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情報摸底

第977章 情報摸底

在萊茵帝國國歌和禮炮聲中,東非雄獅國旗緩緩升起,在場的全體東非人全部起立唱國歌,這給了在場外交人員不小的震撼,這個細節並不僅僅是作秀,而是一種凝聚力的體現。

今天現場參觀儀式的人數超過二十多萬,二十萬人齊唱東非國歌的場面自然是無與倫比的體現。

“東非的凝聚力太強大了,怪不得東非能在短短三十多年時間裡崛起爲世界強國,黑興根王室對東非民心的把握超乎想象。”法國大使勞倫斯客觀評價道。

“是啊,東非雖然是多移民國家,但是他們的文化認同感絕對不是美國那種暴發戶能相提並論的,在東非我從來沒見過黃種人和白種人之間的齷齪,如果是在美國,即便白人種族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所以東非政府對民衆的洗腦手段十分高明。”西班牙大使威廉附和道。

對於這一刻在場東非民衆所展現的凝聚力,威廉內心是震撼和羨慕的,畢竟他的祖國西班牙,內部十分撕裂,這一直都是西班牙王國的軟肋之一。

勞倫斯作爲法國人是體會不到這一點的,法國人的民族認同感一直都很強烈,即便21世紀很多黑人都將法國視爲祖國,這也說明法國文化上具有包容性。

當然,東非也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好,作爲被黑興根王室強行蹂雜的國家,東非從殖民時代就存在鄙視鏈,只不過隨着時間推移,德語普及,移民通婚,這些矛盾已經被逐漸消弭,作爲早期強制婚配的國家,東非各個移民羣體想不融爲一體都難。

隨着國歌和軍歌切換,在軍樂聲中,今天的重頭戲終於開始,東非國防軍爲主的檢閱部隊開始向着主席臺前方向依次行進。

這是各國外交人員和東非人喜聞樂見的節目,軍隊本身就帶有各種神秘和傳奇色彩,古往今來都是最具有話題性的團體。

“迎面而來的是萊茵帝國皇家近衛師第二旅三團四連,這是一支在南非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部隊,在其成立於……後來參加了……等多場戰役,體現了萊茵帝國皇家近衛師戰士們的風采和保家衛國的強大勇氣……”

在英國和葡萄牙外交人員彆扭的臉色中,皇家近衛師受閱部隊井然有序的踏着正步,一個帥氣的劈槍動作下,刺刀的白色刃口透露出陣陣殺氣,皮鞋踩在國家大道上,踢踏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而觀禮臺上的嘉賓和國家大道旁的圍觀羣衆裡傳來排山倒海的掌聲,只是在英國和葡萄牙外交人員耳中比較刺耳。

湯姆遜大使酸溜溜的說道:“就像一羣機器一樣,沒有任何特色,一支軍隊應該有自己的靈魂,而不是像這樣失去自己的特色,顯得呆板。”

葡萄牙駐東非商業貿易協會會長瓦格里也十分贊同湯姆遜的言論:“對對對,看來在和平了十年之後,東非軍隊也沒落了,這種花架子對戰場可沒有半點作用。”

葡萄牙因爲南非戰爭的原因,截止到現在都沒有和東非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所以所謂葡萄牙駐東非商業貿易協會就是葡萄牙在東非的外交機關,畢竟東非是世界上的大國之一,所以葡萄牙政府再厭惡東非,也不能不和東非交流,尤其是在兩國商業活動越發頻繁的今天。

英國和葡萄牙外交人員的低語自然得不到其他人的共鳴,反而之前吃了威爾遜虧的馬克西姆不嫌事大的來到威爾遜旁邊說道:“就是這種花架子在十年打的英國滿地找牙,嘖嘖嘖。”

威爾遜陰沉着臉說道:“我們英國只是出於地理原因所以選擇了停戰,可不是戰敗,而且相比較東非人的軍隊,能和我們大英帝國陸軍打個平手,俄國軍隊完全不堪一擊,畢竟在克里米亞的時候,你們就是我們的手下敗將,你們的灰色牲口穿的和乞丐一樣,你在看看眼前東非人的軍隊,他們的投入放在歐洲也絕對不弱,至少不會和乞丐部隊一樣。”

