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第230章

東非的根基在東非高原大約一百萬平方公里,主要覆蓋坦桑尼亞,肯尼亞和大湖區。這是一個已經穩固的國土面積,加上一些周圍地段,也就是差不多兩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東非王國不害怕任何勢力競爭。

憑藉移民數量優勢,其他殖民者即便加上所有土著勢力,也很難對東非高原及周圍造成威脅。

現在西南地區,既前世贊比亞地區,因爲剛剛併入不久,反而成爲了東非王國的薄弱區域,東非王國對當地的土著勢力做出了暫時妥協。

再沒有外部力量介入的情況下,東非自然可以慢慢將西南地區吃掉,可一但有勢力對當地進行策動,東非王國就會陷入被動。

除了這兩處,米通巴山脈和沿海地帶平原,還有北部沙漠區域都佔了相當一部分面積。所有這些地區加在一起正好接近四百萬平方公里。

“陛下,這是現在東非王國的地圖,經過我們多次比對後修訂的結果。”

(圖)

馮德萊恩將一幅地圖攤開呈現在康斯坦丁面前,仔細一看,東非的形狀硬要解釋的話有些像一片樹葉,中間寬兩邊窄,斜插入非洲內陸。

“這張地圖看起來還真彆扭!看起來怪怪的。”康斯坦丁對着地圖點評道。

“陛下,這是因爲我們在擴張東非國土的時候,避開了一些稍微強大的勢力,而西部由於受到米通巴山脈,剛果河和熱帶雨林的阻礙,所以只達到了盧阿拉巴河東岸。而沿着高原我們可以一直暢通無阻的向西南擴張,同時內陸沒有其他勢力,也爲我們創造了條件。”

“未來,這一片高原將是東非的核心區域,其氣候相似,面積也足夠大大,地勢起伏也比較平緩,同時對周邊擁有地形上的優勢。”菲利克斯說道。

“開發西南高原地帶,我們現在遇到的主要麻煩是交通問題,以前我們在東部,河流大多呈東西走向,和我們擴張方向大概一致,而西南地區的河流大多是贊比西河的支流,向南北延伸,所以想打通此區域的交通就必須修建更多的橋樑。”

“不僅如此,除了這些支流,贊比西河本身就是一道天塹,如果不解決贊比西河問題,我們以後的擴張也會受到影響。”

“我看應該以後讓內陸河湖部隊多配合我們工作,非洲的溼地沼澤和湖泊太多,用他們的小艇非常合適,同時鑑於東非的條件,我們可以多建造一些吊橋,用來暫時頂替,至少要保證軍隊和武器裝備在內陸順利通行。”

從地圖上不難看出,東非未來的擴張方向,如果不想和其他殖民者發生衝突,就只有三個方向,一個是南部蘇丹,一個是盧巴王國,盧恩達王國,還有一個是津巴布韋。

南部蘇丹能擴張,但是也比較有限,主要是再往北就是北非,往西也不算什麼好地方比較缺水。

所以就只剩下西部的盧巴王國和盧恩達王國,南方的津巴布韋。這兩個區域都還不錯,一個是隆達高原,一個是馬塔貝萊高原。

至於到底選擇哪個,恩斯特都不用看,直接選擇津巴布韋。

津巴布韋這個國家,恩斯特可太瞭解了,畢竟前世津巴布韋貨幣享譽全球,面值比冥幣都高,而恩斯特前世還在非洲工作,對非洲的資源也是如數家珍,因爲工作的特殊性,恩斯特常年在非洲各國活動,這也是在遠東在非洲搞工程和礦產行業人員的特點。

津巴布韋有着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資源,煤和鐵,不誇張的說,有了津巴布韋,靠着其煤鐵資源東非就可以直接變成一個工業國。

看看後世津巴布韋資源分析報告就知道,在非洲一衆國家裡位列前茅的資源很少有煤鐵兩種同時出現,排名最靠前的往往是鑽石,有色金屬和一些稀有金屬。而津巴布韋排名前幾的資源就有煤和鐵,同時津巴布韋的煤礦品位高,雜質少,屬於優質煤。

(津巴布韋礦產資源豐富,粗略估計有80多種,已基本探明的有40多種。主要礦產品爲鑽石、鉑金、鉻、黃金、鐵、煤、鎳、銅、鋅和鉛;工業用礦產品包括石灰石、磷酸鹽、黏土和白雲石。另外,新探明的沼氣儲量也極爲豐富。據初步勘探估計,鉑金儲量居世界第二位,鉻礦儲量居世界第二,鐵礦儲量約380億噸,煤炭儲量270億噸,煤層氣儲量5億立方米。2001年在津巴布韋發現儲量豐富的鑽石礦,初步勘探結果表明,其鑽石儲量居世界第一。——數據來源遠東共和國駐津巴布韋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煤和石油,這兩樣能源對工業是最重要的,而煤和鐵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

津巴布韋唯一的缺點就是缺水,其降雨量和遠東的陝西在一個水平線上,陝西降雨量常年維持在600多毫米水平(數據來源陝西政府官網),而津巴布韋降雨量在400到900毫米區間內,同時二者都是降雨分佈不平均,陝西是自南向北遞減,而津巴布韋是自東向西遞減。

這都不是問題,沒有煤鐵資源東非只能當一個農業國和礦業出口國,有了煤鐵資源東非才能變成一個工業國。

而非洲大陸同其他大陸相比本身就缺煤,鐵礦倒是比較可觀,但是集中在西非,整個中南非,不缺煤鐵資源的國家前世就三個,分別是南非,安哥拉和津巴布韋。

前兩個現在都被人佔了,也就剩下津巴布韋這個“無主之地”了,津巴布韋這個國家前世歷史上叫羅德西亞,1880年以後逐漸被布爾人和英國人佔領。慢慢形成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既贊比亞,津巴布韋和馬拉維三國,現在東非王國三分天下有其二,拿下津巴布韋也就堵死了布爾人北擴的道路,同時堵死葡萄牙人向西擴張的道路。

所以佔領津巴布韋後,東非必然要開始策劃,對兩者中的一個下手,不然威脅太大,至於誰先成爲東非的敵人,就看誰的手伸的夠長了,本來恩斯特一直提防葡萄牙殖民地,但是布爾人也是犟種,雙線作戰肯定不行,還是先主動出擊,打殘一個比較好。

(本章完)

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82章 麪粉廠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351章 過往第809章 事後第976章 開始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81章 “火車頭”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308章 滲透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38章 開墾第1450章 摻沙子第942章 宣戰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861章 分贓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830章 蓄水池第396章 推測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22章 卡賓達第464章 勸說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546章 許可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02章 爭論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451章 人口(續)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336章 東非菜?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324章 預謀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967章 奧拓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596章 壓迫感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903章 萊茵宮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973章 籌備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200章 電氣化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
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82章 麪粉廠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351章 過往第809章 事後第976章 開始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81章 “火車頭”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308章 滲透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38章 開墾第1450章 摻沙子第942章 宣戰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861章 分贓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830章 蓄水池第396章 推測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22章 卡賓達第464章 勸說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546章 許可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02章 爭論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451章 人口(續)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336章 東非菜?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324章 預謀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967章 奧拓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596章 壓迫感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903章 萊茵宮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973章 籌備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200章 電氣化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