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

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

奧蘭治,布隆方丹市。

“目前金伯利完全沒有人口支持其存在,在戰前這裡可是整個布爾共和國最發達的城市,鐵路,電報等一應俱全,但是現在完全陷入癱瘓,並且最可怕的是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口來恢復當地的建設。”東非金伯利市市長猶爾塔愁雲慘淡的訴苦道。

要說到東非境內,最慘的地方就是原布爾共和國區域,因爲東非是真攆布爾人,以至於奧蘭治地區十室九空,剩下的幾乎都是軍隊。

所以金伯利市政府和其他奧蘭治地區政府比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各地政府還要爲難。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人怎麼開發當地,金伯利現在就像一座鬼城,除了市政府和軍營周圍都沒有一點人氣,我們又不可能指揮軍隊來幹這些粗活。”

“現在金伯利還有生產任務要完成,各個礦山完全處於停擺狀態,如果沒有人維護,用不了幾個月時間,估計礦區就會坍塌,到時候再重新恢復就困難了。”

對於猶爾塔的牢騷,布隆方丹市市長赫爾維新還是保持着一張死魚臉說道:“你找我要人,我也沒有辦法啊!現在布隆方丹也是一個空架子,如果不是這裡有駐軍,我絲毫不懷疑我們的生命安全會受到野獸的威脅,現在布隆方丹外圍都長滿雜草了,那麼多空房子,半夜都感覺瘮得慌。”

猶爾塔:“你們好歹還能維持辦公,我們現在連金伯利都很少去,不多說,給個幾百人,先到金伯利把空架子架起來也比在布隆方丹寄人籬下要強。”

赫爾維新爲難的說道:“布隆方丹這點人口還是從隔壁新巴登省借來的,南邊的南邊疆省本來以前只有軍隊駐紮,以及軍隊家屬或者軍事從業人員,大家都缺人,所以你們也不要急。”

新巴登省在東非根本算不上什麼人口大省,甚至沒有什麼存在感,能支援布隆方丹幾千人口就已經到頂了。

而奧蘭治原本的城市完全因爲東非政策,陷入停擺,鄉村地區亦是如此,安哥拉有中部支援,莫桑比克有東部和新漢堡港市支援,而奧蘭治完全就像被遺棄的地方。

猶爾塔說道:“其他地方我不管,金伯利之前可是奧蘭治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布隆方丹也只不過是佔着布爾共和國首都的便利,除此之外,對奧蘭治而言完全不重要,想要讓上面看到奧蘭治的價值,就必須有限開發金伯利的礦產,難不成伱指望種地的那點收益大動中央?”

在奧蘭治,金伯利因爲金剛石礦,成爲了整個南非內陸最發達的區域,也是戰前英國人和布爾人爭奪的焦點。

金伯利一地的產值就比布爾共和國其他區域加起來都要高的多,這一點很好理解,戰前布爾共和國總共人口才不到四十萬,放在歐洲和遠東帝國也就是一個城市的規模,而金伯利在之前卻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石產地之一,所以單單金剛石產業就超過奧蘭治其他區域收益的總和。

對於猶爾塔的話,赫爾維新也認爲有些道理,如果奧蘭治完全陷入停擺狀態,那恐怕真引不起重視,而體現自身價值最有效的手段無異是先盤活奧蘭治的產業。

而金剛石產業顯然是奧蘭治最有價值的產業,且是高附加值的產業,19世紀金剛石產量十分有限,所以價格十分可觀。

想了想赫爾維新對猶爾塔說道:“東非其他地區的礦上,很多都以黑人爲主,顯然金伯利也可以先用黑人頂着,不過奧蘭治境內幾乎沒有黑人存在,所以我們可以向其他省要黑人資源,然後我再給你分配幾十個人手,你先把金伯利的礦業維持下去,就算完成任務,而且金伯利有軍隊駐紮,你也不用擔心黑人發生暴動。”

猶爾塔苦着臉說道:“把主意打到黑人頭上,我們奧蘭治恐怕也是整個東非獨一份。”

東非其他地方,黑人爲東非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就連剛剛併入東非的安哥拉和莫桑比克都有大量黑人可以供當地政府驅使,而奧蘭治地區是真的慘,連黑人都沒有多少。

布爾人也是非常排外的民族,加上他們主要以放牧業爲主,不需要太多人口,所以在奧蘭治黑人並不多,只有少部分桑人分佈在人跡罕至的區域。

赫爾維新拍了拍猶爾塔的肩膀安慰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再不濟有大量黑人人口,而奧蘭治境內只有軍隊,我們也插不上手,所以只能從外省的黑人上想想辦法,本國國民各地都缺,黑人用應該能擠出來不少,我就不信上級還會反駁我們的申請。”

猶爾塔說道:“不需要太多,幾萬個人就能把礦山恢復到之前的產能,在南非戰爭之前,布爾共和國人口可不多,主要還是英國人留下來的機器,黑人恐怕很難掌握,所以十幾個人肯定不行,你至少要給兩三百人,要不然白白的浪費了金伯利的機器就完蛋了。”

猶爾塔的話提醒了赫爾維新,現在奧蘭治最值錢的是什麼?除了礦產,就是英國人留下來的機器和基礎設施,而這些都主要集中在金伯利一地。

所以奧蘭治要開發,還真就離不開金伯利,如果放任這些機器和基礎設施被破壞,恐怕未來奧蘭治想再找機會工業化都很困難。

所以他對猶爾塔說道:“機器確實很重要,金伯利此前能和東非很多經濟水平發達的城市相比,留下的條件確實是獨一檔的存在,你到了金伯利首先就看好那些機器和基礎設施,別的不說,金伯利的鐵路先看好,我們現在和開普敦之間確實關係尷尬,但是未來說不準雙方就和解了,到時候金伯利的鐵路可就能發揮大作用了。”

金伯利有原布爾共和國境內,唯一一條鐵路線和開普敦連接,主要是英國人用來把金剛石運輸出去,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金伯利的經濟實力。

當然,現在這條鐵路是條斷頭路,連奧蘭治河上的橋樑都在戰爭時期被炸燬了。

不過對於這條鐵路,日後未必發揮不了作用,畢竟東英之間不可能一直關係僵硬,尤其是開普敦這塊和東非連接在一起的英國領地。

當然,英國鐵路和東非鐵路並不能互通,所以未來金伯利鐵路能不能保留都是一個問題,但是赫爾維新還是傾向於先保留下來,就算日後真要拆除,那奧蘭治肯定和現在情況已經大不相同了。

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1024章 監視第298章 香蕉園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435章 雙總部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249章 熱度第499章 建交熱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629章 教育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367章 鐵甲艦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361章 影響第1293章 肢解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37章 補丁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802章 爭論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84章 消息第82章 麪粉廠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1272章 犀牛園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265章 新世界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250章 謠言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5章 電燈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555章 羞辱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850章 移民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012章 萌芽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898章 太特市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809章 事後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696章 油井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925章 造船業
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1024章 監視第298章 香蕉園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435章 雙總部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249章 熱度第499章 建交熱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629章 教育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367章 鐵甲艦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361章 影響第1293章 肢解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37章 補丁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802章 爭論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84章 消息第82章 麪粉廠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1272章 犀牛園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265章 新世界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250章 謠言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5章 電燈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555章 羞辱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850章 移民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012章 萌芽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898章 太特市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809章 事後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696章 油井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925章 造船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