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勘得破 逃不過

第191章 勘得破 逃不過

園子裡。

同喜打了燈籠前頭引路,陳斯遠與寶釵隔了半步並肩而行。因着同喜也在,二人便不好說些什麼。

待兜轉過閘橋,寶釵才道:“哥哥好歹不鬧騰了,只盼着這婚事早一日落定,我與媽媽也好說些旁的。”

陳斯遠自是知曉寶釵心思。回想前世,提及紅樓必說寶黛,蓋因兩人乃是一體兩面。

同樣聰慧,寶釵能看破內因,卻知自個兒反抗不得,便服了冷香丸,乾脆爲了薛家獻祭了自個兒;黛玉又是不同,可謂明知不可爲而爲之。

寶釵雖有忤逆之心,卻不敢犯下忤逆之舉,只想着潛移默化,待尋了轉機,改了薛姨媽的心思,纔敢透露出自個兒與陳斯遠之事。

陳斯遠如今也心下犯難,暫且不知如何與薛姨媽分說,只能使了拖字訣,留待往後再說。

因是他只偏頭瞧了寶釵一眼,笑着道:“寶妹妹無需憂心,待文龍成了親,總會有一些長進。”

“嗯。”

寶釵應下,二人再沒旁的話兒,一徑送過園後門,陳斯遠方纔停步道:“前頭便是了,夜裡寒涼,寶妹妹回吧。”

寶釵應下,又命同喜打了燈籠照亮,直待陳斯遠在院兒門前擺手,這才領了同喜回返。

須臾迴轉東北上小院兒,入得內中便見薛姨媽蹙眉申時不已。

寶姐姐心下納罕,道:“媽媽怎地這般瞧着我。”

“哦,哦……遠哥兒可送回去了?”

寶釵待鶯兒爲其褪下斗篷,便笑道:“一徑送到家門前,遠大哥飲的也有些多,瞧着有些步履踉蹌呢。”

薛姨媽應下,待寶釵湊坐身旁,便扯了其手兒道:“你哥哥的事兒,多勞你掛心。我瞧着你這幾日怎地沒去尋寶玉耍頑?”

寶釵隨口回道:“雲丫頭新來,寶兄弟正歡喜着呢,我又何必這會子過去湊趣?”

薛姨媽笑着點頭,便道:“我的兒,你也不必掛懷,寶玉什麼性兒你還不知?許是新鮮幾日,過不了許久又要來尋你呢。”

寶釵嫺靜應下。

待過得半晌,寶釵自去洗漱,薛姨媽便叫了同喜來仔細問詢。因着方纔二人並不曾說什麼話兒,是以同喜又哪裡能說出旁的來?

見同喜說的不過是尋常,薛姨媽暗自鬆了口氣,只道自個兒多了心,便暫且將此事撂下。

轉眼到得翌日,薛姨媽方纔用過早晚,正要去尋姐姐王夫人,誰知便有婆子送了帖子來,卻是曹家夫人邀薛姨媽得空過府一敘。

薛姨媽權當是要商議其後聯姻事宜,誰知到得這日下晌,那曹家夫人竟尋上了門來。

薛姨媽匆匆往前頭去迎,見了曹家太太,便見其雙眼紅腫,也不知打哪兒受了委屈?

那曹家夫人強笑了下,隨着薛姨媽去了東北上小院兒,又屏退衆人,關起門來與薛姨媽好生說道了一番。

卻是曹家姑娘自小聰慧賢良,誰知待到十二、三年紀也不曾來天癸,曹家夫人延醫問藥,這才查出自家女兒乃是石女。

曹家夫人又是個信佛的,只當是前世業障,便時常領了女兒往寺廟進香,以求佛祖憐惜。

許是佛祖庇佑,待到了這二年,曹家姑娘果然來了天癸。雖只是零星不多,卻好歹是來了。

曹家夫人又請了婦科聖手來瞧,那郎中只說乃是‘外石’,‘或可成婚’。有此一言,曹家方纔張羅着爲女兒議定親事。

本道此事隱秘,誰知竟被寺中小沙彌聽了去,且傳得沸沸揚揚,曹家姑娘還不曾如何,曹家夫人便受不住。情知此時薛家若是退親,只怕姑娘再也難以嫁人,便只好厚了臉皮來尋薛家計較。

