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

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

化學纖維領域已經有人走出第一步,接下來就會有人不斷在該領域取得突破,東非目前科研能力水平還是有的,只要不斷試錯,終究能取得不俗的成績。

恩斯特說道:“化學纖維對於民生,軍事,經濟發展有巨大作用,以往紡織業以天然纖維爲主要原材料,棉,麻,絲,毛四大類佔據紡織業的主導地位,而化學纖維的特性更加豐富,只要科技不斷進步,就能產生更多可能性。”

新法蘭克福市化學纖維廠的廠長說道:“確實如殿下所說,近十幾年來,就已經產生了多種化學纖維,雖然很多技術不成熟,可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化學纖維的多樣性,隨着化學事業的發展,未來社會肯定能誕生更多取代傳統纖維的產品。”

實際上他心裡沒有恩斯特那麼樂觀,畢竟紡織業體量過於龐大,作爲世界第一大產業,紡織業在當前世界所有工業國內都佔據支柱性地位,而目前化學纖維生產規模太小了,想要取代傳統織物有些難以想象。

而恩斯特自然不一樣,前世化學纖維可是大放異彩,在產量上超過了傳統織物,並且應用到諸多領域,所以對於這個科技樹,東非必然要壓重注。

所以恩斯特說道:“對於化學纖維的研究和生產要重視,尤其是你們廠,作爲東非第一家化學纖維生產廠,要積累經驗,並且不斷開拓。”

實際上和新法蘭克福市同一批的化學纖維廠很多,但是新法蘭克福市因爲距離萊茵市近的原因,施工最快,要不然東非第一家化學纖維廠的名頭輪不到這裡。

一五計劃期間,東非對於化工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已經得到初步呈現,在此前東非只能將精力重點放在電力和內燃機兩個新興領域。

雖然紡織,鋼鐵,煤炭,機械加工等基礎產業有所發展,但是隻能說和頂級工業國家有所差距,而這些領域也比較容易出成績。

任何工業國,就算遠東帝國那種工業佔比極小的國家,亦或者資源匱乏的日本都能做出成績,東非在工業原材料和人口充足的情況下,硬生生將這些基礎工業支撐起來,但是在國際市場競爭力上略有不足。

但是,這些基礎產業的發展,不管強弱都是不可能避開的,尤其是對大國而言,而新世紀東非工業重點依舊不是傳統工業領域,偏向於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同時電力和內燃機相關產業已經開始形成巨大價值,蓬勃發展。

這並不意味着東非傳統產業得不到發展,只不過在東非這種大國中,獲得的資源相對充足,或許比不上美,德兩國,但和其他國家對比還是十分可觀的。

這就是國家體量對工業發展產生的正面作用,大國有足夠的資源和人口來支撐更全面的工業發展,而很多小國受制於上述條件,只能放棄部分工業。

就比如日本的鋼鐵產業,受制於本土煤炭和鐵礦石匱乏,產量和其他工業國,半工業國家相比較低的可憐,也就是日本所在區域的其他國家工業基礎薄弱,不然難以形成競爭力。

……

“殿下,就我們所知,日本政府可能和英國達成了某些條件,日本在倫敦的外交人員這幾天明顯增加,並且兩國應該就遠東問題達成了一致。”

東非的情報部門工作,向來重視英國和日本兩個國家,所以在日本和英國產生互動的時候,這種情況很快就能被東非掌握一部分情況。

“遠東問題!情報可靠麼?”恩斯特直接問道。

“是的,這種會議參加人數衆多,所以我們很容易從英國政府內部獲得相關信息。”

從英國搞情報是比較簡單的,英國作爲“民主”國家,只要捨得花錢,或者和某些政府人員打好關係,就能獲取英國政府的一些政治走向。

反之,東非情報部門在日本的工作難度就要大一些,因爲日本的情報部門發展比較早,不過日本主要精力在於對付遠東帝國,沙俄,而他們同時注重英,美兩個對日本有重要影響力國家的情報,所以很難太在意東非。

