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金沙薩

“剛果河流域,唯一的可惜的就是航運,終止在金沙薩,而金沙薩目前是剛果河上唯一有潛力和基桑市(基桑加尼)相比的城市,不過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上,那就是出海口問題,沒有出海口,金沙薩只是一個死港口,只能供東非自己使用,其貨運量甚至不及烏班吉河對東非重要。”

原歷史,直到1881年,殖民主義探險家斯坦利才抵達金沙薩,那時散落的村莊和數千人黑人。

而東非奪取金沙薩的時間要早三年,目前金沙薩的人口也不過區區三千多人,因爲東非並不算入本地黑人人口。

“剛果河流域,除掉黑森省,還有高原地帶的幾個省,可以說經濟價值極地,最豐富的資源也就是原木,但是原木並不能出口,也就基本等於沒有價值,所以剛果河流域基本上沒有什麼產出。”

“同時,即便打通大西洋出海通道,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取出海口,金沙薩的依然會因爲下游的瀑布羣而遭受阻礙,所以我們想把剛果河流域到大西洋之間打通,基本上就兩個方案,修建鐵路實現水鐵聯運,或者修建運河。”

運河工程如果靠大力飛磚的方式,有很大的實現可能性,趁着東非的黑人還有點作用,修建一條百公里的運河,確實可以繞開下游瀑布羣。

主要需要克服的是地形上的困難,來延緩河流落差,而且現在東非炸藥產能很可觀,不需要純依賴人力來解決所有問題。

不過這個方案所需要的勞工數量也是突破天際的,按照東非現在西部的發展趨勢,根本無法負擔的起,最主要的是下游還控制在葡萄牙手中,不解決葡萄牙問題,那一切都是鏡花水月。

“金沙薩的居民,一定比例上是軍隊,其次從事對下游地區的出口貿易,包括生活用品,藥品,而在其他方面,基本上都是競爭關係,就比如龐大的林業資源,這種東西連東非東部草原都不缺,何況是同區域內的其他勢力,他們還能同時向本國出口,而且在礦產資源方面也比這裡有優勢的多。”

щшш◆ttκΛ n◆C○

金沙薩市的貿易說到底,還是依賴東非的工業,這是很多殖民地所不存在的,所以他們很多物品需要從歐洲進口。

剛果河中部處在盆地裡,地勢平坦,但是數百條支流全部匯入主航道,水量很大,所以流速也比一般河流要大,從基桑市到金沙薩花不了幾天時間。

而基桑市即便通過水運和金沙薩市相連,距離也超過一千五百多公里,不過從基桑市出發,到金沙薩市的單程速度很快。

金沙薩市是非常年輕的城市,所以沒有什麼生產能力,貨源主要來自基桑市。

不過這也對船舶的通行能力提出了要求,剛果雨林裡可沒有縴夫拉船,所以就只能在船舶動力上多下功夫,而蒸汽機和內燃機驅動也就成了首選,好在東非積累了相關經驗,尤其是三大湖區域內河航運發展很迅猛,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題,所以基桑市的船舶製造業比較發達。

但是如果逆流而上,就要反過來,不過不至於像金沙薩下游河段一樣,因爲地勢陡然降低而無法通航。

而東非通過航運,能把這些物資輸送到金沙薩市,然後由比利時人來向下遊地區經營,至於葡萄牙早就已經斷絕和東非之間的貿易,尤其是那些有消費能力的安哥拉農場主。

不過即便是這樣,在剛果河上也主要以中型船舶爲主,太小不容易控制,而且要預留燃料空間,太大不好維護,整個剛果河沿岸東非總共才建設幾十個據點。

“藥品是金沙薩市出口的一個大頭,我們東非在這方面比其他地區有很大的話語權,像奎寧就是必不可少的出口商品,在比屬剛果和安哥拉十分暢銷,除此外其他藥品需求也比較大。”