薛姨媽得了陳斯遠分說,一心想着得曹家庇護,哪裡去管未來兒媳究竟是‘內石’還是‘外石’?當下好生答對了曹家太太,只道薛家認定了這門親事,定不會退親。

曹家太太自是感念,說了好些道惱的話兒,一時賓主盡歡。待曹家太太告辭而去,薛家便放出風聲來,只道乃是有浪蕩子求親未果,這才造謠生事。

於是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只待十月裡薛家親迎。

這些時日薛姨媽與寶釵忙着薛蟠親事,陳斯遠只得空與母女二人各自見了一回,餘下光景,三日裡倒有兩日都在能仁寺左近的新宅。蓋因一別數月,尤二姐還好說,三姐兒那邊廂總要好生安撫了。

卻說這日夜裡,老爺賈政又在趙姨娘房裡留宿。

一番繾綣,趙姨娘披了小衣自去擦洗,過後又尋了乾爽帕子爲賈政擦拭起來。

賈政一番撻伐,這會子靠坐牀頭閉目出神,那趙姨娘小意伺候着,便低聲道:“老爺,遠哥兒……來日果然是個有前程的?”

這些時日府中又是流傳王夫人有意撮合陳斯遠與王雲屏,又說大老爺有意將迎春下嫁,趙姨娘瞧在眼裡,原本並不在意。只是今兒個頭晌親哥哥趙國基來了一遭,卻是爲着將侄兒送去陳斯遠身邊兒做小廝。

趙姨娘心下納罕,自個兒那侄兒比環哥兒大不了兩歲,她可是一早兒就應承了,待到了年歲便求了老爺賈政,將侄兒弄到環哥兒處做小廝,怎地這會子趙國基轉了心思?

她三問兩問,趙國基到底吐了口。卻是那遠哥兒折騰出的百草堂,本月足足拿出四千兩銀子來分潤,單是薛姨媽處便足足得了一千兩!

趙姨娘聽得咋舌不已,推己及人,能拿出四千兩銀子分潤,那遠哥兒自個兒手頭還能留得少了?便只算留下兩千兩,這一年下來可就是兩萬四千兩呢!偌大個榮國府,一年到頭開銷纔多少銀錢?

她心下原本以爲陳斯遠雖有能爲,可想要生髮總要中了皇榜,再沉寂十年,說不得便要年過三十才行,誰知人家這會子就生髮了!

這有了功名不說,手頭不缺銀錢,無怪王夫人與大老爺都搶着保媒拉縴。

趙姨娘自是懊悔不已,那二木頭與王家姑娘,又如何比得了自個兒的探丫頭?

府中情形,趙姨娘雖後知後覺,卻也忖度了個大略。前半年遠哥兒往來東跨院與太太院兒,先是遼東莊子的烏家兄弟倒了黴,跟着庫房的戴良就倒了黴。

再看那後繼人手,趙姨娘再是犯蠢,這會子也瞧了出來:這分明是大老爺得了實惠,太太安插了人手,兩房合起夥來對付老太太呢。

她心下瞧不上王夫人,暗忖若王夫人有這般能爲,又何必被老太太壓了二十幾年不敢還手?只怕還是那遠哥兒從旁出謀劃策之功。

白日裡思量一番,又暗忖,若遠哥兒成了自個兒女婿……那幫着自個兒對付王夫人,豈不是順理成章?就算遠哥兒袖手旁觀,好歹也是自個兒女婿,不看僧面看佛面,往後還能不管環哥兒?

趙姨娘越琢磨越有道理,於是舍了銀錢布了酒宴,將賈政哄得五迷三道,稀裡糊塗繾綣了一番,這才大着膽子問詢。

賈政到底上了年歲,此時睏乏不已,便含糊應了一聲兒。說道:“十五、六的舉人,放在江南也是才俊之輩。且得志後也不見輕狂,自知學問不足,乾脆潛心攻讀,留待四年後再放手一搏。

此子心性隱忍,料想來日必有前程。”

趙姨娘心下愈發歡喜,便媚笑問道:“唷,那老爺說說,往後遠哥兒能有什麼樣兒的前程?”

