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

東非本身已經存在的官方醫療人員大多數來自東方,也就康斯坦丁帶了一個德意志的私人醫生團隊過來,其他移民中倒是有些來自歐洲的“醫生”,但是這些人大多是些野路子,用着中世紀老西醫的那套,畢竟是來自鄉村地區,絕大多數靠的還是祖輩的傳承,動不動就斧鉞加身,開膛破肚,還不消毒,這誰受得了。

醫生在東非依然是最稀缺的職業,大多數患者靠的還是聽天由命,而且許多人有自己的土方子,不知道管不管用,試試就行了,好在這個時代的人對此習以爲常。

東非官方興建的診所總共是一百零八所,沒有一家醫院,註冊醫生二百八十五人,有一家蛇毒研究所算是東非醫療最巔峰的存在。

整體上東非醫療資源極度匱乏,不幸中的萬幸是,東非非常適合草藥種植,土著中有些傳承,也就被東非人掌握。

比如被黑曼巴咬後,東非土著會從周圍找來一種長相奇特的植物,把他搗成膏藥,敷在傷口處,然後就可以等死了。

這件事雖然有些可笑,但是土著卻深信不疑,由此可見土著也是有自己醫學的,至少可以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當然,這是失敗的案例,也有很多成功的,大多數是些可以消炎,止血和止痛的方子,畢竟土著千百年來和東非的野獸們鬥智鬥狠,難免受點小傷,所以還是總結出一套系統的醫療經驗,本質上還是屬於巫醫未分的狀態,但是歪打正着總能出些成果。

……

奧地利拿到了威尼斯,隨即對該地區展開了最後一次清洗,大量知識分子,商人,貴族流亡撒丁王國,相比倫巴第東部的匈牙利來說,奧地利的吃相反而好看一些。

倫巴第作爲整個意大利最富庶的區域,狠狠讓匈牙利貴族吃到了甜頭,雖然他們清楚奧地利人是拿匈牙利擋槍,如果意大利人要收復失地,就必須先對倫巴第動手,但是匈牙利不在乎,你意大利什麼檔次啊!咱匈牙利再差勁也是列強的一份子,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奧地利雖然也驅趕意大利人,但是因爲東非接手,大部分人還有穩定去向,匈牙利對倫巴第就沒有那麼客氣了,直接按照約定,對境內的意大利進行驅逐,然後從帝國本土,遷徙來大量匈牙利人口,實現鳩佔鵲巢,這次匈牙利政府盡心盡力,畢竟一個倫巴第就可以安置不少自家的貴族子弟。

奧地利和匈牙利的行爲直接導致撒丁王國和教宗國境內多出不少難民羣體,那不勒斯也受到波及。

這個時候,東非王國就可以以好人的形象出場了,作爲農業大國,東非糧食產能是遠遠過剩的,即便每年大量出口,但是依舊有所富餘。

畢竟歐洲糧食市場,東非也要不能胡作非爲,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東非只能儘量搞一些差異化產品來拓展糧食銷路,黑興根旗下的食品加工業就是如此。

這次在意大利就不用顧忌這麼多了,數十萬難民涌入,所有意大利國家都受到波及,不解決這些人的口糧問題,那是會出人命的。

佛羅倫薩。

自從戰爭失敗後,艾瑪紐爾二世整天就愁容滿面,整個人蒼老了許多,這次意大利王國賠了夫人又折兵,近半國土淪喪,把意大利王國又打回了原樣,但是越是這個時候,意大利王國就越離不開自己,所以還要繼續支撐下去。

艾瑪紐爾二世面帶愁容的向農業大臣問道:“糧食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麼?”

農業大臣無奈道:“這次我們失去了大量波河平原的土地,還丟失了意大利南部糧食產區,加之王國糧食產出本來就遠低於歐洲各國,現在更是難以爲繼。”

艾瑪紐爾二世:“外交部能不能想想辦法,向他國求助。”

外交大臣:“陛下,西班牙王室願意給予我們部分無償援助,但那也只是杯水車薪,西班牙內部狀況不太好,阿瑪迪奧王子也沒有辦法,德國和法國因爲戰爭的原因糧食減產,以至於現在整個歐洲的糧價都上漲了。”

艾瑪紐爾二世:“難道就沒有解決的辦法了麼?要知道數十萬倫巴第和威尼斯地區的難民,吃不到食物,他們最後的矛頭一定會指向政府。”

外交大臣:“陛下,其實好消息還是有的,東非王國願意低價出售給我們大批糧食,但是以稻米和玉米爲主。”

艾瑪紐爾二世:“東非王國?是去年成立的那個國家?”

