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在東線意大利軍隊積累了二十五萬兵力,而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手中只八萬人,所以推不動威尼斯很正常。

但是,戰爭一但打開了突破口,全面開花纔是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想要的局面,在東線奧匈帝國憑藉少數人對陣意大利王國就已經是一場勝利。下面,還是要看奧匈帝國海軍能不能打開新局面,開闢新的戰場。

……

亞得里亞海。

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在海面上極速航行,領隊的正是從阜姆(今克羅地亞裡耶卡)出發的奧匈帝國海軍艦隊。

“這一次該我們反擊了!上次沒有乘勝對意大利海軍進行反擊,一直是我心中的遺憾,這一次我們一定要讓意大利海軍再次認識到帝國海軍的進步!”威廉·馮·特格特霍夫站在甲板上自信的對着下屬們說道。

“這次我們一定會繼續確定勝利!”

“帝國萬勝!……”

這就是威廉·馮·特格特霍夫這個名字給奧匈帝國海軍帶來的信心加持。

利薩海戰勝利後的,威廉·馮·特格特霍夫成爲了奧地利的英雄人物,弗蘭茨敦促他南下達爾馬提亞海岸,以保障該地區海軍基地的發展。

同歷史上不一樣,這次威廉·馮·特格特霍夫對達爾馬提亞海岸的軍事基地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升級,因爲原歷史的1867年他執行了一次悲傷的使命,去墨西哥運送他的恩主,被華雷斯·貝尼託槍決的馬西米連諾皇帝的遺體回到故鄉。

現在馬西米連諾一世活的好好的,而且成了東非海軍總司令,也就沒有耽誤威廉·馮·特格特霍夫建設達爾馬提亞海岸軍事基地的時間,而且兩人還就未來海軍發展進行了一些交流。

1868年他成爲奧匈帝國海軍部長,軍事委員會委員和上院議院,封男爵,大力推行對奧匈帝國海軍的全面改革。

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奧匈帝國海軍極速縮小了同意大利海軍在艦船方面的差距,比歷史上強了許多。

其中因爲東非從奧匈帝國海軍淘了兩艘舊船,所以奧匈海軍趁機以此爲藉口添了兩艘新式戰艦,而弗朗茨也同意了,畢竟是爲自己弟弟斐迪南大公擦屁股,雖然恩斯特象徵性的付了點錢,但是基本等於白送。

不過可惜的是奧匈帝國的兩艘新式戰艦還在的裡雅斯特造船廠裡躺着,剛剛完成甲板鋪設,還不能參與這次戰鬥。

“報告,西北方向發現意大利軍艦。”

“讓利薩號靠過去!”

奧匈於1867年開工建造了利薩號鐵甲艦。利薩號採用了誕生不久的中央炮室設計,排水量達7000噸,符合當年的一等鐵甲艦標準。利薩號是奧匈戰列艦的始祖,現在則是威廉·馮·特格特霍夫的指揮艦。

同春風得意的奧匈帝國海軍相比,對面意大利海軍的日子就比較憋屈了,雖然上次戰爭意大利取得了威尼斯作爲新的海軍基地,但是經費大幅度縮減導致意大利海軍這段日子過得很拮据。

1869年開始,逐漸走出利薩海戰陰影的意大利王國終於打算開始海軍擴張計劃了。

因爲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恢復了地中海的戰略意義。意大利也需要一支強大的艦隊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保護其在該地區的貿易航線。但是計劃還沒制定,奧匈帝國就向意大利宣戰了。

這對於意大利海軍又是一個巨大打擊,兩國開戰要是推遲幾年,等自己完成升級多好!

“報告將軍,東南二十四度方向出現奧匈帝國海軍艦隊,他們正極速朝我們駛來!”

