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

美國對這次經濟危機爆發初期不夠重視,很大程度上來自他們以往應對經濟危機的經驗,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美國也爆發過多輪經濟危機,其中對美國影響比較大的是1873年經濟危機,這場經濟危機不僅對當時美國經濟造成重創,而且引發了長期的經濟蕭條,甚至其影響一直到19世紀末才徹底結束。

不過,1873年經濟危機,所處的特殊歷史時期,並沒有給予美國政府深刻的教訓,畢竟當時工黨還沒有成氣候,即便資本主義國家爆發危機,也不會引發對應的政治和社會危機。

在1873年經濟危機爆發的過程中,美國底層民衆雖然有所鬥爭和反抗,但其活動猶如遊兵散勇,無頭蒼蠅,並沒有對美國社會秩序產生深遠影響。同時順應19世紀末,世界帝國主義國家的擴張狂潮,反而將危機所造成的部分矛盾轉嫁出去,就比如美西戰爭。

當然,在1873年經濟危機中獲益最大的國家,就是東非,這也是東非唯一一次從美國吸納大量德裔移民的特殊時期,要知道當時東非還只是一塊基本沒有任何吸引力的殖民地。

總而言之,1873年經濟危機,不僅沒有促成美國政府的反省,反而讓其進一步輕視了經濟危機的危害,當年美國確實平穩度過了這場經濟危機。

但如今,時代已經發生了變化,在政治領域,工黨崛起,其思想已經徹底向全世界蔓延開來,哪怕是那些亞非拉落後國家和地區,可能都深受其影響,而像美國這種工業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帝國,怎麼可能繞開其思想和言論的傳播擴散。

經濟層面,幾十年來,美國已經成爲了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國之一,如今美國的城市化水平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五十,這也意味着美國工人羣體的壯大。

而經濟危機下,這批由農轉工的美國工人,他們必然成爲第一波受害者,而數以百萬計,甚至千萬計的工人失業,和美國工黨思想言論結合在一起,這必然會形成一個龐大的政治性羣體。

最後是國際方面,1929年的國際形勢和上個世紀末,也已經大爲不同,如今世界已經基本瓜分完畢,如果想要對外轉移矛盾,只能和其他列強對抗,甚至是發動戰爭。

三十年前,美國人能拿西班牙開刀,而現在美國的勢力範圍是和日本,英國,東非這些國家接壤。

其中實力最弱的日本,也不是西班牙能相提並論的,尤其是在軍事領域,日本完全稱得上世界大國。

美國和日本的利益衝突主要在遠東帝國市場,但是日本現階段對遠東帝國的客觀影響力是遠超任何第三方國家的。

……

在美國還在寄希望於“市場自我糾正”,“經濟自然恢復”的時候,東非政府已經開啓了部分應對危機爆發的預案。

此時,經濟危機依舊只停留在北美區域,只有加拿大因爲和美國經濟的高度綁定,因此在美國華爾街股災爆發的幾乎同一時間,多倫多和蒙特利爾的證券交易所股票同時崩盤。

歐洲方面尚未受到波及,各國已經收到了美國經濟危機爆發的相關消息,但是除了奧匈帝國以外,其他各國基本上沒有任何動作,他們甚至抱着隔岸觀火的態度幸災樂禍。

而在弗里德里希皇儲有條不紊的籌備各項措施的時候,帝國皇帝恩斯特也終於重回萊茵宮。

早在船上,恩斯特就已經通過無線電獲得了美國經濟危機爆發的消息,當時恩斯特所在輪船已經航行到亞丁灣。

在收到消息後,他更是緊急命令船隻全速向摩加迪沙行進,最後搭乘專列迴歸萊茵市。

萊茵宮。

見到弗里德里希皇儲後,恩斯特面色嚴肅的說:“現在時機已經成熟,對於全國經濟的調整也應該進入收尾階段,立刻對全國金融業進行徹底的整頓,還有,對七五規劃的制定,也應該圍繞如今國內外經濟形勢展開,東非工黨也應該發揮作用了。”

本來1929年,就是東非六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一年,明年開始,東非就要編定新一輪的經濟發展計劃。因爲此前東非已經做了一定的準備,所以這一輪世界經濟大危機,在東非爆發的時間,可能會相對往後拖延,也就是正好和東非的七五規劃碰到一起。

