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提爾皮茨

第962章 提爾皮茨

1899年2月,彭巴港。

在彭巴港一羣德國海軍人員正在和東非海軍人員進行交流,他們對東非軍艦不怎麼感興趣,而是爲了東非的潛艇而來。

帶隊的是德國海軍提爾皮茨,德國海軍大臣提爾皮茨訪問東非海軍,本來是爲了加強兩國海軍的合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希望東非能夠開放部分港口,或者殖民地作爲德國海軍日常訓練或者落腳點。

不過在巴加莫約市的提爾皮茨在一位德國商人的口中,得知東非潛艇的存在,所以就臨時起意到彭巴港對東非潛艇進行考察。

在取得東非海軍和政府同意後,提爾皮茨一行人抵達了南部的彭巴港,這裡是東非潛艇部隊目前唯一的母港。

當然,東非肯賣提爾皮茨這個面子,主要還是因爲他的特殊身份,要不然作爲恩斯特所看中的戰略性武器,根本不可能給這些外人演示。

提爾皮茨,全名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1897年被威廉二世任命爲帝國海軍大臣,前世德國大洋海軍之父,他曾說過“沒有強大的海軍,德國的世界作用就如同沒有殼的軟體動物。”

毫無疑問,提爾皮茨是威廉二世大海軍計劃的主要執行者之一,如今這位前世德國大洋海軍的締造者在主導德國海軍發展後,第一次到訪東非。

而提爾皮茨看中東非也並不出人意料,作爲世界海軍強國之一的東非海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拉攏價值,更何況東非海軍手中掌握着德國海軍所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較爲豐富的海外基地,自己東非海軍所處的優勢地緣位置。

東非直面兩大洋,尤其是在印度洋方面,對亞歐航道具有極大威懾力,在印度洋區域內的實力僅次於英國皇家海軍。

而東非又在太平洋區域擁有多個殖民地,這都是當前德國海軍所欠缺的,尤其是在威廉二世政府的世界政策之下,德國海軍處在極其尷尬的境地,即便新建軍艦,也改變不了德國海軍惡劣的地緣環境,

缺乏殖民地和海外基地的情況下,德國海軍即便軍艦數量再多,也只能在歐陸發揮作用,而不能形成英,法那樣的世界影響力。

就像前世某大國,即便海軍實力達到世界第二,也不可能跑到波羅的海抽立陶宛的巴掌。

而縱觀全世界,在德國海軍眼中,沒有比東非更好的合作者,這也是提爾皮茨將東非作爲重點的原因。

“東非海軍的潛艇看起來很不錯,我本人認爲潛艇對於海洋戰略的作用絲毫不遜色於水面艦艇,就是不知道你們的海軍潛艇具體性能如何?”

在初次見識到東非艦艇後,提爾皮茨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爲他的直覺告訴他,眼前的這條大傢伙絕對不一般,光是浮在水面的部分推斷,排水量至少應該在上百噸以上。

而東非建造這種大傢伙,顯然不是用來當做玩具的,所以提爾皮茨初步判斷,東非潛艇很有可能具有較強的作戰能力。

早在普法戰爭時期,提爾皮茨就對潛艇在戰爭中的潛在威力產生了濃厚興趣,畢竟當時普魯士海軍實力弱小,所以在普法戰爭時期普魯士海軍大部分時間只能窩縮在海港裡,警惕法國海軍從英吉利海峽通過,這對於普魯士海軍而言是非常尷尬的。

這種憋屈的環境下,當時提爾皮茨自然尋求處在在劣勢狀態下,普魯士海軍如何應對強大的法國海軍,而潛艇明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畢竟其功能和水面艦艇明顯有巨大差異。

“我國對潛艇的研發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開始,目前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採用內燃機作爲動力,目前世界上應該沒有其他國家有類似的潛艇存在。”東非潛艇艦隊監視長克林特曼頗爲謙虛的說道。

前世德國在1913年才研發出潛艇專用柴油機,而東非大大加入了這一進程,本身東非在內燃機領域研發屬就於頂尖水平,加上提早佈局,恩斯特的重視,這讓東非軍用潛艇率先橫空出世,並且組建了世界最早的潛艇部隊。

