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心生傲慢

通過對比就可以發現,法國的在印度洋的諸多殖民地中,除了吉布提以外,戰略價值都很難和英國相提並論,而吉布提也因爲英屬索馬里蘭,亞丁殖民地,埃及的的存在而聊勝於無。

……

最近的萊茵市顯得格外熱鬧,各國外交人員和政要,頻繁出入萊茵宮和東非政府,其中尤其以英法兩國最爲積極。

而在一年前卻是另一副景象,彼時同盟國的德奧兩國最爲着急,現在歐洲戰局發生變化,他們反而有些怠工了。

“一年前,東非人對我們愛搭不理,如今就算他們想加入陣營,也輪到我們再三考慮了。”剛剛走出萊茵宮的德國外交官布爾斯語氣高傲的說道。

站在他旁邊的則是奧匈帝國的外交官員布萊羅恩,語氣則稍微舒緩的說道:“布爾斯閣下,還是不要妄下結論,任何變局都有可能對歐洲戰場造成巨大影響,雖然如今我們兩國所面臨的局面不像之前那樣侷促,但也絕對不能惡了東非。”

布爾斯則不在意的說道:“現在奧匈帝國加入戰爭,相當於我們這邊多了一位幫手,只要我們三個國家協心同力,基本上就可以防止第三方國家摘桃子。”

“目前,俄國的第二政府已經透露出和談的意願,他們雖然還沒有掌握權力,但是在俄國軍隊,民衆中有很強的影響力。”

“不管俄國戰敗,亦或者和談,都意味着我們將獲取一個穩定的後方,只要消化掉這次對俄國戰爭的戰利品,我們將結束兩面作戰的窘境。”

“東非大概率不會加入協約國陣營,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美國人,但是美國和歐洲隔着大西洋,即便他們背後支持英法也難有勝算。”

在布爾斯看來,解決了俄國這個大敵,那同盟國基本上穩操勝券,畢竟之前同盟國方面二打三都沒有輸,現在英法兩國更不是同盟國的對手。

布爾斯說道:“奧斯曼帝國這這幾年也一直在積蓄力量,軍事和軍工能力大幅度提高,他們從東非進口了不少武器和裝備,軍事改革順利完成。”

“即便無法和列強相比,也能有個八九成的功力,這就相當於三個軍事強國,和兩個軍事強國的對抗。”

“至於,美國人,除非他們派出軍隊到歐洲作戰,不過美國人戰鬥力低下,完全不足爲懼,他們陸軍的實力估計也就只能和奧斯曼帝國比較一下。”

不管同盟國亦或者協約國,他們向來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美國和東非的陸軍實力不怎麼樣。

這種共識其實是一種傲慢,源自於歐洲中心論,歐洲之外的國家,那都是蠻夷之地,所以他們怎麼可能懂“兵法,戰略”等高深的戰爭藝術呢!

其實,這並不是說歐洲人內心深處真不知道東非和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而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爲。

如果拋開偏見,歐洲人也會認真分析美國和東非兩國的軍事實力,從明面上來看,兩國紙面數據相當高,但是,戰爭從來都是抱有僥倖心理的。

就像兩大陣營,在開戰前都認爲自己一方,能迅速取得勝利,結束戰爭,結果卻恰恰相反,畢竟他們在戰爭開始前的想法,基本上是按照最有利於本國的各種因素考慮。

這和足球運動類似,即便是弱隊的球迷,也會抱着“萬一”,“說不定”的想法,更何況開戰前雙方實力旗鼓相當。

而同盟國和協約國在戰爭之初,不管高層還是民衆,差不多都是抱着這種心態最終推動了這場目前人類歷史上規模最浩大戰爭爆發的。

而最近同盟國在東線的勝利,就讓布爾斯信心大振,俄國一但退出戰爭,那德國就能將東線的精銳調往西線組織最終決戰,這種情況下,他想不到同盟國怎麼輸。

布爾斯接着說道:“而且,東非不加入戰爭也好,這樣戰爭勝利之後,我們也可以不分潤戰利品給東非。”

“我們的初衷可不是在歐洲打生打死以後,結果美國和東非瓜分歐洲以外的地方。”

