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產業轉移

德萊恩的話自然不是無的放矢,東非政府確實有打算藉此機會,緩解國內的社會矛盾,而其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爲了壓縮工黨組織在東非的生存空間。

歐洲如今各國工黨發展的情況,一定程度給其他國家提了醒,放任所謂“市場行爲”無序發展,自己不改變,那日後工黨會幫着改變。

哥里肖恩雖然很不情願,但也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他只能裝作無奈的說道:“好吧!我也只能自認倒黴,畢竟爲了支持國家的工作,也就只能自我犧牲掉一部分利益了,不過,廠子轉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調查員先生,你們能不能寬限一些時間。”

對於哥里肖恩的請求,德萊恩沒有第一時間拒絕,畢竟哥里肖恩的態度比剛纔好了許多。

所以,在沉思了片刻後,德萊恩對哥里肖恩廠長說道:“我可以幫你向上面爭取一下,不過這也是你最後的機會,想再像以前一樣陽奉陰違,肯定是不行了,這次上面是認真的!”

對於德萊恩願意幫忙,哥里肖恩看似認真的保證道:“這是自然,我們這個廠的規模也不算小,所以轉型也需要時間,這半年裡,我們肯定可以完成後續工作。”

德萊恩打斷道:“哥里肖恩先生,我可沒說寬限多久,不過,兩三個月應該還是可行的,你還是抓緊準備吧!”

說罷,德萊恩夾着公文包,就離開了哥里肖恩電器廠的辦公室,順着名單準備去找下一家“倒黴蛋”。

而哥里肖恩在目送德萊恩離開後,立刻就變了臉,罵道:“什麼玩意,呸!”

這個時候,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打開,這讓哥里肖恩嚇了一大跳,還以爲德萊恩那個喪門星又回來了,結果定睛一看,走進來的是他的弟弟奧基恩,緊繃的身體癱軟在沙發上,心跳卻還在有力的跳動,他長舒了一口氣。

而此時奧基恩腦賊頭鼠腦的看着門外,又把腦袋轉回門框內,對哥里肖恩問道:“大哥,剛纔那個傢伙是誰,哪個部門的工作人員,他來我們廠幹什麼?”

奧基恩是哥里肖恩的第三個弟弟,同時也是哥里肖恩電器廠的車間主任,哥里肖恩電器廠是一個家族式企業,這很正常,畢竟在東非這種市場經濟相對不健全的國家,任人唯親在如今東非的民營企業裡,是比較普遍的情況。

當然,一些理念比較先進的企業,已經開始了在管理上面的轉型,不過,對於哥里肖恩電器廠這種比較低級的產業,管理上也確實不需要太細緻。

哥里肖恩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沒好氣道:“說過多少次了,在廠裡叫我廠長,不要叫大哥,還有,進我的辦公室要敲門,差點被你這混蛋嚇死。”

對於哥里肖恩的話,奧基恩完全當做耳旁風,他很沒有自覺的坐到哥里肖恩對面,一邊翻着桌上的茶葉盒,給自己倒上一杯茶水。

然後,懶散的說道:“我這不是過來看看情況麼?剛纔那個人,看起來挺不好惹,一股子官味。”

對於後半句,哥里肖恩還是比較認同的,他解釋道:“剛纔那個傢伙是市場監管局的調查員,確實挺不好打交道。”

奧基恩說道:“太難爲你了,大哥?”

哥里肖恩說道:“難爲倒也說不上,不過最近市政府有大動作,以前以爲是雷聲大雨點小,這次看來,很有可能來真的。”

聽着哥里肖恩雲裡霧裡的話,奧基恩完全不知所言,不過好奇心也被勾起來,他問道:“大哥,你知道我們腦子笨,還是直接說市裡面想幹什麼好了。”

奧基恩只是個車間主任,平時的主要工作就是監督工人幹活,這也是哥里肖恩對這個弟弟的安排,因爲他也清楚,奧基恩沒有什麼特殊才幹。

事實上,就現在奧基恩乾的這份簡單工作,他本人也不太用心,經常開小差,跑到哥里肖恩的辦公室摸魚或者睡懶覺。

所以,對於奧基恩這個弟弟,哥里肖恩完全拿他沒有辦法,只求他不要搗亂就已經足夠了。

哥里肖恩家和很多東非家庭一樣,家裡麪人口很多,他這一輩,整個家族就有十幾個兄弟姐妹,而親兄弟有兩個,他是老大,有兩個弟弟,同時還有兩個妹妹。

從哥里肖恩家就可以看出來,東非這些年人口爆發增長的原因,老一輩東非人,基本上很能生。

雖然對奧基恩挺頭疼,他還是耐心解釋道:“這不是五五規劃裡,強調全國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麼!市政府的調查員認爲我們廠目前的技術和設備已經落後,所以催促我們廠更新換代。”

聽到,哥里肖恩這麼說,奧基恩大爲不解:“我們給市裡面納稅,他們還管我們機器的問題?”