……

東非,印度洋海域。

就在奧匈帝國海軍即將和意大利海軍碰撞的時候,東非王國海軍正在組織一場跨海訓練,訓練在巴加莫約到奔巴島之間的東非近海完成。

“這裡就是濟水市(今坦桑尼亞,查克查克市)!不過這個名字有些奇怪,是土著取的名字麼?”東非海軍司令斐迪南看着眼前這座小市鎮問道。

“這裡以前叫查克查克,是桑給巴爾蘇丹國的一個小鎮,不過濟水市這個名字是恩斯特殿下親自取的,具體含義我們也不清楚。”濟水市市長萊恩德說道。

音譯的名字當然會聽着比較奇怪,濟水,一條曾經存在過的河流,算是恩斯特對前世家鄉的一絲念想。

“其他不說,這裡的港口條件還不錯,要是改造一下應該不錯。”斐迪南大公說道。

“濟水市是奔巴島首府,但是目前有兩千多移民,整座島嶼也才一萬多人,所以想改造這裡可不容易。”萊恩德回答道。

“呃,上面沒有撥給你們奴隸使用麼?”

“因爲這裡是從桑給巴爾人手裡奪取過來的,爲了維持穩定,所以當時對整個奔巴島進行了全面清理,將所有奔巴島的桑給巴爾人全打包返還桑給巴爾蘇丹國了,不要說改造港口,島上成熟的丁香都沒有人收割。”

奔巴島是盛產丁香的地方,前世這裡丁香產量佔據世界的四成,加上桑給巴爾島則在七成以上。

“原來如此!不過奔巴島這麼好的條件,做爲海軍基地很合適,如果不利用奔巴島上的港口就實在太可惜了。”斐迪南大公說道。

奔巴島的地形,斐迪南已經研究過了,整片島嶼以丘陵和平原爲主,海岸線曲折,具有成爲港口條件的港灣很多,主要集中在西海岸,島嶼西岸背向印度洋,所以港灣風平浪靜,同時面朝東非大陸與蒙巴薩,坦噶兩個港口互爲犄角,所以這裡用來建設一處海軍基地,再合適不過。

“如果是海軍基地的話,我倒是可以推薦一處地點,供你們直接使用,那裡的基礎設施都是齊全的,就是沒有什麼人。”萊恩德聽到斐迪南的話後說道。

“哦,是哪裡?”

“奔巴島南部的姆卡尼,那裡現在基本上是一座空城,但以前是桑給巴爾蘇丹國用來連接本島和奔巴島的港口。後來我們接手奔巴島後,姆卡尼也就不再用來同桑給巴爾島聯絡,那裡的居民也被遣返桑給巴爾島了,但是港口一直空着,就是兩年多時間沒有打理,恐怕有些荒廢了。”

“姆卡尼啊!那裡條件確實不錯。”聽到這個名字,斐迪南還真有些印象,姆卡尼在奔巴島的西南部,斐迪南在船上的時候經過那裡,不過那裡就如萊恩德所說,基本上是座空城,有上千座房子,卻只有兩百多戶東非移民住在那裡。

“如果是作爲海軍基地來使用,確實不錯,而且可以用那裡現成的設施,房舍的問題也直接解決了。”斐迪南思索道。

那還猶豫什麼,就決定了,姆卡尼以後就是東非的第二處海軍基地所在地了。

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749章 南下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766章 集結第803章 威脅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424章 奔逃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33章 拖拉機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51章 坦噶港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681章 金沙薩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882章 出口第160章 革新第840章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453章 借款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991章 抵達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103章 “大殺器”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371章 生意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01章 駁回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61章 危與機第330章 跑路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62章 後續第612章 美食節第222章 體面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239章 兵變第1518章 旅遊業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58章 密謀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31章第822章 卡賓達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47章 開飯第865章 高原省第13章 國際調停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961章 危與機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740章 古戰法
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749章 南下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766章 集結第803章 威脅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424章 奔逃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33章 拖拉機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51章 坦噶港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681章 金沙薩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882章 出口第160章 革新第840章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453章 借款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991章 抵達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103章 “大殺器”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371章 生意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01章 駁回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61章 危與機第330章 跑路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62章 後續第612章 美食節第222章 體面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239章 兵變第1518章 旅遊業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58章 密謀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31章第822章 卡賓達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47章 開飯第865章 高原省第13章 國際調停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961章 危與機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740章 古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