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 視察軍隊

當然,在20世紀前期,國際社會的觀念依舊是比較野蠻和原始的,對於當前世界各國而言,人均並不是值得看重的數據,強大就是強大,就是能站得更高。

相較於改善民生,還是通過武力對外掠奪見效更快,前世21世紀的國際社會之所以道德水平相對高,一定程度上武力均衡導致的。

從近代一直到19世紀以前,西方世界憑藉技術和工業優勢,在軍事領域領先全世界,因此可以爲所欲爲。

但是,隨着世界市場的形成,技術也會向世界其他地區擴散,這種擴散並非西方國家主動進行,而是建設世界市場,擴大本國貿易優勢的必然選擇。

就像東非對蘇聯的工業設備出口,這客觀造成了蘇聯工業的進步,推動了蘇聯工業化進度,但絕對不是東非好心幫助蘇聯建設工業。

這還是蘇聯這種大國,如果是那些弱小國家,他們更是被趕鴨子上架,被迫成爲強國經濟的輸血管。

換句話說,這些國家在東非等列強國家眼裡,實際上就是“奴隸”,但即便是奴隸,奴隸主也是要給口飯吃的,不然怎麼給奴隸主幹活,創造更多的財富,如果奴隸自身因爲奴隸主給的這口飯,就不計前嫌,還感恩戴德,那這種奴隸國家的遭遇也完全不值得同情和可憐。

稍微有點志氣的國家,最少也應該謀求成爲一個“自由人”,野心大的,則應該像德國,日本,東非這樣成爲“惡龍”,再高一點的就是蘇聯這種,在早期除了自身,還要顧慮其他區域,想將紅旗插遍世界的國家了。

可惜,早期蘇俄工黨可能還比較純粹,現在蘇聯隨着時間發展,主義和理想也消磨了大半,內部蠅營狗苟不少。

一個人一直維持純粹,尚且有可能,而蘇聯這種國家,哪怕從建立之初,內部的投機分子都少不了,更別說現在了。

……

如今國家的經濟事務,恩斯特基本交給了弗里德里希來處理,而恩斯特本人,則正在東非沿海視察海軍發展情況。

尼亞薩蘭省,彭巴港。

彭巴港建設在德爾加杜角沿岸的奔巴灣內,一直以來都是東非在東海岸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

奔巴灣內建設有多處潛艇基地和一座航母基地,灣內的深水槽區域極其適合潛艇隱蔽潛行,這也使得奔巴灣成爲東非印度洋最重要的潛艇部隊部署基地。

奔巴灣周圍有低矮的山地和丘陵,可提供天然屏障,阻擋雷達和高空偵察,同時,藉助這些山地丘陵,以及密林,佈置較爲隱蔽的僞裝陣地和雷達站等設施。

總結來說,奔巴灣和灣內的港口等設施在東非海軍港口中屬於頂尖水平,其基礎自然條件放在全世界海軍港灣裡也能排在中上游。

“經歷二十多年的建設,如今奔巴灣已經被打造爲世界最強大的軍事海灣區之一,可以給各種軍艦,提供停泊,維修,補給等服務。”東非海軍彭巴港基地司令倫勃朗自豪的向恩斯特介紹說。

他用手指着東方,印度洋的海面說道:“奔巴灣和科摩羅羣島海軍基地,還有馬達加斯加島,以及南部的納卡拉港,互爲犄角,成爲帝國海軍控制最強的區域。”

“周邊海域的安全性,比北部更加突出,同時可以封鎖整個莫桑比克海峽,或者突擊印度洋絕大部分海域,從而威懾整個印度洋沿岸國家和其他勢力。”

倫勃朗司令所說的北方海域,也就是德爾加杜角以北,包括亞丁灣,索馬里東部,前世肯尼亞和坦桑尼亞東部,一直到英國塞舌爾之間的廣大印度洋海域。

以上區域的主要東非海軍部署地,包括博薩索,拉穆,蒙巴薩,巴加莫約,達累斯薩拉姆這五個地區。

博薩索港在亞丁灣海域,也是東非本土最北端的軍事港口,方便東非海軍在亞丁灣以及紅海海域,快速做出反應和監視和預警歐洲方向的敵人。

拉穆則是東非東部北方海域最重要的軍事港口,承擔北部大部分海上任務,比如支援亞丁灣,紅海,阿拉伯海,霍爾木茲海峽作戰,提防塞舌爾和印度方向的英國海軍等等。

博薩索和拉穆都是純軍用港口,至於巴加莫約,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屬於軍民混用,尤其是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兩地,僅有少量軍事設施和基地部署。

