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穿針引線

蘇培盛細緻地打量寄思的模樣,除去她身上的那身太監服,他實在是看不出她與死去的那女子有哪般區別,雙眉清秀,圓目水靈,每一舉止都透着一股錢塘江畔的純淨氣息。似乎她就是江畔裡的水,明淨透底,一看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心機與歹意的人。你在他面前無需小心翼翼,無需戒備提防,不像宮中的其她妃嬪,一個個笑顏如花卻心腸歹毒。

“你不是寄思姑娘?”蘇培盛失落地望着她,又喃喃自語,“怎會如此相像?”他若有所思,前前後後似乎並不像她所說的那般簡單,落在她身上的目光不由質疑起來,卻什麼也沒有再說。

寄思跪着拽緊他的衣袍,擡着頭淚眼汪汪望來,“蘇公公,你一定要救救我。如果讓皇后和年貴妃發現我還沒有死,她們一定會處死臣女的。蘇公公,你救救我。”

蘇培盛仍舊不敢相信,“寄思姑娘,你爲何不以真正的身分和皇上相認。你和皇上相認,所有的危機都會迎刃而解。”

寄思佯裝落淚,“蘇公公,臣女真的不是什麼寄思,臣女只想活着。臣女自知已沒有資格再服侍皇上,只盼有朝一日能從這皇宮中出去,與父母團聚。”

她在心中冷哼,若以本身身分與胤禛相認,等着她的只是再一次被滅口。

她可不蠢。

可是即使所有人都能相信她確實是江寧知府之女楊亦,那也是一次飛蛾撲火,稍不慎又將萬劫不復。

就賭一把,胤禛能不能顧念舊情,會不會將與她模樣相同的秀女留在身邊。

蘇培盛扶她起身,她搖頭不肯,“小主,這事真不好辦。若公然將你領至皇上身邊道明一切原由,必定會得罪皇后與年貴妃。能解除危機的辦法只有一條。”

“請公公賜教。”

“那就是小主您莫要再隱瞞自己的真正身分了,也莫要再記恨皇上,這兩年皇上無時無刻不想着您。”

“公公,

我若真是你所說的那人,又何必苦苦跪在你面前。”

她不能承認自己,萬萬不能。蘇培盛根本沒有隨胤禛參與那一場奪儲大戰,根本不知道胤禛是靠着她模仿康熙筆跡、另立儲位遺詔而榮登寶座的。所以蘇培盛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危機。她已經去內務府查過,自己的秀女畫像早已被皇后換成她人,而楊亦已是公認的井中女屍。走到如此境地,是前無出路,後無退路。唯有藉助蘇培盛,拼命一博。

“皇后將臣女貶至辛者庫的那夜,當着臣女的面燒了臣女的秀女畫像。在宮中,臣女根本是一個查不清來路的人。臣女若說自己是被皇后與年貴妃害死的秀女楊亦,根本就是毫無對證,要是被發現,必定只有一死。求蘇公公救救臣女,求求您了。”寄思引導xing的說着,一邊佯裝磕頭求救。她可以畫出自己的秀女畫像,卻沒有辦法蓋上八旗都統衙門與戶部的章印。而這兩個印章,蘇培盛都有辦法解決。她也知道,蘇培盛一定會幫她,且一定會從畫像入手。因爲既能幫到她,又不得罪皇后與年貴妃的方法只有一條,那就是無意中讓皇上看到自己的秀女畫像,讓皇上親自去查明一切。

果不其然,蘇培盛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將蓋好八旗都統衙門與戶部章印的秀女畫像辦妥。

這兩天時間,寄思被蘇培盛安排在隱密之處,再不與人接觸。她所下賭注的第一步贏了,蘇培盛果然肯念及舊情,肯幫她一把。也不知道蘇培盛是否相信自己就是秀女楊亦,不管如何,蘇培盛是念及舊情的。在這宮中,能念舊情的人,怕不多了。

