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煽動

第385章 煽動

隨即小比勒陀利烏斯任命威金斯爲比勒陀利亞守城長官,但是兵員需要威金斯自己招募,因爲小比勒陀利烏斯組織反抗東非入侵響應的人並不多,他手裡也沒有多少兵。

小比勒陀利烏斯對着光桿司令的威金斯說道:“國家存亡之際,還有許多國民對德意志人的作風不太瞭解,實際上當他們攻入德蘭士瓦共和國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們並不是善茬,德意志人進攻德蘭士瓦無非是爲了土地,但是一部分國民卻天真的以爲只是換個統治者,而選擇不抵抗,任由德意志人入侵,將來他們一定會後悔莫及今天自己的選擇。”

實際上一部分佈爾人對所謂東非入侵是不太在乎的,東非人那不就是德意志人麼!那還怕什麼?對德意志人統治其實絕大多數布爾人並不反感,布爾人主要是荷蘭,德國和法國的白人移民組成,和德意志也算有些親切感。

當然,如果布爾人農場主知道東非王國的政策後,那絕對會如小比勒陀利烏斯所言,對東非來一句,該死的普魯士蠻子!

如今東非以控制德蘭士瓦共和國全境爲戰鬥目標,還沒有讓布爾人農場主們見識東非王國的統治模式和手段,所以很多不明就裡的布爾人甚至主動歡迎“王師”,過不了多久他們也會成爲最堅定的反東非者。

威金斯:“總統閣下,既然您把比勒陀利亞交給了我,那我一定把他守到最後一刻,不過相對的我需要人手,就算不多,也要保證完成初步徵兵和動員,以全比勒陀利亞之力對抗東非匪幫!”

小比勒陀利烏斯點點頭道:“可以,不過我只能給你留下一隊人。”

威金斯:“足夠了!”

威金斯的看法和小比勒陀利烏斯一致,東非可不是過來幫布爾人扶貧的,如果僅僅是想統治德蘭士瓦共和國大可不必發動戰爭,完全可以先談後打。

威金斯這種想法,如果讓恩斯特知道,肯定是嗤之以鼻的,先談後打說的好聽,就是不知道布爾人是和英國人談還是和東非談了,東非王國可沒有那麼大威望,通過談判讓布爾人折服,他們完全可以在英國和東非之間待價而沽,甚至誰都不選,繼續自治,恩斯特進攻德蘭士瓦共和國就是要布爾人做不出任何反應,到時候布爾人也沒有選擇的權利,戰爭就是這樣,贏者通吃。

移交了比勒陀利亞的管理權限後,小比勒陀利烏斯帶着一衆自己的支持者南下奧蘭治自由邦,而臨危受的威金斯準備在比勒陀利亞進行總動員抵抗東非陸軍於此地。

獨攬比勒陀利亞軍政大權的威金斯,首先面對的是徵兵問題,所以他先對比勒陀利亞市民施展了輿論攻勢,現在比勒陀利亞城鎮人心惶惶,戰爭麼,大家都不陌生,誰也不知道對面軍紀怎麼樣,對平民的態度怎麼樣,所以威金斯就通過謠言來使得比勒陀利亞的民衆重新認識一下東非王國。

“比勒陀利亞的市民們!你們可能對所謂東非王國不太瞭解,但是我相信你們中的一些人對普魯士絕對了解,而東非王國是一個比普魯士還要野蠻且實行恐怖統治的士兵王國,作爲曾經在東非王國監獄服刑的布爾人,我可以把東非王國的一些情況‘如實’的告訴伱們。”

果然,威金斯的話引起了比勒陀利亞市民的激烈討論。

“哈雷德!你祖上就是普魯士人,你應該瞭解普魯士什麼樣子吧?”荷蘭後裔的威裡特對自己的鄰居問道。

“威裡特,你算問對人了,我爺爺就是從普魯士逃亡到非洲來的,他告訴過我普魯士統治下,確實不把人當一回事,年年興兵作戰,從平民裡徵兵,而且部隊軍紀極差,貴族軍官經常剋扣伙食,用棍棒教育下面的士兵……”

哈雷德就把普魯士的罪行噴了個遍,實際上這些都是實話,哈雷德爺爺那個年代,普魯士統治就是這樣,還不是如今的德國,也不是經過改革的普魯士,在哈雷德爺爺的年代許多德意志移民都是因爲各種原因才選擇離開的,以前的德意志地區確實不宜居,年年打仗徵稅誰受的了。 威裡特:“天哪?太可怕了,我們絕對不能讓德蘭士瓦變成那樣的國家!”