哥里肖恩說道:“這是自然,你以爲人人都像你一樣,屬於隨時可以被取代的那種?我們廠看起來有些規模,實際上要技術沒技術,要人才沒人才,也就只能乾點最簡單的零件加工工作,這還是當年我在國營廠裡當學徒時學來的。”

奧基恩眼神幽怨的說道:“大哥,你乾脆說我是廢物得了,我不是斤斤計較的人。”

“咳咳……”哥里肖恩有些尷尬的說道:“總而言之呢,就是差不多的意思,你只要知道,我們廠沒有你想象那麼重要就對了,畢竟在政府看來,我們也不是不能被取代。”

“我們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從別人那裡買現成的機器設備,然後僱傭工人來幫我們幹活。”

“既然如此,也就意味我們沒有核心技術,這種簡單的工廠,基本上有錢就能搞定,所以才容易被別人拿捏。”

“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更深層次的的情況是,現在市裡面要淘汰掉我們這種落後工廠,要麼從卡賓達市搬走,要麼就停工。”

後者顯然不在哥里肖恩的考慮範圍之內,畢竟他還指望這個廠吃飯呢!這種淺顯的道理奧基恩也很清楚,畢竟廠子關停了,他這個車間主任不就沒了,那他上哪去找這麼輕鬆的活。

所以,奧基恩試探道:“那大哥你的意思是想把這個工廠搬走,還是說怎麼樣?”

哥里肖恩說道:“目前就兩個辦法,第一是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對咱們家的工廠進行全面整改,第二就是把廠子搬到其他地方去,這樣卡賓達市也就管不到我們了。”

奧基恩疑惑的問道:“全國政策不一樣麼?離開卡賓達到其他地方,政策就不一樣了?”

對於弟弟的疑惑,哥里肖恩解釋道:“那還是有差別的,就比如卡賓達這個地方,這裡可以說是帝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所以情況和國內大部分地區,肯定有些區別。”

“我這個小廠子,放在卡賓達市確實無足輕重,畢竟卡賓達市的企業太多了,根本就不缺我們這一家,但是對於那些經濟不發達的地方來說,有一個工廠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他們沒得挑。”

這麼一說,奧基恩自然也就明白了,他對哥里肖恩說道:“那大哥的意思是把工廠遷到國內其他地方?”

“不過,這也很難的吧!我們的客戶都在這裡,而且工人也不可能跟着我們一塊走,到時候到了新的地方,我們還要重新培養一批熟練工人,這還不如不搬遷呢!畢竟,卡賓達市經濟發達,我們大不了多花點錢,把設備換掉。”

卡賓達市經濟發達這一點纔是奧基恩所看中的,他可不想到時候跟着大哥跑到窮鄉僻壤裡去,其他地方怎麼可能比卡賓達更有意思。

這裡奧基恩自然淘汰了東非的其他大城市,畢竟大城市的地價貴,大哥肯定不會花這筆冤枉錢,有在大城市買地建廠的錢,還不如直接更換設備,繼續待在卡賓達市呢。

總而言之,奧基恩不太願意到落後的地方去,這不方便他自己的生活和消費。

哥里肖恩對他說道:“哼哼,你以爲我爲什麼想要把廠子搬走?你也不看看我們廠裡的機器設備,那都是七成新,再用個十幾年都沒有問題,政府一句話,我就把他們換了,太浪費了。”

“這些機器設備也不是大風颳來的,而是花錢買來的,我這纔剛用他們回些本,可不想就直接淘汰掉,必須再多賺一些還差不多。”

“至於你所說的那些問題,我也很清楚,其實,國內都不是好選擇,畢竟在國家大方針下,各個地方的執法力度和地方法規就算有差別,但總歸會朝着一個方向發展。”

“把廠子搬到這些地方,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而且,我們的原材料供應商也在卡賓達市,所以,廠子就算搬遷,也不能離這裡太遠。”

哥里肖恩電器廠生產電器零件,但事實上他的上游還有很多廠商,所以,電器廠的發展也要考慮到上游供應商,如果距離太遠,肯定是行不通的。

雖然說,如今東非交通已經比較便利和發達,但是這個運費哥里肖恩並不想出,而且這還要考慮到市場距離可能又要多套一筆運費,除非能在新地方,重新開拓市場,但這就更不划算了,所以廠子不能距離卡賓達市太遠。

而哥里肖恩的話,就徹底讓奧基恩感到糊塗了,他問道:“這不行,那不行也太多事了,大哥你說怎麼辦?”

