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

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

對於馮德萊恩如此不要臉的話,就算艾倫塔爾在偏袒東非也嘴角抽搐了一下。

不過如果單從戰爭規模上來看,東非的訴求完全是合理的,如果南非戰爭的規模放在歐陸戰場上,那也能排進前列。

只不過非洲是什麼地方,歐洲是什麼地方,艾倫塔爾敢肯定,南非戰爭造成的損失都不如當年奧地利對威尼斯戰爭造成損失大,畢竟威尼斯本身就是歐洲大城市,即便是周邊經濟也不差,而南非戰爭的主戰場絕大部分都是荒地,森林和草原,就算戰爭打個十年沒有進入東非核心區域,那也不會對非洲造成太大影響。

不過艾倫塔爾也只能說道:“好,東非的要求還算合理,不過葡萄牙人能不能接受這個價格我們就先不討論了,我們現在重點討論的應該是布爾共和國和開普敦,納塔爾的問題,關於這兩處區域,馮德萊恩閣下,你們東非應該對英國適當讓步,畢竟,不可能好事都讓東非佔了。”

他特意在讓步這個詞上加重語氣強調道,畢竟剛纔索爾茲伯利都沒有說話,這已經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索爾茲伯利的態度。

馮德萊恩很上道的說道:“對於和英國發生的衝突,實際上只是兩國之間的誤會,其實從歷史上來看,我們和英國之間並沒有太多的齷齪,所以我們東非願意尊重英國,不過前提是英國不能損害我們的利益。”

馮德萊恩伯爵已經主動讓出臺階,這個時候輪到索爾茲伯利開口了。

實際上就在剛纔兩人對話時,索爾茲伯利就已經明白東非對葡萄牙的殖民地勢在必得,英國即便做的再多也不可能讓東非政府在吞併葡萄牙殖民地問題上妥協。

既然這樣,就不能再繼續拿葡萄牙問題搪塞東非,這樣並不能結束戰爭,而對英國而言現在繼續南非戰爭只會賠的更多。

所以索爾茲伯利開口道:“葡萄牙的問題我們英國自有打算,不過我們肯定也不會偏袒南非戰爭的罪魁禍首。”

馮德萊恩和索爾茲伯利兩人的說辭直接等於把南非戰爭的罪魁禍首按在了“打醬油”的葡萄牙身上,不知道葡萄牙人如果知道是否會哭死過去。

“我們現在更看重的是開普敦及周邊區域,對於開普敦和納塔爾我們的態度是從一而終的,都是大英帝國神聖不可侵犯的一部分,至於布爾共和國,我們也有重要利益關係存在。”

索爾茲伯利基本挑明瞭英國的底線,那就是英國領土的完整性,以及布爾共和國的利益存在。

馮德萊恩適時說道:“我們可以保障英國在奧蘭治境內的相關利益,包括金伯利在內的英國商人財產安全,對奧蘭治境內現有已開發礦產的繼續開發和利用權力,當然,前提是遵守我國的法律。”

索爾茲伯利皺着眉頭說道:“布爾共和國畢竟是一個合法政權,所以還是繼續維持下去纔是最佳選擇。”

對比馮德萊恩笑着說道:“布爾人原本生活在開普敦市周邊,現在他們迴歸開普敦也很不錯,至於布爾共和國實際上早就名存實亡,在這幾個月裡除了已經出逃的叛軍及家屬,大部分佈爾人已經自動加入東非國籍,我們已經事實上在奧蘭治建設了政府機構。”

“哼,這只是你們單方面的說辭,萬一是受到你們的威脅呢?”

“當然不會,索爾茲伯利閣下也不要着急,伱聽我詳細解釋一下,奧蘭治原本人口也纔不到區區三十多萬,而且其中一部分已經逃亡開普敦境內,我們東非加上戰俘獲得的布爾人也僅僅十七萬左右,目前這十七萬人中有十三萬已經被我們分配到國內各個區域,就算想讓布爾人重回奧蘭治也不可能再實現。”

馮德萊恩的話很明確,那就是布爾共和國已經徹底名存實亡,讓東非把布爾共和國再吐出來已經不可能。

馮德萊恩接着說道:“奧蘭治河是兩國的天然邊界,對於奧蘭治地區,應該作爲東英兩國之間的天然界限,除此外我國可以把軍隊撤回到奧蘭治以北地區,納塔爾殖民地也可以恢復戰前兩國邊界。當然,作爲東非的善意,我們也可以適當減少對英國的戰爭賠款訴求。”