而這時演講的威金斯接着說道:“在我被惡毒的東非人抓住的同時,我也注意到了他們的構成和生活方式,整個東非王國就是一個大軍營,沒有所謂自由民,所有人都要接受嚴苛法律的制裁,像綿羊一樣接受東非王國的統治,而東非王國的國王就是普魯士霍亨索倫家族的一員……”

威金斯說的有模有樣,實際上他就沒有接觸過東非的平民,而且東非王國爲了防止他竊取情報,把他關押在布拉瓦約的王宮裡,不讓他接觸任何人,所以威金斯對東非的統治是猜想,誇大和抹黑。

但是,下面的布爾人認爲威金斯說的一定是對的,畢竟現場有不少布爾人祖先真的來自普魯士,威金斯的說法符合爺爺輩們口中的普魯士形象。

看到羣衆情緒被調動起來,威金斯說道:“那大家能容許東非暴君把歐洲那一套落後的君主專制強加在我們頭上麼!”

“當然不容許!”

“那你們能容許東非王國把美麗的比勒陀利亞變成陰森恐怖的軍營麼!”

“不容許,打倒東非侵略者,德蘭士瓦共和國萬歲!”

……

威金斯通過調動民衆情緒,來實現徵兵大業,目前來看是完成了,比勒陀利亞公民踊躍參軍,讓維金斯湊出了一支兩千多人的軍隊。

接下來威金斯頭疼的是如何擊敗東非人,勒陀利亞本來就是一座防禦型城鎮,所以算是易守難攻的地方,防禦難度不大,如果能應用好比勒陀利亞,那堅持到援軍到來並不算難事。

威金斯根據上次恩德貝萊人起義時東非陸軍的情況着手對手下將士展開針對性教育,弱化東非陸軍形象,“東非陸軍雖然處處模仿普魯士,但是他們沒有學到精髓,只是徒有其表,在恩德貝萊人和德意志人的戰鬥中,東非軍隊的表現,就是任何一個歐洲教官都要搖頭,漏洞百出,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完全是憑藉先進的武器,加上恩德貝萊人缺乏訓練,許多人不會操作火槍,我們提供的武器在他們手上變成了燒火棍,這纔是恩德貝萊人失敗的原因。”

在維金斯口中東非陸軍不堪一擊,只要稍微遇到有些經驗的軍隊,就會潰敗,而布爾人不說百戰之師,時常和東方的祖魯王國針鋒相對是少不了的,所以優勢在我,藉助比勒陀利亞的地形和建築,給東非一個迎頭痛擊。

(本章完)

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354章 電報第832章 押解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494章 假情報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968章 分歧第809章 事後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49章 王位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513章 抉擇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504章 借人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1422章 蘇聯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547章 登陸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320章 雙標第1224章 收網第1421章 鑄鐵廠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463章 站隊第55章 到東非去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847章 畜牧業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389章 易手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70章 蒙巴薩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735章 廓爾喀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556章 氣吐血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494章 假情報第1117章 輿論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272章 犀牛園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1092章 菜市場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383章 引入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024章 監視第327章 南下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131章 刺殺失敗
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354章 電報第832章 押解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494章 假情報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968章 分歧第809章 事後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49章 王位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513章 抉擇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504章 借人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1422章 蘇聯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547章 登陸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320章 雙標第1224章 收網第1421章 鑄鐵廠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463章 站隊第55章 到東非去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847章 畜牧業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389章 易手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70章 蒙巴薩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735章 廓爾喀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556章 氣吐血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494章 假情報第1117章 輿論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272章 犀牛園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1092章 菜市場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383章 引入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024章 監視第327章 南下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131章 刺殺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