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搬遷

“轟轟轟……”

印度洋麪,東非的鐵甲艦和炮艇對着馬普托城開始了炮擊,炮彈在黑色巨石堆砌的要塞牆面留下斑駁的痕跡,可見馬普托作爲要塞的堅固性。

“現在馬普托已經不安全,除了面對新漢堡港市東非軍隊的虎視眈眈,印度洋麪上的東非軍艦也成了馬普托城嚴重威脅。”布吉瓦爾面色沉重的對羅伯茨伯爵說道。

其實,聯軍早就預料到東非會從海面上對馬普托進行攻擊,但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聯軍還是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海面被東非控制,馬普托事實上已經成爲了一座孤城,除了北面以外,馬普托距離東非其他部隊距離都非常近,所以我建議應該把指揮所向內陸或北部遷徙。”

布吉瓦爾這樣說自然也包含莫桑比克總督府,現在馬普托已經無法給大家帶來安全感。

馬普托南部是東非南邊疆省,而西部是原斯威士蘭王國,現在黑興根省的一部分,印度洋還要遭受東非的軍艦威脅,這樣一來,東非就形成了對馬普托一個半包圍的優勢兵力部署。

而在這個半包圍圈內,每個點都距離馬普托不到兩百多公里路程,如果讓東非再切斷北部,那馬普托就徹底被包圓了。

羅伯茨伯爵:“你說的有道理,其實從一開始,馬普托還是比較適合作爲我們指揮部所在,只不過戰爭形勢變化太快,和我們戰前所預料的情況有所出入,所以造成了現在馬普托的困境。”

一開始英軍的想法還是比較自大的,那個時候羅伯茨伯爵本人的目的是迅速擊穿東非防禦,打通新漢堡港市通道,然後順帶佔領斯威士蘭,然後東進原德蘭士瓦共和國區域,亦或者是直接以優勢兵力和火力突進東非中部的馬塔貝萊省。

對於東非軍隊的戰鬥力和東非的戰爭潛力預估不足,導致羅伯茨伯爵的戰略直接被小小的新漢堡港市所困擾在第一步,遲遲不能進行,而東非的東部防線更是固若金湯,有南薩爾茨堡省和馬塔貝萊省作爲依託,就是德軍來了東非也有信心和英軍周旋。

南薩爾茨堡省和馬塔貝萊省分別以姆貝亞市和哈拉雷市爲中心,集中了東非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核心力量,是東非兩座以重工業爲核心的工業基地。

同時有中央鐵路存在,物資,人員能夠迅速在兩省之間傳遞,然後通過公路運往前線。

更糟糕的地方在於東非對莫桑比克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東非地勢高,以高原爲主,相比之下莫桑比克以平原爲主,這種以高打低天然具有優勢,在熱武器時代更是如此,所以就算英軍繼續增兵,東非依舊有信心守住東部防線。

“如果東非以印度洋爲突破點,在馬普托北部登陸,那就真有可能截斷我軍和北部部隊的聯絡,這一點是最爲致命的,失去馬普托的指揮,那本來就處於劣勢的各個部隊,恐怕士氣會進一步低落,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布吉瓦爾從指揮的角度說道自己的看法。

英軍圍困新漢堡港市期間,東非新漢堡港市守軍可以通過埋在地下的備份國防電報線路以及海陸和東非聯絡。

而莫桑阿克就沒有這個條件,除了馬普托和沿海幾個城市有電報線路以外,莫桑比克的電報普及率非常低,而且只能用於區域內部通信,如果想和本土實現對接,還要在東非的達累斯薩拉姆市中轉。

這就是工業時代,工業國對農業國的優勢,當然,現在東非也是農業國,但是這是和其他列強對比,而作爲葡萄牙殖民地的莫桑比克顯然比東非更加落後,尤其是在被東非封鎖近海以後,莫桑比克甚至陷入了倒退發展的狀態。 微乎其微的“工業”,也因爲無法本土從本土進口機械零件和原材料而被迫停滯。

