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5章 工程選址

這還真讓威廉二世猜對了一半,否則的話,前世德國也不會出現所謂不和阿道夫同流合污,“冰清玉潔”,“道德高尚”的德國國防軍,而所有壞事都是阿道夫和他的私人軍隊乾的。

就像他們在一戰失敗後,迅速和威廉二世做切割一樣,並且甩鍋一樣。

也只有蘇聯人看的明白,後來對德國進行了去普魯士化,把他們整個連根拔起,因此就算沒有阿道夫,德國也會在容克集團的推動下走向戰爭。

這也充分證明了一點,俄羅斯人瞭解德國,就像德國人瞭解俄羅斯一樣——太熟了,這一點類似英國和法國兩對冤家,往那一撅,就知道對方要放什麼屁。

而威廉二世只猜對了一半,則是因爲他不瞭解阿道夫的爲人,阿道夫顯然不是容克集團能輕易拿捏的人,所以他從來都不會像威廉二世那樣對德國軍隊感到信任,因此他手裡纔會有一支只忠誠於他的私人武裝。

同時,阿道夫對個人利益並不看重,至少相對於他極端的“日耳曼民族主義”,“軍國主義”,“擴張主義”思想等等是如此,因此他和容克集團在利益上是一致的,他並不在乎容克集團發戰爭財,或是撈了多少好處,更在意這個勢力,能否幫助他實現德國的擴張夢想。

而容克集團,作爲依靠軍功發家,傳承有序的專業軍事政治集團,他們所控制的軍隊確實能很能打。

……

卡布拉巴薩峽谷。

最近一段時間,這座地處東非中部和東部之間的河谷地帶,總是能聽見震耳欲聾的爆破聲,這是東非正在準備卡布拉巴薩大壩建設的前期工作。

東非的水利工程專家組,在臨時搭建的工棚裡,頂着炸藥炸碎山石的巨響,商討着這座宏大工程的建設事宜。

卡布拉巴薩水壩的總設計師布勞恩斯拿着一張帶有座標系的精細地圖和其他人說着自己的想法。

“當初,水利部關於卡布拉巴薩大壩的選址有兩個方案,一個是側重於水電開發的A計劃,也就是地圖上標準的峽谷西側這一點,在這個位置建設水壩,施工難度小,並且能節省大量建材。”

“而B計劃的選址,更靠近卡布拉巴薩峽谷出口的位置,臨近東部沿海平原地帶,現在,既然要考慮到對贊比西河航運的改造,因此B方案就成爲了我們唯一的選擇。”

A方案的選址,就是在前世卡布拉巴薩水壩的位置,藉助峽谷地形建設的一座拱形水壩,由葡萄牙政府主導,實際則是南非和法國的工程公司參與建設。

如果,東非政府僅僅是想要一座巨型水庫,還有一座大型發電站,那毫無疑問,這個方案就完全可以滿足東非政府的需求,並且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財政。

但是,東非顯然不像前世葡萄牙那麼小家子氣,畢竟,當時莫桑比克對於葡萄牙而言只是一座殖民地,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座投入比較低,可以快速盈利的工程。

而東非政府不單單需要一座水庫,一座水壩,還要求建造一座巨型船閘,來打通贊比西河中上游的航運。

布勞恩斯說道:“B方案,更加有利於船閘等水庫配套設施的建設,我們準備藉助峽谷左側的這一處窪地,作爲船閘建設區域,這座船閘將是帝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船閘,因此它的地基必須穩定牢固,預留出充分的空間。”

東非擁有豐富的船閘建設經驗,尤其是在東非大運河工程時期,積累了衆多經驗和技術成果,培養了大量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

但是,像卡布拉巴薩水壩這種規模的船閘,東非還是首次嘗試,而全世界,唯一能夠借鑑的案例,只有巴拿馬運河船閘。

當然,東非的專家還有工程師們,對於這項任務,顯然是充滿信心的,畢竟巴拿馬運河建設的年代,甚至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也就是1881年,而現在距離巴拿馬運河開工時間,都已經相隔了近五十年,也就是半個世紀時間。

尤其是這半個世紀的時間還是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的時間段,不管理論基礎、工程技術,還是材料等等方面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這還要加上東非一個獨有的標籤,那就是自二十世紀以來,東非就是本時間段裡的“基建第一大國”,不管鐵路,運河,公路,還是城市建設,東非都是發展最快的國家,現階段的基建能力,毫無疑問處於世界首位。

