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海軍對壘

東非和莫桑比克初步交手的同時,西印度洋海域也不平靜,雖然因爲四國默契,限制海戰爆發,但是各國軍艦依然匯聚在此。

主要是英法兩國想給葡萄牙人壓陣,如果真爆發海面戰爭,那葡萄牙人肯定要被東非海軍爆錘。

至於雙方承諾不發生海戰,真打急眼了那可就說不準了,英法必須監視東非海軍,所以英法派出五艘鐵甲艦在西印度洋遊弋。

其中英國一口氣就抽調了四艘,法國也出了一艘,當然,這個數量對於英法兩國來說並不算多,不過對東非確實也有一定威懾力,大國有時候只要表明態度就可以了。

“葡萄牙這些年來都沒有添置新艦,唯一一艘鐵甲艦也纔剛剛入役,恐怕訓練時間都來不及,莫桑比克這種偏遠殖民地的艦隊更是使用落後的風帆戰艦,數量雖然比東非多,但是戰鬥力比東非差太多,質量不行。”法國海軍准將貝隆說道。

英國海軍少將弗蘭克:“話是這麼說,但是葡萄牙水兵的綜合素養應該比東非強一些,很多都是常年混跡大海的老水手,東非海軍纔剛剛組建幾年時間,這方面肯定不如傳統海洋強國。”

這是英法兩國觀察葡萄牙和東非海面艦隊後得出的結論,雖然葡萄牙海軍裝備差,不過對船舶的操作確實熟練,應對危機的經驗也肯定足一些,不過鐵甲艦和風帆戰艦之間的這種差距遠遠不是人員經驗可以補齊的,所以沒有人會認爲葡萄牙海軍是年輕東非海軍的對手。

從20世紀30年代起,鐵甲艦剛出現時常被用作破交艦,但建造他們最初和首要目的仍是與同艦種戰鬥,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建造鐵甲艦的軍備競賽結束,許多國家利用鐵甲艦來護衛大型商船隊,或者掌控遠離本土的殖民地,也可能二者兼顧。

但是當前能達到這種程度的只有英法兩國海軍,後面的國家都是勉強夠用的狀態,沙俄和奧匈帝國因爲海域條件限制,發展動力不足,德國也還沒有走上瘋狂造艦的道路,美國和遠東海軍算是是半斤八兩。

現在美國海軍就是這麼不堪,美國真正重視海軍發展還要等到1881年之後,當前美國海軍實力甚至比不過遠東帝國,像丹麥和智利兩個小國也在美國海軍之上。

實際上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海軍短時間爆發過,北方大規模造艦封鎖南方的海上通道,南方則爲了打破海上封鎖進行武裝走私,戰爭結束時美國海軍擁有各種風帆戰艦達到了700餘艘,鐵甲艦的數量也達到了5艘的頂級資產。

但是,這支龐大的艦隊,隨着戰爭的結束也就煙消雲散了。美國人將700餘艘戰艦中的大部分出售給了商人,而商人們則將這些戰艦改裝成了商船。雖然,這次裁軍保留下來了部分鐵甲艦和快速戰艦,但是這些戰艦因爲長期缺少維護和保養,只能任憑這些戰艦在歲月的流逝中逐漸被腐蝕。

這一點又繞不開美國地理位置的優勢,沒有國防壓力,所以美國也就沒有動力發展海軍,相較於海軍,美國陸軍更是可憐,只有幾萬陸軍。

所以美國海陸軍前世總是變着法的向國會要經費也就可以理解了,和平時期過的太緊吧。

與美國路線相反的則是東非,同樣是領土面積大國,東非的憂患意識比美國強烈的多,所以軍隊數量一直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

就比如擴張領土上,美國剿滅印第安人主要靠的是民兵,東非捕獲黑人則是陸軍爲主力,輔之以民兵,尤其是東非陸軍規模達到後,越是如此,對民兵的依賴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包括東非的工業也是優先發展軍事工業,海陸軍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裝備自給自足,國防工業不假人手。近年來東非海軍比較特殊,因爲東非的造船業確實無法滿足本土海軍需要,主要從奧匈帝國採買,但是隨着巴加莫約造船廠技術日益成熟,用不了多久東非海軍也會轉入獨立發展狀態。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當前海軍規模已經完全夠用纔是真正的原因,再大力發展那英國人就要跳腳了。