這主要是東非發展好,人口多,造成東非在此領域經驗充分,話語權重。畢竟如果藥效不足,東非也無法在這裡立足,且擁有非洲最多的移民人口,東非人口對各方勢力來說是一個秘密,但是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東非移民人口最多。

至於黑人,作爲土著有很強的免疫性,當然,不排除他們居住分散,所以疾病來不及傳播。

現在非洲土著依然以原始社會制度爲主,村落和部落是主流,所以人口稀少,且比較分散,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疾病的擴散。

當然,像瘧疾這種依靠蚊蟲叮咬的疾病就防不勝防了,非洲地處熱帶,對蚊子來說,和南美,印度一樣,是最適合居住的大陸,但是這也使得東非的驅蚊產品在成爲熱銷貨。

不過這個時代,很少有人瞭解蚊子和瘧疾之間的關係,所以他們只是簡單當做驅蚊產品來使用,而不是像東非一樣強制成爲生活必需品。

所以即便有殖民者爲了提高生活品質,購買驅蚊產品,但是很少給奴隸還有工人分享。

這種情況下,東非保證人口增長,遏制疾病傳播的秘密也就沒有傳播出去,畢竟蚊蟲是多種熱帶疾病的媒介,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東非的人均壽命和健康水平。

而且其他地區水深火熱,還能進一步拓展東非藥品出口銷路,這種事就是一舉三得。

所以不要看金沙薩人口不多,看着藥品和生活用品轉銷,爲東非賺取的利潤一點也不比東部的某些城市低,當然,上游的基桑市也是受益者。

“整個西部和比利時剛果交匯地帶的城市,也就班吉市和金沙薩市勉強能看,而且軍事意義大於經濟意義,不過根據上面的消息,未來幾年,金沙薩市要繼續擴容,而且直接由中央領導。”

剛果雨林盆地地區,到目前爲止都沒有劃分行省,而是作爲地區和西南非洲一樣的存在。

而這裡唯一的“大”城市,也就是金沙薩市,所以由中央直管再正常不過,就像西南非洲三座城市由國防部和政府共同接管一樣。

而金沙薩對東非軍方的意義很大,這裡會作爲未來東非對葡萄牙的前沿城市陣地。

因爲金沙薩就建在兩國邊境上,這裡是寬果河和剛果河的交匯點,是水陸交通樞紐,現在唯一缺乏的就是人口,所以爲了對安哥拉的攻略,金沙薩市發展也被提上東非日程,也是未來南大西洋附近的重點發展城市。

實際上金沙薩對岸還有布拉柴維爾,但是布拉柴維爾貼近剛果河左岸狹長地帶分佈,北邊就是比屬剛果,所以不是東非的重點發展對象,而一河之隔的金沙薩就可以藉助河流,起到一定的軍事防禦,和交通功能。

而且未來東非是有意直接修建橋樑,打通金沙薩和布拉柴維爾交通的,畢竟河流兩岸沒有必要發展兩座城市。

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027章 合金鋼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200章 電氣化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454章 軍演第1374章 波斯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821章 裁軍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938章 換血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45章 空軍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3章 國際調停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89章 佔領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291章 “偷國”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852章 夏威夷第255章 五五開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769章 籌碼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381章 國禮第1018章 磋商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861章 分贓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99章 岸防炮第454章 軍演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904章 卡賓達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811章 送行第930章 漢薩省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1189章 邀請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847章 畜牧業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113章 野望第48章 訂婚第189章 佔領第1154章 斷案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303章 撤資第468章 西南非洲
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027章 合金鋼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200章 電氣化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454章 軍演第1374章 波斯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821章 裁軍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938章 換血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45章 空軍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3章 國際調停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89章 佔領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291章 “偷國”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852章 夏威夷第255章 五五開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769章 籌碼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381章 國禮第1018章 磋商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861章 分贓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99章 岸防炮第454章 軍演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904章 卡賓達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811章 送行第930章 漢薩省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1189章 邀請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847章 畜牧業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113章 野望第48章 訂婚第189章 佔領第1154章 斷案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303章 撤資第468章 西南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