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換血

第938章 換血

1898年3月17日,馬尼拉。

一隊商船在馬尼拉灣緊急靠岸,隨後西班牙駐菲律賓殖民軍隊在這裡接收了自己的物資。

“今天難道是什麼重要節日?真是不敢想象本土還會想起我們這羣二流部隊,給我們配發新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在馬尼拉灣碼頭搬運軍用物資的格萊斯林驚訝的說道。

他手裡捧着十成新的步槍讚歎連連:“這槍百分之一百的新貨,完全沒有使用過的痕跡,就是不知道有沒有我的老毛瑟步槍好用。”

“別看了,槍就是把殺人武器罷了,用過幾個月後,估計你就膩了。”戰友哥爾卡斯說道。

“哥爾卡斯,別打擾我的興致,換裝總歸是一件好事,畢竟我們在菲律賓行走靠的還是武器,越先進的武器也越能保命,這可是我們最信賴的夥伴。”格萊斯林說道。

“你別說,這把步槍好像和我們的不一樣,他的槍管是不是更短一點?”哥爾卡斯突然問道。

格萊斯林仔細端量了一番:“還真是,這恐怕是最新型號的毛瑟步槍,這麼看的話,我們這次還真是撿着了!”

這時格萊斯林和哥爾卡斯的長官,維立卡走過來說道:“這次運過來的步槍是東非生產的m1895c型毛瑟步槍,專用於熱帶叢林作戰,更加適合菲律賓的環境特點,所以你們要儘快上手,聽說過兩天東非人會派教官來讓你們儘快掌握該步槍的使用和對應戰術。”

格萊斯林:“連長,東非的武器可靠麼?之前的毛瑟步槍好歹是德國研發的,東非……”

格萊斯林有疑慮也很正常,畢竟東非在各個方面和歐洲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所以我們也沒有大批量採購,而很不幸我們部隊就被抽中裝備這種新式步槍。”維立卡絲毫沒有辯解。

他也認爲現在換武器裝備有些不合適,首先就是對東非軍工製造業存在疑慮,其次,任何武器都有一個熟悉的過程。

“不過,政府費盡心思幫助我們換新裝備,就說明這種新武器有其過人之處,而且我們不能拿老眼光看待東非這個國家,以前美國還不是一片荒蕪之地,誰能想到如今美國能混成這樣一個世界大國,東非在南非戰爭中的表現,更說明了其軍工製造業基礎不差。”

每一次提到南非戰爭,英國都要被拉出來鞭屍一次,尤其對西班牙人而言,能正面和英國交手的國家,戰績更有說服力,畢竟當年西班牙霸權丟失就是從無敵艦隊被英國海盜軍覆滅開始的。

當然,那已經是很久遠的記憶了,不過每個西班牙人肯定都懷念西班牙縱橫四大洋的那個時代。

……

與此同時,東非的軍事人員已經提前進入了馬尼拉灣。

“安東尼將軍,在我到來的時候,已經仔細觀察過了馬尼拉灣的情況,如果你們以這種心態備戰,那恐怕會造成難以磨滅的陰影。”

對於東非人的指手畫腳,安東尼將軍心裡是有些不滿的,畢竟你哪來的一根蔥,對我們指指點點。

不過他還是和顏悅色的說道:“布魯斯將軍,你不妨把話說明白一點,如果合理的話,我們馬尼拉基地一定會做出相應安排。”

布魯斯說道:“安東尼將軍,作爲後輩,我在的作戰經驗上的積累肯定是比不上你們這些前輩的,不過我也參加過南非海戰,並是當時新漢堡港市海軍基地的長官,當時新漢堡港市海軍完全就是有名無實,我們南部緊挨着英國的德班港,所以在戰爭前期一直處於劣勢,所以在面對強大的英國海軍時,新漢堡港市海軍只能依靠新漢堡港的地形同英軍周旋,並且一直堅持到戰爭形勢變化。”

