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與北荒交界處是一片大平原,據說這裡曾經是非常遼闊的大澤的一角,然三千年前,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東溟之水倒灌進陸地,淹沒了月照大澤,大澤化爲大海,僅剩貼着斷雲雪山的一隅得以倖存。
因靠山臨海,這一方平原被稱之爲山海原,自北邊雁鳴山直至祈水,千里之地皆爲山海原。
最早時,山海原爲胡羯兩族牧馬之族,祈水爲胡羯與齊國的交界處,也是戰事頻發地。
雖是戰亂地帶,卻有一些地方是安寧祥和的桃花源,如白螺聚。
白螺村位於祈水下游,月照海畔。
很多年前,齊國開疆拓土至此,與胡羯僵持至今,爲戍邊,無數罪犯流民被遷徙至此,開墾戍邊。
白螺村的祖上便是如此來到這裡的,最早的聚居地變成了如今的白螺聚,一個胡、羯、華三族混居的聚落。
白螺聚是祈水流域所有聚落裡環境最好的,不論是剪徑的強人,或是逃犯來到這裡,都會遵守這裡的規則,安安分分的生活,以捕魚或放牧爲生。
阿一是白螺聚他出生那一年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因此叫阿一。
阿一雖身體孱弱,然在這民風尚武的地方,卻無哪個孩子會瞧不起他,無它,阿一是巫醫的孩子,日後會繼承巫醫的位置。巫醫沒有強大的武力也無妨,聚落裡有的是武士願意豁出性命保護巫醫。
蠻荒之地,很多東西都很落後,若是病了,便唯有等死。也因此,這裡的人們都很健康,因爲一旦生病便意味着死亡。
直到百年前齊國發流民罪犯戍邊,阿一的祖先一同到來,流傳的較爲廣的說法是,阿一的祖先,白螺聚最早的巫醫是犯了事被流放至此,但在阿一的家族裡,還有一個說法:祖先是故意跟着跑來這蠻荒之地的。
不論阿一的祖先是緣何來到這片土地的,他都救了所有人,若無一個醫術高超的醫者,當年的流民罪犯一個都別想活下來,更遑論建立起白螺聚。
捭闔遂1287年,白螺聚。
山海平原魚類豐富,時不時能捕到鱈魚,阿一坐在冰面上將羊羔裘衣裹得緊緊的,呵了呵沒抓魚竿的手,好冷。
手背有點癢,阿一忍不住抓了下,立時抓下了一塊皮肉。
山海原毗鄰北荒,每年的冬季至少半年,而這還是山海原南部,據說在北部,冬季最長能達到□□個月。別說被凍掉了皮肉,便是鼻子都可能隨便摸一下就掉了。雖然受了傷,阿一卻沒哭,而是看了看周圍,確定沒別的人,這才鬆了口氣。他手背上的傷口在這短短時間裡流出了一層透明的□□裹住了傷口,轉瞬便結了痂,且痂的邊緣隱有脫落的痕跡。
阿一的身體很早的時候便表現出了與衆不同的癒合能力,對此,家人都很淡定,只是叮囑他不能讓家人以外的人發現,會很麻煩。阿一不懂,卻在發現別的人都沒這種能力後隱約明白了些許。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譁!
水面四濺起水花,一條尺長的鱈魚咬鉤,阿一將鱈魚甩在冰面上,鱈魚很快便被凍僵了,足可見,山海原是真的很冷。
將凍僵的魚放進魚簍裡,覺得夠自己與阿母食用了,阿一便滿足的抱着魚簍回家。
阿一的父親在他孩提時便離世了,那一年,山海原下了百年不遇的大雪,很多的房子都被整個的埋了,何況山林裡的野獸。山海原被稱之爲蠻荒之地可不是空穴來風,這地方,猛獸比人還多,便是彪悍的胡人與羯人,在冬季時都會頭疼。尋不到食物的猛獸會成羣結隊的跑出山林覓食,雖然人族的血肉脂肪極少,骨頭多,不合野獸的口味,但飢火中燒的獸是沒有挑食的資格的,自然,它們不挑食了,山海原的人族就得倒黴了。
爲了防止猛獸襲擊聚落,也爲了獲取食物,山海原,乃至整個中州北地的人族都有一個習俗:冬獵!
