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20世紀前期,國際社會的觀念依舊是比較野蠻和原始的,對於當前世界各國而言,人均並不是值得看重的數據,強大就是強大,就是能站得更高。
相較於改善民生,還是通過武力對外掠奪見效更快,前世21世紀的國際社會之所以道德水平相對高,一定程度上武力均衡導致的。
從近代一直到19世紀以前,西方世界憑藉技術和工業優勢,在軍事領域領先全世界,因此可以爲所欲爲。
但是,隨着世界市場的形成,技術也會向世界其他地區擴散,這種擴散並非西方國家主動進行,而是建設世界市場,擴大本國貿易優勢的必然選擇。
就像東非對蘇聯的工業設備出口,這客觀造成了蘇聯工業的進步,推動了蘇聯工業化進度,但絕對不是東非好心幫助蘇聯建設工業。
這還是蘇聯這種大國,如果是那些弱小國家,他們更是被趕鴨子上架,被迫成爲強國經濟的輸血管。
換句話說,這些國家在東非等列強國家眼裡,實際上就是“奴隸”,但即便是奴隸,奴隸主也是要給口飯吃的,不然怎麼給奴隸主幹活,創造更多的財富,如果奴隸自身因爲奴隸主給的這口飯,就不計前嫌,還感恩戴德,那這種奴隸國家的遭遇也完全不值得同情和可憐。
稍微有點志氣的國家,最少也應該謀求成爲一個“自由人”,野心大的,則應該像德國,日本,東非這樣成爲“惡龍”,再高一點的就是蘇聯這種,在早期除了自身,還要顧慮其他區域,想將紅旗插遍世界的國家了。
可惜,早期蘇俄工黨可能還比較純粹,現在蘇聯隨着時間發展,主義和理想也消磨了大半,內部蠅營狗苟不少。
一個人一直維持純粹,尚且有可能,而蘇聯這種國家,哪怕從建立之初,內部的投機分子都少不了,更別說現在了。
……
如今國家的經濟事務,恩斯特基本交給了弗里德里希來處理,而恩斯特本人,則正在東非沿海視察海軍發展情況。
尼亞薩蘭省,彭巴港。
彭巴港建設在德爾加杜角沿岸的奔巴灣內,一直以來都是東非在東海岸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
奔巴灣內建設有多處潛艇基地和一座航母基地,灣內的深水槽區域極其適合潛艇隱蔽潛行,這也使得奔巴灣成爲東非印度洋最重要的潛艇部隊部署基地。
奔巴灣周圍有低矮的山地和丘陵,可提供天然屏障,阻擋雷達和高空偵察,同時,藉助這些山地丘陵,以及密林,佈置較爲隱蔽的僞裝陣地和雷達站等設施。
總結來說,奔巴灣和灣內的港口等設施在東非海軍港口中屬於頂尖水平,其基礎自然條件放在全世界海軍港灣裡也能排在中上游。
“經歷二十多年的建設,如今奔巴灣已經被打造爲世界最強大的軍事海灣區之一,可以給各種軍艦,提供停泊,維修,補給等服務。”東非海軍彭巴港基地司令倫勃朗自豪的向恩斯特介紹說。
他用手指着東方,印度洋的海面說道:“奔巴灣和科摩羅羣島海軍基地,還有馬達加斯加島,以及南部的納卡拉港,互爲犄角,成爲帝國海軍控制最強的區域。”
“周邊海域的安全性,比北部更加突出,同時可以封鎖整個莫桑比克海峽,或者突擊印度洋絕大部分海域,從而威懾整個印度洋沿岸國家和其他勢力。”
倫勃朗司令所說的北方海域,也就是德爾加杜角以北,包括亞丁灣,索馬里東部,前世肯尼亞和坦桑尼亞東部,一直到英國塞舌爾之間的廣大印度洋海域。
以上區域的主要東非海軍部署地,包括博薩索,拉穆,蒙巴薩,巴加莫約,達累斯薩拉姆這五個地區。
博薩索港在亞丁灣海域,也是東非本土最北端的軍事港口,方便東非海軍在亞丁灣以及紅海海域,快速做出反應和監視和預警歐洲方向的敵人。
拉穆則是東非東部北方海域最重要的軍事港口,承擔北部大部分海上任務,比如支援亞丁灣,紅海,阿拉伯海,霍爾木茲海峽作戰,提防塞舌爾和印度方向的英國海軍等等。
博薩索和拉穆都是純軍用港口,至於巴加莫約,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屬於軍民混用,尤其是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兩地,僅有少量軍事設施和基地部署。
