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長生不死

“蘇醫師,我們真的要盜?”

“不盜我尋你們來此作甚?秋遊?”

“這是赤帝陵墓。”

“這要不是赤帝墓,我還懶得下去呢。”頓了頓,阿珩問師宴。“良心發現,覺得盜墓缺德了?”

師宴搖頭。“不是這個,而是這裡頭埋的是赤帝,上古六帝之一。”旁的陵墓,哪怕是王陵,師宴也能面不改色的盜了,可上古六帝,不論是人族的哪一個分支裡,那都已是被神化的存在,生前於人族有不世之功,死後被神尊爲人族人文始祖。

盜上古六帝的帝陵等同於掘自己祖宗的墳,掘別人的祖墳與掘自己的祖墳,顯然是兩種概念。

阿珩涼涼的瞧着師宴。“後悔了?”

師宴堅定的道:“怎會,蘇醫師您對我們有恩,你的意願,我們一定會爲您達成。”

“老規矩,我只拿我要的東西,不論有沒有,別的東西都歸你們,一座帝陵,其中寶藏比起尋常王陵可豐富多了。”阿珩道。上古六帝是整個人族的王,每位在世時期都是九州帝國的興盛期,依着人族事死如事生,人死了也要帶着一大堆寶物進棺材的風格,一座帝陵裡的寶藏定勝過百座王陵。

師宴沒吭聲,若這片鳳凰林下只是一座王陵,他肯定高興,可只要想想這是一座帝陵,且埋葬的是赤帝,他就高興不起來。

那可是赤帝啊,傳說中,九州帝國被異族侵略,內憂外患時降生的帝君,遏制了人族的內亂,驅逐了異族的不世之君,人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破天荒的,盜墓無數的師宴產生了掘祖墳的罪惡感。

我們不會損害赤帝您的遺骸分毫的,師宴在心中默默說,請赤帝您一定見諒。

祈禱完了,師宴繼續打洞。

尋常王陵,佔地也不過數十頃,奢侈點,也就百頃。帝陵卻不然,每一座帝陵都相當於一座地下城邑,在得到阿珩的消息後,師宴便令人在這片鳳凰林掘了多日,從一個點向左右挖掘,挖了十天都沒見到帝陵牆壁的盡頭。

師宴想計算一下帝陵的佈局都難,壓根不知道這座帝陵究竟有多大,最終只得聽天由命,找了個大抵是墓道的地方打盜洞,先進去再說。

在阿珩吃到第五條魚時,盜洞到底,見到了帝陵的封頂。

師宴並未忙着下墓,誰知道封頂裡有沒有火油沙石之類的東西,不是一個不慎整個陵墓都會被毀,就是極易埋葬盜墓賊。因此師宴的意思是先檢查一下再說,對此,叼着烤魚的阿珩問:“你覺得九州帝國時,人族的陵墓就已經在封頂裡摻亂七八糟東西的技術了?”

師宴愣了下,呃,好像也是,這技術是人族近幾百年纔出現的東西,赤帝所處的那個時代,不可能有這種技術,正鬆了口氣,便聽阿珩接着道:“比起機關,你還是先看看有沒有什麼咒術吧。”

師宴的心裡咯噔了下。“何意?”

阿珩無波無瀾的瞧着帝陵的封頂。“九州帝國時,秘道昌盛。王權與神權共掌帝國權力,赤帝營建陵墓時請神巫與秘術師在陵墓內弄些詛咒,很尋常。”

師宴挺想說,咱不盜這墓了成不?九州帝國時亂七八糟的詛咒秘術絕對是最讓人頭疼的東西,沒有之一。曾有盜墓賊就在一座九州帝國時的王陵裡中了招,結果整個家族都倒了黴,他中的是血咒,禍延全族。然太清楚阿珩不可能放棄的師宴並未將這話說出口,他不知道阿珩究竟要找什麼,但他知道阿珩找那東西的決心有多堅決,做爲一個醫者,阿珩都改行了,這些年盜掘的陵墓有六七座,古往今來有哪個醫者會有這經歷?

阿珩將封頂檢查了一遍。

“沒咒術。”

師宴聞言不由鬆了口氣,卻聽阿珩又道:“有蠱卵。”

師宴想去死,蠱是什麼東西?雖然不甚瞭解,但想也知道不是什麼好東西啊,若真是好東西,絕不會用在帝陵的封頂內。

阿珩對此倒是早有預料,取出了在齊王宮時制的香囊給師宴。“這裡頭的藥可闢蠱,每人一個。”

師宴驚訝:“這東西不是極珍貴的嗎?”你哪來的這麼多?他早些年是見過阿珩配這個藥的,價值昂貴的......哪怕花的不是他的金錢他也覺得心如刀絞。

阿珩道:“這些是用齊王宮的藥材配的。”

師宴很懷疑,齊王宮太醫司的藥庫是否被阿珩搬光了。

雖無語阿珩的風格,但師宴還是得承認,這藥的效果不錯,封頂內填的蠱卵都沒醒,阿珩灑了一些藥粉,蠱卵立時死光了。師宴疑惑,都已經有闢蠱的藥了,何必多此一舉的浪費藥材?

