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

這種麻煩且棘手的問題自然要交給議會來解決,這就是凱波爾首相的終極甩鍋大法,當然,事關領土交易,本來就繞不開荷蘭議會。

而且荷蘭議會的權力相當大,作爲親德人士的凱波爾首相在戰前甚至有加入同盟國的想法,但是這種危險的想法就是被荷蘭議會制止的,最終就造成了荷蘭首相親德,但是荷蘭保持了中立地位,這也算因禍得福。

而經過荷蘭議會的最終商討結果,那自然……同意東非的交易,議會點頭後,基本上就確定了,即便女王和首相反對也沒有用。

作爲一個小國,荷蘭人的心態和其他國家,尤其是英,法,德等列強截然不同,即便荷蘭最強大的時代,相對於現在的列強國家,心態上也不至於太過膨脹。

當然,這次荷蘭議會能夠答應和東非進行領土交易,主要是出於兩點,一個是荷蘭懼怕東非翻臉,一個是荷蘭的利益沒有太大損失。

東非終究是世界大國,如果和荷蘭翻臉,這讓荷蘭的議員們感覺十分危險,所以還不如買東非一個好。

而荷蘭這個國家,商業氛圍濃厚,大部分荷蘭人只看實際利益,而這場領土交易,在經過荷蘭議會評估後,不僅沒有損失,反而能大賺一筆。

當然,這主要指的是經濟利益,如果從領土,主權等方面考慮,那荷蘭就虧大了,但是對荷蘭人而言,他們本身就更看重經濟利益,這就是重商主義國家的特點。

而荷蘭這個特點,甚至讓日本幕府統治時代都沒有將荷蘭閉之門外,在日本,荷蘭人不傳教,也不干涉日本內政,一心一意做生意。

日本政府要求怎麼做荷蘭人就怎麼做,不和日本政府對着幹。

正是如此,日本閉關鎖國時代纔沒有趕走荷蘭人,而反觀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國家,除了想從日本撈錢,還想趁機干涉日本政治,這是日本統治階層不能接受的。

所以荷蘭這個國家很識時務,當然,這也可能是荷蘭國家小,沒有這個資本學習其他列強的做法。

而這次荷蘭議會對東非的態度就將“量力而行”體現的淋漓盡致,既然無法阻止,那不如和東非狼狽爲奸。

1914年9月30日。

東非政府正式和荷蘭政府達成了全部交易條款的確認,東加里曼丹正式成爲東非殖民地的一部分。

而作爲代價,東非政府向荷蘭支付六千萬萊茵盾的土地購買金,以換取東加里曼丹地區將近三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並且東非政府承諾保證荷蘭公民在東加里曼丹的大部分利益不變,並且由兩國政府共同出資開發東加里曼丹地區,當地稅收收益按照出資比例分賬,並且持續二十年時間。

荷蘭政府對這個結果是比較滿意的,光是東非出的購買費用,就遠不是如今東加里曼丹實際收益可比的,更何況現在殖民地收益嚴重下降。

而且東非政府承諾下,荷蘭人基本保證了原本的大部分利益,這一點能讓東加里曼丹在未來二十年裡繼續給荷蘭創造收益,同時不需要再支付額外費用,來維持東加里曼丹殖民地軍隊開支。

反之,東非則獲得在東加里曼丹的行政,軍事等大權,並且大半個加裡曼丹島都落入東非手中,只剩下北部英國人的勢力。

不過,東加里曼丹並沒有因爲東非和荷蘭的交易,就徹底塵埃落定,搞定荷蘭只是一方面,東加里曼丹地區還有諸多土著國家和部落。

這些國家並非完全按照荷蘭政府的意志行事,反而擁有極大的自主權,其本身只不過是每年給荷蘭交一筆保護費,從而獲得荷蘭人的庇護,而非荷蘭人的傀儡。

所以東非想要擺平東加里曼丹,還需要對島嶼東部的土著勢力進行打擊,當地土著主要分爲兩波,一部分爲馬來人,一部分則是真正的加裡曼丹島土著。

從之前提到的庫臺蘇丹國就可以看出,當地還有一批原本綠色教徒的外來統治者,實際上東加里曼丹地區還有印度教等複雜勢力,只不過印度教同樣競爭不過綠色教徒,早在幾個世紀前就衰落了。

