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平重重嘆息一聲,隨即,他看向陸北顧。
“懂經濟、知實務、敢建言的人才,實乃三司之亟需!”
“陸北顧,你方纔所言河北軍糧之策,雖有兇險,卻乃破局之良方!其精思妙想,非洞察時弊者不能爲,我與晉公,皆深以爲然。”
他看了一眼旁邊的範祥,範祥也正色點頭,眼中期許更濃。
張方平鄭重說道:“下月春闈,你只管放手一搏!若能金榜題名,老夫必當以三司事務急需爲由,親自向官家要人!”
張方平頓了頓,直接開出了具體的價碼,不再是範祥此前那種模糊不定的邀請。
“別的不敢妄言,這鹽鐵司下屬七案——兵、胄、商稅、都鹽、茶、鐵、設,無論最後定下來是哪一案,案主官之職,必有你陸北顧一席之地!這位置,便是你施展才華、爲國分憂的起點!”
“案主官”三個字一出,廳堂內的空氣似乎都凝滯了一瞬。
炭火噼啪的聲響,在陸北顧的耳朵邊上變得格外清晰。
鹽鐵司下屬七案,分別是負責軍需物資的兵案、負責兵器製造的胄案、負責商業稅收的商稅案、負責食鹽專賣的都鹽案、負責茶葉專賣的茶案、負責鐵礦與鐵器專營的鐵案、負責工程營造的設案。
個頂個,全是手裡掐着經濟要害的肥缺,真正的“要權有權,有錢有錢”。
這絕非尋常進士初入仕途的清貴館閣亦或地方小官之選,而是直接踏入“三司”這個掌管帝國經濟命脈的超級部門,成爲實權中層,手下管着數十名官吏,每年經手海量財富,直接參與國家財政政策的執行!
總而言之,其權責之重,晉升之快,遠非尋常路徑可比!
而若是要想借機發財,還是那句話,動動筆改個數字,指頭縫裡隨便漏出來一點,就足夠一個人幾輩子吃不完了。
——這就是權力的魅力。
可以說,在鹽鐵司案主官這種位置上任職,是非常考驗道德操守的。
至於有多少人會登門拜訪,有多少人想送禮結交,那更是一想可知的事情。
“不錯!”範祥適時接話,帶着信任的語氣,“鹽法革新乃當務之急,而無論是都鹽案主理鹽引鹽課,還是茶案梳理茶利,皆需得力人手。你既有膽識,更有謀略,正是我鹽鐵司急需的幹才!待你登科之日,便是我鹽鐵司添一員虎將之時!”
陸北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對於他來講,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春闈就要到了。
在經過宋庠悉心教導和大量應試資源堆積後,陸北顧的科舉實力目前也確實足以支持他通過禮部省試。
所以,現在的他也不得不去思考,自己將來的路怎麼走。
他認識的這些大佬,趙抃已經外調,宋庠暫時還在賦閒,歐陽修文壇影響力雖大但卻是館閣清貴之位。
真正手裡有實權的就是張方平和範祥。
陸北顧與兩人在四川時便有交集,兩人都非常欣賞陸北顧的才華,而且這兩位今天也已經對他發出了明確招攬,開出的條件更是誠意十足。
說實話,一個年輕人,剛一進官場,就能擔任實權主官,手下管着四、五十名官吏,而且還是那種“有能力就非常容易出成績”的位置,很難不讓人心動。
如果不是三司真的缺人才,如果不是張、範二人確實賞識陸北顧,這種特殊情形是不可能出現的。
更何況,案主官還只是起點! 有着張方平和範祥這兩位三司系統內的頂級大佬當靠山,只要陸北顧能在眼前大宋財政危局的情況下幹出實打實的成績來,將來不管是外調地方的轉運使司系統,還是繼續留在三司系統內,前途都是一片光明。
這種機會,可以說是可遇而不可求!
要是陸北顧真的不給面子,那就是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了,以後都不見得再會出現這麼好的機會。
此時的他,只覺得一股熱血直衝頭頂,連窗外凜冽的風雪寒意都彷彿被驅散了。
“學生陸北顧,何德何能,蒙張公、範公如此青眼,期以重任!”
他整了整因久坐而微皺的絲綿袍,神色莊重,後退一步,對着端坐於上的張方平與範祥,深深一揖,直至腰背與地面平行,動作一絲不苟,盡顯恭敬。
“張相公剛正不阿,力挽狂瀾於既倒;範公雷厲風行,滌盪積弊於西南!能追隨二位左右,爲朝廷分憂,爲生民解困,實乃學生平生之志!”
陸北顧直起身,目光迎向兩位重臣,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今日,學生在此,願拜於二公門下!他日若能幸登金榜,必當竭盡駑鈍,不負所托!”
張方平與範祥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欣慰,以及對未來的期冀。
國朝重臣,沒有哪個是不靠貴人提攜能登上高位的。
每個人,都有衣鉢傳承。
而眼下能繼承張、範這兩位經濟方面技術官僚衣鉢的年輕人,並不多。
畢竟在這個時代,讀書人裡真正能搞懂國家經濟的人,本來就少之又少,絕大多數人,都是隻會讀死書的。
所以,陸北顧這樣一個既對經濟有深刻理解並且思維還很活躍的年輕人,在他們的眼中,顯得格外珍貴。
更何況,陸北顧還不是那種需要長時間鍛鍊才能堪用的人,而是一個“即戰力”,屬於是直接拿來就能用的人才。
或許他會因爲經驗不足而顯得不夠成熟老練,但爲挽救財政危局衝鋒陷陣,負責執行某項具體的改革事務,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這對於張方平和範祥來講,就足夠了。
畢竟更高層次的博弈,以及更深的考量,是由他們來做的。
他們現在需要的,是一柄鋒利的劍。
“好!好!”
張方平撫掌,臉上終於露出今晚第一個真正舒展的笑容。
“得此良材,幸甚至哉!”
範祥也含笑點頭,親自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家人,不必如此拘禮。從今往後,你便是我等門下之人,安心備考,我倆靜待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