“這些蠱接觸到人提便會甦醒,若是醒了,條原只怕活不下幾個人。”阿珩解釋,她雖想盜墓,卻沒想屠城。

師宴頓覺悚然,一座陵墓而已,有必要佈置的這麼狠嗎?

正悚然着,便將阿珩遞過來一張羊皮,這兩日阿珩一直在一張羊皮上塗抹着什麼,師宴也沒多問,如今阿珩主動遞過來,不由瞧了眼,好眼熟,怎的有些像九州帝國時期的陵墓結構?就是規制有些怪,從未見過這般巨大複雜的陵墓結構圖。

“這是?”

“玄帝墓的結構圖。”

師宴:“......”

玄帝墓?

呵呵,上古六帝,炎、青、黃、白、赤、玄六位,按照時間先後排序,玄帝居於最末,也是九州帝國最後的中興之君,他帶來了九州帝國的極盛,而他之後,九州帝國由盛轉衰,數百年後轟然傾塌,四分五裂至今。

九州帝國時的陵墓遍佈九州,一個比一個難纏。但總的來說,陵墓也有等級之分,帝君、王、君侯、氏族族長......最爲常見的是後兩者,前兩種,極難尋,尋到了也很難成功歸來。那個已然消失的時代,有着太多稀奇古怪的東西,其中不少被用在了陵墓中,棘手得緊。

九州帝國國祚八千年,加上六位帝君,共歷王七十三位,挺多的,可算算九州帝國的國祚長度就覺得稀奇了,八千年,攏共歷經七十三王,明顯不合理。可仔細瞅瞅史書就不這麼覺得了,九州帝國時,秘道縱橫,在靈力的維續下,當時的王侯貴族都能活很久。

漫長的國祚,換代換慢的君王,使得九州帝國的王陵極難尋,無它,陵墓埋的太深。那些君王也怕自己死後被人打擾,因此陵墓修建的極深,加上幾千年的滄海桑田,可能幾千年前埋的地方是桑田,如今卻已然是滄海。這種事還真有,蒼凜就掘過一座海底王陵,是九州帝國的一位王,陵墓原本是修建在一座山裡的,結果......幾千年後那裡變成了大海。

九州帝國所有王陵裡,上古六帝的帝陵最難尋,也最難盜掘。漫長歲月,根本不知道如今埋得有多深,比如眼前這座赤帝墓,掘了百丈纔看到封頂。對此,師宴可以篤定的說,赤帝當年腦子沒抽着都不可能將陵墓修建得這麼深,太考驗當時的工匠能力了。那麼就只有一個解釋,歲月流逝,地脈活動所致。也有炎帝墓,天下人都知道炎帝墓的大致位置,愣是沒人去盜,哪怕那座帝陵裡可能有長生不死的秘密。

原因?

自然是那座帝陵經歷了七八千年的歲月,哪怕知道原本的位置在哪也死活掘不出來。

鑑於這些因素,上古九州帝國的王陵偶有被人盜掘的,帝陵卻是一座都沒有,不是找不到就是盜不了,如今卻有個人告訴你,六帝陵已然被盜掘了一座,師宴頓時汗顏。

“蘇醫師,您怎會有......”

“玄帝墓位於摩雲雪山。”

師宴茫然的瞧着阿珩,在摩雲雪山又如何?摩雲雪山自古是風水寶地,許多疆土與摩雲雪山接壤國家的君王都會將王陵修建於其中,師氏也曾去過不少回,可沒發現帝陵。

“我師父曾經在摩雲雪山尋了十數年。”

師宴只想說:你們師徒都是變.態。

爲了一座帝陵,在茫茫大雪山中蹉跎十餘年,這是得多閒?

“你們究竟是想找什麼?”師宴很是不解,阿珩與蒼凜顯然是想找什麼東西,而這東西,應在地下世界,爲此,阿珩這些年行醫之餘還不忘造訪古墓,尤其是九州帝國時期的古墓。之餘阿珩的師父,根據阿珩方纔的話可以推測出一個結論:鬼醫蒼凜只怕也是個盜墓賊,且是最拔尖的,帝陵都給盜了。

阿珩反問:“你聽說過蜃嗎?”