而東非東海岸北部海域,海岸線平直,且缺乏天然屏障,所以,這裡雖然方便東非海軍主動出擊,但是在防禦方面存在天然不足。

尤其是印度和塞舌爾等地的英國海軍,如果操作得當,是有可能對東非東海岸北部沿海地帶造成威脅的。

德爾加杜角以南就大爲不同,德爾加杜角也就是前世坦桑尼亞和莫桑比克交匯的陸地部分,熟悉非洲地圖的人都知道,這裡的陸地向海洋部分突出,猶如三角形,只不過不像索馬里地區那樣突出。

而彭巴港和納卡拉港,都位於德爾加杜角的東北側,面向科摩羅羣島還有馬達加斯加島,

而彭巴港,拉穆港,納卡拉港是東非本土東海岸,東非海軍最爲依賴的三處軍事大港,都能停泊航母,戰列艦等軍艦。

這裡就可以看出德爾加杜角對東非海軍的重要軍事意義,這裡實際上就是東非印度洋艦隊的神經中樞,也是主力所在地。

過去東非更倚仗巴加莫約等北部港口,畢竟東非前首都第一鎮市就在附近,但是,自從東非遷都之後,萊茵市深處內陸,也就不需要沿海拱衛。

因此彭巴,和納卡拉等南方軍港的地位迅速提升,畢竟這兩地本身基礎條件就更好,戰略地位也更加重要。

倫勃朗司令就說道:“向東,我們和納卡拉港海軍可以封鎖整個莫桑比克海峽,亦或者繞過馬達加斯加島,經過大洋中部,巽他海峽等地方進入太平洋海域,向北可以到亞丁灣,阿拉伯海等海域執行作戰任務,彭巴港同時也能應對塞舌爾的英國海軍。”

“向南,我國海軍也可以抵達好望角,威懾開普敦等地的南非英國海軍。”

德爾加杜角幾乎處於東非東海岸的中段,這使得該區域的東非印度洋主力艦隊,可以輕鬆的支援印度洋各個區域,甚至能進入太平洋海域,協助太平洋艦隊作戰。

恩斯特對此自然也十分清楚,否則他也不可能經常跑到這裡來視察東非海軍的發展情況。

比如東非第一支潛艇部隊,第一支航母編隊,當初都是在彭巴港接受恩斯特檢閱的。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這裡的安全性和隱蔽性更高,因爲是軍事區域,同時藉助奔巴灣的地形,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外國幾乎不可能獲取這裡的情報。飛機出現後,確實有可能飛躍奔巴灣的上空,但這裡同樣是軍事禁區,德爾加杜角距離最近塞舌爾,距離此地也有接近兩千公里,更別說奔巴灣沿岸部署有東非的防空火力和雷達站。

因此,就算英國也不敢承擔這種風險,對德爾杜加角的彭巴港和納卡拉港進行空中偵查。

更別說這個時代,塞舌爾根本就沒有英國空軍部署,前世英國在塞舌爾部署空軍,都已經是20世紀七十年代後了。

目前,塞舌爾在戰略上看似對英國很重要,但是在面對東非這種對手的情況下,英國根本不可能加大對塞舌爾的投入。

畢竟,如果英國真和東非發生戰爭,那英國首先要考慮的是印度,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這些區域的安全。

甚至不用考慮,假設兩國發生戰爭,那只有一種結局,那就是上述區域全部被東非一口吃掉。

所以,英國從始至終對東非的戰略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和東非發生大規模衝突,以及戰爭。

這也是東非近些年來爲什麼能在索馬里,波斯灣,北非,南美等地區擴張勢力範圍的原因。

原本這些區域都屬於英國的邊緣利益區域,就比如索馬里北部,曾經甚至是英國的索馬里蘭殖民地的一部分,還有波斯灣沿岸被東非滅掉的卡塔爾,海盜海岸也是曾經英國的保護國。

英國之所以能如此忍讓,都是爲了避免和東非爆發戰爭,畢竟真爆發戰爭,東非貪的可就不是達爾富爾,海盜海岸,卡塔爾,而是埃及,南非,印度這些幾乎是東非家門口的肥肉了。

恩斯特對彭巴港的建設還是比較滿意的,他說道:“以彭巴港爲核心的整個奔巴灣,是帝國本土東部印度洋最堅固的堡壘之一,也是帝國印度洋戰略的核心節點,重要海上樞紐,後勤基地。”

“爲了建設奔巴灣的軍事體系,帝國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所以,奔巴灣綜合軍事體系來之不易,你們更要珍惜。”

奔巴灣綜合軍事基地,包括海軍航母基地,潛艇基地,以及一座新建的軍用機場,還有配套的鐵路公路等交通,防空系統,雷達,修船廠等等。

這樣一整套下來,耗費的資金是相當大的,東非也用了將近三十年,才把奔巴灣綜合軍事基地徹底打造出來。

而且,奔巴灣的基建本身難度就比較大,就比如在建設潛艇基地的時候,光是炸藥東非就動用了不少,從而建設各種地下設施。

倫勃朗司令回覆說:“陛下放心,我們奔巴灣基地的各項設施維護,完全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士兵和各個單位,日常訓練和演練也維持在高標準。”

