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備戰

東非之所以在奧匈帝國境內安插一個類似經濟殖民地的存在,本質上是對奧匈帝國前途的擔憂,作爲東非對接中東歐市場的通道,奧匈帝國在東非的對外經濟發展中扮演着無可替代的角色。

而假設奧匈帝國像前世一樣解體,奧地利和匈牙利變成兩個內陸國,東非當前對奧匈帝國的政治投資就有可能打水漂。

所以東非必然要控制奧匈帝國沿海一處地點,並且保證這個勢力是親東非的,這樣就可以保證即便奧匈帝國解體,東非也能繼續維持原奧匈帝國境內的貿易通道暢通。

而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區就是東非尋找的這樣一個地點,東非對這個區域的投資甚至要超過威尼斯,僅次於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地區。

……

莫斯塔爾。

夜晚,莫斯塔爾國際酒莊。

“克爾來夫,你過來了!”莫斯塔爾國際酒莊的老闆哈根熱情的對老朋友打着招呼。

“哈根,今天怎麼把我們全部都叫過來了?”克爾來夫問道。

哈根手搭在克爾來夫的肩上,對他說道:“先到後面會議室,我再公佈這次帝國的指示,你先進去,我還要招呼其他人。”

克爾來夫點點頭道:“那我們就先到會議室等你。”

說罷,克爾來夫十分熟悉的向着酒莊後面的一棟建築走去,作爲壟斷了整個莫斯塔爾葡萄酒生產和銷售的大酒莊,酒莊的規模還是很大的,這裡僅僅是莫斯塔爾酒莊的一處莊園。

莫斯塔爾市是整個巴爾幹半島日照最充足的城市之一,熱量充沛,所以這裡也是歐洲最優質的葡萄酒產地之一。

在黑興根財團扶持下,莫斯塔爾葡萄酒在整個巴爾幹半島也算知名品牌了,而哈根也是明面上的身份巴爾幹半島地區和奧匈帝國境內的大酒商之一。

很快,克爾來夫就來到了哈根所說的會議室,這間會議室規模很大,裝飾也比較豪華,而這個時候會議室已經來了不少人。

“克爾來夫來了!”很多人熱情的和克爾來夫打招呼,克爾來夫也一一回應,畢竟大家都是同事。

整個會議室不斷有人到來,最後哈根領着黑興根財團莫斯塔爾支行行長進來。

哈根說道:“大家都不要拘謹,這次召集大家過來,主要是帝國政府發過來的一些指示,所以我將大家叫過來,統一傳達一下。”

在哈根兩邊,圍繞着會議桌已經坐滿了人,如果莫斯塔爾市的其他人到這裡一看,恐怕也會嚇一跳,如今莫斯塔爾葡萄酒莊園裡匯聚了莫斯塔爾市的大人物,涉及商界,政界甚至是奧匈帝國軍方人員。

至於東非人的聚會,爲什麼會有奧匈帝國政界和軍方人員,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爲奧匈帝國的體制原因,東非很容易對奧匈帝國當地政府和軍隊滲透。

就如之前所提到的,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區是奧匈帝國在波斯尼亞重要的兵源地,而當地絕大部分居民由基本上受到東非經濟上的控制,所以在當地選舉和徵兵工作中,東非管理層都能取得優勢。

哈根接着說道:“帝國政府最新指示,讓我們務必在近幾年內暗地裡做好備戰工作,尤其是警惕薩拉熱窩爲首的域外勢力對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區的野心。”

東非防範的顯然就是塞爾維亞王國,塞爾維亞王國對周邊土地可以說都有野心,像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這種波斯尼亞的富庶地帶,自然也比較眼熱。

但是作爲東非一手扶持出來的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區,怎麼可能便宜塞爾維亞王國。

莫斯塔爾步兵連副連長羅斯對哈根詢問道:“哈根先生,帝國的擔憂是不是有些過頭了,要知道我們這裡雖然不是奧匈帝國的核心位置,但也絕對不是塞爾維亞王國這種小國可以挑釁的。”