“這卻不好說了,若其點了翰林,憑其年歲,四十歲入閣拜相也未可知;若只是尋常二甲,牧守一方總是有的。”

入閣拜相自不用說,那是超品大員;便是牧守一方,那也是一二品的大員!

賈政不過是從五品的員外郎,於趙姨娘眼中便已是天,若得了個一二品大員做女婿,她趙姨娘往後豈不是能在府中橫着走?

趙姨娘再也按捺不住,便道:“老爺,這幾日府裡流傳,說太太與大老爺都給遠哥兒保媒拉縴呢。”

“嗯。”賈政自是聽過,當下只悶聲應了一嘴。

趙姨娘就道:“這般說來,那遠哥兒真真兒是個金龜婿啊……老爺——”她探手在賈政胸口推搡了下,低聲巴巴兒道:“——你說探探丫頭……”

“嗯?”賈政睜開眼掃量趙姨娘一眼,頓時蹙眉呵斥道:“胡唚,探丫頭纔多大年歲?”

趙姨娘訕笑道:“轉過年就十一,說來也不小了。”頓了頓,又道:“再者說了,我看探丫頭心下也極得意遠哥兒,三不五時便領了惜春往後頭跑呢。”

賈政哭笑不得,呵斥道:“你少摻和此事,沒得讓人家笑話!探春纔多大,往後婚事自有我做主。”

趙姨娘不敢當面駁斥,心下卻直翻白眼。自打營繕司換了郎中,老爺賈政可是有些日子不曾偷偷送她頭面兒了。

這榮國府襲爵的本就是大房,就算大老爺有個意外,那也是歸賈璉、鳳丫頭那兩口子掌管。

二房雖說出了個賢德妃,可那又與她趙姨娘何干?她心下巴不得元春孤老宮中呢。

如今探春是還小,可若不趕緊尋了金龜婿,指望着老爺賈政,又能給尋個什麼姻緣?

了不起是哪個小官兒的子嗣,探丫頭嫁了去,說不得幫不到自個兒,反倒要去受苦呢。

趙姨娘情知不好與賈政再計較,便暫且將此事壓在心裡。

待轉過天來,趙姨娘思量半日,便打發了丫鬟小鵲兒去尋探春。

過得許久,探春方纔領了丫鬟不情不願而來。

三姑娘知道趙姨娘無利不起早,此番定要又來尋自個兒打秋風,誰知見了面,便見趙姨娘熱絡招呼,好生噓寒問暖了一番。

探春心下愈發惴惴,當下謹慎答話,生怕又着了趙姨娘的道兒。

待過得須臾,趙姨娘便笑眯眯道:“探丫頭,那遠哥兒處……這幾日怎地不見你去?”

探春沒多想,只道:“遠大哥三日裡倒有兩日住在外頭,餘下光景多是惜春往遠大哥處去學笛子,我又被雲丫頭纏着,哪裡得空去?”

趙姨娘蹙眉道:“雲丫頭有什麼緊要的?若依着我,你不如往遠哥兒處多走走。”頓了頓,又道:“如今你兄弟便在私學,我瞧着極不成樣子,便想着求了遠哥兒教導教導,若你兄弟學了遠哥兒一星半點的能爲,來日咱們孃兒倆面上也有光彩不是?”

探春深以爲然,點頭道:“姨娘總算改了心思,我瞧着環哥兒如今也不像樣子。”

上回險些將人撞落水,雖說遮掩了過去,可誰不知那會子賈環對着的是寶玉?

小小年紀便存心不良,這長大了還了得?

探春雖不曾明說,卻認定必是趙姨娘私下挑唆的。環哥兒纔多大年紀,這會子合該只顧着瘋鬧、耍頑,哪兒來這麼大的恨意?

