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輸血

黃沙漫漫,在古商道上流竄,乾涸的遠古河牀上一支阿拉伯商隊頂着炎熱的烈日向着遠方前行。

百十匹駱駝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摸索着,看起來沒有一絲睏倦,而駱駝上的商人們卻叫苦連天。

“安德烈洛夫先生,你們爲什麼不從俄國境內把這批武器送到阿富汗,而是要走這裡偷偷給阿富汗人送武器,這條商路說實話,要不是經驗最老到的艾買提大叔帶路,恐怕都摸不清方向。”

被稱爲“安德烈洛夫”的人騎在駱駝背上,用熟練的俄語對着商隊頭目說道:“法魯格先生,這次是秘密行動,你應該也知道我們俄國和英國不對付,不過英國和俄國都是世界大國,所以雖然有衝突,但是不能放在明面上,也就是把你當朋友,我才告訴伱這些,你可千萬不要說出去。”

聽見安德烈洛夫說是自己的朋友,這讓法魯格很開心,法魯格帶着四方小帽子,面帶笑意道:“我當然知道,安德烈洛夫先生,懂得都懂,你們的事我們是絕對不會說出去的,我們商隊你們放心,常年在這片區域做生意,最講究信譽,撒謊,安拉是不喜歡的。”

容不得法魯格對安德烈洛夫關係不錯,因爲幾天接觸下來,法魯格發現安德烈洛夫很尊重自己的信仰,和以往的那些俄羅斯人不一樣。

“安德烈洛夫先生,聽你的口音不像是我平時聽到的俄語。”法魯格問道。

聽到這句話讓初出茅廬的“安德烈洛夫”突然心裡一緊,不過他依然裝作鎮定的樣子詢問道:“法魯格先生,你是如何知道的?”

“我經常和你們俄國人打交道,對俄語很熟悉,就是和那些俄羅斯商人不一樣。”

聽到這裡,“安德烈洛夫”只是頃刻間就明白了怎麼一回事,心中也鬆了一口氣。

他笑呵呵的解釋道:“我是聖彼得堡人,所以說的話可能和南邊的俄國人口音上有些差異。”

“原來是這樣,我知道俄羅斯也是一個地域龐大的國家,所以各個地區的語言存在差異也就好理解了,就像我們阿拉伯教,每個地區的口音都有很大差別。”

聽到這,“安德烈洛夫”就徹底放心了,看來法魯克認同了自己的說法,不過自己的口語確實是聖彼得堡口音,畢竟這個時間段聖彼得堡是俄國的首都。

不過法魯克的話也給了“安德烈洛夫”一個警示,那就是在外國的特工應該多學點方言,等自己回到聖彼得堡就和上面反映一下,要不然日後有同僚因爲口音問題被識破就不好了。

法魯克不知道自己的無心之言意外幫助一個特務組織修正一個缺點,不過也不能說東非國防安全局不專業,畢竟成立沒幾年時間,沒有問題那纔是問題。

就像二戰時英國軍情六處那是典型的記吃不記打,不過英國軍情六處水平還算可以,當然,這全靠對手德國同僚襯托,後面遇到蘇聯,英國情報部門就變猴子了,而耍猴人是克格勃。

作爲德意志,恩斯特肯定不希望東非情報部門和德國學習,所以東非情報部門從一開始就是向着專業化,制度化發展的。

當然,恩斯特在發展情報部門的時候,也希望東非情報部門向德國陸軍學習,那就是不得干預政治。德國雖然是軍國主義,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軍國主義國家文化,德國人比較軸這一點就體現其中,軍隊只幹軍隊的事,而不能參與政府事務,政府也不能對軍隊指手畫腳。

不過德國整個國家體系,都是圍繞軍隊開展的,所以德國軍隊也犯不着和政府發生衝突,畢竟全是自己人,相較而言,日本那種纔是真正的軍國主義,以下犯上,確實處處凸現着極端思維。