有了這個基礎的判斷,那東非政府對七五規劃的編定和實施,就不能再掉以輕心,而是應該有針對性的制定應對經濟危機的各種政策。

同時,所謂的東非“工黨”,這個傀儡政黨也就有了用武之地,萊茵皇室準備將東非工黨推到臺前,來執行新一輪經濟規劃中的政策。

當然,雖然是傀儡政黨,但其中也混入了不少真傢伙,不過,能把他們集中起來,放在眼皮子底下,總比躲在暗處更讓人放心。

不過,現階段東非最重要的事,還是整頓國內的金融業,在此前,東非政府雖然出臺了一些限制性政策,防止金融業野蠻發展,但爲了不影響本國經濟和市場活躍性,所以沒有下狠手,現在美國股市和銀行業已經暴雷,東非方面的顧慮也就不存在了。

恩斯特說道:“近二十年來,我們國家的金融業已經發展壯大,足以對國家經濟的運行產生重要影響,雖然近些年,我們也做了一些調整,但都是揚湯止沸,沒有根本解決問題。”

“所以,爲了把接下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對金融業的整頓,也要立刻展開,尤其要打擊那些投機活動,套購轉賣,囤積居奇,遊走在法律和道德邊緣的不良金融機構。”

“要給股市降溫,嚴查和取締空包企業,全面整頓銀行業,同時調整帝國的貨幣政策,以應對經濟危機下的通貨膨脹。”

經濟危機爆發的很大原因就在於金融業的不健康發展,其中股市和部分銀行是重要的助推劑,他們爲了套利,大肆發佈虛假信息,無視市場風險,鼓動企業和民衆盲目投資,創業和擴產。

這一次美國經濟危機爆發中,最先暴露的就是股市和銀行,被波及的美國銀行甚至多達十幾萬家。

東非這些年來,雖然收緊了對金融業的管制,但是東非作爲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還有政策法律缺失等問題,金融行業的亂象也屢禁不止。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東非這個國家的歷史也纔不過大幾十年,而金融市場起步發展,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這也就意味着,東非金融業必然有大量空子可鑽,而東非政府對付金融行業的經驗,可能也就比蘇聯強一些。東非不可能像蘇聯一樣,直接取締金融行業,那一刀切就是最有效的辦法,現在,恩斯特就打算拿起“屠刀”,對準那些過去遊走於法律邊緣的企業,機構和個人。

至於直接觸犯東非法律的那些人,早就在這幾年裡,被東非政府犁過一遍了。

弗里德里希皇儲問道:“父親,那我們應該如何對付這類投機分子,還有,關於外資企業,機構和個人,我們又應該怎麼應對?”

恩斯特說道:“把他們的全部非法所得全部沒收,甚至要追繳罰金,該送入監獄的就送入監獄,情節十分惡劣的,直接流放到西非,同時,以打擊犯罪的名義,把這些年來帝國的一些害蟲,處理掉,比如黑幫以及他們背後的保護傘,對於那些手不乾淨的東非官員也一併拿下。”

“當然,對於官員必須要在規則內辦事,沒有太大問題的,可以網開一面,不要搞擴大化。”

當然,反過來理解恩斯特的話,那就是對於非官員,貴族等特殊社會羣體,那就不用嚴格“依法辦事”了。

就比如一些金融從業人員,他們雖然搞投機,並對東非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可是,他們確實又沒有觸犯東非的法律,畢竟法律本身不可能兼顧到所有問題,並且給出完全合理的安排。

而這些人就是本輪東非政府的主要打擊目標,現在東非政府就是要越過法律,把這些遊走在法律之外的人和機構一網打盡。

至於東非的部分官員,上層社會,現在確實不好動手,只能殺雞儆猴,當然,恩斯特並不打算放過這些“蛀蟲”,等到未來東非“工黨”這個替死鬼上臺後,再做打算也不遲。

萊茵皇室肯定不能衝在第一線,那是自倔根基,所以東非“工黨”,就是恩斯特早就準備好的一把刀子。

當然,既然是一把刀,就有噬主的可能性,所以萊茵皇室必須做好一些準備工作,包括嚴格控制軍隊,防止其他政治勢力滲透進入軍隊中來,沙俄被推翻,軍隊被工黨滲透就是前車之鑑。

而其中近衛師又是萊茵皇室維持政權穩定的關鍵,所以接下來恩斯特將對近衛師進行整頓,從而保證這支首都和中央省衛戍部隊對皇室的忠誠。

恩斯特說道:“軍隊,尤其是近衛師必須掌握在皇室手中,最近你親自關注這件事,對近衛師進行整頓,把那些蛀蟲,還有別有用心之人,從軍隊裡剔除出去,這件事,我也會親自關注……”