而東非東海岸北部海域,海岸線平直,且缺乏天然屏障,所以,這裡雖然方便東非海軍主動出擊,但是在防禦方面存在天然不足。
尤其是印度和塞舌爾等地的英國海軍,如果操作得當,是有可能對東非東海岸北部沿海地帶造成威脅的。
德爾加杜角以南就大爲不同,德爾加杜角也就是前世坦桑尼亞和莫桑比克交匯的陸地部分,熟悉非洲地圖的人都知道,這裡的陸地向海洋部分突出,猶如三角形,只不過不像索馬里地區那樣突出。
而彭巴港和納卡拉港,都位於德爾加杜角的東北側,面向科摩羅羣島還有馬達加斯加島,
而彭巴港,拉穆港,納卡拉港是東非本土東海岸,東非海軍最爲依賴的三處軍事大港,都能停泊航母,戰列艦等軍艦。
這裡就可以看出德爾加杜角對東非海軍的重要軍事意義,這裡實際上就是東非印度洋艦隊的神經中樞,也是主力所在地。
過去東非更倚仗巴加莫約等北部港口,畢竟東非前首都第一鎮市就在附近,但是,自從東非遷都之後,萊茵市深處內陸,也就不需要沿海拱衛。
因此彭巴,和納卡拉等南方軍港的地位迅速提升,畢竟這兩地本身基礎條件就更好,戰略地位也更加重要。
倫勃朗司令就說道:“向東,我們和納卡拉港海軍可以封鎖整個莫桑比克海峽,亦或者繞過馬達加斯加島,經過大洋中部,巽他海峽等地方進入太平洋海域,向北可以到亞丁灣,阿拉伯海等海域執行作戰任務,彭巴港同時也能應對塞舌爾的英國海軍。”
“向南,我國海軍也可以抵達好望角,威懾開普敦等地的南非英國海軍。”
德爾加杜角幾乎處於東非東海岸的中段,這使得該區域的東非印度洋主力艦隊,可以輕鬆的支援印度洋各個區域,甚至能進入太平洋海域,協助太平洋艦隊作戰。
恩斯特對此自然也十分清楚,否則他也不可能經常跑到這裡來視察東非海軍的發展情況。
比如東非第一支潛艇部隊,第一支航母編隊,當初都是在彭巴港接受恩斯特檢閱的。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這裡的安全性和隱蔽性更高,因爲是軍事區域,同時藉助奔巴灣的地形,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外國幾乎不可能獲取這裡的情報。飛機出現後,確實有可能飛躍奔巴灣的上空,但這裡同樣是軍事禁區,德爾加杜角距離最近塞舌爾,距離此地也有接近兩千公里,更別說奔巴灣沿岸部署有東非的防空火力和雷達站。
因此,就算英國也不敢承擔這種風險,對德爾杜加角的彭巴港和納卡拉港進行空中偵查。
更別說這個時代,塞舌爾根本就沒有英國空軍部署,前世英國在塞舌爾部署空軍,都已經是20世紀七十年代後了。
目前,塞舌爾在戰略上看似對英國很重要,但是在面對東非這種對手的情況下,英國根本不可能加大對塞舌爾的投入。
畢竟,如果英國真和東非發生戰爭,那英國首先要考慮的是印度,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這些區域的安全。
甚至不用考慮,假設兩國發生戰爭,那只有一種結局,那就是上述區域全部被東非一口吃掉。
所以,英國從始至終對東非的戰略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和東非發生大規模衝突,以及戰爭。
這也是東非近些年來爲什麼能在索馬里,波斯灣,北非,南美等地區擴張勢力範圍的原因。
原本這些區域都屬於英國的邊緣利益區域,就比如索馬里北部,曾經甚至是英國的索馬里蘭殖民地的一部分,還有波斯灣沿岸被東非滅掉的卡塔爾,海盜海岸也是曾經英國的保護國。
英國之所以能如此忍讓,都是爲了避免和東非爆發戰爭,畢竟真爆發戰爭,東非貪的可就不是達爾富爾,海盜海岸,卡塔爾,而是埃及,南非,印度這些幾乎是東非家門口的肥肉了。
恩斯特對彭巴港的建設還是比較滿意的,他說道:“以彭巴港爲核心的整個奔巴灣,是帝國本土東部印度洋最堅固的堡壘之一,也是帝國印度洋戰略的核心節點,重要海上樞紐,後勤基地。”