趙姨娘聞言心下膩歪,強忍着不適,順着探春的話兒道:“可不是?你兄弟是庶出,比不得那嫡出的寶玉,這要是沒幾分能爲本事的,只怕來日便要混吃等死。”

探春頷首思量一番,說道:“可惜遠大哥不日便要南下,怕是轉過年來才能回返。”

趙姨娘就道:“好飯不怕晚,我心下想着,咱們總要時時往來着,免得來日用到了纔去抱佛腳……這讓人家遠哥兒心下如何想咱們?”

探春又是頷首應下,道:“那我得空去求求遠大哥……不求環哥兒有什麼學識、才情,只盼着他能學幾分爲人處世,也是極好的。”

趙姨娘聽得心下直翻白眼,只當這女兒是白生了。於是含混遮掩過去,又說了會子關切的話兒,這纔將探春送走。

待探春出得趙姨娘院兒,只覺心寬天地遠——親孃總算心思正了一回。

一旁的侍書卻欲言又止,待好一會子,眼看過了粉油大影壁,侍書便忍不住道:“姑娘,我怎麼覺着姨娘另有心思呢?”

探春頓足納罕道:“姨娘能有什麼心思?”

侍書比探春大了兩歲,心思自然多了些,聞言便道:“這幾日府中傳得沸沸揚揚,一會子是雲屏姑娘,一會子又是二姑娘……姑娘說,姨娘是不是藉此——”

“嗯?”探春怔住,心下不禁細細思忖,俄爾便露出苦笑來。

一葉障目,她方纔竟信了趙姨娘的鬼話!以姨娘的性子,一心謀算着榮國府家業,恨不得將寶二哥、璉二哥等一併剪除了去,如此往後這榮國府就是環哥兒的了,又哪裡會費盡心力逼着環哥兒上進?

她如今纔多大年歲?哪裡就要想着談婚論嫁了?

哭笑不得之餘,便與侍書道:“你多心了。”

“可是——”

“呵,”探春笑道:“不拘姨娘存的什麼心思,她既說的是正事兒,我只管按着正事兒去辦就是。”

話音落下,便見前頭穿堂裡有個身形奔出來,見了探春緊忙腳步放緩,提了一張弓遙遙見禮:“三姑姑。”

“是蘭哥兒啊,這是打哪兒來?” 賈蘭難得面上眉飛色舞起來,揚了揚手中的弓,道:“一直憋悶在家中研讀,便想着舒展筋骨,方纔正巧撞見寶二叔,寶二叔便將小時用的弓送與了我。”

賈珠過世時,探春年歲還不怎麼記事兒,有關賈珠情形,都是聽府中長輩說的。當下便囑咐道:“這四下人來人往的,可不好胡亂攢射。”

賈蘭笑着應承,道:“三姑姑只管放心,我等沒人時往園子裡耍頑就是了。”

寥寥幾句,姑侄兩個別過,探春眼看要進穿廊,忽而駐足回頭觀量,便見賈蘭提了張弓蹦蹦跳跳而去。

心下忽而一寬,笑着道:“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左右都是求一回,我看不若將蘭哥兒、琮哥兒也一併帶上。”

侍書思量着笑道:“三姑娘好心思,回頭兒求了太太,也就不用姑娘自個兒出面兒了。”

探春卻笑着搖頭:“既然是我的主意,總要先與遠大哥說一聲兒纔是……可不好耽擱了遠大哥研讀。”

……………………………………………………

能仁寺左近陳家新宅,側花園。

辰時才過,園中嬉笑聲不斷,春熙、夏竹兩個遠遠瞧着,紛紛掩口樂不可支。那涼亭裡,自家大爺以紅綢遮了眼目,只顧着循聲四下亂摸。

二姨娘、三姨娘兩個躡足避走,偏又彼此使壞。這會子就見三姨娘拾了個石子兒往二姨娘腳邊丟去。

噼啪一聲,陳斯遠頓時駐足側耳,面上不禁笑道:“小蹄子,這回看你往哪兒跑!”

