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第230章

東非的根基在東非高原大約一百萬平方公里,主要覆蓋坦桑尼亞,肯尼亞和大湖區。這是一個已經穩固的國土面積,加上一些周圍地段,也就是差不多兩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東非王國不害怕任何勢力競爭。

憑藉移民數量優勢,其他殖民者即便加上所有土著勢力,也很難對東非高原及周圍造成威脅。

現在西南地區,既前世贊比亞地區,因爲剛剛併入不久,反而成爲了東非王國的薄弱區域,東非王國對當地的土著勢力做出了暫時妥協。

再沒有外部力量介入的情況下,東非自然可以慢慢將西南地區吃掉,可一但有勢力對當地進行策動,東非王國就會陷入被動。

除了這兩處,米通巴山脈和沿海地帶平原,還有北部沙漠區域都佔了相當一部分面積。所有這些地區加在一起正好接近四百萬平方公里。

“陛下,這是現在東非王國的地圖,經過我們多次比對後修訂的結果。”

(圖)

馮德萊恩將一幅地圖攤開呈現在康斯坦丁面前,仔細一看,東非的形狀硬要解釋的話有些像一片樹葉,中間寬兩邊窄,斜插入非洲內陸。

“這張地圖看起來還真彆扭!看起來怪怪的。”康斯坦丁對着地圖點評道。

“陛下,這是因爲我們在擴張東非國土的時候,避開了一些稍微強大的勢力,而西部由於受到米通巴山脈,剛果河和熱帶雨林的阻礙,所以只達到了盧阿拉巴河東岸。而沿着高原我們可以一直暢通無阻的向西南擴張,同時內陸沒有其他勢力,也爲我們創造了條件。”

“未來,這一片高原將是東非的核心區域,其氣候相似,面積也足夠大大,地勢起伏也比較平緩,同時對周邊擁有地形上的優勢。”菲利克斯說道。

“開發西南高原地帶,我們現在遇到的主要麻煩是交通問題,以前我們在東部,河流大多呈東西走向,和我們擴張方向大概一致,而西南地區的河流大多是贊比西河的支流,向南北延伸,所以想打通此區域的交通就必須修建更多的橋樑。”

“不僅如此,除了這些支流,贊比西河本身就是一道天塹,如果不解決贊比西河問題,我們以後的擴張也會受到影響。”

“我看應該以後讓內陸河湖部隊多配合我們工作,非洲的溼地沼澤和湖泊太多,用他們的小艇非常合適,同時鑑於東非的條件,我們可以多建造一些吊橋,用來暫時頂替,至少要保證軍隊和武器裝備在內陸順利通行。”

從地圖上不難看出,東非未來的擴張方向,如果不想和其他殖民者發生衝突,就只有三個方向,一個是南部蘇丹,一個是盧巴王國,盧恩達王國,還有一個是津巴布韋。

南部蘇丹能擴張,但是也比較有限,主要是再往北就是北非,往西也不算什麼好地方比較缺水。

所以就只剩下西部的盧巴王國和盧恩達王國,南方的津巴布韋。這兩個區域都還不錯,一個是隆達高原,一個是馬塔貝萊高原。

至於到底選擇哪個,恩斯特都不用看,直接選擇津巴布韋。

津巴布韋這個國家,恩斯特可太瞭解了,畢竟前世津巴布韋貨幣享譽全球,面值比冥幣都高,而恩斯特前世還在非洲工作,對非洲的資源也是如數家珍,因爲工作的特殊性,恩斯特常年在非洲各國活動,這也是在遠東在非洲搞工程和礦產行業人員的特點。

津巴布韋有着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資源,煤和鐵,不誇張的說,有了津巴布韋,靠着其煤鐵資源東非就可以直接變成一個工業國。

看看後世津巴布韋資源分析報告就知道,在非洲一衆國家裡位列前茅的資源很少有煤鐵兩種同時出現,排名最靠前的往往是鑽石,有色金屬和一些稀有金屬。而津巴布韋排名前幾的資源就有煤和鐵,同時津巴布韋的煤礦品位高,雜質少,屬於優質煤。

(津巴布韋礦產資源豐富,粗略估計有80多種,已基本探明的有40多種。主要礦產品爲鑽石、鉑金、鉻、黃金、鐵、煤、鎳、銅、鋅和鉛;工業用礦產品包括石灰石、磷酸鹽、黏土和白雲石。另外,新探明的沼氣儲量也極爲豐富。據初步勘探估計,鉑金儲量居世界第二位,鉻礦儲量居世界第二,鐵礦儲量約380億噸,煤炭儲量270億噸,煤層氣儲量5億立方米。2001年在津巴布韋發現儲量豐富的鑽石礦,初步勘探結果表明,其鑽石儲量居世界第一。——數據來源遠東共和國駐津巴布韋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煤和石油,這兩樣能源對工業是最重要的,而煤和鐵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

津巴布韋唯一的缺點就是缺水,其降雨量和遠東的陝西在一個水平線上,陝西降雨量常年維持在600多毫米水平(數據來源陝西政府官網),而津巴布韋降雨量在400到900毫米區間內,同時二者都是降雨分佈不平均,陝西是自南向北遞減,而津巴布韋是自東向西遞減。

這都不是問題,沒有煤鐵資源東非只能當一個農業國和礦業出口國,有了煤鐵資源東非才能變成一個工業國。

而非洲大陸同其他大陸相比本身就缺煤,鐵礦倒是比較可觀,但是集中在西非,整個中南非,不缺煤鐵資源的國家前世就三個,分別是南非,安哥拉和津巴布韋。

前兩個現在都被人佔了,也就剩下津巴布韋這個“無主之地”了,津巴布韋這個國家前世歷史上叫羅德西亞,1880年以後逐漸被布爾人和英國人佔領。慢慢形成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既贊比亞,津巴布韋和馬拉維三國,現在東非王國三分天下有其二,拿下津巴布韋也就堵死了布爾人北擴的道路,同時堵死葡萄牙人向西擴張的道路。

所以佔領津巴布韋後,東非必然要開始策劃,對兩者中的一個下手,不然威脅太大,至於誰先成爲東非的敵人,就看誰的手伸的夠長了,本來恩斯特一直提防葡萄牙殖民地,但是布爾人也是犟種,雙線作戰肯定不行,還是先主動出擊,打殘一個比較好。

(本章完)

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847章 畜牧業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898章 太特市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821章 裁軍第298章 香蕉園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973章 籌備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390章 自治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37章 戰爭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612章 美食節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448章 竊聽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325章 卡塔爾第1037章 電氣化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165章 抵押物第609章 提升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238章 教唆第904章 卡賓達第1037章 電氣化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428章 談論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726章 深入第505章 提速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165章 抵押物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924章 海洋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581章 “火車頭”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1012章 萌芽第92章 挖牆角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349章 犧牲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276章 酒精第809章 事後
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847章 畜牧業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898章 太特市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821章 裁軍第298章 香蕉園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973章 籌備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390章 自治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37章 戰爭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612章 美食節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448章 竊聽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325章 卡塔爾第1037章 電氣化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165章 抵押物第609章 提升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238章 教唆第904章 卡賓達第1037章 電氣化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428章 談論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726章 深入第505章 提速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165章 抵押物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924章 海洋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581章 “火車頭”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1012章 萌芽第92章 挖牆角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349章 犧牲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276章 酒精第809章 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