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

湖廣武昌的楚王府位於高觀山南麓,坐北朝南,背依高觀山,東西寬兩裡,南北長四里,佔地數百畝,相當於當半個武昌城的大小。

王府前面的歌笛湖水面波光盪漾,時而有白色的水鳥飛快的掠過湖面,銜起一條魚兒後展翅飛向對岸的林中。

規模龐大的王府東南角一處別緻的院落內,幾名孔武有力的大漢赤裸上身,正在鞭打一名被綁在樹上的年輕男子。那名男子身上已是血肉模糊,腦袋歪向一側,仿若隨時便要斷氣般。

見到這番情景,幾名大漢相繼停手,一人上前試探了一下被打者的鼻息。

“世子,壽昌王似是出氣多、進氣少!再打下去怕是。。。。”

那名大漢略顯驚慌的向一名坐在不遠處椅子上的男子稟道。

“便宜了這個畜生!就把他綁在樹上,明日再來看看,他要是不死就饒他一命!”

坐於椅上的男子年過三旬,身穿紅色團龍圓領常服,腳蹬皁皮靴,眉目清秀,嘴脣略薄,神情陰鷙,細長的眼睛看人時給人一種被毒蛇盯上的感覺。

他就是楚王世子朱蘊洄,被打的奄奄一息的則是他的同胞弟弟壽昌王朱蘊灝。

“世子,要不要叫醫官來給壽昌王醫治一番?真要打死了,王爺怪罪下來,世子也要吃掛落啊!”

那名大漢小心翼翼的稟道。

雖說是奉世子之命行事,但要是讓王爺知道是他們將壽昌王打死,他們幾人全家老少都得陪葬。

“李三你個狗奴婢!再提那個老不死的爺活剝了你!滾去看看那個賤婦有何動靜!”

李三慌忙撿起地上的衣衫穿好後,向院子一側的月門跑去。

他知道朱蘊洄性格狠辣多疑,稍不如意便會打罵懲治下人,被無故打死打殘的王府僕從婢女不在少數。

朱蘊洄與朱蘊灝雖爲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兩人早已勢同水火。原因很簡單:早在數年前,楚王朱華奎便動了易儲的念頭,王府內早就傳的沸沸揚揚;最近這一兩年,這種趨勢已經更加明顯,楚王與王妃對朱蘊洄的厭惡之情已經溢於言表,而對朱蘊灝則是更加的寵愛。

楚王一共育有三子一女,朱蘊洄與朱蘊灝都是正妃何氏所出,還有一子朱蘊瀧則是側妃馬氏所出,女兒朱風德是王府宮女所出,現在還不滿五歲。

作爲長子的朱蘊洄自幼聰敏,深得朱華奎的喜愛,在其五歲時便給皇帝上表請封,隨後萬曆將其冊封爲楚王世子。

楚王夫婦從小便對朱蘊洄嬌慣無比,使他養成了跋扈驕狂的性格,長大成人後更是變得既喜淫樂又陰狠無比。楚王府中的宮女被他奸銀多人,朱華奎知道後狠狠責罰過多次,但他依然賊性不改。

生性好淫的朱蘊洄曾經招來武昌城內的數十名娼妓,他則和一幫地痞無賴參與其中,男女都是赤裸相見,一邊飲酒作樂,一邊白晝宣淫。此事經有心人傳出後,惹得外界一片譁然,楚王府本來就不好聽的名聲變得更加不堪。

朱蘊洄還時常聚集武昌城內的市井惡棍,上百人招搖過市,遇見美貌的婦人便會強搶回府,玩膩了或是沉與湖中或是丟到府外。受害者家人告到官府,但歷任武昌知府都懼於朱蘊洄的陰狠手段而不敢出面與其交涉,這更助長了朱蘊洄的淫威。

wωω ▪тт kΛn ▪¢ o

由於對朱蘊洄失望的原因,朱華奎讓另外兩個個兒子都住在了王府之內,想暗中觀察一番,到底哪一個適合替代朱蘊洄坐上世子的位子。沒想到這一無心之舉給楚王府帶來了滅頂之災。