當下左晃右晃,竟將尤二姐晃得不知往何處避讓,一徑被其抓在懷裡。

當下按肩放倒,捋起了袖子數她的肋骨。

尤二姐最是怕癢,頓時笑得只是雙腳亂蹬,擎起了兩條腿兒,衣下面露出蔥綠色的褲腳來,一雙瘦凌凌的鞋底兒向着天胡亂踢騰。口中上氣不接下氣叨擾道:“老爺快饒了我一遭吧。”

陳斯遠扯了紅綢布才道:“原是二姐兒,便罰你今兒個做一日暖腳婢。”

尤二姐不迭應下,這才被其放過。

恰此時晴雯自月洞門行進來,瞥見此等情形便撇了撇嘴,遙遙便招呼道:“二姨娘、三姨娘,老安人與珍大奶奶來了。”

三人停了笑鬧,俱都面面相覷。尤三姐咬着下脣蹙眉道:“怎地又來了?前回聽了哥哥的話兒,私底下又多與她十兩銀子,每月三十兩可不算少了。”頓了頓,又道:“罷了,我與二姐兒先去答對,遠哥哥不若先回了榮國府?”

陳斯遠便笑道:“這是我家,莫非我還能躲一輩子不成?”

尤三姐幾不願陳斯遠見尤老孃,便道:“那哥哥且先回房擦洗更衣。”

見陳斯遠應下,這才蹙眉與尤二姐往前頭去迎。

待這兩個一走,晴雯便湊過來踮了腳、扯了帕子爲陳斯遠擦拭額頭沁出的汗水,口中低聲說道:“我瞧尤老安人笑得花兒也似,還不知存了什麼心思呢。”

陳斯遠探手在晴雯面頰上掐了一把,笑道:“你理會她作甚?倒是珍大嫂子不知怎麼也來了。”

這些時日晴雯習慣了親暱,便只嗔看他一眼,在面頰上抹了一把,這才蹙眉道:“我最是見不得她那等哈巴狗兒模樣,臉上就差寫了‘打秋風’三個字呢。”

陳斯遠又是一笑,便道:“等此番回來,我讓五兒時常來,你也學學識字。如今香菱都學着吟詩作對了,說不得你用心學上幾年,也能附庸風雅呢。”

晴雯癟嘴道:“我一個丫鬟,學那勞什子的字兒又有何用?”

嘴上這般說着,心下卻極歡喜,眼見四下無人,便抱了陳斯遠的臂膀,一道兒往月洞門而來。

他們兩個往正房去自不多提,卻說尤二姐、尤三姐兩個到得前頭,迎了尤老孃與尤氏便往後頭來。

行至正院兒,那尤老孃便在遊廊裡四下張望,道:“遠哥兒不在?”

尤三姐頓時瞥過來,冷聲道:“原來媽媽是來尋遠哥哥的?”

尤老孃訕笑道:“我時常來,哪兒有不見正主兒的道理?”

說話間看向尤二姐。奈何尤二姐前一回被尤老孃哄去了一百兩銀子,且往後每月尤老孃又有三十兩奉養銀子,比她有錢多了,她又哪裡肯枉做小人?

於是尤二姐默不吭聲,尤三姐便道:“媽媽來遲了一步,前一會子遠哥哥剛回榮國府。”

“唷,那倒是不巧了。”尤老孃頓時心下失落。她自知在兩個女兒處再榨不出什麼油水了,此番便存了尋那陳斯遠掰扯的心思。

叫苦叫窮,再叫幾聲兒拉扯兩個女兒不易,但凡要點臉面的,還能讓她白走一趟不成?

誰知這三女兒防她好似防賊一般,真真兒是萬般心思都落了空。

當下與尤三姐說了幾句,尤老孃便沒了耐心法,轉而與尤二姐說起個沒完來。一會子嘀嘀咕咕問夜裡陳斯遠來過幾回?有會子又問,都這些時日了,怎麼還不見肚皮有動靜?

