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

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

借款自然不是這麼簡單就借出去的,想要在普法戰爭中利益最大化,還要在政治上有所訴求。

而作爲南德意志邦國的黑興根也有義務參與進入,雖然黑興根是普魯士的領土,但是黑興根王室的名頭依然可以拿來借用。

“威廉叔叔,黑興根作爲德意志的一員,也有義務參與到普魯士對法國的抵抗戰爭中去。”

嗯!威廉一世有些不懂,恩斯特這話什麼意思?公司的錢都借出來了,黑興根王室還想怎麼出力。

“雖然,黑興根現在是普魯士不可分割的領土,但是我們東非王國作爲德意志邦國成員之一,也有義務出些力。”

“呃,你們東非王國也打算參戰!”威廉一世彷彿聽到了天大的笑話,雖然東非王國成立的那天,就是一個公認的德意志人的國家,但是東非那個地理位置,大家也就圖一樂,不會真把非洲當歐洲吧!

“不,是黑興根作爲德意志邦國參戰。”

“恩斯特,恕我直言,黑興根現在只是名義上的德意志諸侯,由我們普魯士代勞就……”

突然,威廉一世卡頓住了,他突然想到黑興根確實已經成了普魯士的一部分,可裡面還真有一批軍事素養不錯的人員,普魯士無權徵用。

普魯士早就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了,可義務兵也只能強徵普魯士境內的公民,可黑興根那個軍校其學員身份最開始是恩斯特搞得所謂“遠東留學生”,那就不是普魯士公民,後來東非王國成立,這批遠東留學生,自然也就變成了東非王國公民。

其實,普魯士早就關注黑興根軍事學院了,畢竟徵兵是普魯士最重視的一項任務,而黑興根軍事學院其實是註冊在普魯士的非正規軍事院校,也就是野雞學校。

開始普魯士政府對康斯坦丁親王辦這個野雞學校並不重視,畢竟黑興根屁大個地方,人口也就那麼點,能玩出什麼花活。

但是他們沒想到,這個野雞學校根本就不在普魯士招生,而是從遠東弄來一大批所謂“留學生”。

這也沒什麼,一個野雞大學,學員還是來自遠東那個世界“知名”大國,普魯士對遠東的印象也就像其駐遠東公使在直隸所見到的一樣,和南方的奧斯曼帝國有一拼。

不過後來,普奧戰爭爆發,普魯士就改變了想法,黑興根當地徵兵部門之前在給中央政府的報告中提到:其學員,服從性好,紀律性強,參觀其演習,軍事素養可以與普魯士一般軍隊相比。

實際上,就是想把人數衆多(同黑興根地區相比)的學員拉去當炮灰,自然被當時的黑興根王室駁回,這可是“留學生”,而不是普魯士公民,而且當時東非缺人手,黑興根軍事學院全是速成班,還要往東非送,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再後來,威廉一世開始關注黑興根軍事學院,那就要說到柏林軍事學院了。

康斯坦丁親王憑藉關係,強塞了兩個最優秀的黑興根軍事學院學生進入其中學習,當時恩斯特重視的人才也就三個,現在東非王國陸軍總參謀長思維特就是其中之一,因爲恩斯特需要一個能力出衆的人,到東非去替自己制衡僱傭兵派系和財團派系。

而剩下兩個,也是萬里挑一的人才,就被恩斯特送入柏林軍事學院深造。

關係戶麼!所以他倆去柏林軍事學院後初期的生活可想而知,但是很快柏林軍事學院就被其學習能力所震驚到。

在柏林軍事學院這個普魯士王國頂尖軍事學府,兩人每次成績都名列前茅,因爲其都來自黑興根軍事學院,被學員和教師們稱爲“黑興根雙雄”。

雙雄表現出色,而且其來自遠東,同時還是黑興根軍事學院這個野雞學校出來的學生,加上走後門,天然帶流量,導致威廉一世也有所耳聞。

他還在柏林軍事學院接見過兩人,確實屬於人中龍鳳,,雙雄的出名,也就帶着黑興根軍事學院在普魯士有了一點小聲望,改變了普魯士一部分人對遠東的印象,遠東人還不錯,有這麼多人才,結果到了普魯士才綻放出來,可見不是其國民素質弱,而是政府愚蠢,故意打壓人才。反過來就是說,我們普魯士教育就是強。

對黑興根軍事學院印象還不錯的威廉一世問道:“你們爲什麼不以東非王國的名義參戰,而是要以黑興根親王國名義參戰?”