安東尼點點頭,對於這場海戰他也是有研究的,也知道新漢堡港市和德班港的競爭形勢,只不過沒想到當時新漢堡港市東非海軍的負責人就是這位布魯斯將軍。

“馬尼拉灣作爲世界少有的大海灣,遠不是新漢堡港市可以相比的,也只有北部的馬普托灣可以與之相比,而東非海軍當時對葡萄牙進攻時,馬普托灣就是一個重點進攻方向,並且以此爲突破口,最終實現了對莫桑比克葡萄牙軍隊的合圍。”布魯斯說道。

“因此在我看來,馬尼拉灣如果作爲強國海軍基地那自然是一處風水寶地,可伱們所面臨的潛在敵人,美國海軍實力現在遠在你們之上,光憑西班牙殖民地海軍的力量是無法阻擋,所以必須搭配陸地打擊力量,同時應用好海灣地形,才能戰無不勝。”

安東尼:“有些危言聳聽了吧!美國怎麼可能對菲律賓發動進攻。”

布魯斯:“呵呵,美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早就已經在去年進駐香江地區,而香江現在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爲什麼允許美國軍艦進入此地呢?難不成美國對遠東帝國有想法?據我所知美國從去年夏天就在積極訓練,而現在古巴這個關頭……”

布魯斯沒有多言,美國人提前進入英國殖民地訓練,那一定是有備而來的,至於針對誰,顯然不可能是東亞諸國,畢竟遠東帝國現在沿海地區,從北到南已經被各國看做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且每個勢力都不是美國能輕易招惹的。

如果是配合英國對付沙俄,那應該去北邊營口進行訓練,而不是香江,至於北部其他海域東非,德國,奧匈帝國三國利益交織,顯然一下得罪三個世界大國這種蠢事還沒人能幹的出來,至於東南海域,那就是英法德天下了。

布魯斯:“美國海軍這次遠洋長期訓練,顯然是爲了針對亞洲某個地區,而從目前美國和各國的關係來看,菲律賓的可能性至少達到百分之六十。”

還有四成可能性,那就是美國只是想在遠東帝國海域耀武揚威,然後逼迫遠東帝國政府讓出更大利益,當然,兩者完全可以同時進行,即可以施壓遠東帝國政府,又可以爲入侵菲律賓做準備。

布魯斯接着添火道:“古巴那是在美國眼皮子底下,如果輸了,那開脫藉口是充足的,至於菲律賓就不一定了,畢竟你們還有天時地利,菲律賓殖民地海軍實力本來也不算弱,畢竟美國海軍也不是全力以赴,他們還要負責加勒比海區域,而一但因爲將領的疏忽導致了嚴重後果,我不認爲西班牙本土會不找出替罪羊……”

這個時候,安東尼已經完全無話可說了,布魯斯中將說的都是事實,尤其是他提到的美國太平洋艦隊進駐香江這一點,明顯是有備而來,如果這個時候再不付諸行動,戰後清算肯定少不了自己。

畢竟菲律賓和古巴不同,古巴是在美國眼皮子底下,就算古巴駐軍大敗,那也是非戰之罪,而西班牙對菲律賓的經營可是長達上百年,如果被一直僅僅訓練一年多的外來戶擊敗,那也是有口難辯。

實際上作爲當地軍事長官,安東尼也清楚知道馬尼拉駐軍一直處於“虛度光陰”的狀態,主要還是當地和平太久,已經忘記了戰爭和硝煙,如果這個時候美國突襲馬尼拉,那結果一定不會好看。

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516章 糧食交易和饑荒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65章 電燈第811章 送行第967章 奧拓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775章 紹奎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1305章 封賞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560章 記者會第80章 農業第973章 籌備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228章 留學生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549章 潰兵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354章 電報第1193章 “理想國”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598章 新年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564章 貴人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33章 尋找“光明”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68章 餐具第1503章 縱火案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80章 農業第1282章 學習營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793章 籠中鳥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847章 畜牧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300章 掠奪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
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516章 糧食交易和饑荒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65章 電燈第811章 送行第967章 奧拓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775章 紹奎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1305章 封賞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560章 記者會第80章 農業第973章 籌備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228章 留學生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549章 潰兵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354章 電報第1193章 “理想國”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598章 新年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564章 貴人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33章 尋找“光明”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68章 餐具第1503章 縱火案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80章 農業第1282章 學習營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793章 籠中鳥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847章 畜牧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300章 掠奪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