東非軍隊相較於德國而言,權利方面更小,恩斯特雖然自稱學習德國的軍國主義,但是政府不會像德國那樣處處爲軍事服務。

東非的官僚羣體,更像是蘇聯官僚一樣,不過軍方和政府雙方關係不差,每年很多退伍軍人會安排進入政府工作,尤其是早期東非,行政人員很大一部分出身軍武。

如果東非也學德國,那陸軍至少要翻兩倍,雖然東非非黑人口數量肯定沒有德國多,但是人口結構更年輕,還有那麼多黑人作爲生產工具,負擔也比較小,就像遠東古代遊牧政權,一般都是靠着漢人種地,而本民族從事軍事一樣,黑人也起到這個作用,實際上各國都是如此。

只不過東非存在大量可壓榨人口,而且比其他國家更甚,黑人在東非沒有人權和地位,反抗也不起作用,恩斯特這個人缺點多,但是心夠狠,畢竟做聖母那是要付出代價的。

恩斯特自己也時常覺得東非黑人是比較好治理的對象,雖然笨了一點,但是也不懂什麼戰術,當然,這主要和眼界有關,和智商沒有太大關係。

東非殖民非洲時間太短,這些黑人完全無法應對高出兩個維度殖民者的降維打擊,而等他們接觸和學會殖民者的思維和手段後,東非又把他們送走了,斷絕他們在東非復仇的機會,還是去霍霍其他國家吧!

在行走了兩天,“安德烈洛夫”一行人終於到了阿富汗西部邊境一個叫亞茲丹的小地方,不過這裡不是“安德烈洛夫”的最終目的地。

東邊的信丹德地區纔是“安德烈洛夫”的目標,信丹德谷地是阿富汗少有的好地方,對於阿富汗這種國家來說,能種糧食就是好地,尤其是信丹德平地面積很大。

信丹德是阿富汗西部重要的地區,最主要的是這裡距離喀布爾非常遠,英國現在名義上佔領了阿富汗,但是對大部分地區沒有實際佔領,更不用說位置偏遠的信丹德。

前世阿富汗宗教政權就在這裡活動頻繁,所以信丹德地區對英國這個侵略者很是仇視。

“安德烈洛夫”這次的任務就是通過信丹德當地武裝,給阿富汗的抵抗組織輸血,給英國人難堪。

進入信丹德後,一位常年在此地做生意的商人接待了“安德烈洛夫”,這個人自然和東非扯不上關係,但是他和桑給巴爾商人有業務往來,也不得不說桑給巴爾商人神通廣大,生意都做到阿富汗這種偏遠地區了,不過這也不例外,背靠着東非,桑給巴爾商人想不發財都難,東非有商品,而桑給巴爾商人有渠道,雙方算是合作共贏。

這也是桑給巴爾商人願意給東非充當馬前卒的原因,再者說阿富汗在信仰上和桑給巴爾商人羣體一樣,所以支援兄弟反抗侵略在道義上也說的過去,一邊可以賺錢,一邊又可以和阿富汗當地勢力搞好關係,這種划算買賣自然願意做。

再者說東非對阿富汗沒有利益訴求,不會讓雙方合作感到爲難,這件事也就容易辦成了。

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454章 軍演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1045章 教育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113章 大借款第345章 援助團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272章 犀牛園第525章 血清第222章 體面第840章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51章 在法國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758章 331師第103章 “大殺器”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525章 血清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50章 移民第86章 咖啡第428章 談論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681章 金沙薩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936章 軍售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9章 接觸戰第775章 紹奎第861章 分贓第1166章 體驗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165章 抵押物第680章 緩衝區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390章 自治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640章 工地第629章 教育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431章 居所第1045章 教育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320章 雙標第735章 廓爾喀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79章 總部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343章 屯田
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454章 軍演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1045章 教育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113章 大借款第345章 援助團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272章 犀牛園第525章 血清第222章 體面第840章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51章 在法國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758章 331師第103章 “大殺器”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525章 血清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50章 移民第86章 咖啡第428章 談論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681章 金沙薩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936章 軍售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9章 接觸戰第775章 紹奎第861章 分贓第1166章 體驗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165章 抵押物第680章 緩衝區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390章 自治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640章 工地第629章 教育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431章 居所第1045章 教育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320章 雙標第735章 廓爾喀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79章 總部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343章 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