“東非雖然也是德意志國家,卻地處海外,而黑興根則是傳統的南德意志邦國,普法如果發生戰爭,勢必波及到南德意志,自然要以黑興根的名義參戰。”

恩斯特這樣解釋,實際上是將東非王國剝離出來,東非王國不能同法國交惡,畢竟以後擡頭不見低頭見的,可東非王國又想拿到一部分利益,那怎麼辦,自然是小號上線,用黑興根拿到利益,再轉交給東非王國。

有了這一道程序,可太重要了,如果東非直接向法國宣戰,那法國未來勢必要在非洲和東非爲難。

而黑興根就不一樣,因爲現在黑興根真的是普魯士的一部分,黑興根拿多少利益,法國人也會把賬算在普魯士身上。

“你們有什麼訴求?”威廉一世問道。

畢竟,無利不起早,黑興根王室主動參戰,肯定是想要什麼好處。

“威廉叔叔,其實不是什麼難事,伱也知道東非的地理位置,我們只是想要得到一座法國人在東非海域的小島罷了。”

“小島?”

“是的,此島是科摩羅羣島的一部分,現在是法國人殖民地,叫做馬約特島。對於東非來說,這個島嶼的位置很關鍵,但是對法國反而用處不大,因爲法國在西印度洋還有其他島嶼存在,如果王國能戰勝法國,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談判得到馬約特島。”

這個訴求確實不高,一座島嶼,聽都沒聽說過,威廉一世想到,而且如果能用一座島嶼換取黑興根軍事學院加入戰場怎麼看都很划算,對於普魯士來說,現在軍隊是多多益善,畢竟對手是“歐洲陸軍第一強國”法蘭西。。

“可以,如果黑興根參戰,戰後我們會把這個島嶼的所有權交給黑興根王室。”

“對了,威廉叔叔,雖然黑興根參戰,可這支部隊的指揮權我希望交給利奧波德堂兄。”恩斯特說道。

“當然沒有問題!”這在威廉一世看來都不算要求。

但是這對恩斯特來說非常重要,黑興根軍事學院是自己的“黃埔”,可不是真去給普魯士當炮灰的。

這一次普法戰爭,也可以順勢看看黑興根軍事學院的能力到底怎麼樣,同時對這批學員進行歷練,戰場纔是軍人的成長地,軍校培養不出真正的軍事家。

以後東非面臨的敵人,不可能永遠都是土著,所以讓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經過戰火歷練很重要。畢竟東非未來是要以他們爲根基搭建東非軍隊體系的。

利奧波德也就是普法戰爭的導火索之一,其西班牙王位被法國人攪和沒了,所以利奧波德依然在普軍擔任要職,未來估計也就只能子承父業了。

卡爾親王可是原本普魯士陸軍總司令,在軍隊裡能量巨大,所以利奧波德在普軍裡也是一路高升,加上弟弟卡羅爾一世去了羅馬尼亞,所以未來利奧波德在普軍地位至少也能排進前十。

將黑興根軍事學院學員交給利奧波德,恩斯特也放心,畢竟都是自己人。

(本章完)

第1027章 合金鋼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320章 雙標第471章 漏洞第494章 假情報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344章 輿論戰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608章 會面第84章 消息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36章 道路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1223章 “療養”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259章 同意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215章 交涉第380章 夜談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539章 鄰居論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998章 貝拉市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390章 自治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811章 送行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315章 交接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403章 撤資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536章 間諜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326章 野望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13章 野望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1099章 鋼鐵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05章 提速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62章 打魚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4章 動員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137章 補丁第207章 換牌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483章 新民族第57章 探險隊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446章 災情
第1027章 合金鋼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320章 雙標第471章 漏洞第494章 假情報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344章 輿論戰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608章 會面第84章 消息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36章 道路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1223章 “療養”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259章 同意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215章 交涉第380章 夜談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539章 鄰居論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998章 貝拉市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390章 自治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811章 送行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315章 交接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403章 撤資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536章 間諜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326章 野望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13章 野望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1099章 鋼鐵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05章 提速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62章 打魚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4章 動員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137章 補丁第207章 換牌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483章 新民族第57章 探險隊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446章 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