“從而保證在戰爭突發的情況下,整個基地也能快速做出反應,並且隨時出擊殲滅一切來犯之敵,或者迅速支援其他戰爭。”

他指着遠處的山頭位置說道:“在奔巴灣,那些海拔不高的山嶺之中,掩藏着大大小小的防空火力,包括高射炮,防空機槍,加上雷達站等偵查設備,偵察機都很難靠近這裡。”

“除此外,航空兵也能主動驅逐或者殲滅敵人,現在奔巴灣機場已經投入使用。”

“而海上,敵人想進犯彭巴港,更是無異於自殺,除了水面艦艇以外,我們的潛艇部隊,也在周邊遊弋,不可能給敵人艦艇靠近的機會。”

至於陸地方向,那就更不用說了,背後就是東非本土,東非陸軍不說世界第一,也是前五水平。

這其實嚴重低估了東非陸軍的戰力,不過也沒有辦法,因爲東非陸軍缺乏戰績背書,自從南非戰爭以來,東非就沒有和其他強國陸軍交戰的記錄。

目前,世界公認的世界第一陸軍強國是德國,關於這一點,哪怕東非陸軍自身都沒有爭議,因爲一戰中,德國陸軍的表現確實令全世界驚詫。

世界第二陸軍依舊是法國,在一戰中唯一表現不遜色德國的也只有法國陸軍,至於現在,就不太好說了。

然後是奧匈帝國,本時空裡,奧匈帝國雖然前期表現不佳,但是後期不僅反推俄國,同時開闢南線戰場,這讓奧匈帝國的口碑得到了極大改善。

至於其他國家,像英國,美國,蘇聯之流,評價就不是很高了,英國本來陸軍就不受重視,所以話題性不高,而蘇聯,因爲被國際社會敵視,自然得不到好的評價。

更別說蘇聯的軍隊,確實在裝備水平,後勤,訓練強度等方面和其他國家存在差距。

至於美國,雖然參加了一戰,但確實沒有耀眼的戰績,很多國家對美國陸軍的評價就是拿着一堆先進武器,打了一場不入流的垃圾戰爭。

而美國陸軍在一戰中的表現,同樣也讓其他國家對東非陸軍戴上了有色眼鏡,因爲東非和美國很像。

美國陸軍一戰表現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美國軍隊完全是臨時拉過來的,在此前,美國陸軍編制一直不大,根本沒有多少訓練和實戰。

所以,其他國家認爲東非陸軍也是這樣,不過,雖然國際上認爲東非陸軍戰鬥力一般,但也沒有人敢小看東非陸軍,再怎麼說東非也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人口更是世界第三。

所以,有不少歐洲軍事專家認爲東非陸軍即便戰鬥力低下,也能靠着強大的國防工業,還有工業生產能力,武器裝備組建龐大的軍隊,把敵人堆死。

這就完全是偏見了,人海戰術對於蘇聯這種工業化程度不高的國家,是重要選擇,但東非這種工業大國,怎麼可能也玩人海戰術。

更別說,東非和美國也不一樣,東非對陸軍的支持可不是像美國那樣敷衍了事,軍費和軍隊數量一直都維持在世界第一梯隊。

當然,沒有實戰表現,東非人確實硬氣不起來,不過,就東非陸軍自身而言,他們對自己的定位是至少世界前三水平。

第103章 “大殺器”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379章 黃金葉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196章 鐵路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182章 中間商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332章 稻種第1230章 水權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79章 閒談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327章 南下第967章 奧拓第1128章 開端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84章 自己人第360章 安排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64章 肉類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11章 送行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1450章 摻沙子第809章 事後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903章 萊茵宮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185章 速成第80章 農業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867章 推銷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521章 申請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68章 阿拉斯加第438章 倒計時第1250章 謠言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591章 歸途第904章 卡賓達第545章 孤兒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555章 羞辱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259章 同意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354章 電報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46章 船隊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281章 酒館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92章 挖牆角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1315章 交接第844章 魯道夫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
第103章 “大殺器”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379章 黃金葉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196章 鐵路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182章 中間商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332章 稻種第1230章 水權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79章 閒談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327章 南下第967章 奧拓第1128章 開端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84章 自己人第360章 安排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64章 肉類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11章 送行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1450章 摻沙子第809章 事後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903章 萊茵宮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185章 速成第80章 農業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867章 推銷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521章 申請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68章 阿拉斯加第438章 倒計時第1250章 謠言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591章 歸途第904章 卡賓達第545章 孤兒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555章 羞辱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259章 同意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354章 電報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46章 船隊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281章 酒館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92章 挖牆角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1315章 交接第844章 魯道夫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