東非作爲一個國土面積超過千萬,人口接近兩億的國家,還有令人窒息的工業體量,基建的需求也是整個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難以想象的,能和東非相提並論的也只有美國。

但是,在水利工程領域,東非這個地形和氣候更加複雜的國家,顯然比美國在這個領域走在更前面。

布勞恩斯說道:“雖然帝國是世界基建能力排名首位的超級強國,但是我們也不能對這次工程掉以輕心,哪怕此前的復興大壩,在卡布拉巴薩水壩面前,都稱不上大工程。”

“卡布拉巴薩水壩不僅要打通贊比西河航運,而且要實現通航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並且能夠通過萬噸巨輪,因此,它的難度,還有工程量都是難以想象的。”

“僅僅是超過七百億立方米的庫容量,就意味着這座水壩的材料必須得到保證,從而能夠承載如此巨大的水壓。”

前世卡布拉巴薩水庫的庫容量是六百三十億立方米左右,而東非建設的卡布拉巴薩水庫庫容量只會更大,因爲這次水壩的選址發生了變動,向東偏移了大約十幾公里,放在了臨近卡布拉巴薩峽谷出口的位置,而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土地將被淹沒。

不過,這次東非倒是不需要遷徙太多人口,和復興大壩建設不同,復興大壩建設後,使得大湖(維多利亞湖)的水位大幅度擡升,但是大湖沿岸多以耕地,村鎮,交通線路爲主,人口衆多,牽扯也大。

而卡布拉巴薩峽谷,光聽名字,就知道附近地形以山地居多,屬於東非人口比較稀疏的區域,當然,即便如此,卡布拉巴薩水壩建成後也會淹沒大量土地,尤其是未來水庫蓄水區的西部,會淹沒一部分平原和河谷地帶。這些土地大多數都沒有被開發利用,甚至連交通線都比較少,僅有幾條公路經過,而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則是早在上個世紀,恩斯特就預留出了水庫庫區的土地。

畢竟,恩斯特因爲前世的經驗,早就有建設卡里巴水庫還有卡布拉巴薩水庫的預案,至於大湖區當時爲什麼沒有這麼做,那純粹是恩斯特忘記了這一點,不過,早期大湖區沿岸對東非原始積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畢竟那裡是東非最肥沃的地區之一。

而卡里巴水庫還有卡布拉巴薩水庫,就沒有這種顧慮了,受制於地形限制,這兩處區域並不適合大規模農業和工業建設。

除了贊比西河下游的廣闊平原地帶以外,東非其他贊比西河流域城鎮還有耕地,基本分佈在贊比西河的衆多支流上,就像東非首都萊茵市,它所依託的倫塞姆富瓦河,甚至是贊比西河支流——盧安瓜河的支流。

因此,現在卡布拉巴薩水庫建設,並不會對東非產生過多的負面影響,它未來淹沒的大部分區域,如今都保持着未開發狀態。

而這片區域接近三千平方公里,比盧森堡都要大,差不多和洞庭湖相當,因此這座水庫建成後,東非的大型湖泊又將增加一座。

不過,目前東非並不打算建設的卡里巴水庫,則更加誇張,它的面積甚至超過了五千平方公里,比遠東帝國的青海湖都要大,而東非第四大湖,圖爾卡納湖的面積也纔不過六千多平方公里。

所以,能夠參與卡布拉巴薩水壩的建設人員,毫無疑問都是激動的,這種工程如果能夠在他們手上完成,將把他們的履歷和個人成就推向一個新的巔峰,在東非短時間裡不打算建設卡里巴水庫前,都很難有後來者超過這個成就。

因此,布勞恩斯作爲總設計師,他不能容忍這個工程出現差錯,否則別說功成名就,甚至可能遺臭萬年。

他強調道:“卡布拉巴薩水庫的巨大容量,要求我們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否則我們都將成爲歷史的罪人,如果因爲細節上的不合格,導致未來水庫出現事故,甚至是崩塌,那對於下游地區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水壩的下游就是人口過百萬的太特市,而贊比西河下游平原地帶,也算帝國人口相對稠密的地區,擁有大量工業設施和農田,所以,工程質量必須得到保障,安全性必須達到百分之百。”

太特市作爲東非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本身還是東非的鋼鐵產業中心,而它距離卡布拉巴薩水壩的選址點,僅有不到百公里距離,並且位於贊比西河河岸位置。