便是尤二姐牀笫間再放得開,這會子也禁不住紅了臉兒。尤老孃只當二女兒面嫩,便扯了二姐兒往隔壁去問話。

內中只餘尤三姐與尤氏。

尤三姐面上冷淡,翹了二郎腿,那大紅的繡花鞋晃個沒完。

尤氏便道:“前幾日得了些山貨,我便給三妹妹帶了些來。”說話間一招手,便有丫鬟銀蝶將個小巧竹籃奉上。

撂在桌案上掀了蒙皮,便見內中乃是竹蓀、燕窩、香菇、銀耳等草四珍;另有松子、栗子、香榧、銀杏等乾果。

尤三姐旁的不喜,唯喜香榧味美。於是面上略有緩和,笑道:“難爲大姐還想着我。”

尤氏便苦笑道:“三妹妹也知我是什麼處境,先前可真真兒不敢想着你與二姐兒呢。”

尤三姐心思一轉便知尤氏之意。蓋因尤老孃隔三差五便要領了她與二姐兒往寧國府打秋風,又故意支開尤氏,獨留了她與二姐兒答對賈珍。漫說尤氏是個大活人,只怕泥人兒見了也要生出幾分火氣來。

尤氏爲續絃,雖明面上執掌寧國府家務,可出身寒微半點底氣也無。賈珍又是個說一不二的,她既無孃家撐腰,又無子嗣傍身,能做的也只有唯唯應諾。

偏此時繼母領着兩個妹妹又來算計,尤三姐自忖,換了自個兒只怕一早兒就炸了,哪裡會有大姐的好脾氣?

思量到此處,情知大姐不易,尤三姐不由得又緩和幾分,不禁嘆息道:“媽媽什麼樣兒,大姐又不是不知。我當日便覺不妥,卻始終拿不定心思……也虧得遇見了遠哥哥,不然懵懵懂懂的,說不得就——”

說不得便被賈珍哄了去!

心下唏噓不已,尤三姐蹙眉又道:“——又哪裡有咱們姊妹坐下來好生說話兒之日?”

尤氏聞言不禁心下熨帖,面上帶了笑意道:“正是這般,我這心下一直感念着三姐兒與遠兄弟呢。”頓了頓,又赧然道:“不過今兒個登門,是隱約聽說,好似遠兄弟不日便要南下?我,我這兒倒是有一樁事請託。”

尤三姐潑辣大膽,日子過得順遂,心下自然寬泛。聞言便打包票道:“大姐只管吩咐,回頭兒我求了遠哥哥就是。”

尤氏四下觀量一眼,這才壓低聲音說道:“我也不求旁的,只求遠兄弟此去蘇州,往那和春堂走一遭,代我多求一些暖宮丹來。”

尤三姐眨眨眼,不禁脫口問道:“大姐這身子……還不曾調理好?”

尤氏面上苦澀不已。她嫁入寧國府十來年,頭二年也極得賈珍寵幸,偏生肚子不見動靜,便請了太醫問診,誰知竟查出個宮寒不易孕之症。

此後尤氏延醫問藥,不知換過多少方子,偏生這宮寒之症始終不見緩解。前些時日與勳貴眷屬往來,偶然間聽聞蘇州和春堂有一暖宮丹,治此症有奇效,又恰好聽聞陳斯遠不日啓程南下,尤氏思量一番,這纔有了今日登門之舉。

尤三姐面露憐惜,道:“大姐還想再試試?”

尤氏嘆息一聲,道:“總要再試一回……榮國府東跨院的嬸子都得了麟兒呢。”

這些年下來,一則延醫問藥無效,二則賈珍在家中恣意胡鬧,也沒見哪個姬妾有了身孕,是以尤氏前二年便漸漸熄了心思。誰知今年那邢夫人老樹發新芽,竟生了個兒子來,這讓與邢夫人年歲相當的尤氏如何作想?自是禁不住又動了心思。

勘得破卻逃不過,尤氏如今便滿心想着好歹有個子嗣傍身,如此來日也能好過一些。

說話間,尤氏又取了荷包來,便要塞銀票。

尤三姐如今不差銀錢,見此趕忙推拒道:“大姐這是作甚?快收回去!”

尤氏道:“那暖宮丹價錢不菲,我哪裡能平白佔三妹妹的便宜?”

