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

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

又是美好的一天。

費舍爾一家開始爲聖誕節做準備。

達累斯薩拉姆和內陸城市不同,這裡因爲是開放港口,各國船隻通過,所以很容易搞得到許多物產。

這也導致貨幣在這裡擁有用武之地,歐洲和阿拉伯的商人會在達累斯薩拉姆的開放區域擺攤,推銷自家產品。

“親愛的,你回來了。”安娜甜甜的問道,自從來到東非,費舍爾一家過上了旱澇保收的生活,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拮据的生活。

費舍爾一家的精神狀態也變得樂觀和積極,擺脫了曾經爲生活而惆悵的表情。

“是啊,剛纔我去貿易街那裡看了看,這是我買的東西,你來看看。”費舍爾將一個籃子遞給安娜。

安娜接過籃子,只見裡面是一個油皮紙包,一個袋子和罐子,下面還有東西不知道是什麼。

“這是什麼?”安娜首先拿出油皮紙包問道。

“打開看看。”費舍爾說。

安娜將油皮紙包順着摺痕拆開,原來是一串香腸樣的東西。

“東非還有香腸賣麼?”安娜有些驚訝。

“我也沒想到有人會在貿易街賣這東西,真的很少見,而且價格也不算太貴,我就買過來了。據店員說是從奧匈帝國進口的維也納香腸,味道和我們那裡相差不大。”費舍爾說道。

“我真的很久沒有見過德意志地區的食物了,而且就算在德意志我們也很少吃的起。”安娜驚喜道。

費舍爾一家在東非雖說吃喝不愁,但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就是東部地區,糧食種植的主要是水稻。

每個月費舍爾都能從東非殖民地領到一份工資和一家人的口糧。

東部地區發放的口糧就是大米,畢竟小麥主要種植在內陸,而且麪粉作爲重要出口產品主要供應歐洲。

大米則不同,這東西在歐洲沒有市場,而遠東和印度都是稻米產地,也賣不上價。

賣不掉那就乾脆拿來給移民當飯吃了,作爲費舍爾工資的一部分,費舍爾可沒有選擇的權力。

於是費舍爾一家被迫吃起了米飯,以費舍爾的財力,其實是可以購買麪粉的,但是大米是東非免費提供的,而麪粉則要拿現金去買。

這個時代的人都是有存錢存糧意識的,用來應對風險,畢竟不知道哪天就吃不上飯了。

不過,一直吃米飯,費舍爾一家也頂不住,所以費舍爾還是拿出一些錢買了些麪粉放在家裡,偶爾用來改善伙食。

“親愛的,我們已經不用再像在德意志那樣生活了,以後日子會越來越好的。”費舍爾對着妻子說道。

“嗯!”安娜依偎在費舍爾懷裡。

“下面的東西你還沒有看呢!”費舍爾提醒道。

安娜將罐子拿出來,透過玻璃罐,裡面是白色的顆粒。

“這是食鹽,家裡不是還有麼?”

“不是的,這可是我從黑興根商店裡買的東西,不防再猜猜是什麼東西。”

安娜搖搖頭,除了鹽她還想不到其他東西。

“這是白糖,遠東進口的。”費舍爾揭曉答案。

食糖在歐洲並不是很便宜,基本上依賴進口,普通人平時是吃不起的,德意志地區倒是已經開始種植甜菜用來製作食糖,但是現在規模不大,產量很有限。

目前歐洲進口食堂主要是從加勒比海等地區,東非倒是也可以種植甘蔗,但東非可以種植的東西太多了,所以只在大湖區有小面積種植。

而費舍爾購買的白糖確實是從遠東進口,是隨着移民船隻運到東非的,這是捎帶的事,其實大頭還是運到歐洲去。

“這應該不便宜吧!”安娜擔心道。

“價格確實有點高,但是現在我們有這個條件,而且聖誕節快到了,總要給孩子們添加些營養。”費舍爾解釋道。

在東非,費舍爾從事的工作屬於高薪,只有官員和黑興根財團的僱員才能在工資上壓費舍爾一頭。

實際上東非的普通人,基本上過的都還不錯,至少飯是夠吃的,這就很不錯了。

東非除了糧食什麼都缺,龐大耕地和自然資源相對於東非稀薄的人口,註定生活條件不會太差。

當然,維持溫飽,加上時常可以混上肉食,就是移民可以達到的水準了。

費舍爾相較於普通移民的區別在於,他有東非殖民地需要的技術,所以費舍爾的工資就遠超普通移民。

而多出的這些工資,就意味着費舍爾一家比普通移民的選擇更多,就比如去貿易街買自家需要的商品。

達累斯薩拉姆貿易街實際就是距離碼頭最近的商業區,專門是爲商人和水手們準備的。

而東非本地,能去貿易街消費的也就幾千規模,要知道整個東非現在人口可是已經快達到兩百萬了,由此可見貿易街的消費水平。

達累斯薩拉姆作爲東非重要港口,有許多黑興根財團的辦事機構和東非殖民地政府機關。

這些機構和機關裡的人才是達累斯薩拉姆本地能在達累斯薩拉姆貿易市場消費起的消費者。

而費舍爾就屬於黑興根財團的真正僱員,是通過招聘到東非的,屬於東非主動引進的人才,而不是普通移民那種有名無實的員工。

普通移民雖然也掛名在黑興根財團名下,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們更類似黑興根王室的領民,尤其是德意志移民和斯拉夫移民,他們到東非後,並沒有感覺和歐洲有什麼區別。

甚至和當年農奴的生活也沒啥區別,只要東非做的不太過分,農奴還是農民也就是個名分問題,也不是什麼大事,至少這些移民的文化水平覺得無所謂。

而遠東移民沒有歐洲移民的那種感覺,畢竟遠東是沒有歐洲那種貴族的,這些遠東移民主要是和村裡的地主打交道,而遠東的地主很明顯在社會裡政治地位上不像歐洲貴族那麼顯耀。

畢竟歐洲更重視人的地位劃分,尤其是貴族之間,而且貴族和平民之間涇渭分明,平民很難變成貴族,至少沒有明面上的渠道。

而遠東,理論上普通人是可以通過努力,提升自身社會地位的,比如農民有機會成爲地主,普通人可以通過科舉成爲“士”階層,只不過難度有億點點高。

(本章完)

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320章 雙標第499章 建交熱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1450章 摻沙子第1474章 人口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463章 站隊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63章 推力第949章 戰敗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66章 集結第228章 留學生第612章 美食節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165章 抵押物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154章 斷案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701章 城市化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949章 戰敗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324章 預謀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304章 調停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505章 提速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698章 魚餌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844章 魯道夫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802章 爭論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511章 聲吶第184章 談判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98章 遊歷第1012章 萌芽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420章 客戶第749章 南下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35章 牛馬第1045章 教育第1011章 借錢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184章 談判第1165章 抵押物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
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320章 雙標第499章 建交熱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1450章 摻沙子第1474章 人口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463章 站隊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63章 推力第949章 戰敗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66章 集結第228章 留學生第612章 美食節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165章 抵押物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154章 斷案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701章 城市化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949章 戰敗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324章 預謀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304章 調停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505章 提速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698章 魚餌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844章 魯道夫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802章 爭論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511章 聲吶第184章 談判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98章 遊歷第1012章 萌芽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420章 客戶第749章 南下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35章 牛馬第1045章 教育第1011章 借錢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184章 談判第1165章 抵押物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