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

譚太瞬間射出五隻長箭,隱約聽林中傳來到幾聲慘呼。

鑲藍旗和兩紅旗的清軍正在快速奔來,中伏的清軍也逐漸穩住了陣腳,林中長箭在射過數輪之後也逐漸稀疏起來,譚太判斷林中明軍應該有兩千以上。因爲每輪的箭只足有數百隻,按照明軍慣例來看,士卒數目當是這個數的幾倍上。

隨着一聲嗩吶的長音吹響,在弓箭的掩護下,大股身穿鮮紅的鴛鴦戰襖的明軍自林中衝了出來。

這股明軍就是來自宣大一線,因參與晉商走私之事被赦免的宣大邊軍。

自從被崇禎下旨赦免組建死軍之後,宣大總兵楊國柱將與事的兩千多名士卒集結起來,從中挑選勇悍之人擔任各級哨管、隊正等中低層將官,然後從自己軍中派遣一名千戶擔任這隻軍隊的主將,日日操訓。

這些犯事的邊軍並非是軍中老弱,相反,很多人都是在軍中兇名在外的存在。

因爲老弱軍卒哪有本事去組織謀劃參與這等大事?就算你想參與,人家也不要你。這些軍中強人身邊都聚集着一幫好勇鬥狠之徒,有些膽大之人甚至換了便裝,親自帶着車隊深入草原,與蒙古或者女真人交易。

這種走私過程兇險異常,與土匪和馬匪交手之事時有發生,死傷也是司空見慣,所以爲了安全起見,每次進草原時人數都會很多。久而久之,這些邊軍自發的組成了一個個的小團體,多則上百人,少則數十人,頭目都是哨管、百戶、隊正之類的中下層將官。有的因爲缺少直接走私的本錢,索性給深入草原的商隊做起了護衛,要是沒有崇禎將晉商連根拔起,大明邊軍還會繼續腐爛下去。

這次犯事的軍將全部被處斬,參與其事的邊軍全部逮入獄中。這期間並沒人抵抗,一是深入到骨髓裡的服從皇權的意識,二是這兩千人不是一個整體,單獨上百人幾十人,誰敢與朝廷大軍對抗?

當這些邊軍人犯被集中起來,觀看昔日的上官當着自己的面被一刀砍下首級,並且聽到其家產全部充公,家人流放後,大部分人都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自己的腦袋是保不住了,辛辛苦苦攢下的家產也會落入別人的腰包,妻兒老小也會被流放到數千裡外的煙瘴之地,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有少部分人無所謂,這些人無家無業,參與走私轉來的錢很快吃喝嫖賭揮霍一空,自知犯了朝廷法令,覺得死就死了,大不了下輩子投胎做個好人就成。

但大部分人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很多人當場情緒失控,有的痛哭流涕,有的想反抗逃脫。

在被弓箭手射殺數十人之後,這些人才稍微安靜一些,但情緒仍是極度不穩。

隨即宣府巡撫朱之馮宣讀了皇帝聖旨,死罪可免,但必須用性命去博取。

在這個以家人爲重的社會當中,底層百姓認爲用自己的性命換取家裡人的幸福是理所當然的,何況只要僥倖存活還能換取軍功,聖人真是開恩啊。在兩千多人磕頭謝恩後,死營正式組建形成。

操訓數月後,這股明軍便被調到懷柔一帶熟悉地形。在凌晨居庸關烽火點燃後,這股明軍便從附近趕至林中埋伏下來。

之所以他們未被清軍哨探發現,主要是因爲他們躲藏與樹林深處,清軍哨探只是進林中邊緣搜尋一圈便離去。清軍向來輕視明軍,根本不會想到這種偏僻之地居然藏有大股伏兵。

由於伏擊圈內的正白旗清軍大部分都在馬下,後面沒有進入明軍弓箭射程的正白旗清軍無法衝鋒,並且距離樹林太近,更不敢直接驅馬往樹林裡衝。領軍的牛錄章京見機得快,一聲令下,帶着剩餘清軍撥馬向南,踏入野草叢生的田地中。

這樣做一是防備明軍步卒衝出纏戰,二是可以用戰馬趟出一條路來,等明軍從樹林出來,可以翻身催馬衝鋒。

先行衝出來的明軍一手持盾一手握刀,一頭扎進了清軍陣中,一場沒有陣型的混戰開始了。

譚太帶着的五個牛錄中,有一個拖後,進入伏擊圈的有兩個多牛錄,被弓箭殺傷百餘人,剩餘的五百多騎已進到田地裡去,與明軍搏殺的只有六百人左右。

譚太腰腿用力起身的同時,將手中長弓砸向衝過來的一名明軍刀盾手,那名明軍急忙用盾牌格擋,譚太猛地向前撲過去,右拳搗在木盾之上,幾寸厚的木盾應聲而裂,譚太右手掌背鮮血淋漓的同時,巨大的衝擊力將那名明軍士卒震得身形向後倒退一步。趁着他一愣神的功夫,譚太搶上前去又是一拳,直接將他的腦袋打的向一側扭轉,頸椎已然斷折。譚太奪下他手中的長刀,順勢一個揮砍,一名明軍的手臂被齊肘砍下。譚太大發神威,瞬間接連殺傷五人,一時之間無人敢靠近他的身邊。