尤三姐面上嗔道:“大姐哪兒的話?前些年我們可沒少得大姐接濟,如今我不短銀錢,不過是買些藥丸,哪裡敢收大姐的銀錢?大姐積攢些體己不用,快留着自個兒花用吧。”

姊妹二人推讓一番,眼見尤三姐堅辭不受,尤氏心下熨帖之餘,不禁紅了眼圈兒。

尤三姐受不得這個,起身就道:“我這就去前頭與遠哥哥說說,大姐稍待。”

尤氏道:“也不急在這一時,等來日遠兄弟來了再說也一樣。”

尤三姐俏皮一笑,壓低聲音道:“方纔哄媽媽呢,遠哥哥這會子就在正房裡。”

尤氏頓時憋了笑,與尤三姐眉來眼去一番,這才目視其遠去。

過得須臾,又有小丫鬟夏竹急切尋來,四下瞧不見尤三姐,便與尤氏道:“大姑娘,安人自二姑娘房裡尋到一瓶子鳳藥花川酒,便吵着要飲,二姑娘攔也攔不住。安人自個兒醉了,連二姑娘也飲了幾杯,這會子正在房裡小憩着呢。”

尤氏哭笑不得,暗忖果然狗肉上不得席面,心下對繼母又小瞧了幾分。

又等了半晌,始終不見尤三姐迴轉,尤氏心下不由得暗忖,莫非是遠兄弟不贊成?

丫鬟銀蝶瞧出尤氏有些焦躁,便道:“奶奶,我往前頭去瞧瞧?”

“也好。”

尤氏應下,銀蝶便下樓往前頭正房尋去。待過得須臾,便見銀蝶面紅耳赤回返。

尤氏不禁納罕道:“怎麼了?”

“這——”銀蝶咬着下脣說不出話兒來,當下湊近附耳嘀咕了兩句。

尤氏眨眨眼,頓時也紅了臉兒,不禁嘟囔道:“這還晴天白日呢,三姐兒實在太過——”

太過放浪!哪兒有晾了自個兒姐姐,跑去跟情郎白晝宣淫的?

又足足等了兩盞茶光景,方纔聽得腳步聲飄忽,須臾便有尤三姐粉面桃腮、嫋嫋婷婷而來。

見得尤氏,尤三姐兒展顏一笑,道:“勞大姐多等了會子,遠哥哥方纔一聽便應了,倒是旁的事兒耽擱了一會子。”

因着如今與三姐兒有幾分親近,尤氏免不得蹙眉道:“三妹妹說這話好歹將臉色遮掩了去!”

誰知尤三姐落座後又翹起二郎腿,隨即媚眼如絲道:“我與遠哥哥情投意合,這才湊趣了一會子。”

尤氏自是腹誹不已,暗忖足足三刻,哪裡只是湊趣?

見其不信,尤三姐咯咯咯笑着,附耳過來又低語了幾句。那尤氏聽罷是又羞又驚,這姊妹兩個夜裡齊上陣也就罷了,偏生能從前半夜折騰到後半夜去……莫非那遠兄弟是野牛託生的不成?

(本章完)