師宴聞言,想了想所謂的蜃是什麼玩意,道:“似乎是傳說中的一種會噴吐蜃氣的異獸,能迷惑別人,令人永遠走不出某一片海域。”

阿珩頜首。“你說的很對,只是不全。”

“差了什麼?”

“蜃其實是一種與蚌酷似的東西,居於海中,蜃氣,是它們保護自己與獵食的一種手段。但鮮有人知道,蜃也會結珠,且因爲長年累月的汲取蜃吐出的蜃氣,蜃所結的蜃珠,有一種奇特的作用,記錄它目睹過的所有影像。在九州帝國時期,有一羣自稱爲巫的人發現蜃珠的這一特性,獻了十二枚萬年蜃珠予炎帝。”

“竟如此神奇,確是寶物。”

阿珩瞅了師宴一眼。“蜃珠確是稀罕之物,然我要尋的,最珍貴的並非蜃珠本身,而是它所記錄的東西。”

“炎帝用那十二枚萬年蜃珠記錄了什麼?”

“你說炎帝最寶貴的知識是什麼?”

“爲王之道?征戰之道?那是什麼?”怎麼猜都是錯,師宴只得開門見山的問答案。

“炎帝是一名醫者。”阿珩嘆道,做醫者做到炎帝那份上,阿珩着實同情炎帝。不論是燧人氏大巫祭,亦或人族始祖的炎帝,皆非其所願,她愛的,是醫道,她想成爲的是最偉大的醫者,命運卻將她逼上了另一條道路。醫道只能成爲閒暇時的樂趣,而不再是生命,對於一個醫者,這無疑是最殘忍的事情。

雖嘆息,阿珩也沒法說炎帝不應該當炎帝,沒有炎帝,不會有九州帝國,沒有九州帝國,那麼人族只是大荒列族的奴隸與食物。

對於炎帝,阿珩只能表示四個字:有夠倒黴。

同情歸同情,阿珩對炎帝留下的十二枚蜃珠仍舊覬覦着,九州帝國後期人族內亂,而大廈傾塌後,戰火更是連天,令得九州帝國時的很多東西都失傳了。

尤其是九州帝國後期,異族趁着人族因內亂而損耗了太多力量而捲土重來,爲了雪恨,也爲了更好的鎮壓人族,人族各個領域的精英幾乎被屠戮殆盡。對於這一段歷史,阿珩記得蒼凜曾經感慨:雖然異族沒成功滅了人族,卻非常成功的令人族的文明倒退了六七千年。

除了善戰者,各行各業的精英被殺得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些不入流的門外漢。蒼凜表示:都成這樣了,人族還能在廢墟上將被戰火摧毀的差不多的文明殘骸給拼回點東西來,真心不易。

炎帝,約莫是料到了人族可能遭到許多災難,甚至滅頂之災,她所著的醫書會毀於戰火,因此留了後手——蜃珠。

蜃珠裡記錄了炎帝所有的醫道知識,沒留什麼治國征戰的寶典,只留下醫道知識,那位人族最古之王也愈發令人感慨,這得多倒黴才能生生走上一條背道而馳的人生路?

“炎帝的醫術比鬼醫還高?”師宴問,雖然炎帝被神化了,但終究是萬年前的存在,而文明始終在前進,如此漫長的歲月,後人怎會及不上前人?

阿珩想了想,道:“沒法說。”

師宴訝異:“真不如?”

“你要說孰優孰劣,我只能說各有千秋,一萬年的歲月,隔着的不止滄海桑田,也有文明的差異。九州帝國,巫風濃郁,炎帝的醫道,嚴格來說是巫醫之道。而師父,他的醫道雖是在九州帝國傳下來的巫醫之道的廢墟上發展起來的,可龍生九子尚且各有特色。師父的醫道,雖起源於巫醫之道,卻走出了他自己的路。”

炎帝與鬼醫,那是真正的兩個風格啊,前者追求長生,濟世救人,後者......滿手血腥,罄竹難書。

自然,炎帝手上的人命是鬼醫的萬倍不止,做爲王,且是萬世帝君,炎帝絕不可能清白,可炎帝始終堅持着一條底線:哪怕以帝君之身親自抄刀子剁人,她也絕不用醫道殺人。自然,這底線也就她能做到,哪怕不用醫術,看似文弱的炎帝也能以一敵百。這點本事都沒有,她也當不了大巫祭與王。

簡言之,如此南轅北轍的兩個路子,着實令人無從比較。

師宴道:“那蘇醫師你是想博採衆長?”

“這只是一半原因。”

“那另一半是?”

