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

“實際上推動這次德國和法國一致的深層原因,在於這幾年法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東南亞地區,法國在越南,柬埔寨取得了相當大優勢,基本上構建了法國在遠東地區殖民地的核心。”

“在1883年,法國已經把遠東殖民地的範圍拓展到遠東帝國北部灣附近,越南阮朝已經徹底成爲大國的保護國。”

“而法國在非洲最大的進展就是加蓬沿海殖民地北擴,吞併了西部的奧倫古王國(加蓬中部古王國),而西進和南下的道路被比利時的剛果殖民地堵死。”

“德國在非洲,也有一定的攻勢,主要是幾內亞灣的巴姆王國(德屬喀麥隆的一部分),這個區域緊挨着西班牙的幾內亞殖民地,往西就是英國的邦尼殖民地。”

從這些點上就可以看出,法國在西非地區也不能使上全力,而德國的殖民事業更是夾縫中生存。

殖民的手段分很多種,而德國的殖民政策是保守性的,與之對比,東非就是激進性的,甚至東非從一開始就不是“殖民主義”,而是黑興根王室推動的“海外建國”事業。

兩者在性質上就有極大的不同,殖民是各國工商業資本尋找蓄水池,爲各國本土利益服務,謀求從殖民地獲得巨大利益,促進本土的發展,本土始終是核心。

而黑興根王室,從一開始就不存在“本土核心”,因爲在恩斯特穿越前黑興根親王國,就已經事實上併入普魯士,沒有“本土”的黑興根王室,和歐洲一抓一大把的普通貴族,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可以說黑興根王室除了人脈關係,幾乎不存在任何優勢,而且人脈是需要實力來鞏固的,黑興根王室失去“封地”,本身就在政治上的價值大打折扣,而且還“比較窮”,一代還好,後面只會越來越弱。

這也是恩斯特積極推動“海外建國”的根本原因,在歐洲大陸玩出花來,也不過是變成猶太人那種漂泊“資本”,實際上各國一個封殺,猶太人世代積累的財富就被掠奪大半,甚至可以說猶太人現在的狀態就是歐洲培養出來的“韭菜”。

所以財團路線,從來都不是恩斯特發展的終極目標,任何時候有錢都能擺平很大一部分問題,但是權力纔是黑興根王室的立身根基。

在歐洲,黑興根王室從“封地貴族”變成了附庸普魯士王國的貴族家族,事實代表着黑興根王室重要性的下降,這也就代表着黑興根王室在德國無論如何發展,上限擺在那裡,永遠也不可能超越普魯士王室,而且黑興根王室人丁稀薄,這樣在歐洲政治發展也註定不會順利,這一點在黑興根王室開拓非洲之前非常明顯。

而東非王國建立後,黑興根王室直接晉升爲世界上重要的政治實體領導者,即便歐洲很多國家對於非洲國家身份存在偏見,但是改變不了東非王國存在和發展的事實。

這是黑興根王室的發展策略,其實猶太人也有類似的策略,不過猶太人始終沒有“自力更生”的概念,而是繼續發揮“寄生”傳統,在歐洲,猶太人尋找不到出路,所以更多的把精力投入到美國這個新興的完全資本主義國家。

德國目前殖民依然以民間勢力推動爲主,俾斯麥召開柏林會議,也有民意的推動,但是沒有歷史上強烈。

因爲現在德國有更好的選項,那就是德國工商界傳出的“大德意志經濟圈。”

所謂大德意志經濟圈,針對性十分強,實際上就是東非這塊“肥肉”,東非的潛力已經體現出來,同時東非爲了經濟發展,大量出口糧食,礦產等原材料,還有除歐美之外比較強的市場消費能力,對世界上任何國家都頗具吸引力。

這種聲音在德國的興起,無可厚非,不過必然不是黑興根王室所願意看到的結果,這也是這次柏林會議,東非派出擁有華裔血統的思維特參會的重要原因。這也體現了東非移民政策對維繫黑興根王室統治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數量龐大的遠東移民羣體,是黑興根王室最堅定的支持者。