晌午過後,胤禛看了一會《太祖本紀》便倚着髹金九龍紋椅緩緩睡去。他再醒來時,是被幾聲鏗鏘破碎之聲所驚,通紅的雙眼只見滿地瓷盞碎片。蘇培盛正拾着地上碎片,見他醒來慌張道,“奴才該死,本想等皇上醒來前沏好這盞雨前龍井,卻笨手笨腳地摔了茶盞。”

胤禛的聲音十分低沉

疲倦,像是仍舊被困在一個長長的夢魘裡,“平日裡你都精幹得很,今兒怎如此笨手笨腳的。”一邊說着,一邊揉着額頭。

蘇培盛擦着案上被茶水浸溼的地方,“一不小心”將一副卷好的畫卷掃落在地。那畫兒登時滾落着鋪開,蘇培盛時不時的注意胤禛的神情,慌手慌腳去撿那畫兒,卻笨得將畫兒越鋪越開。

胤禛只無意地掃了那畫一下,剛要垂眸時,卻像整個人都驚了一樣。

畫裡的人像是從記憶裡走出來似的,清晰地印在織錦秀捲上。

那眉,那眼,那脣,那清秀的臉龐,簡直是和她一模一樣。

他以爲是眼花了,眨眨眼再看,只覺一股異流猛地衝向頭頂。原來不是自己眼花了,當真是她的畫像。她已經不在了,誰還能把她畫得如此相像?就在蘇培盛斜睨着他專注的神情,並佯裝捲起畫卷時,他急急止住,“慢着,把畫兒拿來。”

也不等蘇培盛起身,他索性從髹金九龍紋龍椅上起身,跌撞地走下玉階,一把奪過蘇培盛手中的畫兒。細緻地打量這畫半餉,才猛然看清與畫並存的兩行字跡--雍正二年,首屆秀女,江寧知府之女楊亦,年十七。字跡之上,是清晰的八旗都統衙門與戶部的章印。從南方治理洪患歸京,所有的秀女畫卷他都看過,怎沒見過這一副?

胤禛猛然想起,選秀一事他全權交由皇后處理。

一定是皇后,一定是。

他望着畫中的人兒,只將她當作是寄思,全然不顧她是什麼當屆秀女、江寧知府之女楊亦。從他的眼中,露出一股焦燥不安,唯恐自己發現晚了,就將帶來一場無法彌補的錯誤。急急道,“蘇培盛,這畫兒是怎麼來的?”

蘇培盛一臉茫然,“奴才不知,今兒一早這畫就擱在皇上的龍案上。奴才還以爲是皇上喜愛的字畫。”他打量那畫兒一眼,佯裝驚訝道,“這秀女,這秀女怎會和寄思姑娘一模一樣?”

(本章完)