鑲藍旗和兩紅旗的清軍終於趕到,但見場上正在混戰,也無法催馬衝殺,眼見明軍不斷從樹林中殺出,鑲藍旗領軍的甲喇章京一聲令下,三個牛錄的清軍下馬,手持兵刃衝入人羣中,其餘的前排清軍則騎在馬上持弓在手,尋機射殺明軍。

數裡外正白旗的一個牛錄,正在驅馬碎步前行,前面的一千包衣推車挑擔,正在往前趕路。

盛夏的北地雖然不似中原地區那樣酷熱難耐,但長時間在日頭下行軍,還是讓人厭倦煩躁。

就在這時,領軍的牛錄章京突然勒住戰馬,擡頭四下打量着什麼,緊接着,大地輕微的顫動起來。這名牛錄章京臉色大變,大聲吼道:“敵襲!跟俺向前跑!”

清軍紛紛打馬向前奔去,牛錄章京顧不得包衣們的死活,縱馬向人羣中踏去。沒辦法,道路左側是丘陵山林,右側是草木旺盛的田地,除了向前別無它途。

正在推車向前的包衣們不知出了什麼變故,毫無防備下被戰馬撞到在地,一片驚叫哀嚎聲飄散開來。一千人的包衣加上推車挑擔,佔據的的道路長達數裡,急切間哪能讓的開?

大地的顫動越來越明顯,戰馬奔騰的聲音已能聽得到。帶隊的牛錄章京眼見前方一時半會閃不開路,無奈之下命人向前通傳敵情,自己帶隊轉向後面,現在只有拼死一搏了。

勇衛營參將徐瑾率領三千馬隊,在接到潛伏的暗哨告知清軍大隊已經通過後,便從順義方向的隱藏地馳出,在距清軍後隊幾裡開外,將馬速漸漸提起後向清軍衝來。

看到前方數百步外向自己迎頭撞來的清軍馬隊,徐瑾握緊手中長柄眉間刀,將身子伏低後,催馬向前迎去。

短暫的衝鋒過後,清軍一個牛錄三百人還沒衝到明軍的一半時便已全部跌落馬下,畢竟雙方人馬相差十倍之多,高速衝起來的動能根本無法相比。

徐瑾放緩馬速,看着前面驚慌之下四散奔逃的包衣,下令明軍前去收攏這些包衣,令他們將路上東倒西歪的馬車等雜物搬開。然後留下五十騎,監督這些包衣打掃戰場,將明軍傷亡士卒擡到車上後,再去把清軍的首級砍下,收斂鎧甲兵器後,向南趕去順義便可。

樹林邊的混戰現場十分慘烈,兩千餘明軍拼死衝殺,而清軍戰馬的優勢根本無法利用,交戰雙方把道路塞的滿滿當當,就算清軍向脫離戰場都沒辦法移動。地上到處是雙方將士的屍體,鮮血將大片道路變的泥濘起來。

清軍已經逐漸佔據了上風,一是人數佔優,二是後來參戰的清軍不斷用弓箭射殺明軍。清軍用的都是長弓大箭,明軍主要中箭就是非死即重傷,大部分都是直接被射中要害陣亡。

兩千餘人的明軍只剩下千餘,正白旗的也傷亡近五百人,鑲藍旗傷亡一百多,陣亡的明軍多爲鈍器擊打所致。

清軍慣用重錘、狼牙棒、鐵骨朵之類的重武器,不管什麼鎧甲,只要被砸中,不是當場身死就是骨斷筋折。

雙方都已殺紅了眼。令清軍詫異的是,原先的明軍在傷亡超過兩成時便已開始潰逃,現在傷亡近半,居然死戰不退。

他們不知這隻死軍的由來,更不知這隻明軍相互之間都是如親人般的關係。看到昔日和自己一起吃喝嫖賭的兄弟陣亡,這些日漸腐朽的邊軍激發出了血性。有的士卒一條胳膊被砍掉,還是用另一隻手持刀猛砍;臉被削掉半邊的,就合身撲上去保住清軍用雙臂緊緊保住清軍,好讓同伴將敵人殺死;有的小腹被長槍刺中,腸子掛在外邊,仍舊是不管不顧舉刀劈砍。

譚太斬殺十餘人後,也被長槍刺穿大腿,身上也中了數刀,幸虧鎧甲結實,沒有傷到骨頭。

他已被鑲藍旗的清軍接應到大軍的後邊,倚靠着一匹戰馬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哪來的這股明軍,這種擺明了同歸於盡的打法從未見過,這樣拼下去,就算將這股明軍全殲,自己這邊也損失慘重,那還怎麼去懷柔搶劫?可惜的是前方的探馬,郡王交給自己的五個白巴牙喇,肯定是折了!自己回去怎麼向郡王交代!

就在譚太尋思對策時,官道西面數騎奔來。譚太擡眼一望便知是拖後的部下,一股不詳的預感瞬間傳遍大腦。

當聽到後隊被明軍大隊騎兵突襲的消息後,譚太瞬間全明白了。

不僅是自己中伏,阿濟格那邊也絕討不了好去!明軍這次完全是有備而來!這次不是搶多少人口物資的事了,而是能不能帶多少人回去!

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十章 預謀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八十章 困難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三百章 證據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八十章 困難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
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十章 預謀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八十章 困難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三百章 證據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八十章 困難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