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工農聯動

經濟轉型之下,自然繞不開東非第一大產業,也就是農業,工業化不是拋開農業,而是進一步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

爲此恩斯特在政府工作會議上說道:“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生存和一切生產的先決條件。所以在整個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們依然要重視農業發展問題,重點在於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尤其是推動農業多元化發展,盡最大努力發揮東非農業的優勢,實現農業和工業之間的聯動發展。”

在此之前,恩斯特是不會說什麼農業和工業聯動發展的,因爲以前東非工業規模都不如手工業規模大,現在終於攢出一些家底,纔有底氣推動農業和工業之間的共同發展。

“什麼是農業多元化?它又和我們東非的農業有何關係?農業多元化就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比如主糧方面,我們東非的兩大主糧分別是小麥和水稻,但是我們要知道東非的土地,在玉米,小米,高粱,大豆等糧食作物方面的種植天賦遠大於世界上其他國家。”

當然,後面這些糧食作物很容易在東非高產,但是口感方面很難超越小麥和水稻,但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總能找到其適宜人羣,所以東非人的食譜從一開始就是多元化的。

“農業首先解決的是吃的問題,這也是大多數人對農業的第一印象,但是農業如何爲工業發展提供基礎條件很容易被忽視。”

“就拿紡織業爲例,紡織業的主要原材料,棉花,麻類,生絲等等,都由農業生產活動中而來,而在19世紀,紡織業就是世界第一大工業。”

“英國作爲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其早期工業化可以說完全是由紡織業推動的,包括美國黑奴貿易,也是棉花種植園對勞動力的需求刺激下發生的。”

“19世紀,農業爲工業提供了絕大部分的生產原材料,第二才能輪到採礦業。”

未來隨着科技進步,還有化工產業,但是化工業依然離不開農業和採礦業,來提供最基礎原料,其本質是對原材料屬性應用的拓展。

在東非,農業和採礦業都比較興旺,但是算不上發達,因爲在生產效率上依然達不到歐美國家水平,當然,這裡面不包括沙俄等東歐國家。

說實話,沙俄這種國家發展農業比東非還要困難,這是氣候上決定的,不管從產量,品類,還是面積上都是如此。

沙俄無非是擁有全世界最大面積的優質黑土耕地,但是除了這項以外,沒有任何優勢,黑土地最肥沃,但是水熱條件太差,一年只能達到一季生產。

而且沙俄有效國土面積比東非少的多,比較有效國土,東非是世界第一,第二是美國,然後是遠東帝國。

東非的耕地主要由幾大高原提供,自然無法和北美連片的大平原相比,僅僅是剛果雨林和沙漠就佔去東非近三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但是美國西部也有龐大的落基山脈,一下佔據了美國面積的三分之一,而且美國國土面積也比東非小的多。

當然,東非的農業條件也有自己的劣勢,那就是土地質量,不過土地質量主要看後期治理和改良,二十一世紀很多土地靠的就是化肥和科學的耕作方式,而且再怎麼說東非的土地質量整體上要優於遠東帝國。

等東非拿下莫桑比克,東非還能擁有自己的黑土地,雖然莫桑比克的黑土地面積小了很多,但是也補齊了東非土壤上的一個空白。恩斯特接着說道:“所以你們要看到農業和工業之間的相關性,農業部和工業部應該多交流溝通,簡單點說,原來農業部和外貿部打交道更多,因爲我們主要以最基礎的糧食出口爲主,但是現在工業部參與進來,就要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這樣再出口就能獲得更大的價值,同時延長產業鏈。”

“就比如罐頭這種產品,我們東非的水果罐頭產業,在沙俄是非常受歡迎的,同時解決了水果不耐放,不易儲存這個問題,打開了其銷路,而相關工廠又解決了部分國民的就業問題。”

“亦或者是我們的劍麻產業,這些年東非的劍麻產業發展很迅速,但是以前東非的劍麻加工廠效率低下,產能也小,通過近二十年的努力,現在東非劍麻加工終於擺脫了對外部依賴,像麻繩,麻布等多種工業產品,我們都可以滿足客戶需求。”

恩斯特喋喋不休的說道,主要還是爲了給下屬們開竅,畢竟整天坐在辦公室,是發現不了商機的。

“最後就是畜牧業的問題,畜牧業是東非農業的三大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目前東非農業主要就分爲三大塊,分別是經濟作物種植,糧食作物種植,最後就是畜牧業。

“畜牧業除了解決肉食,乳製品,皮革,等原料問題之外,最主要的就是爲工農業生產提供動力,所以畜牧業擴充問題依然要繼續。”

蒸汽機這種傻大笨粗的東西,東非很多地方都是用不起的,而且也不好移動,不要說東非就是歐洲也是如此。

現在農業的主力軍依然是人力和畜力,除了工農業生產需求之外,交通物流上也極其依賴畜力。

所以擴大畜牧業規模對當前東非很重要,是提高東非生產力的重要部分之一。

畜牧業和經濟作物種植業,對東非的經濟的貢獻率實際上都比糧食作物種植業要大,當然糧食問題是基礎,吃不飽也沒資格談發展。

東非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糧食種植業滿足國內需求同時還能出口之上,這就涉及到農業在工業化初期的一個重要作用,也就是原始資金積累。

早期東非的軍費,國家建設資金很大程度上都依賴糧食種植業,而經濟作物種植的培養週期比糧食作物種植要長一些,就比如茶葉,橡膠,咖啡等等都需要東非長達七八年的發展,纔開始產生收益,而規模也是近幾年才達到能和國際競爭水準。

這個道理很簡單,東非開發本土的第一步,自然是解決移民的吃飯問題,所以早期農業必然以糧食作物種植爲主,等解決溫飽問題後,才能把精力放在利潤更高的經濟作物種植和畜牧業發展上。

“總而言之,農業發展才能推動工業發展,農業是東非的優勢產業,東非的工業部門要積極和農業部門對接,把農業優勢進一步傳導爲工業發展的優勢,多部門協作也是大型國家治理的必然選擇和未來趨勢。”恩斯特最後強調道。

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467章 觀察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903章 萊茵宮第1422章 蘇聯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523章 旱情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511章 輸血第949章 戰敗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182章 中間商第382章 渡河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155章 震怖第774章 搬遷第924章 海洋第187章 勸說第681章 金沙薩第850章 移民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598章 新年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811章 送行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203章 車展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364章 燃燒第564章 貴人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80章 農業第238章 三把“刀”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536章 間諜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156章 軟刀子第973章 籌備第830章 蓄水池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332章 稻種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09章 聖誕節第38章 開墾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2章 戰場間隙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141章 學習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802章 爭論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298章 香蕉園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
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467章 觀察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903章 萊茵宮第1422章 蘇聯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523章 旱情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511章 輸血第949章 戰敗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182章 中間商第382章 渡河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155章 震怖第774章 搬遷第924章 海洋第187章 勸說第681章 金沙薩第850章 移民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598章 新年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811章 送行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203章 車展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364章 燃燒第564章 貴人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80章 農業第238章 三把“刀”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536章 間諜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156章 軟刀子第973章 籌備第830章 蓄水池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332章 稻種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09章 聖誕節第38章 開墾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2章 戰場間隙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141章 學習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802章 爭論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298章 香蕉園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