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搬遷

“轟轟轟……”

印度洋麪,東非的鐵甲艦和炮艇對着馬普托城開始了炮擊,炮彈在黑色巨石堆砌的要塞牆面留下斑駁的痕跡,可見馬普托作爲要塞的堅固性。

“現在馬普托已經不安全,除了面對新漢堡港市東非軍隊的虎視眈眈,印度洋麪上的東非軍艦也成了馬普托城嚴重威脅。”布吉瓦爾面色沉重的對羅伯茨伯爵說道。

其實,聯軍早就預料到東非會從海面上對馬普托進行攻擊,但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聯軍還是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海面被東非控制,馬普托事實上已經成爲了一座孤城,除了北面以外,馬普托距離東非其他部隊距離都非常近,所以我建議應該把指揮所向內陸或北部遷徙。”

布吉瓦爾這樣說自然也包含莫桑比克總督府,現在馬普托已經無法給大家帶來安全感。

馬普托南部是東非南邊疆省,而西部是原斯威士蘭王國,現在黑興根省的一部分,印度洋還要遭受東非的軍艦威脅,這樣一來,東非就形成了對馬普托一個半包圍的優勢兵力部署。

而在這個半包圍圈內,每個點都距離馬普托不到兩百多公里路程,如果讓東非再切斷北部,那馬普托就徹底被包圓了。

羅伯茨伯爵:“你說的有道理,其實從一開始,馬普托還是比較適合作爲我們指揮部所在,只不過戰爭形勢變化太快,和我們戰前所預料的情況有所出入,所以造成了現在馬普托的困境。”

一開始英軍的想法還是比較自大的,那個時候羅伯茨伯爵本人的目的是迅速擊穿東非防禦,打通新漢堡港市通道,然後順帶佔領斯威士蘭,然後東進原德蘭士瓦共和國區域,亦或者是直接以優勢兵力和火力突進東非中部的馬塔貝萊省。

對於東非軍隊的戰鬥力和東非的戰爭潛力預估不足,導致羅伯茨伯爵的戰略直接被小小的新漢堡港市所困擾在第一步,遲遲不能進行,而東非的東部防線更是固若金湯,有南薩爾茨堡省和馬塔貝萊省作爲依託,就是德軍來了東非也有信心和英軍周旋。

南薩爾茨堡省和馬塔貝萊省分別以姆貝亞市和哈拉雷市爲中心,集中了東非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核心力量,是東非兩座以重工業爲核心的工業基地。

同時有中央鐵路存在,物資,人員能夠迅速在兩省之間傳遞,然後通過公路運往前線。

更糟糕的地方在於東非對莫桑比克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東非地勢高,以高原爲主,相比之下莫桑比克以平原爲主,這種以高打低天然具有優勢,在熱武器時代更是如此,所以就算英軍繼續增兵,東非依舊有信心守住東部防線。

“如果東非以印度洋爲突破點,在馬普托北部登陸,那就真有可能截斷我軍和北部部隊的聯絡,這一點是最爲致命的,失去馬普托的指揮,那本來就處於劣勢的各個部隊,恐怕士氣會進一步低落,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布吉瓦爾從指揮的角度說道自己的看法。

英軍圍困新漢堡港市期間,東非新漢堡港市守軍可以通過埋在地下的備份國防電報線路以及海陸和東非聯絡。

而莫桑阿克就沒有這個條件,除了馬普托和沿海幾個城市有電報線路以外,莫桑比克的電報普及率非常低,而且只能用於區域內部通信,如果想和本土實現對接,還要在東非的達累斯薩拉姆市中轉。

這就是工業時代,工業國對農業國的優勢,當然,現在東非也是農業國,但是這是和其他列強對比,而作爲葡萄牙殖民地的莫桑比克顯然比東非更加落後,尤其是在被東非封鎖近海以後,莫桑比克甚至陷入了倒退發展的狀態。 微乎其微的“工業”,也因爲無法本土從本土進口機械零件和原材料而被迫停滯。

軍事上更是如此,現在聯軍的主要武器彈藥全部依賴戰前庫存,雖然偶爾有走私船隻可以運輸物資,但是杯水車薪。

西印度洋的航運沒有完全停滯,雖然因爲南非戰爭更多船隻選擇蘇伊士運河繳費通過,但是還有很多膽大的船隻選擇開普敦線路。

東非不禁止這種行爲,也是有自己的苦衷,畢竟東非也需要對外貿易,所以對海上貿易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英國也是如此,只不過現在兩國船隻都僞裝成各國商船,在西印度洋航行。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很常見,畢竟印度洋航線屬於國際通運航道,東非和東非沿岸國家都沒有權利壟斷,除非有一個國家同時佔領東非大陸部分和馬達加斯加島。

即便是這樣,東非也沒有理由這麼幹,那可能會引發國際社會不滿,就像紅海地區,蘇伊士運河關係着全球貿易,如果有國家截斷紅海航線,肯定會引發國際社會的譴責。

當然,東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不是什麼都不管,上船檢查檢查貨物還是可以做到的,英國人也這麼幹。

只不過東非的軍事工業大部分可以自給自足,只有少量需要從其他地區進口,這就造成英國人也查不到什麼“違禁品”。

而德國,法國等國家和東非的自由商業貿易,英國自然也沒有理由切斷,同爲列強,自然不會放任英國暴力執法,尤其是在馬達加斯加島存在殖民地的法國。

除非英國能拿出讓法國等國家心動的利益,而東非這種能夠和英國軍事對抗的國家,法國自然也不會輕易得罪。

如果東非仗打的爛還好說,法國肯定要下場分一杯羹,但是現在東非越打越強,明顯具備大國的軍事實力,所以即便英國人願意分享部分利益,也只能是空頭支票。

這就是東非展現出來軍事實力的好處,如果不堪一擊,恐怕連關係友好的德奧兩國都會落井下石。

當然,如果趕在威廉二世上位幾年後,德國可能就不是這個態度,畢竟威廉二世的目標是英國,對抗英國就需要盟友,連東歐一羣小國弱國都是英德兩國拉攏的目,像東非這種實力的國家,軍事弱一點也是有很大的拉攏價值。

畢竟前世德國最喜歡的就是對盟友進行軍事援助,扶持小弟的實力,包括奧匈帝國也是如此,一戰後期奧匈帝國的軍事就已經開始依從德國人。

“往北遷徙的話,必須選擇一處可以長期和東非鬥爭的軍事地點,最主要的是便於對各個部隊的指揮,而且也不能忽視馬普托的作用,即便馬普托不再作爲指揮部所在,依然保留重要的軍事職能。”羅伯茨伯爵說道。

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494章 假情報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360章 安排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631章 準備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54章 發“貨”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102章 備戰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991章 抵達第74章 “整肅”運動第396章 推測第1304章 坎帕拉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973章 籌備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852章 夏威夷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233章 抓捕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64章 一日政治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600章 嘗試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403章 撤資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390章 勸離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82章 麪粉廠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184章 通吃第991章 抵達第403章 撤資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238章 教唆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254章 錫礦第810章 海岸線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222章 體面
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494章 假情報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360章 安排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631章 準備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54章 發“貨”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102章 備戰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991章 抵達第74章 “整肅”運動第396章 推測第1304章 坎帕拉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973章 籌備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852章 夏威夷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233章 抓捕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64章 一日政治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600章 嘗試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403章 撤資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390章 勸離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82章 麪粉廠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184章 通吃第991章 抵達第403章 撤資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238章 教唆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254章 錫礦第810章 海岸線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222章 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