隨着父子兩人的密謀。

1929年9月30日,東非政府正式開啓了對全國金融行業的大整頓,這次整頓完全不留情面,但凡威脅到金融業安全的團體和個人,都成爲了東非政府的打擊對象。

而伴隨着金融業大整頓的則是全國範圍的“嚴打”,“反腐”等同步措施。

首先是股市,早在1925年,東非政府就通過立法,建設了對本國股市的監管機構,也就是東非證券管理會,這次在東非政府的授意下,進一步加強了其管理權限,並且對監管機構內部人員,進行嚴格的審覈和追責,打擊內幕交易和價格操縱等行爲。

同時,展開了對上市企業的全面調查,對其資產,負債,盈利等數據進行審覈,規範和警告上市企業行爲。

然後是銀行業,東非政府宣佈全面整頓銀行業,尤其中小型銀行,是本輪整頓的重點,發展健康的銀行在審查通過後繼續營業,有小問題的銀行直接停業整頓後,才能營業,而對於那些問題嚴重的銀行,直接清算、重組,同時,逮捕大批不法分子,以經濟犯罪的名義批捕,清算,問責。

加強對銀行業的約束,尤其是嚴格限制其進行投機活動,濫放貸款,非法集資等行爲……

除了股市和銀行以外,其他金融行業,債券,基金等等,都是本輪整頓的目標。

1929年的整個10月份,東非金融市場可謂一片風聲鶴唳,每天都有政府人員和警察,進入各個大小金融機構,進行調查和抓捕活動。

同時,東非各地街頭上也發生了衆多社會治安政治活動,還有不少官員落網,一時間,東非的監獄裡人滿爲患,甚至公然出現了“排隊槍斃”的壯觀景象,很多曾經耀武揚威的黑幫分子以及罪犯,在東非政府的授權下,成爲殺雞儆猴的“雞”,從而震懾那些蠢蠢欲動的人。

而這場發生在東非“人道主義災難”,“社會浩劫”,不僅僅引起了東非國內的震動,同時在國際社會上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那些被東非政府這一輪清算裡,被順帶處理掉的外國資本“手套”。

這引發了許多外國資本勢力的強烈抗議,包括英,法,德,奧等諸多國家的金融組織,亦或者新聞媒體強烈譴責東非政府的“暴行”,而東非政府“警察國家”的稱呼也再一次被提及。

歐洲各國對東非政府行爲的訓斥和苛責並非結束,美國政府身陷經濟危機的囹圄之中,也不忘記對東非發生的“災難”表示關切。

胡佛總統公開說道:“東非正在發生一場災難,這場人爲災難中,法律的權威性被踐踏在強權之下,私人財產的神聖不可侵犯性被無視,東非民衆……”

美國總統胡佛最討厭政府對國家經濟的大規模干預,更何況東非政府採取如此激烈手段的情況下,他毫不客氣的在結尾說到:“東非政府會爲他們的傲慢付出代價,而我們美國永遠不會走上這條道路……”

對於美國人的言論,東非政府完全不予理會,畢竟東非從建國那天和美國就走的是兩個路子,而真正讓東非有些破防的是蘇聯,蘇聯居然也有閒心對東非的內政指手畫腳,當然,按照蘇聯的一貫作風,他們對東非本輪行動的描述是“內部分贓不均”,“帝國主義內部矛盾激化”等等。

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33章 拖拉機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1421章 鑄鐵廠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82章 麪粉廠第135章 休整第837章 颱風第1248章 普吉島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224章 收網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713章 不畏戰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681章 金沙薩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333章 1919年第581章 “火車頭”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8章 普奧聯動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483章 新民族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784章 自己人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607章 迂迴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293章 入關!第833章 拖拉機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521章 申請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435章 雙總部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830章 蓄水池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619章 繳獲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請假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574章 服軟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559章 誣陷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86章 咖啡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774章 搬遷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6章 戰爭臨近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862章 後續第832章 押解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559章 誣陷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112章 招商引資
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33章 拖拉機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1421章 鑄鐵廠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82章 麪粉廠第135章 休整第837章 颱風第1248章 普吉島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224章 收網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713章 不畏戰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681章 金沙薩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333章 1919年第581章 “火車頭”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8章 普奧聯動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483章 新民族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784章 自己人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607章 迂迴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293章 入關!第833章 拖拉機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521章 申請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435章 雙總部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830章 蓄水池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619章 繳獲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請假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574章 服軟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559章 誣陷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86章 咖啡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774章 搬遷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6章 戰爭臨近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862章 後續第832章 押解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559章 誣陷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112章 招商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