如果東非全部是德意志移民,那德國的大德意志經濟圈就有可能變成現實,通過拉攏德意志人完全可以實現對東非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操縱,架空黑興根王室,從而將東非變成其經濟殖民地的目的。

這就是一個社會問題,就比如美國,那麼多民衆,根本就沒有所謂家國概念,而東非在這個問題上比美國還要嚴重,美國如今也有百年曆史,而東非才二十多年。

而且美國人和英國是不對付的,東非的德意志人對德國可沒有這種心理,所以東非更要在這個問題上嚴防死守。

實際上“大德意志經濟圈”,不僅東非反對,奧匈帝國也不認同這個概念,說到底還是主導權的問題,如果東非主導,那東非自然同意,但是反過來德奧兩國肯定也不會同意。

當然,“大德意志經濟圈”也只是一部分民間團體一廂情願的想法,德國政府雖然也希望如此,但是知道這一點是無法做到的,大德意志方案(德奧合併)還有可能,東德合併沒有絲毫可能性。

首先就是東非已經形成了一套自成體系的利益團體,擁有自主的國家意識,這個利益團體和歐洲貴族體系是脫離的,除了黑興根王室,無法和歐洲貴族羣體形成網絡。

當然,現階段更主要的是歐洲貴族不會認同東非的貴族體系,就像歐洲不認同俄國是歐洲的一部分是一個道理,歐洲對非洲的妖魔化歷史少說有幾百年,所以東非作爲非洲國家,擺脫不了各種偏見。

不過恩斯特倒是無所謂,貴族這種落後東西就是淘汰掉恩斯特都不心疼,至於東非的貴族,那完全是因爲黑興根王室是傳統封建國家王族,所以分封貴族是必要的統治手段。

而且歐洲人不認同無所謂,從前世歷史發展來看,歐洲貴族能不能保留都是一個問題,其他不說,現在的法國又變成了共和國,貴族雖然存在,但是共和派力量日益增強,總有一天貴族會變成一個頭銜,甚至連頭銜都保不住。

像恩斯特這種明知道君主專制未來會被淘汰的人,自然也不會逆歷史潮流而行,除非黑興根王室想走前世沙俄皇室的後路。

只不過當前東非適合君主專制這種制度,其他體制,東非也玩不轉,但是隨着經濟發展和結構轉變,未來王室必須主動妥協,以謀求其他方面的利益,保證黑興根王室的延續。

實際上東非國家的最大危機就是內部危機,從上到下都極其不穩定,如果走錯方向,恩斯特十幾年來的心血都會崩潰,現在恩斯特的目標就是讓東非作爲國家,保持大方向上押注正確,隨後對東非粗糙的國家體制,不斷查缺補漏,這個時間至少要經過五六十年,最後社會各方相互融合,妥協,東非作爲一個國家才能成熟。

國家不成熟,那就會像前世非洲國家一樣,動不動就軍事政變,爆發戰爭,政局不穩定。

所以東非要走的路還很漫長,尤其是19世紀到20世紀,這種國際局勢強烈變動的時期,保證國家定力,才能和其他國家競爭,並且成爲最後贏家。

第136章 道路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981章 捷徑第1399章 加入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356章 鐵路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243章 70式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926章 機耕路第942章 宣戰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230章第546章 許可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296章 接見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591章 歸途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46章 船隊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903章 萊茵宮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053章 波斯灣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47章 畜牧業第1269章 距離感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33章 尋找“光明”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011章 借錢第1189章 邀請第449章 野心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520章 發電廠第1302章 巴庫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35章 休整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650章 牛糞經濟請假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197章 建議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536章 間諜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220章 萊茵人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86章 咖啡
第136章 道路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981章 捷徑第1399章 加入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356章 鐵路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243章 70式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926章 機耕路第942章 宣戰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230章第546章 許可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296章 接見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591章 歸途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46章 船隊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903章 萊茵宮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053章 波斯灣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47章 畜牧業第1269章 距離感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33章 尋找“光明”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011章 借錢第1189章 邀請第449章 野心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520章 發電廠第1302章 巴庫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35章 休整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650章 牛糞經濟請假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197章 建議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536章 間諜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220章 萊茵人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86章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