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選定地點

要說東非在整個印度洋沿岸,那也是臭名昭著的存在,一方面,東非的殖民活動確實比英法等傳統殖民國家更加血腥,另一方面有英國這個大喇叭存在,東非就真是白蓮花,也不可能得到什麼好名聲,好在東非確實不是真的白蓮花。

一個國家的霸權的構成是由軍事,經濟,輿論等等綜合因素構成的,就像前世中東地區,西方國家在中東真殺人放火,偷盜石油,挑撥矛盾,大賣軍火,顛覆合法政府,那是爲了傳播“民主”,保障“人權”,打擊“極端主義”和“恐怖分子”。

如果不是西方秩序下的國家,哪怕真是和中東國家公正做生意的,西方國家也會極力抹黑,“那個國家的所有人壞的流油,這是經濟殖民。”。

當然,中東也是扶不起的阿斗,霸權主義怎麼宣揚,他們就真跟着霸權主義的指揮棒行動。

而東非顯然不是這種容易被“道德綁架”的國家,畢竟東非崛起的過程中,本身就沒有道德。

師夷長技以制夷,東非自然也不會幹坐着等競爭對手“污衊”和揭短,這些年東非也控制和建設了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口舌幫助本國洗白和甩鍋。

輿論戰的精華不在於解釋和自證,而是將對手拖下水,固然東非十惡不赦,你們英國人也是壞的流膿,而英國本身這幾百年的惡行也是罄出難書,流惡難盡。

不過,東非在印度洋地區的輿論系統,顯然很難撼動英國的先發優勢。

塞夫勒爾雖然是一個東非政府培養出來的劊子手,但是賈西姆如此識時務,這讓塞夫勒爾對他有了不小的好感。

“賈西姆先生,不知道你們如果主動離開的話,選擇好去哪裡了麼?”塞夫勒爾問道。

面對塞夫勒爾的這個問題,賈西姆回答道:“我們薩尼家族也有不少朋友,遍佈奧斯曼帝國,阿曼,如果實在不行,我們也可以投奔哈希姆家族或者沙特家族。”

賈西姆將奧斯曼帝國和阿曼放在選擇項的前面,自然有他的道理。

這是受到卡塔爾文化,位置以及經濟所決定的。

卡塔爾作爲一個阿拉伯國家,其本身也是阿拉伯人貿易中的一環,而奧斯曼帝國是曾經中東霸主,卡塔爾也曾經是奧斯曼帝國統治的一部分,所以賈西姆將奧斯曼帝國作爲第一選擇無可厚非。

至於阿曼,如今中東尤其是波斯灣沿岸,有數的三個大國就是奧斯曼帝國,波斯和阿曼,卡塔爾人肯定和波斯尿不到一個夜壺,畢竟兩者的宗教派系差異太大。

除此外,哈希姆家族建立漢志王國也是不錯選項,不過漢志王國和東非離的太近,實力也很差,所以被賈西姆放在第三位。

最後的沙特家族,如果迫不得已的話,也是賈西姆的最後的選擇,因爲除了這四個國家以外,阿拉伯半島一側只剩下巴林,這個和卡塔爾關係最差的小國了,但是巴林本身就和卡塔爾關係差,本身面積也小,恐怕也沒有能力收留薩尼家族。

聽完了賈西姆的想法後,塞夫勒爾拍了拍這個阿拉伯酋長的肩膀說道:“你的想法很好,不過依照我的意見,你和你的部落最好選擇阿曼。”

“阿曼和帝國是友好國家,和我們也沒有利益衝突,至於你說的其他地方,奧斯曼現在正在和英國人打仗,我想你們想到奧斯曼,人家也未必有時間和閒心照看。”

“至於漢志和內治,這兩個國家相互敵視,並不穩定,所以阿曼對於你們而言是最好的去處。”

“我們東非和阿曼關係不錯,可以做這個中間人,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阿曼的政治環境相對穩定,到了阿曼你們至少不需要擔心被捲入戰爭,最後一點,則是阿曼的環境更好,收容你們的能力還是有的。”

“當然,最終我只是把你的想法上報上去,最終決定你們部落去留,還要看政府的想法。”