第50章 邢夫人下本第187章 以訛傳訛第21章 孫師叔第61章 書房繾綣第130章 蓉哥兒也氣你了第50章 邢夫人下本第24章 回購第143章 晴雯第49章 尤三姐(第三更,求追讀 收藏 推薦票第215章 慶生兒刀光劍影第92章 奉命兜搭?第168章 亦真亦假第219章 敲定第117章 字畫鋪子裡的勾兌第215章 慶生兒刀光劍影第116章 家有喜事第76章 走不得了第147章 風流靈巧招人怨第123章 故技重施第139章 事有反常第106章 傳言起第4章 丫鬟第95章 暗夜浮香賈雨村其人第37章 先收利息第218章 拆借第220章 曲外之意第113章 風雪故人歸第237章 一波又起(第二更求月票)第141章 聘書 生辰第241章 時來天地皆協力第119章 生髮在即第105章 貴人指點第209章 所求第219章 敲定第144章 顧繡第46章 牽線(求追讀 收藏)第187章 以訛傳訛第128章 效紅拂故事第74章 真心第247章 風月事第33章 結交(上)第171章第153章 譏諷第119章 生髮在即第210章 襲人之憂第102章 遠 黛之約閒扯幾句第87章 襲人(求訂閱)第158章 嬉鬧第161章 不思進取第96章 才選鳳藻宮第172章 各論各的第205章 甄家 李家第33章 結交(上)第126章 邢夫人下蛆 史湘雲來府第234章 結仇第159章 重五女兒節第16章 賀禮第6章 賺香菱第209章 所求第40章 說說秦可卿第79章 事發(求訂閱)第84章 造釁開端實在寧(求訂閱)第140章 人爲財死(求月票,滿一千加更)第159章 重五女兒節第110章 兩封請柬第123章 故技重施第74章 真心第199章 清風伴伊人(第一更求月票)第204章 順其自然第100章 賈璉歸來第181章 有喜有悲第76章 走不得了第182章 一出好戲第192章 太宗遺澤第194章 借用(下)第246章 賭棋潑茶 風聲又起第85章 疑心(求訂閱)第245章 端倪第79章 事發(求訂閱)第85章 疑心(求訂閱)薛蟠案中的香菱第40章 說說秦可卿第91章 女公子第169章 神異第166章 往來勾兌第248章 飲食男女第171章第90章 苗兒 條兒 五兒第154章 好營生薛蟠案中的香菱第101章 對簿榮禧堂第31章 虛情假意第56章 蒼蠅第246章 賭棋潑茶 風聲又起第150章 尤二姐謀劃第153章 譏諷第46章 牽線(求追讀 收藏)第34章 結交(下)
第50章 邢夫人下本第187章 以訛傳訛第21章 孫師叔第61章 書房繾綣第130章 蓉哥兒也氣你了第50章 邢夫人下本第24章 回購第143章 晴雯第49章 尤三姐(第三更,求追讀 收藏 推薦票第215章 慶生兒刀光劍影第92章 奉命兜搭?第168章 亦真亦假第219章 敲定第117章 字畫鋪子裡的勾兌第215章 慶生兒刀光劍影第116章 家有喜事第76章 走不得了第147章 風流靈巧招人怨第123章 故技重施第139章 事有反常第106章 傳言起第4章 丫鬟第95章 暗夜浮香賈雨村其人第37章 先收利息第218章 拆借第220章 曲外之意第113章 風雪故人歸第237章 一波又起(第二更求月票)第141章 聘書 生辰第241章 時來天地皆協力第119章 生髮在即第105章 貴人指點第209章 所求第219章 敲定第144章 顧繡第46章 牽線(求追讀 收藏)第187章 以訛傳訛第128章 效紅拂故事第74章 真心第247章 風月事第33章 結交(上)第171章第153章 譏諷第119章 生髮在即第210章 襲人之憂第102章 遠 黛之約閒扯幾句第87章 襲人(求訂閱)第158章 嬉鬧第161章 不思進取第96章 才選鳳藻宮第172章 各論各的第205章 甄家 李家第33章 結交(上)第126章 邢夫人下蛆 史湘雲來府第234章 結仇第159章 重五女兒節第16章 賀禮第6章 賺香菱第209章 所求第40章 說說秦可卿第79章 事發(求訂閱)第84章 造釁開端實在寧(求訂閱)第140章 人爲財死(求月票,滿一千加更)第159章 重五女兒節第110章 兩封請柬第123章 故技重施第74章 真心第199章 清風伴伊人(第一更求月票)第204章 順其自然第100章 賈璉歸來第181章 有喜有悲第76章 走不得了第182章 一出好戲第192章 太宗遺澤第194章 借用(下)第246章 賭棋潑茶 風聲又起第85章 疑心(求訂閱)第245章 端倪第79章 事發(求訂閱)第85章 疑心(求訂閱)薛蟠案中的香菱第40章 說說秦可卿第91章 女公子第169章 神異第166章 往來勾兌第248章 飲食男女第171章第90章 苗兒 條兒 五兒第154章 好營生薛蟠案中的香菱第101章 對簿榮禧堂第31章 虛情假意第56章 蒼蠅第246章 賭棋潑茶 風聲又起第150章 尤二姐謀劃第153章 譏諷第46章 牽線(求追讀 收藏)第34章 結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