謝過。弟侈口之舉,看似私誼,實爲國家矣!草草去職,必致失所。一年以來,多不遂意,憂鬱於胸,竟患不寐之疾,於那舊癢中和,人生之無趣,莫過於此者。

宗棠道:兄爲二疾熬煎,吾有丹藥幾粒,速速服下,且看療效,傾囊相送。

寥寥幾語,國藩頓感暖流襲身,嘆曰:弟若不常忤,勝良藥萬粒。蟄伏一載,多習黃老之道,改剛爲柔,剛柔相濟,守機巧而更篤實。亦如潤芝,義結官文如兄,善待多隆阿如弟,侍奉續賓老母如親,傾萬金予諸將似水,如此,賊逆無存,鄂襄蔚然。

左宗棠道:胡潤芝八面玲瓏,皆爲國計,自家卻無一長物。吾暴戾如雷,兄訥柔似水,皆你我所長;切勿東施之效顰,畫虎卻類犬。

國藩訕笑,別過宗棠,又與湘撫駱秉章客套幾許,北入武昌。

曾國藩別後,駱秉章道:曾滌生知人之鑑,超佚古今,或邂逅於風塵之中,一見以爲偉器;或物色於形跡之表,確然許爲異材。然近觀,確有迂腐之嫌。

左宗棠笑曰:觀其迂悶訥腐,尤似一老儒,實則老辣無比,撫臺大人切勿被其誑騙了。迂悶訥腐者,另有其人,永州鎮總兵樊燮,人諷轎子總兵,其人玩忽職守、不籌戰守,日日置酒飲樂,何止迂悶訥腐!

駱秉章道:永州知府黃文琛屢曰樊某昏庸,吾即查明,上疏彈劾。

左宗棠道:此人乃湖督官文遠親,大人須慎之又慎。

駱秉章道:吾不觀其言,只看其行,查有實據,必即彈劾。

湖北巡撫胡林翼聞曾國藩至,殺雞宰羊,大肆宴請,酒過三巡,林翼笑問:滌帥過路長沙,左公謔否?

曾國藩笑道:潤芝見外,吾非滌帥,乃爾滌兄。長沙之行,無由言說,左季高謔而不虐。

胡林翼嘆:左公恃才而傲,吾嘗勸盈則虧。幸是滌兄,有收納之量。

曾國藩慚愧道:一路走來,瀟湘楚天,景然昇平,實兄與季高之力也。兄以湖北瘠區養兵六萬,月費至四十萬之多,而商民不敝,吏治日懋,皆兄精心默運之所致也。吾據南康,羣疑衆侮,積淚漲江。今又賦閒一載,若無兄與季高力薦,泯然湘鄉矣!

胡林翼道:天下糜爛,恃吾輩二三人撐持。滌兄以《討粵匪檄》,一戰湘潭,二戰岳陽,三戰武昌,再戰田鎮,又戰潯、湖、鄱、南。無兄則無今日之楚湘,正所謂滌兄栽樹胡某乘涼。

曾國藩道:潤芝客套。石逆達開,依然勇乎?

胡林翼道:賊訌金陵,兵將離心,大不如前。

曾國藩滯鄂七日,與胡林翼推心置腹,談資耗盡,身方赴贛。中停蘭溪,李續賓、彭玉麟、曾國華、李續宜、唐訓方等紛至沓來。

曾國藩謂李續賓道:即攻安慶,如九兵強馬壯否?

李續賓道:厲兵秣馬,枕戈待旦,萬死不辭!朱品隆、唐義訓二精銳營,即日即由滌帥調遣。朱品隆、唐義訓聽令!只在曾大人身邊,切切不可遠離。

曾國藩道:謝過如九。鏖戰三載,局勢漸朗,死語不可再講。大軍攻擊安慶,乃既定之策。安慶乃樹之主幹,其旁枝葉,舒城、桐城、廬江、太湖等,亟應一一剪除。而舒、桐、廬、太等城,皆據巢湖周遭,定九進軍,務必倚恃水師之尖利,切忌孤軍犯險。吾至南昌,爲兄等篤定後方,以作堅援。定九、溫甫親如一家,戰暇之餘,觀風賞月吃酒乎?

曾國華笑曰:兄長由湘入鄂,順鄂入贛,沿贛入浙,如此行程,未至衢州,戰事已定矣!

曾國藩道:浙江戰事,實乃心急吃不着熱豆腐,誰急誰吃。

石達開攻勢愈急,浙域日險,九江鎮總兵李定太心急如焚,既進浙江嚴州府,進扎洋溪渡,即聯浙江臬司段光清,商討攻剿壽昌事宜。

李定太道:連日大雨,道路泥濘,陸路不堪。

段光清道:吾置舟船,資鎮臺水路奇襲。

1858年7月7日,李定太、段光清率兵五千,乘船四十,兵分四路,夜襲壽昌。太平軍不備,倉皇而遁。

石達開恐慌,謂張遂謀道:攻衢三月,屢攻不克;今壽昌又失,嚴州、杭州無望;福興妖兒復又興兵襲後,各路援賊紛至沓來;這如何是好。

張遂謀道:石鎮吉逆令,偏攻東南,遂成今日之危局。浙不可再待,南入閩地,會楊輔清部,再行圖舉。

石達開嘆曰:只能如此矣!吾令:常山各部,且戰且退,南下會合江山各部,依次入閩,轉進浦城。常山、江山各部轉進畢,吾等即焚營離衢,疾進處州,集結龍泉,相機入閩。

石達開攜軍南移,咸豐帝諭令周天受、李定太、饒廷選、周天培等即刻追剿。

周天受奏曰:倘石逆窺伺閩省,臣即會同耆齡由九江出師,李定太由仙霞關出師,慶瑞由延平出師,臣由龍泉進攻蒲城,四面兜剿。

曾國藩甫至南昌,江西巡撫耆齡急急詢問:曾大人,石逆由浙南竄,追乎?

國藩道:聖諭未至,安敢妄動。一載時間,石逆流竄二三十城,朝攻贛西,暮至贛東,夜復入浙西,晨已入閩北,飄忽無定,居無根基,害民不深,不足爲懼。浙江東據滄海,福建羣山蔓延,二省兵力無展,逆必回竄,你我竭力,先剿江西餘賊。去歲大人保奏胞弟國荃,得升同知。國藩在此謝過。

耆齡道:曾大人切勿言謝,去歲九、十月間,周鳳山鳳字營潰散,王鑫病故,劉騰鴻陣亡,劉長佑、蕭啓江圈圍臨江,屢戰不克。贛地一時式微,沅甫一至,整合諸軍,復圍吉安,力阻石鎮吉、楊輔清、石達開三逆,斬賊無數,力挽狂瀾,猶自感謝不及。

國藩道:石逆主力由浙入閩,此地賊逆虛空,吾應彙集兵力,猛攻撫州、撫建、吉安。撫州、撫建破,石賊已無後方;吉安再破,瑞州、臨江、南昌、袁州連作一片,石賊再無來路。爲正軍行,吾作《愛民歌》、《解散歌》、《莫逃走》,煩請兄臺斧正。

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
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