“等到戰爭結束後,我們或許可以扶持奧斯曼帝國,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來制衡東非和美國兩國。”

聽着布爾斯狂妄的話語,布萊羅恩卻絲毫沒有反駁,他說道:“控制了歐洲,就控制了文明的中心,等我們兩國整合歐洲的霸權之後,完全有能力壓服美國和東非。”

“當然,現在的首要任務還是擊潰英國和法國,只有擊敗了英國法國,我們才能從他們手中獲取世界秩序的權柄。”

“所以,我們也需要穩住東非和美國,避免他們加入戰爭,只要兩國保證中立,那英國和法國最多再堅持一年時間。”

東線的勝利,重塑了兩國對戰爭的信心,雖然目前兩國因爲戰爭的原因,社會矛盾已經比較尖銳,但是在“勝利曙光”的照耀下,大多人的想法都是忍一忍,好日子就要到來了。

其實,布爾斯和布萊羅恩之所以,對東非和美國抱有敵意,可以理解,在過去幾年的外交中,他們往往從兩國拿不到什麼實際好處。

反而爲了支持戰爭的繼續,兩國的國庫日漸空虛,大量真金白銀流向東非和美國。

任何人都不可能對這種情況無動於衷,內心有些埋怨完全可以理解。

當然,兩國外交官員態度轉變的另一個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兩國能給予東非的籌碼實在太小了。

雖然有印度洋霸權這個餅可以吊吊東非的胃口,但大餅終究是大餅,完全沒有實際意義,畢竟不管德國還是奧匈帝國在印度洋幾乎都沒有存在感。

布爾斯說道:“過去兩年多,可以說是我工作經歷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憋屈時光,德國作爲一個世界大國,還從來沒有一個像我這樣的外交人員,在別的國家面前卑躬屈膝。”

布萊羅恩對此深有同感,兩人在東非的外交生涯,自然很不順利,畢竟之前兩國一直都是有求於東非,在東非面前硬氣不起來。

還要接受上級的命令,每天費盡心思的獲得東非的支持。

布萊羅恩說道:“東非雖然自稱是德意志國家,但是他們和我們終究是有區別的,所以不能完全看做自己人,雖然奧匈帝國裡有匈牙利人拖後腿,但是東非人在血統和外貌上,都和純種德意志人有些巨大差別。”

“這幾年,東非也在積極推動萊茵人認同,而這種認同,就類似之前的布爾人和荷蘭人的區別,終究和德意志不是一路人。”

布爾人可以說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們作爲一個新民族,其本質就是移民到南非的荷蘭人,而今,布爾人依舊活躍在英國的南非殖民地。

而東非人和德國,亦或者奧地利等德意志國家人種的差別,顯然還要大於荷蘭人和布爾人的差別。

雖然布爾人中同樣有法國,德意志,英國等來源,但是荷蘭同樣也有歐洲各國的移民,所以兩者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東非就完全不同了,將東非人放在歐洲的德意志地區,基本上能一眼辨別出東非人和德意志的差別。

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609章 提升第451章 人口(續)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564章 貴人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304章 調停第469章 鯨灣港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525章 血清第12章 戰場間隙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53章 送酒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1516章 糧食交易和饑荒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673章 象牙第1114章 抉擇第65章 電燈第84章 消息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572章 停火線第924章 海洋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862章 後續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84章 底氣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67章 推銷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83章 到達第1155章 震怖第1章 穿越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451章 人口(續)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426章 回歐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793章 籠中鳥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255章 五五開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93章 姆特瓦拉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97章 建議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789章 態度第1435章 雙總部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509章 起步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402章 妥協
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609章 提升第451章 人口(續)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564章 貴人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304章 調停第469章 鯨灣港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525章 血清第12章 戰場間隙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53章 送酒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1516章 糧食交易和饑荒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673章 象牙第1114章 抉擇第65章 電燈第84章 消息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572章 停火線第924章 海洋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862章 後續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84章 底氣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67章 推銷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83章 到達第1155章 震怖第1章 穿越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451章 人口(續)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426章 回歐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793章 籠中鳥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255章 五五開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93章 姆特瓦拉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97章 建議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789章 態度第1435章 雙總部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509章 起步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402章 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