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中亞馬匪

第141章 中亞馬匪

七月末,隨着戰爭結束的還有東非的移民潮,大半年的時間,有恩斯特挖牆角,南德意志地區瞬間被掏空。

爲了搶佔戰爭奪取的新土地,黑興根財團加大了移民力度,除了所有旗下船隻全部用來移民外,還大量僱傭北歐地區的船隻。

現在戰爭結束,移民數量也足夠了,而且南德意志的移民潛力也在短時間內被恩斯特消耗一空,只能等過上一段時間才能積攢一波了。

不僅德意志移民人數回落到一個低水平,由於開發的早,遠東和奧匈帝國移民也達到了一個低水平水準。

遠東目前處在一個政治非常穩定的時期,尤其是捻軍被平定之後,北方秩序重新建立。

中原和華北常年的大規模戰亂基本上結束,而且從太平天國開始到捻軍起義,從南到北許多地區被打的十室九空,現在清國的統治者要重新開始恢復地方生產了,需要大量人口。

加之東非移民條件一直比較高,光是一個身體健康就篩選掉了大批鄉村的煙鬼和染病人員。

體質太弱,在大海上基本十死九生,而且遠東的移民條件肯定比歐洲移民要差。

畢竟歐洲移民未來回去省親,要是吐槽到東非的船上條件太差,豈不是會嚇退一批人。

至於遠東移民,那是沒有資格挑三揀四的,尤其是乘坐荷蘭船隻的移民,基本上都是人貨混裝,棲身條件更差,都快趕上黑奴待遇了。

好在東非是按照存活率給錢,所以荷蘭船東做的還不太過。

衆多移民裡只有巴拉圭和中東地區的移民維持穩定。

巴拉圭戰爭還在繼續,而且聯軍距離勝利越來越近,黑興根財團的工作人員就跟着戰線的推進,慢慢將拉人的業務向巴拉圭內陸蔓延。

中東地區的移民都是女性,桑給巴爾商人的生意越來越大,現在不僅和東非交易奴隸,而且從黑興根財團手中接手了產品的推銷工作。

大量商品和菸草,進入中東,而桑給巴爾商人只需要支付東非殖民地婦女。

這就是人口買賣,但是桑給巴爾蘇丹國樂在其中,現在中東移民的來源不僅限於奧斯曼帝國境內的亞美尼亞人,他們最遠甚至和沙俄接上了頭,業務範圍直達沙俄的中亞地區。

而以沙俄貴族的節操,自然是沒有節操,黑興根財團的產品在沙俄屬於硬通貨。

而中亞的沙俄官員肯定比不上歐洲的老爺們,其條件也就比西伯利亞那個流放地區強上一些。

所以中亞的沙俄官員想多撈着油水都比較困難,現在只需要用突厥婦女,就可以換到商品。

這對於沙俄官員來說就是無本買賣,所以本來還比較穩定的中亞地區最近馬匪橫行,專門搶劫財富和婦女。

……

移民減少,恩斯特順手就把更多的遠洋運力投入到商品運輸上來,前幾個月的戰爭,爲了儘快填補新佔領區的空白,黑興根財團屬於超負荷移民,瞬間花了大筆錢財。

現在整個東非人口移民突破百萬,恩斯特就不急於移民了,移民人數每個月恢復正常水準即可。

現在恩斯特正真關心的是減少殖民地的建設成本,實現水泥,鐵器,食品加工……在東非的落地。

長期以來,東非的水泥等現代工業材料,嚴重依賴進口,而這些工業材料的原料在東非一點也不少,完全可以自己生產,而東非缺的只是工廠等設施。

歐洲最早進行水泥工業化生產的國家是英國,時間是1824年,然後水泥廠就在整個歐洲遍地開花。

水泥本來也不是什麼高科技,當然這個高科技是相對於歐美國家來說的,歐美以外的國家還需要大量進口。

搞到水泥的生產設備對於黑興根財團來說並不困難(亞洲第一家水泥廠源於日本在1871年建設),隨便在德意志地區收購一家小水泥廠就能解決。

德意志地區邦國那麼多,每個邦國都有些產業,所以恩斯特想搞到一些技術和工廠十分簡單。

說幹就幹,很快黑興根財團就在漢堡收購了一家經營不善的水泥廠,恩斯特自然不打算在德意志搞水泥生產,現在德意志的水泥行業已經非常捲了,利潤不算太高,而且黑興根財團在歐洲沒有什麼大型礦產來支撐這些傳統工業。