軍事上更是如此,現在聯軍的主要武器彈藥全部依賴戰前庫存,雖然偶爾有走私船隻可以運輸物資,但是杯水車薪。

西印度洋的航運沒有完全停滯,雖然因爲南非戰爭更多船隻選擇蘇伊士運河繳費通過,但是還有很多膽大的船隻選擇開普敦線路。

東非不禁止這種行爲,也是有自己的苦衷,畢竟東非也需要對外貿易,所以對海上貿易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英國也是如此,只不過現在兩國船隻都僞裝成各國商船,在西印度洋航行。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很常見,畢竟印度洋航線屬於國際通運航道,東非和東非沿岸國家都沒有權利壟斷,除非有一個國家同時佔領東非大陸部分和馬達加斯加島。

即便是這樣,東非也沒有理由這麼幹,那可能會引發國際社會不滿,就像紅海地區,蘇伊士運河關係着全球貿易,如果有國家截斷紅海航線,肯定會引發國際社會的譴責。

當然,東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不是什麼都不管,上船檢查檢查貨物還是可以做到的,英國人也這麼幹。

只不過東非的軍事工業大部分可以自給自足,只有少量需要從其他地區進口,這就造成英國人也查不到什麼“違禁品”。

而德國,法國等國家和東非的自由商業貿易,英國自然也沒有理由切斷,同爲列強,自然不會放任英國暴力執法,尤其是在馬達加斯加島存在殖民地的法國。

除非英國能拿出讓法國等國家心動的利益,而東非這種能夠和英國軍事對抗的國家,法國自然也不會輕易得罪。

如果東非仗打的爛還好說,法國肯定要下場分一杯羹,但是現在東非越打越強,明顯具備大國的軍事實力,所以即便英國人願意分享部分利益,也只能是空頭支票。

這就是東非展現出來軍事實力的好處,如果不堪一擊,恐怕連關係友好的德奧兩國都會落井下石。

當然,如果趕在威廉二世上位幾年後,德國可能就不是這個態度,畢竟威廉二世的目標是英國,對抗英國就需要盟友,連東歐一羣小國弱國都是英德兩國拉攏的目,像東非這種實力的國家,軍事弱一點也是有很大的拉攏價值。

畢竟前世德國最喜歡的就是對盟友進行軍事援助,扶持小弟的實力,包括奧匈帝國也是如此,一戰後期奧匈帝國的軍事就已經開始依從德國人。

“往北遷徙的話,必須選擇一處可以長期和東非鬥爭的軍事地點,最主要的是便於對各個部隊的指揮,而且也不能忽視馬普托的作用,即便馬普托不再作爲指揮部所在,依然保留重要的軍事職能。”羅伯茨伯爵說道。

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713章 不畏戰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898章 太特市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600章 嘗試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1230章 水權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011章 借錢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606章 後悔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924章 海洋第658章 方針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964章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539章 中東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58章 巴拉圭第394章 硬氣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673章 象牙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361章 影響第736章 第九旅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291章 “偷國”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833章 拖拉機第424章 奔逃請假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84章 談判第680章 緩衝區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775章 紹奎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556章 氣吐血第774章 搬遷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58章 密謀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220章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2章 戰場間隙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305章 封賞第206章 “收破爛”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
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713章 不畏戰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898章 太特市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600章 嘗試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1230章 水權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011章 借錢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606章 後悔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924章 海洋第658章 方針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964章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539章 中東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58章 巴拉圭第394章 硬氣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673章 象牙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361章 影響第736章 第九旅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291章 “偷國”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833章 拖拉機第424章 奔逃請假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84章 談判第680章 緩衝區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775章 紹奎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556章 氣吐血第774章 搬遷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58章 密謀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220章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2章 戰場間隙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305章 封賞第206章 “收破爛”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