雖然東非和日本在領土問題上發生過一些不愉快,但是除了南琉球羣島以外,東非很難引起日本興趣。

“根據我們獲知的消息,本輪英,日政治交流,最有可能對付的就是俄國,近些年來沙俄在遠東帝國影響日盛,已經對英國和日本自視的潛在利益造成威脅。”

確定英國和日本正在進行合作,並且可能有大動作後,恩斯特基本可以確定英國和日本政府這次就是衝着沙俄去的,甚至《英日同盟條約》可能已經簽署。

近些年來,沙俄在遠東的動作越來越大,尤其是九十年代,西伯利亞鐵路正式進入建設階段後,而今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估計再過個兩三年就能徹底打通。

可以說,西伯利亞鐵路開通之時,就是日本和俄國發生戰爭臨近之日,而英國政府對此事的態度自然是聯日抗俄。

作爲海權國家,俄國一直是英國警惕的對象,俄國可不是前世俄羅斯可相提並論的,光是面積就達到接近兩千三百萬平方公里,幾乎比東非多出一個加拿大。

而且俄國比東非恐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它是一個歐洲國家,並且佔有很大一部分亞洲領土。

在一般印象中,前世俄羅斯的天氣很糟糕,主要還是其亞洲領土,不是乾旱的中亞,就是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地區。

但是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氣候顯然不是這樣,前世俄羅斯的歐洲面積就將近四百多萬平方公里,所以去掉那些邊角料地帶,俄羅斯依舊是歐洲頂級大國。

而俄國的恐怖遠在俄羅斯之上,俄國領土包括前世波蘭,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等地區,加上這些地區,俄國的歐洲部分就接近一千萬平方公里。

也就是說整個俄國,至少有一千萬平方公里區域,氣候條件相當不錯,不管是發展工業和農業都不會受到太大制約,其他地區雖然氣候條件太差,但是卻能給俄國提供更加充足的資源。

換句話說,這個時代的東歐幾乎被俄國全佔,如果俄國歐洲部分能發展起來,就相當於美國綁着加拿大。

而好消息是俄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其歐洲部分領土發展就比較吃力,還天然受到歐洲其他國家的聯合打壓。

也就是普法戰爭之後,法國和沙俄關係有所緩解,不然俄國在歐洲可以說是舉目無親。

實際上俄國的地緣優勢太大,不管軍事還是外交,只要能取得突破,就能改變歐洲政治格局,好在俄國在軍事還有外交領域都不太擅長,所以才能被西方全面壓制。

恩斯特可不是故意貶低俄國,而是陳述客觀事實,畢竟俄國軍事能力或者外交能力任何一項能達到普法戰爭時期德國水平,都足以讓沙俄重回“歐洲憲兵”的位置。

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945章 空軍第484章 訓練第1471章 戰鬥第811章 送行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540章 鐵路橋第862章 後續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577章 收尾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473章 警示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章 穿越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063章 推力第930章 漢薩省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84章 消息第607章 迂迴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772章 心態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749章 南下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435章 雙總部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045章 教育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973章 籌備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164章 爭議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431章 居所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797章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155章 震怖第581章 “火車頭”第34章 動員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555章 雨林裡的直升機第681章 金沙薩第930章 漢薩省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570章 投降!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764章 計劃調整
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945章 空軍第484章 訓練第1471章 戰鬥第811章 送行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540章 鐵路橋第862章 後續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577章 收尾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473章 警示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章 穿越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063章 推力第930章 漢薩省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84章 消息第607章 迂迴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772章 心態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749章 南下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435章 雙總部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045章 教育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973章 籌備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164章 爭議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431章 居所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797章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155章 震怖第581章 “火車頭”第34章 動員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555章 雨林裡的直升機第681章 金沙薩第930章 漢薩省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570章 投降!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764章 計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