“爲了建設奔巴灣的軍事體系,帝國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所以,奔巴灣綜合軍事體系來之不易,你們更要珍惜。”
奔巴灣綜合軍事基地,包括海軍航母基地,潛艇基地,以及一座新建的軍用機場,還有配套的鐵路公路等交通,防空系統,雷達,修船廠等等。
這樣一整套下來,耗費的資金是相當大的,東非也用了將近三十年,才把奔巴灣綜合軍事基地徹底打造出來。
而且,奔巴灣的基建本身難度就比較大,就比如在建設潛艇基地的時候,光是炸藥東非就動用了不少,從而建設各種地下設施。
倫勃朗司令回覆說:“陛下放心,我們奔巴灣基地的各項設施維護,完全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士兵和各個單位,日常訓練和演練也維持在高標準。”
“從而保證在戰爭突發的情況下,整個基地也能快速做出反應,並且隨時出擊殲滅一切來犯之敵,或者迅速支援其他戰爭。”
他指着遠處的山頭位置說道:“在奔巴灣,那些海拔不高的山嶺之中,掩藏着大大小小的防空火力,包括高射炮,防空機槍,加上雷達站等偵查設備,偵察機都很難靠近這裡。”
“除此外,航空兵也能主動驅逐或者殲滅敵人,現在奔巴灣機場已經投入使用。”
“而海上,敵人想進犯彭巴港,更是無異於自殺,除了水面艦艇以外,我們的潛艇部隊,也在周邊遊弋,不可能給敵人艦艇靠近的機會。”
至於陸地方向,那就更不用說了,背後就是東非本土,東非陸軍不說世界第一,也是前五水平。
這其實嚴重低估了東非陸軍的戰力,不過也沒有辦法,因爲東非陸軍缺乏戰績背書,自從南非戰爭以來,東非就沒有和其他強國陸軍交戰的記錄。
目前,世界公認的世界第一陸軍強國是德國,關於這一點,哪怕東非陸軍自身都沒有爭議,因爲一戰中,德國陸軍的表現確實令全世界驚詫。
世界第二陸軍依舊是法國,在一戰中唯一表現不遜色德國的也只有法國陸軍,至於現在,就不太好說了。
然後是奧匈帝國,本時空裡,奧匈帝國雖然前期表現不佳,但是後期不僅反推俄國,同時開闢南線戰場,這讓奧匈帝國的口碑得到了極大改善。
至於其他國家,像英國,美國,蘇聯之流,評價就不是很高了,英國本來陸軍就不受重視,所以話題性不高,而蘇聯,因爲被國際社會敵視,自然得不到好的評價。
更別說蘇聯的軍隊,確實在裝備水平,後勤,訓練強度等方面和其他國家存在差距。
至於美國,雖然參加了一戰,但確實沒有耀眼的戰績,很多國家對美國陸軍的評價就是拿着一堆先進武器,打了一場不入流的垃圾戰爭。
而美國陸軍在一戰中的表現,同樣也讓其他國家對東非陸軍戴上了有色眼鏡,因爲東非和美國很像。
美國陸軍一戰表現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美國軍隊完全是臨時拉過來的,在此前,美國陸軍編制一直不大,根本沒有多少訓練和實戰。
所以,其他國家認爲東非陸軍也是這樣,不過,雖然國際上認爲東非陸軍戰鬥力一般,但也沒有人敢小看東非陸軍,再怎麼說東非也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人口更是世界第三。
所以,有不少歐洲軍事專家認爲東非陸軍即便戰鬥力低下,也能靠着強大的國防工業,還有工業生產能力,武器裝備組建龐大的軍隊,把敵人堆死。
這就完全是偏見了,人海戰術對於蘇聯這種工業化程度不高的國家,是重要選擇,但東非這種工業大國,怎麼可能也玩人海戰術。
更別說,東非和美國也不一樣,東非對陸軍的支持可不是像美國那樣敷衍了事,軍費和軍隊數量一直都維持在世界第一梯隊。
當然,沒有實戰表現,東非人確實硬氣不起來,不過,就東非陸軍自身而言,他們對自己的定位是至少世界前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