而且軍艦技術換代速度也不慢,這個特殊時期,東非大規模購置軍艦,那未來某個時間段東非海軍就要同時間把這批軍艦退役掉,畢竟鐵甲艦壽命也不算太高,可能本世紀末這些主力海軍戰艦就會被取代,所以當前東非海軍循序漸進的發展即可。

反正東非現在以國土防禦爲主,對海權還沒有太大需求,守住家門口就是勝利,即便如此,東非也算是天賦異稟,海軍發展迅猛,但是對東非的海疆來說並不算多。

應對英法葡三國海軍聯合軍演,東非方面也不能裝聾作啞,也和奧匈帝國和德國搞了一個三國聯合海上演習。

畢竟四國會議,奧匈帝國和德國是偏袒東非的,所以作爲大哥,二哥,兩國海軍也要給東非撐撐場面,東非出動了五艘鐵甲艦,奧匈帝國兩艘,德國一艘,當前三國海軍實力相差其實不大,奧匈帝國排在第一,東非第二,德國第三。

所以這次來東非演習的普魯士海軍將領那是相當尷尬,按照三國國力,很顯然德國應該排在第一,但是奧匈帝國實力強就算了,畢竟奧匈帝國有先發優勢,結果東非海軍實力也比德國海軍強,這就沒有天理了。

實際上德國海軍能不能大力發展,完全是當前德國政府想不想投入的問題,很明顯德國在這方面需求還是不高。

施佩有些羨慕的對着奧匈帝國和東非同僚說道:“帝國對海軍的重視程度還是太低,以至於連東非都超越了德國,帝國海軍的地位明顯和德國的地位不匹配。”

奧匈帝國海軍克萊爾中將安慰道:“其實奧匈帝國海軍纔是三者中最可憐的,你們好歹這幾年發展速度快,幾乎每年都有新軍艦下水,奧匈帝國海軍新艦數量明顯不如你們。”

奧匈帝國和德國海軍的話讓斐迪南大公有些小得意,不過他也謙虛的表示道:“東非所處的地理位置很糟糕,雖然因爲蘇伊士運河開通,西印度洋航線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依然各國海軍要關注的區域,而且你們有地形上的優勢,我們東部就是大洋,所以面對海上威脅壓力也大。”

斐迪南大公的話是真凡爾賽,東非地理位置糟糕這句話就讓人很不爽,難道有德國和奧地利被夾在歐洲大陸中間還難?而且直面大洋對於海軍發展來說反而是優勢。

可是伱東非也不所有國土都直面大洋啊!就比如奔巴島和桑給巴爾島,馬菲亞島,科摩羅羣島還有一干小島礁,可以起到拱衛國土的作用,這些可比德奧兩國強太多了。

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1389章 定居第168章 餐具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67章 大臣路線第968章 分歧還在審覈……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865章 高原省第469章 鯨灣港第617章 行動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524章 幸福第1426章 鋁都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793章 籠中鳥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37章 補丁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53章 新家第299章 預判第958章 巴拉圭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40章 新品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35章 牛馬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421章 鑄鐵廠第647章 準備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1092章 菜市場第1399章 加入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324章 預謀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383章 引入第371章 生意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333章 1919年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36章 濱海區第810章 海岸線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865章 高原省第1211章 集中營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688章 巡邏兵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08章 會面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73章 消化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
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1389章 定居第168章 餐具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67章 大臣路線第968章 分歧還在審覈……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865章 高原省第469章 鯨灣港第617章 行動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524章 幸福第1426章 鋁都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793章 籠中鳥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37章 補丁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53章 新家第299章 預判第958章 巴拉圭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40章 新品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35章 牛馬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421章 鑄鐵廠第647章 準備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1092章 菜市場第1399章 加入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324章 預謀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383章 引入第371章 生意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333章 1919年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36章 濱海區第810章 海岸線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865章 高原省第1211章 集中營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688章 巡邏兵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08章 會面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73章 消化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