“呵呵,難不成你們真指望帝國給你們進行賠償?”索爾茲伯利譏諷道。

馮德萊恩的話在索爾茲伯利耳朵裡簡直就像放棄,英國還從來沒有給某個國家賠償過戰爭損失。

“我們英國爲了保護國家利益,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包括海陸軍的經費就超過了九千萬英鎊,我們沒有向你們索要戰爭賠款就已經是給東非面子了,這還沒算德班,東倫敦等南非城市遭受的損失。”索爾茲伯利說道。

這個時候艾倫塔爾開口道:“關於戰爭賠款這個問題,我看東非向葡萄牙政府索要即可,當然,英國政府也應該做出一定讓步,我看兩國之間停戰後恢復邊界,同時東非對英國進行一定的補償即可。”

艾倫塔爾在總結兩方意見後,給出了第三套方案。

馮德萊恩這個時候問到:“我們給英國人賠償?”

東非作爲戰勝一方,自然不可能能理解,畢竟英國還有六萬多人質在東非手裡,怎麼看都是東非站在優勢地位。

“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場戰爭英國也沒有發力,而且東非已經獲得了那麼多土地,而英國政府也需要國內有所交代,所以這是解決戰爭一個不錯的辦法。”艾倫塔爾說道。

“當然,這樣肯定對東非很不公平,不過我有一個完美的方案不知道二位認爲如何,那就是葡萄牙的戰爭賠款完全可以由英國墊付,這樣一來英國可以拿到錢,只不過由葡萄牙政府承擔,而東非獲得土地,雙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艾倫塔爾徹底把東英兩國代表繞糊塗了,隨後艾倫塔爾把自己的想法詳細的解讀了一番。

那就是南非戰爭勝利者是東非,而葡萄牙既要割地又要賠款,而葡萄牙土地由東非獲得,而賠款則由英國獲得,當然,明面上這筆錢肯定是賠給東非的,但是東非和英國私底下籤署協議,東非一分錢不掏,而英國可以獲得葡萄牙的債務關係。

這樣就等於葡萄牙土地被東非拿走的同時,經濟上也被英國控制,畢竟葡萄牙本來就欠英國一屁股債,如果戰爭賠款落實後葡萄牙本土就徹底淪爲英國的經濟殖民地,畢竟四千萬英鎊加上之前葡萄牙從英國的貸款,葡萄牙就是一輩子也別想還清。

當然,總體上英國有虧有賺,能夠更好的控制葡萄牙經濟當然是好事,但是這次南非戰爭的支出也確實很難回賬,不過控制葡萄牙本土經濟後,英國有的是辦法把軍費重新撈回來,光是戰爭賠款的債務就能回血一半,加上利息就能賺的更多。

至於東非肯定是大賺,但是英國只能及時止損,南非戰爭的失敗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遏制東非的最後機會。

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255章 五五開第629章 教育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236章 敖德薩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013章 站隊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822章 卡賓達第564章 貴人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27章 合金鋼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390章 自治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673章 象牙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8章 打探第51章 坦噶港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752章 軟柿子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443章 監視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850章 移民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381章 國禮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991章 抵達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547章 登陸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015章 市場第1402章 契卡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50章 移民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315章 交接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26章 機耕路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351章 過往第504章 借人第153章 送酒第18章 遠洋貿易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417章 炊事車第1053章 波斯灣第936章 軍售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296章 接見第802章 爭論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511章 輸血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99章 結款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290章 長絨棉第464章 勸說第852章 夏威夷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566章 比較第760章 421師野望
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255章 五五開第629章 教育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236章 敖德薩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013章 站隊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822章 卡賓達第564章 貴人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27章 合金鋼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390章 自治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673章 象牙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8章 打探第51章 坦噶港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752章 軟柿子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443章 監視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850章 移民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381章 國禮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991章 抵達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547章 登陸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015章 市場第1402章 契卡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50章 移民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315章 交接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26章 機耕路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351章 過往第504章 借人第153章 送酒第18章 遠洋貿易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417章 炊事車第1053章 波斯灣第936章 軍售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296章 接見第802章 爭論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511章 輸血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99章 結款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290章 長絨棉第464章 勸說第852章 夏威夷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566章 比較第760章 421師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