所以,卡布拉巴薩水庫直接關係到太特市百萬人口的生命安全。

當然,如果卡布拉巴薩水壩建設完成後,太特市也將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比如電力,卡布拉巴薩水電站建成後,就是東非最大的水電站之一,它將使得太特市的電力成本降到一個新的水平,從而進一步增強太特市的工業優勢。

而水資源方面,卡布拉巴薩水庫高達七百億立方的容量,一但注滿,那下游平原地區的工農業用水都將得到充分供應,並且將極大減少長期以來,贊比西河下游平原以及河口三角洲地區雨季的洪澇問題。

而交通方面,卡布拉巴薩水壩建成後,太特市將不再是贊比西河航運的終點,打通和贊比西河中游地區的聯繫,加強資源的流通,擴大國內市場,鞏固太特市,欣代市的交通樞紐地位等等。

總而言之,在東非政府眼裡,卡布拉巴薩水壩的建設有着諸多優勢,尤其是其所能帶來的長期經濟利益,還有國家區域經濟的平衡作用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受益者就是太特市,還有欣代市。

因此,兩地對於卡布拉巴薩水壩的建設也是持支持態度,當然,他們顯然也對頭頂上一個面積接近三千平方公里的人工巨湖有所顧慮,因此這次卡布拉巴薩水壩建設中,兩地政府也都派出人員,對工程進行監督,避免偷工減料,設計不合理等問題出現。

當然,這些情況幾乎不可能存在,畢竟東非中央政府就一直在盯着這座國家性工程,並且是國家七五甚至八五規劃期間的標誌性項目。

布勞恩斯就說道:“這座水壩的建設,寧可超時,也不能貪功冒進,而以東非的工業和基建能力,可能也需要至少十年時間,來建設這座水壩。”

“而十年還只是一個保守數字,也就是現在東非的工業能力處於世界第一位,我們的重型裝備還有機械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如果其他國家來的話,可能需要更久。”

實際上只要足夠大膽,那東非政府完全有能力在七五規劃期間,就完成這座工程的建設,畢竟東非工業強大,又不缺乏勞動力。

但是,如今東非的發展早就過了追求速度的年代,就比如上個世紀的全國水利工程,後來的東非大運河建設,都屬於這種工程的典型,畢竟當時東非經濟和工業能力差,所以只能追求“多快好省”。

再加上當年東非技術薄弱,人才匱乏,經驗豐富的工人數量不足等等問題,所以過去的一些工程就很容易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

不過,以前,東非地廣人稀,加上工程規模不大,即便出現問題,絕大部分也能挽救,不能挽救的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

畢竟在卡布拉巴薩水庫這種面積接近三千平方公里,庫容量更是接近兩個三峽的人工造出來的世界級大型湖泊面前,東非過去的所有工程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一但出現事故,就有可能波及到下游的數百萬人口。

即便面積更大的復興水庫也沒有這樣的影響力,畢竟復興水庫下游人口沒有這麼多,而且復興大壩本身也不大,只是藉助大湖取巧成就了世界第一人工水庫的名頭。

而現在,東非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就多了,尤其是人命這一點,以前東非有黑人勞工可以使用,哪怕造成巨大犧牲,也完全不在意,而現在東非可沒有這樣的替代品,同時對本國公民的生命安全也提高到了新的層次。

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938章 換血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803章 威脅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546章 許可第92章 挖牆角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618章 良知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35章 牛馬第108章 歷史課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832章 押解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353章 下一站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467章 觀察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387章 初交手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973章 籌備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318章 朱壩鎮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402章 妥協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865章 高原省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447章 趣談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624章 要人第1092章 菜市場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556章 氣吐血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387章 初交手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248章 普吉島第1008章 分析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193章 “理想國”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86章 咖啡第936章 軍售第945章 空軍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1071章 計劃尾聲
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938章 換血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803章 威脅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546章 許可第92章 挖牆角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618章 良知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35章 牛馬第108章 歷史課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832章 押解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353章 下一站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467章 觀察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387章 初交手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973章 籌備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318章 朱壩鎮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402章 妥協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865章 高原省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447章 趣談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624章 要人第1092章 菜市場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556章 氣吐血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387章 初交手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248章 普吉島第1008章 分析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193章 “理想國”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86章 咖啡第936章 軍售第945章 空軍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1071章 計劃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