第九十七章 冷冷告誡第十二章 屈服第十七章 透露驚人秘密第四十三章 真兇第七十二章 隱瞞身分第二十章 相見第十五章 難產第二十六章 火眼金金第一百二十一章 消息走漏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零九章 躲難第十三章 初見第二十七章 原來並非真情第十二章 屈服第十四章 年月荷受罰第二十二章 親事第九十八章 那些爲求自保的女人(上)第二十二章 親事第一百二十章 漏胎(下)第七十一章 舊緣第四十二章 緩和第五十四章 小人第六十章 多羅郡主第十二章 白朮何羅魚湯第三章 原是舊識第七十五章 警告第二十五章 對策第十四章 年月荷受罰第七十二章 隱瞞身分第九章 年月荷第十三章 敗露第六十七章 復仇的第一步第七十八章 罅隙(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想盡辦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當年落英樹下第六十三章 追問第十七章 暴露第三十四章 風邪第五十一章 五阿哥弘晝第二十八章 惠嬪第二十一章 難相認第三章 原是舊識第六章 辛者庫第五十三章 不該撞見的一幕(上)第七十九章 贏家第十五章 難產第四十七章 真正指使人第一百章 有驚無險第四十九章 許你一世不離不棄第二十八章 是真情還是利用第二十五章 別有心計第五十三章 獻計第九十八章 那些爲求自保的女人(上)第六十七章 醒轉第一百三十章 失去至親第十八章 穿針引線第三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五十七章 毒手第二十三章 受辱第六十九章 葡萄胎第五十四章 不該撞見的一幕(下)第二十八章 惠嬪第一百一十三章 心虛第四十章 凡事用心看第一百二十三章 身孕第五十七章 毒手第十章 弒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復仇的第一步(上)第一百三十章 失去至親第一百二十五章 年月荷懷孕真相(下)第五十五章 焦急第六十二章 妒忌第二十章 相見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二十章 相見第一百零二章 和碩銀月公主第一百零八章 僱主第四章 年月荷產子第二十六章 曙光第三十八章 爭取懷上龍嗣第三十三章 替自己鋪路楔子第八十二章 佳節落單第四十三章 真兇第十六章 四阿哥弘曆第一百零二章 和碩銀月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生的另一番領悟第二十三章 辰嬪第十八章 安排第一百零一章 小點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裕嬪再次有喜第九十九章 那些爲求自保的女人(下)第六十四章 落水第一百二十四章 年月荷懷孕真相(上)第四十四章 書信第三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二十六章 曙光第二章 連累家人第一百零六章 羞辱第四章 威懾
第九十七章 冷冷告誡第十二章 屈服第十七章 透露驚人秘密第四十三章 真兇第七十二章 隱瞞身分第二十章 相見第十五章 難產第二十六章 火眼金金第一百二十一章 消息走漏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零九章 躲難第十三章 初見第二十七章 原來並非真情第十二章 屈服第十四章 年月荷受罰第二十二章 親事第九十八章 那些爲求自保的女人(上)第二十二章 親事第一百二十章 漏胎(下)第七十一章 舊緣第四十二章 緩和第五十四章 小人第六十章 多羅郡主第十二章 白朮何羅魚湯第三章 原是舊識第七十五章 警告第二十五章 對策第十四章 年月荷受罰第七十二章 隱瞞身分第九章 年月荷第十三章 敗露第六十七章 復仇的第一步第七十八章 罅隙(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想盡辦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當年落英樹下第六十三章 追問第十七章 暴露第三十四章 風邪第五十一章 五阿哥弘晝第二十八章 惠嬪第二十一章 難相認第三章 原是舊識第六章 辛者庫第五十三章 不該撞見的一幕(上)第七十九章 贏家第十五章 難產第四十七章 真正指使人第一百章 有驚無險第四十九章 許你一世不離不棄第二十八章 是真情還是利用第二十五章 別有心計第五十三章 獻計第九十八章 那些爲求自保的女人(上)第六十七章 醒轉第一百三十章 失去至親第十八章 穿針引線第三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五十七章 毒手第二十三章 受辱第六十九章 葡萄胎第五十四章 不該撞見的一幕(下)第二十八章 惠嬪第一百一十三章 心虛第四十章 凡事用心看第一百二十三章 身孕第五十七章 毒手第十章 弒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復仇的第一步(上)第一百三十章 失去至親第一百二十五章 年月荷懷孕真相(下)第五十五章 焦急第六十二章 妒忌第二十章 相見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二十章 相見第一百零二章 和碩銀月公主第一百零八章 僱主第四章 年月荷產子第二十六章 曙光第三十八章 爭取懷上龍嗣第三十三章 替自己鋪路楔子第八十二章 佳節落單第四十三章 真兇第十六章 四阿哥弘曆第一百零二章 和碩銀月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生的另一番領悟第二十三章 辰嬪第十八章 安排第一百零一章 小點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裕嬪再次有喜第九十九章 那些爲求自保的女人(下)第六十四章 落水第一百二十四章 年月荷懷孕真相(上)第四十四章 書信第三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二十六章 曙光第二章 連累家人第一百零六章 羞辱第四章 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