實際上早在1720年,俄國人尼科諾夫就在彼得大帝支持下建造了第一艘軍用潛艇,但是彼得大帝去世後,俄國海軍取消了所有支持。

之後的兩百多年裡也有人不斷嘗試突破潛艇技術,但是作用都不大,而支持潛艇水下遠距離航行的合適動力,還要等柴油機、電動機等技術成熟後才行,而恰好,東非在這些領域都比較強,所以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東非潛艇才能橫空出世。

“眼前的鸚鵡螺號尋常深度也能達到六七十米左右,水面排水量兩百多噸……可以長距離航行,不過故障率相當高,在此前我們東非的克洛號潛艇就直接失蹤。”

克洛號實際上是並沒有裝備海軍,而是當初索倫湖潛艇研究所的一艘實驗品,在第八次試航中因爲故障沉入索倫湖,因爲索倫湖的深度,所以也沒打撈上來。

而目前東非海軍僅有四艘潛艇,最老的一艘也才服役三年時間,在此前東非潛艇已經實現了一次迭代,目前這艘鸚鵡螺號和其他三艘現役潛艇在技術上相當成熟,只不過克林特曼沒有和提爾皮茨說實話罷了。

即便德國和東非關係不錯,克林特曼也不可能無私到向德國人透露東非潛艇的核心數據,之前所提到的都是比較保守的數字,甚至夾雜着上一代東非軍事潛艇的數據。

即便如此,也讓提爾皮茨眼前一亮,先不管東非潛艇技術如何,能夠應用於實戰那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更何況東非甚至爲潛艇組建了專門的部隊。

“克林特曼上校,如果不出意外,你們的潛艇毫不誇張的說在全世界範圍內應該都是最先進的。”

提爾皮茨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東非藏的太深,這個情況自己居然現在才知道,那其他國家說不定也有類似項目。

實際上東非潛艇“暴露”也是無法避免的,除非東非潛艇部隊整天窩在彭巴灣不出去,而彭巴灣的深度顯然不適合潛艇訓練和作業,所以在印度洋頻繁活動的潛艇,終歸會被人發現。

向提爾皮茨彙報這個消息的德國商人就是其中一員,他在一次到貝拉港的生意中,在船上意外看到了從水下上浮的東非潛艇。

當然,他並不知道那艘潛艇屬於東非海軍,畢竟各國除了東非,目前沒有海軍潛艇部隊。

而在巴加莫約見到提爾皮茨時,他意外想到了這艘潛艇,所以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提爾皮茨,畢竟出現在東非近海,那這艘潛艇大概率是東非的。

如果是一般人得到這個消息,或許不會重視,聽完後就甩在腦後了,但是提爾皮茨就不是一般人,他對潛艇的興趣在全世界海軍高層將領中都可以說無出其右。

前世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就是其得意之作,不過很可惜,即便如此也沒有改變德國海軍的命運。

當然,提爾皮茨的想法有些多慮了,因爲重視潛艇技術的國家,目前全世界只有東非一家,不過這僅限於政府層面,其他國家民間個人或者團體對潛艇技術的探索也是不少的。

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97章 日常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206章 “收破爛”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49章 王位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437章 徵兵第394章 硬氣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276章 酒精第75章 大逃亡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1262章 慫恿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616章 行蹤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607章 迂迴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79章 閒談第992章 入籍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563章 熱心腸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189章 邀請第38章 開墾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045章 教育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942章 宣戰第51章 坦噶港第981章 捷徑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74章 “整肅”運動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802章 爭論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049章 農業危機
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97章 日常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206章 “收破爛”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49章 王位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437章 徵兵第394章 硬氣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276章 酒精第75章 大逃亡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1262章 慫恿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616章 行蹤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607章 迂迴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79章 閒談第992章 入籍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563章 熱心腸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189章 邀請第38章 開墾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045章 教育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942章 宣戰第51章 坦噶港第981章 捷徑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74章 “整肅”運動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802章 爭論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049章 農業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