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倒計時

“嗯,爲什麼我感覺你這一身穿起來和平時沒有太大區別?沒有什麼亮點!”斐迪南大公看着恩斯特點評道。

因爲康斯坦丁在東非坐鎮的原因,這次婚事主要靠斐迪南大公來操作。

“和平時沒有區別,也是最大的亮點之一,這不正好說明我平時的衣品還是達標的。”恩斯特站在鏡子前說道。

恩斯特日常就是一身西裝,幾乎沒穿過其他衣服,所以換上禮服看起來和平時沒有太大區別。

這不是恩斯特喜歡西裝,而是這個時代的衣服真的不像前世那麼舒服,西裝反而是最合身的,當然軍裝穿着體驗也不錯,可是恩斯特又不帶兵,也就沒必要那麼穿,也就是在南非指揮作戰時穿過一段時間。

穿上新郎禮服的恩斯特,顏值還算在線,這就足夠了,畢竟聯姻考慮的因素從來都不是顏值。從政治,經濟,地位,實力上來說,恩斯特對於哈布斯堡家族來說都算上上之選。

如果是弗朗茨的女兒出嫁,那哈布斯堡家族肯定要好好挑一挑,但是斐迪南大公的女兒自然就沒有那麼重視。

所以這次婚姻的關注度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其實反響比較平常,在奧地利倒是宣傳比較到位,因爲1873年接連一堆破事,壞消息不斷,哈布斯堡家族和奧地利政府都忙的焦頭爛額。

眼下,卡琳娜公主大婚算是一件難得的喜事,用來給悲催的1873年收尾也算不錯。

爲了操辦這次婚禮,恩斯特也捨得花錢,這是恩斯特兩世以來第一次結婚,所以難得鋪張浪費一次。

爲了籌辦婚禮,剛剛結束世界博覽會的維也納繼續維持警察數量,保障首都的治安,大街上依然保持乾淨整潔。

黑興根電力公司的彩燈佈置在維也納的街頭,準備在夜晚給維也納市民開開眼。

東非的武裝部隊也在維也納附近的軍營裡整訓完畢,這是本次婚禮的最大亮點之一,充分展示東非王國的國力。

在歐洲,雖然明面上不像前世那樣諸國林立(主要是奧匈帝國和南斯拉夫,蘇聯解體),但是國家數量實際更多。

就比如德國境內邦國林立,雖然都失去主權,但是國家的名號都繼續保留,奧匈帝國境內也是如此。

三個王國,七個公國,一個諸侯國,地區和省份各一個,只不過弗朗茨身謙多職,所以哈布斯堡家族是維繫帝國的紐帶。

當然,這些邦國能有今天在奧匈帝國內的地位,和他們祖上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都是曾經爲哈布斯堡家族鞍前馬後的助力,就比如匈牙利,他們只是反對奧地利,但是並不反對哈布斯堡家族。

當然,如今的哈布斯堡家族和以前的哈布斯堡家族還是有區別的,現在哈布斯堡家族更準確的稱呼應該是哈布斯堡-洛林家族。 1740年10月20日,原本的哈布斯堡家族就絕嗣了,當時哈布斯堡家族長公主瑪麗婭·特蕾莎繼承了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而她的丈夫洛林公爵弗朗茨落選神聖羅馬皇帝,也就是說如今哈布斯堡家族的父系是洛林家族。

洛林家族對哈布斯堡家族的貢獻可能就是改善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基因,所以奧匈帝國皇室成員長相都還算可以。

光是明確要前來參加恩斯特婚禮的德國皇室成員和諸侯就有十多位,加上域外國家,像瑞典,羅馬尼亞,俄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一衆國家都會有人前來,作爲婚禮舉辦地的奧地利就更多了。不過除了弗朗茨以外,沒有什麼大國君主親自到場,各國王儲倒是來了不少,比如普魯士派來的是皇儲腓特烈,沙俄皇儲亞歷山大三世等。

貴族婚禮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平臺,同時是不太重要的政治交流平臺,已經暗中結盟的三國皇儲聚在一起交流一下感情,魯道夫是年齡最小的一位。

說實在的,三個皇儲只有腓特烈的能力肯定沒有問題,作爲帝國政治的重要參與者,常年輔助威廉一世,在普魯士官員和軍隊中都有深厚的根基。

亞歷山大三世就差許多,本來王儲的位置輪不到他,但是他的大哥尼古拉在1865年,意外地從馬背上摔下來,患重病離世,所以亞歷山大三世成爲皇位順序第一繼承人。

至於年齡最小的魯道夫,就慘的多了,只有恩斯特知道魯道夫的太子之位還遙遙無期。

雖然歲數小,魯道夫面對其他兩個帝國皇儲絲毫不落下風,他們在關於世界格局問題上展開了激烈討論。

“當前世界,實力最強的就是英法兩國,他們制定的國際秩序依然在發揮效力,雖然我們三國都不弱,可是我們的地理位置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狀態。”亞歷山大三世侃侃而談。

“說到底是地緣的問題,歐洲大陸太過狹窄,我們又偏偏居於歐洲腹地,這裡的騰挪空間遠不如整個世界寬廣,可是海洋已經被英法兩國控制,從這個方向上來說,美國人都比我們有優勢多,只不過現在美國人被英國壓制,還不敢輕舉妄動,可一旦有人給美國鬆綁,那美國會成爲整個歐洲的敵人!”魯道夫上來就給美國扣帽子,也不知道是受了誰的影響。

這時老油條腓特烈纔開口道:“呵呵呵,今天是恩斯特結婚的日子,我們就不要討論這些話題了,國際秩序變動既有它的規律也有意外性,這些問題離我們還很遠。”

“再者說,我們三國的關係最好不要受到外國輿論的影響,槍口對外我們纔有機會,所以團結很重要,我們任何一家也不可能在歐洲獨大,因爲這是英法等國是不希望看到的我們三國中任何一家力量失衡的。”

嘴上這麼說,實際上腓特烈纔是三個人中唯一深度參與到國際事務中的人,他很清楚當前德奧俄三國當前的體量已經是英法能容忍的極限,誰想更進一步的話,那就要靠拳頭解決問題了。

腓特烈總結道:“在外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我們之間的競爭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所以要擱置爭議,抱團取暖。”

腓特烈也是希望奧匈帝國和沙俄之間少點爭執,巴爾幹雖然重要,可更要警惕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雖然亞歷山大三世和魯道夫現在只是兩國皇儲,但是以後當了皇帝,腓特烈希望他們記住自己今天說的話。

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1264章 在東非第1015章 市場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450章 摻沙子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99章 結款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79章 總部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492章 靜坐戰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566章 比較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264章 在東非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318章 朱壩鎮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189章 佔領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454章 軍演第1422章 蘇聯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215章 交涉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96章 鐵路第1443章 監視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206章 “收破爛”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475章 出手第33章 尋找“光明”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945章 空軍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454章 軍演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1519章 會議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36章 軍售第498章 和談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474章 人口第130章 入侵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276章 “老朋友”第137章 補丁第119章 農忙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220章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
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1264章 在東非第1015章 市場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450章 摻沙子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99章 結款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79章 總部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492章 靜坐戰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566章 比較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264章 在東非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318章 朱壩鎮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189章 佔領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454章 軍演第1422章 蘇聯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215章 交涉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96章 鐵路第1443章 監視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206章 “收破爛”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475章 出手第33章 尋找“光明”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945章 空軍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454章 軍演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1519章 會議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36章 軍售第498章 和談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474章 人口第130章 入侵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276章 “老朋友”第137章 補丁第119章 農忙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220章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