賈西姆趕忙說道:“我們不挑地方,只要按照將軍的意思來就行了,還希望將軍多幫我們說些好話,我以真主的名義發誓,只要我們能夠安全的離開,絕對配合貴國完完整整的將卡塔爾所有土地交給貴國。”

聽到塞夫勒爾最後一句話,賈西姆的心都快要被嚇出來了,他現在只想帶着整個家族保命,可不希望被東非人拉去波斯灣餵魚。

當年,北部灣領地發生的慘狀猶在眼前,所以這位卡塔爾酋長很清楚,薩尼家族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

塞夫勒爾對着賈西姆說道:“這件事就交給我,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我只保證會盡心盡力幫助你完成這件事,也就是你這個人我看着順眼……”

……

三天後,塞夫勒爾就把皮球踢給了本土,不過也確實在郵件中爲薩尼家族,尤其是其族長賈西姆美言了幾句。

恩斯特看着這份郵件後感慨道:“這個賈西姆確實是個人才,看在他如此識趣的份上,倒是可以網開一面,不過波斯灣周邊肯定不行,就把他們發配到巴達維亞吧!”

巴達維亞顯然不是東非的領土,而是荷屬東印度殖民地的政治中心,也就是前世印度尼西亞的前首都雅加達。

恩斯特並不願意將卡塔爾人放到波斯灣周邊,畢竟這樣一來,可能未來搞出什麼領土糾紛問題,萬一卡塔爾人的後代聲索也算一個隱患。

而爲什麼巴達維亞沒有這樣的顧慮,第一是巴達維亞足夠遠,距離遠的話可以解決很多麻煩,第二是巴達維亞也以阿拉伯教爲主,薩尼家族或者加上所有卡塔爾人,去了巴達維亞未來也只有被同化的份。

而被同化的卡塔爾人,自然也就找不到理由再回到卡塔爾,畢竟那個時候,卡塔爾早就成爲歷史的塵埃了。

最後,將卡塔爾扔到巴達維亞也算對他們的補償,沒錯,就是補償,雖然巴達維亞所處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域被稱爲“綠色荒漠”,那肯定也比真正的沙漠強的多。

其他不說,單單是那裡豐富的水源,就足夠讓卡塔爾人感覺老鼠掉進米缸的快感了。

如果以上帝視角來看,卡塔爾人離開卡塔爾肯定是虧大了,畢竟卡塔爾的石油資源和他們也沒有關係了。

但是,這個時代,卡塔爾的石油資源恰好還沒有得到開發,卡塔爾人也並不清楚埋藏在他們居住地下的“黑金”有多珍貴。

前世最先發現和開發卡塔爾石油資源的是英國人,這纔開啓了後來卡塔爾的富國之路,如今這條路卻被東非打斷了。

既然恩斯特做了決定,那其他人自然也沒有意見,人口僅僅兩萬左右的卡塔爾人根本不需要東非下太大功夫,畢竟更大規模的移民東非也組織過。

1918年末。

在多哈這個前世卡塔爾的首都,被東非從卡塔爾全境集中過來的卡塔爾各個部落,總共一萬三千四百多人分批登上了前往巴達維亞的船隻。

這個時候,東非才算真正搞清楚了卡塔爾人的數目,畢竟卡塔爾沒有人口統計,甚至沒有統一的政權,這就讓東非高估了卡塔爾的人口。

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608章 會面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878章 無線電第27章 地圖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476章 經濟危機爆發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801章 恭賀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564章 貴人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7章 擴大生產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992章 入籍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372章 平原省第766章 集結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88章 巡邏兵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287章 西逃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355章 安卡村第1233章 抓捕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607章 迂迴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616章 行蹤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695章 納塔爾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325章 卡塔爾第1413章 拉攏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57章 探險隊第844章 魯道夫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13章 野望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88章 衝突升級第566章 比較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01章 招人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
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608章 會面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878章 無線電第27章 地圖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476章 經濟危機爆發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801章 恭賀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564章 貴人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7章 擴大生產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992章 入籍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372章 平原省第766章 集結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88章 巡邏兵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287章 西逃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355章 安卡村第1233章 抓捕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607章 迂迴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616章 行蹤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695章 納塔爾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325章 卡塔爾第1413章 拉攏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57章 探險隊第844章 魯道夫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13章 野望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88章 衝突升級第566章 比較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01章 招人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