並且,傳統工業的巨頭,那都不是恩斯特能碰瓷的,所以黑興根就以輕工業和比較前端的科技領域發家。

目前,德意志許多電力公司和搞科技研發的公司,背後都有黑興根銀行的投資,這些都是未來黑興根財團的奶牛。

收購了水泥廠後,連設備帶人直接從漢堡的港口用自家的船隻輸送到東非去。

二手,虧空導致老闆急於出手,所以價格非常便宜,而水泥廠的員工直接被恩斯特以援建的明義打發到東非去了。

如果讓他們留在東非,這些工人肯定是不幹的,所以恩斯特採用高薪加派遣的方式讓他們去東非指導水泥廠建設。

第一個水泥廠的選址就在達累斯薩拉姆,從漢堡到達累斯薩拉姆一路海運,還是相當便捷的,同時也方便裝運。

接下來,恩斯特打算在東非的幾個重要城市都建起一座水泥廠,第一批入選的是蒙巴薩、多多馬,姆貝亞,基蘇木,鬆蓋阿。

東非的城市,準確來說就是小鎮,人口完全不夠看,而且普通人也完全用不着,傳統方式建築的房子就很好,至少目前夠用。

投資大約五萬英鎊,這筆錢真的是非常少,因爲東非也用不了那麼多,水泥主要用在特殊路段和東非的城市,所以後續幾家水泥廠的規模甚至比不上達累斯薩拉姆的規模。

……

達累斯薩拉姆。

東非第一家水泥廠廠房正在抓緊建設,在機器設備發往東非之前,達累斯薩拉姆的工作人員通過電報就獲得了消息。

這家水泥廠將會成爲當前東非殖民地第一大水泥生產廠,並且維持一段時間。

因爲要抓緊投產,儘可能的滿足東非殖民地的需求,所以規模不能小。

後面再建幾個也是小廠,之所以多建幾個也是爲了縮減運輸成本,如果東非殖民地能解決交通問題,其實建不建當前都沒有太大問題。

而東非最不缺的就是人力,開發肯尼亞北部時,東非殖民地抓捕了大量的部落人口,用來補充勞動力,所以在西北戰場時東非沒有在西北抓捕土著,反而將他們全部驅趕了出去。

(本章完)

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30章 漢薩省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099章 鋼鐵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55章 羞辱第353章 下一站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037章 電氣化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223章 “療養”第389章 易手第1504章 脫鉤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2章 戰場間隙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861章 分贓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991章 抵達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207章 換牌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60章 記者會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67章 鐵甲艦第220章第49章 疾病防控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865章 高原省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536章 間諜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1199章 討論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445章 凱末爾第80章 農業第830章 蓄水池第925章 造船業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732章 雙輸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1448章 竊聽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396章 推測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367章 鐵甲艦第1272章 犀牛園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422章 蘇聯第1236章 敖德薩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318章 朱壩鎮
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30章 漢薩省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099章 鋼鐵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55章 羞辱第353章 下一站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037章 電氣化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223章 “療養”第389章 易手第1504章 脫鉤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2章 戰場間隙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861章 分贓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991章 抵達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207章 換牌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60章 記者會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67章 鐵甲艦第220章第49章 疾病防控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865章 高原省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536章 間諜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1199章 討論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445章 凱末爾第80章 農業第830章 蓄水池第925章 造船業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732章 雙輸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1448章 竊聽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396章 推測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367章 鐵甲艦第1272章 犀牛園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422章 蘇聯第1236章 敖德薩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318章 朱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