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外交打壓

中央鐵路從馬塔貝萊高原穿境而過,隱藏在東非的後方,雖然葡萄牙人知道東非存在鐵路,但是想不到東非會把鐵路通往內陸。

這就又涉及到了他們的盲區,因爲沒有人流物流的鐵路是賠錢的,而非洲的人口密度和經濟發展水平,想要回本週期太長,或者說沒有人願意相信一個非洲國家有這樣的實力。

“把東非攔腰截斷後,葡萄牙拿走中間部分領土,我們就可以宣佈停戰了,光靠葡萄牙的實力還是很難和東非抗衡。”克萊芒也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不過即便這樣的結果,東非也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東非知道法國人的想法,必定回一句,想好事呢?國土說讓你分就分了!而且還是東非中間部分的國土,就算割地賠款那也是從邊緣開始,哪有從中間一刀切開的。

而且克萊芒有些一廂情願,法國人在殖民地耀武耀威慣了,以爲東非也是法國殖民地那種軟柿子,幸好法國這次只是當進獻讒言的小人角色,如果真參與進來東非一定要崩掉他一口爛牙。

……

美泉宮。

“陛下,今天早晨英國外交官向我們透露葡萄牙和東非會爆發戰爭,讓我們不要輕易插手。”

“嗯!”弗朗茨很惱火的說道:“什麼時候英國人管到我們頭上來了?他們說不要插手就不插手?”

弗朗茨根本就不知道葡萄牙和東非可能爆發戰爭,因爲東非方面之前也沒向他透露消息,結果還是從英國人口中得知,但是英國這個態度就讓弗朗茨很不爽了,大家都是世界秩序的主導者,至少奧匈帝國不認爲自己比英國差多少,英國還想指揮自己!

“陛下,英國人的行爲恰好說明他們對非洲的重視程度,或者說對東非的重視程度,東非很顯然威脅到了英國人的利益,所以讓他們如此針對東非。”

弗朗茨:“哼,英國是不是以爲我們指揮的動東非?而且他們的態度簡直太傲慢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實際上英國人控制着蘇伊士運河,同時在地中海存在不弱的海軍勢力,很容易隔開我們和東非之間的聯繫,而帝國海軍天然不足以挑戰英國,所以英國讓我們不要插手,我們還真什麼都做不了。”

所以說奧匈帝國對海外殖民的慾望不強,海軍實力雖然不算弱,但是被堵死在亞得里亞海,如果建立海外殖民地,海軍也沒有能力保護,很容易被英法等國切斷聯繫。

當然,如果奧匈帝國學前世德國那種撿邊角料作爲自己殖民地的辦法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奧匈帝國顯然更重視成本問題,爛地拿的越多,就越賠錢,畢竟殖民地也要付出統治成本,如果殖民地收益不高,難道指望本土每年倒貼。

東非爲什麼能在非洲啃下一大口地盤,靠的是努力和機遇,正好抓住了窗口期,隨後一步步擴張到今天這個地步,雖然在東非的努力下,本土經濟很有起色,但是在努力種出果實後總有人眼紅想摘桃子。

“越是這樣說,我就越想看英國人吃癟,你說我們應該怎麼支持東非?”弗朗茨問道。

“陛下,我們真要爲東非而得罪英國人?”

“什麼叫爲東非而得罪英國人?我只是咽不下這口氣,難道英國人說什麼,你們就幹什麼?伱們又不是英國的下級政府!”

