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地圖

第27章 地圖

年底將近,東非殖民地的先遣部隊,已經繪製了一份較爲直觀的東非內陸地圖。

通過商業船隊運送,現在這張地圖的抄件擺在恩斯特的桌子上,

整張地圖大概有一米多長,七十公分寬,內容上標註了大致的山川河泊。

最東邊,從達累斯薩拉姆港出發,一條道路直達第一鎮。第二鎮和第三鎮在地圖上是兩個標註名字的點,小萊茵河從中穿過。

描繪的比較清晰,包括草原林地和農田,虛線則是桑給巴爾蘇丹國的邊境,從北到南一直延伸到葡萄牙人的殖民地,這兩家基本壟斷了東非的海岸線。

地圖上詳細的標註了東部的河流,明顯水網比較密集,也有比較好探索的原因,畢竟桑給巴爾蘇丹國常年在附近活動,一些地理要素可以找當地嚮導帶領尋找。

地圖的北面有一個三角表示有一座山脈,應該是乞力馬扎羅山脈,山脈的西邊就是是維多利亞湖,維多利亞湖面積龐大,在地圖上也是如此,被用來表示水體的陰影覆蓋。

作爲非洲第一大湖,維多利亞湖是英國探險家率先發現命名的,起因是爲了探尋尼羅河源頭。

而發現的時間正好是恩斯特覺醒前世記憶後的一年,維多利亞湖往西還有艾伯特湖和愛德華湖兩個大湖。

當然目前愛德華湖還不叫愛德華湖,原歷史要到1889年英國人史坦利才取名愛德華湖。

加上下游的喬治湖英國王室包攬了這些湖泊的命名權,但是恩斯特來到這個時代,且把東非視爲自家領地,這些英國名字自然就不可能承認,哪怕是英國人已經命名的。

實際上目前這些英國人發現的湖泊名字還沒有被確定下來,準確說是沒有在歐洲的新地圖上更新,而東非殖民地測圖隊只比英國探險家晚來了幾個月。

所以,恩斯特大筆一揮,維多利亞湖被命名爲大湖,非常符合維多利亞湖的特性,畢竟前世維多利亞湖周圍就被稱爲大湖區。

艾伯特湖被恩斯特改成腓特烈湖,用來紀念自己的爺爺。

愛德華湖改名康斯坦丁湖,不言而喻,下游的喬治湖則改名爲黑興根湖。

腓特烈湖(艾伯特湖)和康斯坦丁湖(愛德華湖)都屬於東非大裂谷的一部分,而太湖位於兩者之間,是個由盆地積水形成的湖泊。

整個大湖(維多利亞湖)面積6.94萬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淡水湖。流域面積二十多萬平方千米,習慣稱爲大湖區,前世整個太湖周圍生活了三千多萬人口,是整個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作爲對比,前世的中華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才4625平方公里,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汛期最大面積才三千多平方公里。能和太湖(維多利亞湖)爭雄的淡水湖泊也就是北美五大湖和俄國手中的貝加爾湖,以及同樣在東非高原的坦噶尼噶湖和馬拉維湖。

所以大湖(維多利亞湖),恩斯特是一定要拿下來的,不僅漁業資源豐富,而且降水也比周邊要高,土地平整,農業發展條件好。

繼續向西是基伍湖……嗯,還是叫基伍湖比較好,畢竟是前世大名鼎鼎的“殺人”湖不吉利。

繼續看地圖的西側是坦噶尼喀湖,恩斯特取名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對於坦桑尼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世的坦桑尼亞就是由大陸部分的坦噶尼喀和東邊的桑給巴爾合併來的。

尼亞在非洲其實沒有特殊意義,主要是英語的單詞後綴,所以非洲的許多國家帶有這個後綴,比如肯尼亞,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就是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的合稱。