威爾遜依舊毒舌,這可氣壞了馬克西姆,正在發作的時候,東非人員已經不知不覺中來到兩人面前。

“兩位大使,今天對我們東非而言是重要的日子,所以不要發生不愉快的事,還有馬克西姆大使,你擅自離開自己的位置,總歸是不好的。”

爲了防止英國和沙俄外交人員嘴炮,東非特意將馬克西姆和威爾遜的位置調的很遠,沒想到馬克西姆這個人這麼記仇,專門跑到這裡找不自在,於是在東非工作人員的調解下,馬克西姆憤憤不平的回到自己的位置。

觀禮臺上的小插曲終究沒有影響到大家的觀摩的興致,畢竟這可是難得了解東非軍隊情況的機會。

“東非國防軍不管軍容軍貌,都十分合格,紀律性也極強,也只有我們德國軍隊能與之相比。”

“他們的武器裝備也絲毫不遜色於任何軍隊,毛瑟步槍保養的十分良好,機槍數量也十分可觀,還有各種口徑的火炮,東非火炮自成體系,覆蓋大中小各個類型,就是拖拽人員和我們有些差距。”

東非很多部隊的部分火炮拖拽工作已經完全交給了軍用卡車,所以重新使用騾馬來拖拽,自然不是很熟稔,畢竟一門七十五毫米口徑速射炮就需要六匹軍馬配合,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短時間培訓下的炮兵還是有些生疏。

“東非人還是有眼光的,我們法國就裝備了大量七十五毫米火炮,依照我的觀察,這次東非閱兵中也是這種制式火炮最多,年前東非還特意向我國訂購過十門七十五毫米火炮,看來東非很多將領和我軍思路相近。”

不可否認,東非對七十五毫米火炮比較青睞,但遠不像法國勞倫斯大使所認爲的那樣,這其實是歷史遺留問題。

早期東非確實不需要太多大口徑火炮,畢竟東非的對手大多數是土著,用火炮對付他們都有些殺雞焉用牛刀,加上早期東非開發程度弱,沒有遇到過像樣的塹壕戰,火炮部隊自然更偏向於轉移,所以當時七十五毫米火炮生產了很多。

但是最近十年這種情況已經發生改變,東非火炮生產類別已經趨向於多元化,尤其是在對南非塹壕戰的研究中,面對馬普托,羅安達那種軍事要塞,這豐富了東非國防軍的研究課題。

在步兵,騎兵,炮兵,機槍兵組成的方隊過去後,本次閱兵的看點基本也就沒有了,這個時候,東非所謂“空軍”也出動了,是兩艘東非山寨後國產的飛艇,從國家大道上空飛過,給本次閱兵進行收尾。

本次閱兵儀式,對在場人員而言是一場視覺盛宴,即便在歐洲也很難見到如此大規模的閱兵儀式。

同時這次東非閱兵,很多武器裝備得到體現,無不表明東非國防軍和歐洲軍事強國之間沒有明顯差距,處在“同一水平”,常見武器裝備,尤其是重火力配備相當豐富。

雖然受閱部隊只有不到萬人規模,但很多國家常備軍也就十幾到幾十萬規模,除了沙俄和遠東帝國這種國家以外,當然,相對應的,兩國武器裝備在列強中也是最差的。

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752章 軟柿子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99章 岸防炮第903章 萊茵宮第833章 拖拉機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77章 放牧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222章 會面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014章 輕工業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612章 美食節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945章 空軍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395章 耍無賴第1303章 撤資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還在審覈……第953章 新家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1254章 錫礦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617章 行動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609章 提升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24章 奔逃第284章 連環計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506章 焦夫鎮第865章 高原省第360章 安排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811章 送行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930章 漢薩省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404章 警告第713章 不畏戰第801章 恭賀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672章 危與機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437章 徵兵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
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752章 軟柿子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99章 岸防炮第903章 萊茵宮第833章 拖拉機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77章 放牧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222章 會面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014章 輕工業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612章 美食節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945章 空軍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395章 耍無賴第1303章 撤資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還在審覈……第953章 新家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1254章 錫礦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617章 行動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609章 提升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24章 奔逃第284章 連環計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506章 焦夫鎮第865章 高原省第360章 安排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811章 送行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930章 漢薩省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404章 警告第713章 不畏戰第801章 恭賀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672章 危與機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437章 徵兵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