“可是,我們確實沒有辦法支援東非,東非的地理位置,不,準確說是我們的地理位置天然被限制在只能在歐洲發揮作用,東非已經超出了帝國軍隊的輻射範圍,只要英國人想的話,我們一船物資都送不到東非去。”英國人口頭威脅奧匈帝國確實很難出現這種情況,雙方都是世界大國,地位上不存在誰高一等,但是英國實力確確實實高奧匈一等,所以在東非這件事上英國人敢威脅奧匈帝國,至於爲什麼威脅奧匈帝國,那是因爲東非和奧地利的那份準同盟條約。

準同盟就不算同盟,但是從外人的角度來看意義完全不同,英國人就認爲東非是奧匈帝國的小弟,要敲打別人小弟,自然要先擺平對方大哥。

當然,出於對奧匈帝國的“尊重”,英國人也不會下場,只是讓葡萄牙和東非來一場一對一的挑戰,看似很公平,但是奈何英法兩國拉偏架,英國一方面不讓奧匈帝國插手,一方面又大力給予葡萄牙軍事援助。

“而且,我們貌似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支援東非,東非的武器系統好像和德國更相似,只有火炮同我們一樣。”

軍事援助那必然首選武器裝備,但是很明顯,東非有一套自成體系的武器供應系統,其他方面東非也能自給自足,奧匈帝國還真不知道該怎麼援助東非。

弗朗茨只好親自找來東非駐奧匈帝國大使問問東非有什麼打算:“英國準備對你們動手,難道你們一點消息也沒有獲得麼?”

“陛下,我們很清楚,英法兩國試圖通過葡萄牙作爲代理人,和東非進行一場戰爭,試圖削弱東非。”

“這裡面還有法國的事?而且,既然知道戰爭將要爆發,那你們怎麼還坐得住?”弗朗茨看着淡定的東非大使問道。

“陛下,非洲戰場上只要英國人不親自下場,我們東非有信心擊敗葡萄牙人,即便英國人下場,我們依然有信心和英國人對峙。”

弗朗茨:“……”

現在弗朗茨感覺東非和普魯士真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是不是霍亨索倫這個姓氏纔是使得普魯士在武力解決問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罪魁禍首。

看着弗朗茨有些不相信,東非大使只好說道:“我們東非有二十多萬訓練有素的陸軍,全部裝備毛瑟新式步槍,機槍火炮也比較齊全,這股軍事力量放在非洲絕對是第一,所以東非不畏懼戰爭威脅,實力纔是東非能夠泰然自若的真實原因。”

以前東非前面還有埃及,但是從德萊塞步槍時代開始,東非實際上已經是非洲事實上的第一軍事,尤其是在補齊了海軍這個短板後,埃及已經和東非不具有可比性。

弗朗茨:“你確定沒有把民兵武裝也算上,如果沒有職業軍人作爲框架,那種臨時拼湊的軍隊難堪大用。”

“請陛下放心,我們不至於說謊,實際上斐迪南大公對東非軍事實力很清楚,陛下如果不放心可以直接發電報詢問。”

以前東非對很多都是藏着掖着,現在則沒有必要了,畢竟戰爭一打,東非的實力也就會顯露出來,不用刻意隱瞞了。

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809章 事後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284章 連環計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515章 狗咬狗第258章 夜襲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81章 煤礦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361章 k001第1200章 電氣化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43章 行政區劃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380章 夜談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215章 交涉第1549章 潰兵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998章 貝拉市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742章 大捷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379章 黃金葉第135章 休整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1402章 契卡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401章 駁回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215章 交涉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357章 索加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320章 雙標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598章 新年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46章 船隊第607章 迂迴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44章 貿易第492章 靜坐戰第1506章 焦夫鎮第3章 在柏林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840章第884章 深入合作
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809章 事後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284章 連環計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515章 狗咬狗第258章 夜襲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81章 煤礦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361章 k001第1200章 電氣化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43章 行政區劃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380章 夜談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215章 交涉第1549章 潰兵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998章 貝拉市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742章 大捷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379章 黃金葉第135章 休整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1402章 契卡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401章 駁回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215章 交涉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357章 索加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320章 雙標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598章 新年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46章 船隊第607章 迂迴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44章 貿易第492章 靜坐戰第1506章 焦夫鎮第3章 在柏林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840章第884章 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