阿珩似笑非笑,又似譏似諷的吐出了四個字:“長生不死。”

師宴愣了下,恍然反應過來一事,傳說中,炎帝近兩千歲。雖說九州帝國的王因着靈力都比較長壽,但再長壽也不過兩三百歲,炎帝的長壽不論是在哪個時代都不正常。

雖說炎帝最後也死了,可炎帝的死,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炎帝死得太過突然,加之她自身的醫術,明顯不合理,因此一直都有人懷疑炎帝其實是被青帝給害死的。

理由?人性而已。君王亦有私心,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社稷,自然想傳給自己的子孫,讓江山在自己子孫的手裡世代傳承。而青帝爲姚姓,炎帝爲風姓,顯然不是一個家族的。後人將心比心,都覺得,青帝八成是自炎帝手裡強奪的王位。

炎帝的死因,疑雲重重,可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炎帝並非壽終正寢。

非壽終正寢都活了一千多年,那要是壽終正寢了,還不得活上一萬年?如此,與長生不死何異?

長生不死,並非虛妄。

作者有話要說:  盜墓進行時

第十九章換眼番外源頭第十八章閤家歡?第十八章夫人威武第九章帛書第十一章合該番外源頭第二十六章下獄第十六章風滿樓第三十五章節哀?第二十四章理解番外萱夫人下第十章南行路線第十九章張不易第十七章宮變第二十一章高陵第十二章差不離番外華歆中第二十一章誰更倒黴第二十二章離王行璽第一章族巫第一章族巫第十八章晚宴第十一章湯餅第十六章風滿樓尾聲第三十章賄賂第二十章赤帝墓第二十八章出殯第二十八章離別第六章再相逢第二十章我信他番外華歆中第二十八章出殯第六章公子芾第十一章合該第十一章湯餅第三十一章滅祖第三章染疾第十二章雪狼第三章風骨番外齊湄下第十五章招魂尾聲第十九章入宮第二十二章一家?第二十章烽煙起第十章南行路線第九章帛書第三章風骨第二十四章一箭七雕第二十四章理解第十五章白骨生第八章甘木實第二十四章師徒第十一章湯餅第十三章期待第二十二章猜想番外先知第十九章長生不死第十一章齊王第二十章赤帝墓第十九章張不易第二十四章師徒第二十章烽煙起第二十一章始立階品第三十一章年夜飯第一章族巫第九章出發第七章已死之人第十三章棋逢對手第八章玉龍山第十一章猴子撈月第七章求醫番外北荒往事一第十章綁票第二十五章同心結第二十二章遷怒第二十章烽煙起第十七章稚子何辜第三章出谷番外懷璧其罪下番外華陽第二十六章潛力第三十章賄賂第二十一章誰更倒黴第十六章無良醫者第三十一章滅祖第十章南行路線第三十章欺師第二十七章心情第二十四章師徒第十四章只是看看第二十六章下獄第九章一生錯第十九章長生不死第七章求醫第十八章泥足深陷第三章風骨尾聲
第十九章換眼番外源頭第十八章閤家歡?第十八章夫人威武第九章帛書第十一章合該番外源頭第二十六章下獄第十六章風滿樓第三十五章節哀?第二十四章理解番外萱夫人下第十章南行路線第十九章張不易第十七章宮變第二十一章高陵第十二章差不離番外華歆中第二十一章誰更倒黴第二十二章離王行璽第一章族巫第一章族巫第十八章晚宴第十一章湯餅第十六章風滿樓尾聲第三十章賄賂第二十章赤帝墓第二十八章出殯第二十八章離別第六章再相逢第二十章我信他番外華歆中第二十八章出殯第六章公子芾第十一章合該第十一章湯餅第三十一章滅祖第三章染疾第十二章雪狼第三章風骨番外齊湄下第十五章招魂尾聲第十九章入宮第二十二章一家?第二十章烽煙起第十章南行路線第九章帛書第三章風骨第二十四章一箭七雕第二十四章理解第十五章白骨生第八章甘木實第二十四章師徒第十一章湯餅第十三章期待第二十二章猜想番外先知第十九章長生不死第十一章齊王第二十章赤帝墓第十九章張不易第二十四章師徒第二十章烽煙起第二十一章始立階品第三十一章年夜飯第一章族巫第九章出發第七章已死之人第十三章棋逢對手第八章玉龍山第十一章猴子撈月第七章求醫番外北荒往事一第十章綁票第二十五章同心結第二十二章遷怒第二十章烽煙起第十七章稚子何辜第三章出谷番外懷璧其罪下番外華陽第二十六章潛力第三十章賄賂第二十一章誰更倒黴第十六章無良醫者第三十一章滅祖第十章南行路線第三十章欺師第二十七章心情第二十四章師徒第十四章只是看看第二十六章下獄第九章一生錯第十九章長生不死第七章求醫第十八章泥足深陷第三章風骨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