一個聚落,或幾個聚落的青壯組成隊伍獵殺尚未結成羣的猛獸,在它們結成羣之前儘可能的獵殺猛獸,以減少即將到來的猛獸襲擊聚落的力度,若是能令獸羣聚不起來就更好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山海原很多的聚落與部族都是消失在冬季的獸災中的。
那一年的冬獵,阿一的父親也參加了,卻趕上了白災。山海原與北荒所有天災中最可怕的白災,來自極北的白色狼羣掠過,連骨頭渣子都不會留。那些來自極北貧瘠之地的狼羣,進食時是連肉帶骨頭一起嚼碎了嚥下的,腸胃非常好,牙口更是出色,前提是被吃的不是人族,否則正常人都誇讚不起來極北雪狼的腸胃與牙口。
阿一父親所在的冬獵隊伍在碰上白災後只跑回來一個報信的,別的人都沒了,能找到一截碎骨頭的還能立個墳塋,沒有的話,就只能立個衣冠冢了。
阿一的家庭失去了支柱,卻沒有因此而一落千丈,一則巫醫是個很賺錢的職業,特殊是壟斷的巫醫;二則巫醫家族的特殊性。
貴族有宗廟,宗族以宗廟爲中心而存在,庶人黔首無姓無氏,亦有宗族,只是不能立宗廟罷了。巫醫的家族經過百年的繁衍,亦有幾十口人,且有個特殊的習俗——族內婚。
華族同姓不婚,巫醫家族卻反其道而行,不僅同姓通婚,且近親通婚,第二代的巫醫夫妻便是一對兄妹,而阿一的祖母便是堂兄妹。若在中原,巫醫家族這麼做,整個家族都該被沉塘了,然山海原卻不會,山海原的人族以胡羯爲主,而這兩族的不少部族亦有族內通婚的習俗。且比巫醫家族更過分,巫醫家族只在最初人丁凋零時允許兄妹成婚,後來人丁增加,便禁止血緣太近的族內婚。
血緣太近的近親通婚會導致生下的孩子畸形,這是祖訓,因此巫醫家族正在考慮將同一代的族人不能通婚給改成兩代以內,待日後人口增加了,再改成三代、四代、五代以內。阿一對此完全無法理解,既明知近親通婚的弊端,又爲何如此堅持?山海原又不是沒有別的人族了。
阿一的父母是特例,母親年輕時不知爲何死活都不願在族裡尋找另一半,最後瞧中了一個羯族人,因而有了阿一。
不過族內婚也有個好處,雖然阿一的父親非同族,但失去了父親,家裡仍不缺衣少食,家裡缺了什麼,別的族人都會盡力幫忙,你幫一把,我幫一把,使得阿一的生活仍舊過的很好。雖如此,阿一卻想盡可能爲母親分憂,族人也有族人的難處,不能總麻煩別人,能自己解決的事,還是自己解決得好。
鱈魚在山海原是很尋常的魚類,然在中原卻不是,阿一琢磨着,改明兒能不能想個辦法多釣幾條魚,然後製成鱈魚乾賣給過往商隊,應能賺取一些金錢。
回到家時,阿一將釣到的鱈魚颳了鱗片煮了起來,母親的年紀很大了,四十多歲了,雖然看上去仍舊很年輕,不看那灰白的頭髮的話,她的臉宛若雙十年華。然這也只是看似,灰白的三千髮絲證明着世間的流逝,因失去伴侶而傷心過度以至出了問題的眸子都清楚的訴說着,這是一個年紀不小的女子,儘管她的肌膚血肉仍緊緻如少女,儘管她的心早已蒼老。
對此,阿一也沒太奇怪,醫者擅養生,族裡的人老得都挺慢的,母親的模樣,只能歸咎於母親更擅養生罷了。且,母親也並非完全不老,只是老得慢了些罷了,阿一注意到母親的眼角添了幾道痕跡。
少年結髮,中年得子,卻又喪偶,一人撫養孩子,又怎會不老?