坦噶尼喀湖是東非大裂谷帶上最大的湖泊,同時是僅次於貝加爾湖的世界第二深湖泊。

坦噶尼喀湖曲折蜿蜒,兩岸地勢較爲陡峭,有狹窄的沿岸平原分佈,相較於維多利亞湖周邊開闊的土地,經濟價值沒有那麼高,地理位置還不錯,南北長約679公里,前世就是中非內陸國家的交通要道,水運比較突出。

在向南的湖泊是魯誇湖,是個內陸鹹水湖,但是漁業資源較豐富,西南末端有許多鹽池。

最南面又是一個大湖,尼亞薩湖爲了方便記憶,恩斯特還是把名字改爲馬拉維湖。

除此之外還有多多馬附近的塞倫蓋湖,北部的埃亞西湖,曼雅拉湖,巴蘭吉達湖……

由此可見東非高原上的水資源之豐盛,單單是這些大湖的面積就有十幾萬平方千米,比許多國家面積都大,整個東非高原的湖泊都加起來,說是非洲水塔也不爲過。

山脈部分,除了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紮羅外,還有剛果盆地東部的米通巴山脈。

西南方向,越過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之間就是加丹加高原,往南是莫桑比克沿岸平原。

恩斯特決定一口吃下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的中間地帶。

先建立三個重要沿湖據點,分別在三個大湖的沿岸,維多利亞湖的南部湖灣姆萬紮,坦噶尼喀湖東岸的基戈馬和馬拉維湖西北角的卡龍加。

內陸據點直接選在多多馬,塔波拉,和魯誇湖附近的姆貝亞。

隨着紅色鋼筆水在地圖上的勾勒,幾個紅色的圈出現在地圖上,這樣整個坦桑尼亞的大部分都在這幾個圈的範圍之內。

……

“湯姆,你把這份資料複印一份,發往東非殖民地!”恩斯特將這份野心勃勃的計劃在東非殖民地實施。

“還有,我們兵工廠生產的武器也可以發往東非了,先組建六百華人移民的火槍部隊。”

恩斯特接着說:“這六百人分成六組,由殖民地高層分別帶隊,清理和維護新計劃六個據點的管理,後續移民要加大向這六個據點的遷徙力度,未來,由這六個據點加上沿岸殖民地三個鎮爲輻射中心,我們就能把整個坦噶尼喀地區收入囊中。”

恩斯特意氣風發的說到:“還有,第一批火槍隊要多用最初那批移民,每個據點先遷徙五百人,武器的彈藥要讓我們自己人(德意志人)管理。”

恩斯特想了想還有沒有什麼紕漏。

“嗷,對了,你從公司選幾個信的過的人,最好是有家庭的柏林本地人,去接管部分殖民地的管理權,不能讓那幫僱傭團把所有事都辦了,他們負責治安纔是第一要務。好了,就先吩咐這麼多,你去辦吧!”

“是,少爺。”湯姆拿着文件恭敬的回答道,轉身離開了辦公室,順手把門帶上。

(本章完)

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1220章 萊茵人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521章 申請第964章第1262章 慫恿第629章 教育第389章 易手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711章 歸國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609章 提升第129章 西北將戰斐迪南大公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95章 拜訪第483章 新民族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515章 狗咬狗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300章 掠奪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862章 後續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832章 押解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1374章 波斯第371章 生意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302章 巴庫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8章 普奧聯動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還在審覈……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830章 蓄水池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35章 休整第74章 “整肅”運動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1349章 犧牲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555章 羞辱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81章 捷徑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119章 農忙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74章 “整肅”運動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70章 投降!第822章 卡賓達
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1220章 萊茵人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521章 申請第964章第1262章 慫恿第629章 教育第389章 易手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711章 歸國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609章 提升第129章 西北將戰斐迪南大公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95章 拜訪第483章 新民族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515章 狗咬狗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300章 掠奪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862章 後續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832章 押解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1374章 波斯第371章 生意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302章 巴庫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8章 普奧聯動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還在審覈……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830章 蓄水池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35章 休整第74章 “整肅”運動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1349章 犧牲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555章 羞辱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81章 捷徑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119章 農忙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74章 “整肅”運動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70章 投降!第822章 卡賓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