這些非原生宗教勢力,其實也是當初非西方的殖民者罷了,不是什麼好鳥,也在東非的重點打擊範圍之內。

萊茵市。

收購東加里曼丹的喜訊傳來,東非政府自然一批歡呼雀躍,一戰的爆發,可以說是東非國運的加速器。

光是到現在,東非在海外的擴張就達到了驚人的效果,動輒就是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到賬,任何人都不可能無動於衷。

當然,恩斯特還是比較冷靜的,對於東加里曼丹到手,恩斯特當然十分振奮,但是從一開始恩斯特對東加里曼丹的設計就是一顆帶毒的誘餌。

當然,恩斯特現在自然不會明說,而是裝作若無其事的對衆人說道:“獲得東加里曼丹對於我國而言是一個好事,但是想要穩固在東加里曼丹的統治,同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趁着現在歐洲各國無暇顧及,我們應該擺平東加里曼丹的一切不穩定因素。”

“首先,就是將東加里曼丹上的國家政權剿滅,現在英國被困死在歐洲,我們對當地土著動手,他們無法獲得外部支持,這樣能省去很多麻煩。”

“第二點,則是在東加里曼丹地區開始有序的移民活動,同時打擊原本的異教徒,對他們進行德意志化教育,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不願意接受東非改造的土著沒有存在的必要。”

綠色教一直被恩斯特視爲洪水猛獸,主要是一但沾染就很難擺脫這個麻煩,前世綠色教國家在南洋地區可謂聲勢浩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其他諸如孟加拉,馬來西亞等等就不需要多說。

而恩斯特要在東加里曼丹實行的“恐怖政策”實際上就是複製前世印尼政府的所作所爲,這樣才能斬草除根,並且將東加里曼丹地區變成未來東非輻射影響力的穩固基地之一。

反正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癢,這種慘絕人寰的壞事,恩斯特幹多了也就坦然接受了,恩斯特可不想把這些麻煩交給後人解決,事實證明後人想解決的時候,已經很難了。

就比如前世歐洲,美國都因爲吸收大量難民或者非同文化移民,造成大量社會問題。

隨着恩斯特這條指示的下達,接下來東加里曼丹地區顯然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實際上,這遠不是東加里曼丹地區災難的終結,東加里曼丹可是恩斯特的魚餌,等平定了東加里曼丹局勢之後,恩斯特將指揮本國企業大張旗鼓的開發東加里曼丹地區的石油資源。

如果歷史偏離的不太多,這肯定能在未來將東亞某個島國的嘴都釣歪,這樣東非未來就能借助島國力量,將英,法,荷,美,澳等在當地的部署攪亂,東非最後入場再把南洋地區徹底犁一遍,才能讓南洋真正意義上變成東非的南洋。

從而進一步將印度洋變成東非的內海,而南洋正是東非關於印度洋政策的重要支點,尤其是馬六甲海峽等關鍵節點得不到控制,東非就不算真正意義控制印度洋。

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519章 會議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431章 居所第1399章 加入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316章 萊茵盾第50章 教育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740章 古戰法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008章 分析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942章 宣戰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49章 王位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515章 狗咬狗第1154章 斷案第336章 東非菜?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223章 “療養”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926章 機耕路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704章 底氣第475章 出手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356章 鐵路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448章 竊聽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還在審覈……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113章 大借款第624章 要人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471章 漏洞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320章 雙標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658章 方針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539章 鄰居論第1217章 出兵蘇丹
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519章 會議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431章 居所第1399章 加入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316章 萊茵盾第50章 教育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740章 古戰法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008章 分析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942章 宣戰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49章 王位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515章 狗咬狗第1154章 斷案第336章 東非菜?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223章 “療養”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926章 機耕路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704章 底氣第475章 出手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356章 鐵路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448章 竊聽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還在審覈……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113章 大借款第624章 要人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471章 漏洞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320章 雙標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658章 方針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539章 鄰居論第1217章 出兵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