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

恩斯特:“軍事上儘量不干擾馬塔貝萊省,鐵路部門要提前做好準備,尤其是對葡萄牙兩塊殖民地的戰備工作要做好,如果爆發戰爭,就徹底把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從地圖上抹除掉,徹底打通東非東西方兩大洋之間的陸地通道。”

說到底,對於東非而言,葡萄牙的兩塊殖民地重要性要高於當前的開普敦,拿下這兩塊殖民地,東非的國防安全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同時經濟,交通,產業等也更好進行全國性佈局。

“先不管敵人什麼時候開戰,我們要定一個時間節點,這個時間節點到來之後,我們都要徹底解決葡萄牙的問題,到時候就像當初進攻德蘭士瓦共和國一樣,主動出擊。”恩斯特接着說道。

“那這個時間節點選擇在什麼時候?”菲利克斯問道。

恩斯特想了一下後,說道:“目前我們東非正在大力發展經濟,所以戰爭不能對全國的生產工作造成太大影響,尤其是當下,正是東非工業和基礎設施的奠基大背景下。”

現在東非經濟發展已經從混亂無序向合理有序過渡,因爲東非是一個新國家,且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體制不同,沒有可以供參考的目標。

加上東非自己的人才培養起步比較晚的原因,東非的官僚羣體治國經驗也不如世界其他地區,甚至可以說沒有治理經驗。

所以早期東非工業化進程十分混亂,這些都是需要磨合的,這一點在整個七十年代,對東非經濟發展實際上造成巨大破壞,不過這也是東非必然要經歷的社會發展階段。

目前東非政府在發展經濟上,經過十多年的磨合,才稍微能追上世界平均水平,也正是因爲這一點,東非一直沒有貿然激進。

就比如七十年代,如果東非有一個良好的基礎,恩斯特就可以直接上馬一大堆工程,對東非實現徹底的工業化改造。

因爲在1873年經濟危機期間技術,產業,機器,等等發展工業的要素都可以從歐洲獲得。

而現實是當時東非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原因就是人才和健全體系缺失的問題。

這就和前世遠東帝國搞工業化一樣,蘇聯專家手把手教,而當時遠東帝國的文盲率程度,恩斯特都可以想到蘇聯人心有多累,就算是高學歷知識分子也需要單獨學習俄語,這中間因爲翻譯問題又會造成多少誤會?

東非情況稍微好一點,那就是德意志的義務教育普及狀況比較好,所以到東非的德意志移民,基本上有小學文化素養,加上東非推行德語教育,順帶掃盲的原因,目前就算年紀比較大的遠東移民或者斯拉夫移民,也會寫幾個德語單詞,至於說和聽,自然完全沒有問題,畢竟在東非不會德語基本上寸步難行,這是必然要掌握的生存技能。

而且會說德語和文化程度沒有關係,這和語言環境息息相關,在東非待久了自然而然的會向德語傾斜,最後被同化掉。

德意志的義務教育成果,外溢到東非,這樣東非和德意志地區在基本交流上暢通無阻,這也是東非能在七十年代銜接德意志部分產業的重要原因。當然,這也和東非當時接納了很多來自德國,奧匈帝國和美國的成熟產業工人有很大關係,這一點尤其體現在鋼鐵和鐵路產業發展上。

不過當時東非的上限就在那裡,現在東非正在補齊這些短板,尤其是教育事業的發展,雖然東非義務教育水平低,但是量大,每年出國留學人數不少,最近幾年更是已經回國好幾屆,這就爲東非發展汽車,電力產業提供了基礎。

除了這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東非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鐵路,公路,橋樑,全國性水利工程都在穩步推進。

換句話說,現在東非正在處在經濟過渡的重要時期,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型,正在爲工業發展打牢地基。

恩斯特說道:“現在東非的大工程,一個是黑森省鐵路,一個就是全國水利工程,全國水利工程進度還可以,但是工程量大,工期慢,還要等個四五年時間,黑森鐵路工程量也不小,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工程難度大。”

黑森鐵路是一條熱帶鐵路,但是經過的區域很多是熱帶雨林,熱帶雨林修建鐵路的困難程度東非已經見識到了,主要還是雨水引發的自然災害問題,甚至十幾噸的鋼材,都能直接被大水沖走。

所以現在黑森鐵路建設的第一要務就是“治水”,爲此黑森鐵路要建設的鐵路橋,涵洞,排水渠比東非之前所有鐵路加起來還要多出三倍,加上米通巴山脈的原因,部分路段還要修建隧道,所以黑森鐵路的建設難度是東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當然,黑森鐵路和西伯利亞鐵路難度相比,還是西伯利亞鐵路更勝一籌,因爲西伯利亞鐵路只有一條,而建設在熱帶雨林地區的鐵路有很多,只不過東非的黑森鐵路最長,但是也僅有西伯利亞鐵路的五分之一不到。

“這兩個工程,結束時間上應該差不多,等完工後,我們就能解放大部分人力,武力和財力,所以那個時候再發動戰爭最好,現在是1884年,而全國水利工程完工,應該在1890年之前可以結束,黑森鐵路的完工時間應該更早一些,所以我們把時間定在1890年。”

恩斯特接着說道:“這中間至少還有五年時間,而莫桑比克和安哥拉也不可能一成不變,據我所知馬普托港改造應該已經完成,後面葡萄牙人應該還有其他防禦工程建設,考慮到他們人手比較短缺的問題,應該會着重以城市爲中心部署防禦。”

“所以你們要務必在這幾年時間內,摸清葡萄牙人在其兩塊殖民地上的軍事部署和防禦工事體系。”

“而且我們也需要時間,來完成軍事調整,這個時間至少也需要兩三年時間,而葡萄牙人應該不會單獨行動,他們如果要主動出手,至少要和英國保持一致,所以判斷葡萄牙人的出兵時間,主要還是提防南非英國人的軍事變動。”

“現在英國人在南非,只有兩萬多人的軍隊,其餘主要是德蘭士瓦人,德蘭士瓦復國軍吸納了很多奧蘭治人的部隊,這些部隊肯定也要整合,所以英國人也需要準備時間。”

“我們主要注意英國是否會從域外地區調集軍隊進入開普敦,如果有大批量軍隊進入開普敦,那也就說明英國人按耐不住了。”

第360章 安排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735章 廓爾喀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74章 “整肅”運動第92章 挖牆角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949章 戰敗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182章 抉擇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23章 誘拐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840章第332章 稻種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89章 佔領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261章 威脅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511章 輸血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165章 抵押物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84章 消息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42章 移民熱潮第903章 萊茵宮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304章 坎帕拉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31章 兵城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99章 結款第525章 血清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73章 消化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949章 戰敗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248章 普吉島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389章 定居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81章 “火車頭”第316章 萊茵盾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369章 送別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688章 巡邏兵第949章 戰敗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239章 兵變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968章 分歧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96章 鐵路
第360章 安排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735章 廓爾喀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74章 “整肅”運動第92章 挖牆角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949章 戰敗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182章 抉擇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23章 誘拐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840章第332章 稻種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89章 佔領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261章 威脅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511章 輸血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165章 抵押物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84章 消息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42章 移民熱潮第903章 萊茵宮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304章 坎帕拉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31章 兵城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99章 結款第525章 血清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73章 消化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949章 戰敗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248章 普吉島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389章 定居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81章 “火車頭”第316章 萊茵盾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369章 送別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688章 巡邏兵第949章 戰敗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239章 兵變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968章 分歧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96章 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