將魚羹熬好,阿一給母親盛了一碗。“阿母,魚羹做好了,新鮮的鱈魚羹,您嚐嚐。”
巫醫摸索着接過了魚羹,明明已經半瞎的眸子亮的驚人,完全瞧不出是個半瞎。“阿一長大了。”
阿一點頭。“嗯,阿一能照顧母親了,母親的眼睛一定會好起來的。”歷代巫醫生病受傷了都不用吃藥,只要食肉可補充元氣的補品即可,身體過人的自愈能力會將所有傷害癒合。鑑於此,阿一認爲,只要有足夠的補品吃,母親的眸子是可以恢復的。
巫醫笑了笑,沒說什麼,摸了摸阿一的眸子,巫醫的特殊血脈在家族裡極不穩定的遺傳着,然她也不曾想到阿一會與自己一般。孩子出生時,瞧着孩子眉心的宛若硃砂的印記,她便知道,自己生了一個不一樣的孩子。家族裡已有數百年不曾有族人生下來邊有硃砂印記,此印記是直系的標誌。
羲和氏的子孫分直系與旁支兩種,唯有眉間有硃砂印記者方位直系,而無此印記者則爲旁支。巫醫體質雖特異,卻仍是普通人,未曾脫離旁支之列。然阿一卻是真正的直系,若是自己去來了,這孩子要怎麼辦?
羲和氏直系子孫,長生藥藥引。
這是生生世世的魔咒,她當年寧死也要與異族在一起,固然是真的瞧上了阿一的父親,卻也有一半是因爲她不想近親成婚下去。族裡近親成婚是自蠻荒時代遺留的習俗,亦是爲了誕下直系的羲和氏苗裔,可她不願意,她怕啊,怕生下的孩子被人給生食煉藥。
明明他們也是人,爲何被發現是羲和氏苗裔時,人人都想吃他們的血肉?
巫醫相信自己的族人,卻無法相信旁的人,因爲那些人不會有這種苦惱,可自己的族人又真的保得住一名直系嗎?
巫醫飲着魚湯,心中嘆息,不論如何,爲了這個孩子,她都得長長久久的活下去。她的體質與直系極接近,想來能活很久,應能看到孩子平安長大成人。
阿一併不知巫醫在想什麼,見巫醫飲了魚湯,便很高興,多吃點,定能好起來。
巫醫用完魚羹後問阿一:“阿一以後想找什麼樣的妻子呢?”
雖說年少時,每個人都會遙想一下自己日後的伴侶,但阿一卻從未想過,不知爲何,不論異性或同性,他都不曾有半分興趣。因而被問到這麼一個問題,不由無言以對。
巫醫也沒勉強阿一回答,而是問:“你覺得你阿舅家的孫女如何?”
人總歸是要成家的,雖然自己年輕時反抗族裡嫁了個外族,但對於兒子,巫醫更希望他娶個同族,因爲安全。
ωwш● Tтká n● C 〇 長生的誘惑似魔所下的魔咒,無人能抗衡,便是結髮夫妻,也保不準會食用枕邊人。
阿一愣了下,想了想,道:“母親希望我日後娶她?”
巫醫坦言:“母親希望你日後娶一名同族女子爲妻。”是否自己兄弟的孫女不重要,重要的得是同族。
阿一說:“那就她吧。”
“爲何?”巫醫不解,這答應的是否太快?
“我看每個女子都差不多,既如此,倒不如娶從妹,至少相熟。”
巫醫一想也是,便道:“那我每日便同族長說一下,將此事定下來。”族裡有人成親,必須娶族長那裡說一聲。
阿一嗯了一聲。
阿一與巫醫所有的打算毀於一場人禍。
那一年病重的齊簡王一意孤行,田獵於祈水,實則衝白螺聚而來。
長生的誘惑,無人能抵抗。
萬千年來,尋找羲和氏苗裔的王侯將相多如長河之沙,如草一般,死了一茬還有一茬。哪怕六十多年前,鬼醫蒼凜屠盡一國,也不能令此魔咒根除,只是讓渴求長生的人汲取教訓,對付羲和氏苗裔時愈發兇殘狠辣。
紅色的鐵騎衝入白螺聚大開殺戒,保衛聚落的勇士沒死在山海原的獸災中,卻倒在了王師鐵騎之下。
巫醫與阿一被帶到了齊簡王面前,齊簡王雖知羲和氏苗裔爲長生藥藥引,卻不知長生藥如何煉製,煉製時除了藥引還需要什麼,因此爲了保險,他留下了阿一,令人將巫醫的血肉打碎製成肉泥生食。
病重將死的君王貪婪的吞嚥了巫醫的血肉後重新煥發了一絲生機,雖未痊癒,卻可以看出,已經擺脫了之前隨時可能嚥氣的局面。
年輕的君王由衷感慨:“傳說果真不虛,此藥,果有奇效。”
確定了羲和氏苗裔果有奇效,齊簡王將巫醫家族中體質有別於尋常人的族裔都帶回了王都,既然藥引爲真,想來長生藥亦是真的存在,他要的不止是病癒,還要長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