外交大臣:“正是,陛下,東非王國是普魯士黑興根親王康斯坦丁在東非創建的國家。”

艾瑪紐爾二世道:“這個東非王國也沒出現多久吧?他們就有能力承擔這麼大的糧食出口量?”

外交大臣:“陛下有所不知,其實這幾年東非同我們的糧食貿易量一直處於穩步增長態勢,在東非王國成立前,東非殖民地就一直是糧食出口地區。”

艾瑪紐爾二世:“這個東非王國國土是非洲吧?非洲這麼富裕麼!”

外交大臣:“非洲氣候條件差,疾病橫行,但是土地應該還是不缺的,畢竟非洲大陸地域廣闊,加上那裡本來就是黑奴產地,所以勞動力也不太缺乏,估計這纔是東非王國一成立就成爲糧食出口國的原因。”

艾瑪紐爾二世:“你的意思是東非王國通過壓榨東非的土著來實現土地開發,大量種植糧食,給東非王國創造了巨大財富?”

外交大臣:“我想應該是這樣,黑人麼,吃的少,乾的多,身強體壯,還不要錢,康斯坦丁親王想不發財都難。”

艾瑪紐爾二世頓時來了興趣:“你說我們也在非洲開闢一塊殖民地,來解決意大利的糧食問題怎麼樣?”

外交大臣並不樂觀:“開發海外殖民地倒是一個辦法,不過意大利在這方面缺少經驗,現在我們的財政也是一個大問題。”

說到財政問題,艾瑪紐爾二世也犯了難,意大利政府本身欠着英國大筆債務,要不是怕意大利還不起債,英國纔不會管意大利人的死活,調停戰爭,儘量維持意大利主體繼續存在,就連剛復國的那不勒斯王國也被迫繼承了撒丁王國欠下來部分債務,給英國人還賬。

除此外,這次戰爭,意大利還失去了威尼斯和三分之一的倫巴第,這都是財稅重地,相比之下那不勒斯王國倒是不太要緊,雖然那不勒斯面積大,人口多,但是經濟不行,雖然交的稅多,但是意大利王國在這裡的財政支出更多,現在擺脫這個包袱不一定是壞事。

艾瑪紐爾二世:“既然這樣,我們先還是把錢花在刀刃上,先從東非進口糧食,只要價格夠低,別管什麼水稻,玉米的,先安撫難民要緊,至於開闢殖民地等我們緩過來了再做他想。”

意大利王國不想去海外殖民都不行了,反正意大利在這方面條件不算差,不算一點經驗都沒有,地中海也是海,撒丁島和西西里島都是通過海路聯繫統治的,無非就是這次跑遠點,到更遠的地方去殖民罷了,依靠本土根本養不活這麼多人口。

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96章 壓迫感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563章 熱心腸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14章 輕工業第162章 打魚第555章 羞辱第555章 羞辱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700章 龍騎兵第1413章 拉攏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704章 底氣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797章第343章 屯田第119章 農忙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355章 安卡村第68章 阿拉斯加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401章 駁回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953章 新家第1264章 在東非第1372章 平原省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379章 黃金葉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09章 聖誕節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443章 監視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435章 雙總部第727章 艦隊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262章 慫恿第727章 艦隊第1220章 萊茵人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1421章 鑄鐵廠第871章 “萊茵”市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517章 過剩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
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96章 壓迫感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563章 熱心腸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14章 輕工業第162章 打魚第555章 羞辱第555章 羞辱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700章 龍騎兵第1413章 拉攏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704章 底氣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797章第343章 屯田第119章 農忙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355章 安卡村第68章 阿拉斯加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401章 駁回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953章 新家第1264章 在東非第1372章 平原省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379章 黃金葉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09章 聖誕節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443章 監視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435章 雙總部第727章 艦隊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262章 慫恿第727章 艦隊第1220章 萊茵人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1421章 鑄鐵廠第871章 “萊茵”市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517章 過剩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