朱蘊洄無意中遇到兩位美貌的弟媳之後色心頓起,數次尋上門去用言行調戲朱蘊灝以及漢陽王朱蘊瀧的正妃,結果都被兩個弟弟告到了朱華奎那裡。

朱華奎大怒之下更是堅定了廢掉朱蘊洄的決心,朱蘊洄的母妃何氏更是連他的面都不見,反而對文弱的朱蘊灝疼愛有加,這讓朱蘊洄對自己的母親和弟弟恨之入骨。

這次他以賠罪爲名,派人將母親和弟弟誘騙到了這處偏僻的院落,把兩人的婢女隨從全部趕走後,強行把何氏關進了側院的屋裡,然後將朱蘊灝綁在樹上開始毒打。

他不怕父親知道。年過六旬的朱華奎最近幾年沉迷拜佛修長生之道,在王府後院修建了千佛殿,整日待在裡面吃齋唸佛,並嚴令府內諸人無事不得擾他清修,所以朱蘊洄行事更加的肆無忌憚起來。

不一會李三跑回來稟道:“世子,王妃在屋內並無動靜!”

“這個賤婦!你不是護着老二嗎?此次就讓你倆死在一處!走!去老二的院子,孤的弟媳還在等着孤去安慰呢!”

朱蘊洄一想到弟媳茅氏俊俏的容顏,心頭不禁一片火熱,現在礙他事的人不是被關就是快死掉,茅氏一個弱女子還不是乖乖的聽任他大展神威?

朱蘊洄帶着李三等人沿着長廊直奔朱蘊灝的院子而去,一路上遇見的宮女僕從遠遠看到他都是急忙閃身避開,直走到第四進院落的御風亭時,正好遇見了王府長史陳南坪。

陳南坪與周王府長史的孫三省差不多的背景經歷,被打發到楚王府已有七年時間,對於朱蘊洄的惡行亦是知之甚深,並且深惡痛絕;正是在他的屢次勸說下,朱華奎纔有了廢掉朱蘊洄的想法。

“世子這是要去往何處?”

陳南坪停住腳步,擋住了朱蘊洄一行的去路。

“孤要作何還輪到你來管?滾開一旁!”

朱蘊洄當然知道陳南坪勸說父王餘廢他之事,但陳南坪向來跟在父王身邊,他就是想報復也很難找到機會。現在見到陳南坪只帶着兩個隨從後,心中剛剛熄掉的怒火重新燃了起來。

“世子請自重!下官是朝廷所派,殿下尚且對下官禮敬有加,世子不是還未繼承王位嗎?”

陳南坪冷冷的道。

對於朱蘊洄這樣的人渣,陳南坪恨不得修出道家的掌心雷劈死他。

“你算什麼東西!這天下是我朱家的!你不過是我家的一條狗而已!快滾開!不然孤命人將你打殺!”

朱蘊洄雖然對陳南坪憤恨無比,但想到茅氏那張美豔的面孔,急的恨不能一下子飛過去。

“下官聽聞世子將遣人將王妃與壽昌王請至桃溪小築,敢問世子,王妃與壽昌王現在何處?”

何氏的貼身宮女眼見事情不妙,又不敢去找王爺稟報,情急之下找到陳南坪將事情敘述一遍,陳南坪這才從前殿匆匆趕來。

他知道朱蘊洄的狠毒。王爺又不問府內之事,整個王府已經沒人制得住他了,現在朱蘊洄突然將王妃與弟弟請去,明顯是想對她二人不利了。

“把這狗才給孤綁起來!”

朱蘊洄見陳南坪問起此事,知道若不把他一起收拾了,陳南坪去了桃溪小築後,整件事就會暴露無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陳南坪也一起關在那裡,過上數日將他們一起餓死。

李三幾人都是朱蘊洄招攬的江湖客,身手着實不錯。聽到朱蘊洄的吩咐後,李三等人搶上前去,三兩下便把陳南坪三人打翻在地,扯下他們的腰帶後將三人捆了起來,然後撕下幾人袍服的布片把他們的嘴堵住。

“把他們關到那個院子,李三跟着我,你等就在那裡輪流守着,不必管孤了!”

朱蘊洄得意洋洋的帶着李三向弟弟的院落行去,其餘幾人把掙扎不已的陳南坪三人分別扛起後轉身向後院而去。

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
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三十章 預謀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