哈根說道:“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必有一戰,而我們這個地區所處的位置可以說十分危險,周邊幾乎被斯拉夫人包圍,而塞爾維亞一直想要建立大塞爾維亞這樣一個南斯拉夫人政權,從而成爲巴爾幹半島上的大國。”

“所以,我們忌憚的不是塞爾維亞的實力,而是塞爾維亞人所傳播的危險思想,如果塞爾維亞人達成這個目的,到時候克羅地亞王國,達爾馬提亞王國,波斯尼亞州,黑山公國如果被塞爾維亞策動,我們豈不是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奧匈帝國的行政區劃中,有很多王國,所以克羅地亞王國和達爾馬提亞王國都可以看做奧匈帝國的一級行政區,相當於東非的行省。

“在這麼多斯拉夫勢力中,我們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區可以說是某些異族的眼中釘和肉中刺,如果南斯拉夫人團結成一個國家,那我們想保證地區的安全就必須提前積蓄力量。”

自從塞爾維亞王國在巴爾幹半島復國以後,塞爾維亞可以說是區域內最膨脹的國家之一,對應這種極端民族情緒,東非自然要嚴防死守。

其實說到底,東非政府是不看好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競爭,雖然奧匈帝國實力強大,但是前世一戰中的表現難以令人滿意。

所以恩斯特爲了防止奧匈帝國在後續可能爆發的歐洲戰爭中走前世的老路從而給東非在奧匈帝國境內的投資造成損失,就只能自己親自下場了,如果奧匈帝國像前世一樣解體,那東非就趁機將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區獨立出來,不至於讓東非在區域內連個抓手都找不到。

羅斯說道:“對於塞爾維亞王國的一些政治上的宣傳確實很難讓人理解,不過塞爾維亞如果真的敢於挑戰奧匈帝國,我們這裡恐怕將會變成前線,所以提前預防確實很有必要。”

哈根說道:“誰知道呢!巴爾幹半島上的這一衆小國,個個都是心比天高的存在,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都是如此,不過塞爾維亞是最膨脹的,居然惦記奧匈帝國的國土,如果是東非周邊的小國敢有這樣的想法,恐怕早就讓我們滅國了。”

其實這種國家,東非還真遇到過,那就是原奧蘭治自由邦政府,如今奧蘭治自由邦政府恐怕正在南非或者倫敦過着流亡生活。

克爾來夫這個時候也插嘴道:“總而言之,整個巴爾幹就沒有太平過,這裡也是歐洲各國博弈的熱點地區,同時各國之間矛盾十分尖銳,塞爾維亞王國想更進一步,奧匈帝國又何嘗不想吞併塞爾維亞,所以我們都知道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之間必有一戰,只不過不知道誰會開第一槍罷了,甚至巴爾幹半島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讓當地陷入動盪之中。”

不管兩國最終怎麼打,肯定繞不開莫斯塔爾這個比較關鍵的地方,所以未雨綢繆對於內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區確實有些迫在眉睫。

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15章 市場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981章 捷徑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992章 入籍第164章 肉類第616章 行蹤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424章 奔逃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230章 水權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976章 開始第88章 衝突升級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28章 “圈地運動”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041章 新農業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207章 換牌第395章 耍無賴第504章 借人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99章 結款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726章 深入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417章 炊事車第830章 蓄水池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35章 牛馬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878章 無線電第430章 客人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413章 拉攏第1141章 學習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318章 朱壩鎮第898章 太特市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55章 震怖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234章 戰場均勢
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15章 市場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981章 捷徑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992章 入籍第164章 肉類第616章 行蹤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424章 奔逃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230章 水權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976章 開始第88章 衝突升級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28章 “圈地運動”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041章 新農業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207章 換牌第395章 耍無賴第504章 借人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99章 結款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726章 深入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417章 炊事車第830章 蓄水池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35章 牛馬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878章 無線電第430章 客人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413章 拉攏第1141章 學習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318章 朱壩鎮第898章 太特市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55章 震怖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234章 戰場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