而哥里肖恩胸有成竹的說道:“這就是你和我的差距了,你只想到國內,而我的目光卻已經放在了國外。”

奧基恩驚訝道:“國外!大哥,你打算把廠子搬到美國或者歐洲麼?”

哥里肖恩狠狠地白了奧基恩一眼,隨後說道:“你可真是個豬腦子,搬到那麼遠的地方,成本就是個大問題,而且我們的麻煩更多,畢竟供應商和市場都在國內,還有,強龍不壓地頭蛇,我們跑到美國和歐洲,恐怕也只是給別人送點心。”

隨後,他話鋒一轉,有些洋洋得意的說道:“我說的國外,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隔壁的黑角市。”

這麼一說,奧基恩恍然大悟:“原來是比利時人的地盤,我還以爲是歐美呢!”

哥里肖恩不理會他的驚訝,而是分析道:“黑角市的稅收不高,而且管理寬鬆,地價和人工成本也比東非相對低一些,當然,最關鍵的是就在卡賓達市隔壁。”

“我們把工廠搬到黑角市,花不了多少錢,這樣這批機器就又能用上許多年,同時,因爲黑角市距離卡賓達近,鐵路和公路交通方便,我們採購原料,還有運輸成品很方便。”

“而且,黑角市和東非之間沒有關稅問題,這也省了我們很多麻煩。”

黑角市是比利時剛果自治領的行政中心,而比利時已經加入了東非主導的東南非共同市場,所以哥里肖恩才意識到,在黑角市投資,反而比在國內投資條件更好一些。

當然,東非建設這個共同市場,東非肯定也不吃虧,東非商品也可以藉助這個跳板,進入比利時國內,亦或者再從比利時進入歐洲。

至於企業的選擇,剛果自治領就在東非眼皮子底下,想跑也跑不了,更何況他們也擺脫不了東非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國內大市場。

就像哥里肖恩,他的工廠不可能設置到歐美,就算在國外,也只能在東非周邊地區和國家,而且這個地方還不能太落後,畢竟他的工廠對電力,基礎設施等有一定的要求。

所以,黑角市這個有一定經濟和工業基礎,且緊挨着東非的外國城市,就成爲了哥里肖恩最好的選擇。

黑角市和卡賓達可以說是兄弟城市,兩者都在剛果河北部,距離不過幾十公里,人員和貿易往來,基本上沒有障礙,所以,哥里肖恩把工廠搬到黑角市再合適不過。

當然,哥里肖恩自認爲機智過人,實際上也有考慮不到位的地方,畢竟黑角市的比利時政府顯然也不是做慈善的地方,該收的稅一樣也不會少。

更何況如今,世界工業產能日益過剩,他抱着自己的工廠,不想做出改變,就只能繼續和其他歐美廠家內卷,但是,他又不願意升級產業,那別人調整過來後,成本只會比他更低,這樣一來,利潤越來越低,最終就有可能被經濟危機的大浪拍死在沙灘上。

同時東非國內也打擊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商品,即便他把工廠搬到黑角市,也改變不了這一點,而這也就意味他會失去原本國內的不少客戶。

當然,具體哥里肖恩電器廠未來的發展會如何,還要看他本人的操作,如果能另闢蹊徑,說不定能賺到更多的錢,而另一種局面,自然是破產了。

不過,他真打算把廠子搬到黑角市,那東非政府自然不需要考慮他企業未來的命運。

第572章 停火線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199章 討論第968章 分歧第104章 飲食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61章 危與機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50章 移民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063章 推力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424章 奔逃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50章 移民第1265章 新世界第464章 勸說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617章 行動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867章 推銷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19章 農忙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430章 客人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904章 卡賓達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45章 羅恩羅達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261章 威脅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259章 同意第547章 登陸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47章 聯姻事宜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498章 移民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228章 留學生第31章 部落衝突第964章第1265章 新世界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426章 回歐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276章 “老朋友”第981章 捷徑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23章 誘拐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52章 黑幫
第572章 停火線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199章 討論第968章 分歧第104章 飲食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61章 危與機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50章 移民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063章 推力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424章 奔逃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50章 移民第1265章 新世界第464章 勸說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617章 行動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867章 推銷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19章 農忙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430章 客人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904章 卡賓達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45章 羅恩羅達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261章 威脅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259章 同意第547章 登陸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47章 聯姻事宜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498章 移民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228章 留學生第31章 部落衝突第964章第1265章 新世界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426章 回歐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276章 “老朋友”第981章 捷徑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23章 誘拐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52章 黑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