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

郭圖小聲地將袁紹密召醫者入帳的事,跟許攸說了。

許攸又驚又怪,四下環顧一眼,乃俯身在郭圖耳邊,低聲問:

“兄何以知?”

“……此乃袁公近侍所言,不會有假。”

郭圖話說的隱晦。

既然是袁公近侍說的,那應該就是真的,至於這近侍爲什麼會將這事兒告訴郭圖。

許攸也不是傻子,這種問題不會問。

“……莫非袁公他?”

許攸心中揚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雖然袁紹玩的是搞制衡那一套,但河北派總體上是要比河南派更強勢的。

畢竟河北派有着本土優勢。

雖然兩派還要細分,廣平派的沮授就跟魏郡派的審配很不對付。

而許攸是南陽人,郭圖是潁川人,雖然都屬於河南派,但兩人感情其實並沒有多深厚。

許攸也不知郭圖爲什麼要將這種大事告訴自己。

相反,他甚至有些後悔聽到這個消息了。

作爲政治人物,有些事最好就是不要知道的好。

否則,將來做事反而容易受到掣肘。

“郭兄此言何謂,許攸駑鈍,不明其狀。”

許攸佯裝驚訝,對郭圖的話小心提防。

“……無他,只是想着袁公爲天下之事操勞,可能身體憔悴。”

“我等爲人臣子,若不關心主公,便是不忠。”

郭圖說話也滴水不漏,不給許攸鑽空子的機會。

但許攸卻知道郭圖這話是在給自己下套。

身爲臣子,知道主公身體不好卻不關心,那的確可以給你扣一個不忠的帽子。

可問題是,這次的情況比之尋常不同。

袁紹已經年過五旬了,身體明顯出了狀況,但他卻故意隱瞞病情,不讓手下人知道。

許攸此時敢去問,那不是找死嗎?

站在袁紹的視角來看,他很明顯是清楚,自己一旦死了,偌大的袁氏集團立馬就要崩壞。

河南、河北兩派之爭,愈演愈烈。

袁紹也僅僅只能夠是憑藉自己的威望,勉強將兩派給鎮住。

可自己若是死了,不論是袁熙、袁譚還是袁尚,都鎮不住手下人。

所以袁紹才這麼着急南下,迫切希望統一。

只要終結這個亂世,那袁紹的威望將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到那時候,

袁紹再想清理兩派,可謂是手拿把掐,覆手之功耳。

對於袁紹來說,或者對袁氏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繼承人!

袁紹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了,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夠平穩接過他政權的繼承人。

從袁紹私心來說,他是更傾向於幼子袁尚的。

袁尚雖然不是嫡長子。

但他長得美,隨自己,旁人一看就知道是親生的。

而且袁尚度數弘廣,綽然有餘,非常得人心。

僅憑這一點,袁尚就已經是諸子之中最有人主相的了。

但在這個時代廢長立幼,是要頂着很大的輿論壓力的。

即使是袁紹,也不敢明確表態,自己要立袁尚爲繼承人。

只能是通過分封制的方式,將袁尚留在冀州,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但未曾想到的是,正因爲袁紹搞這麼一出分封制,使得大家都確定袁紹要立袁尚爲繼承人了。

於是以郭圖、辛評爲首的河南派,紛紛開始擁立長子袁譚。

而擁護幼子袁尚的河北派當然不肯相讓。

所以,當人們問袁紹內部競爭什麼時候最激烈時。

那就是當袁紹搞分封制時最激烈。

道理也很簡單,誰將來繼承大位,自己便能得到更多的好處,分到更大的蛋糕。

對這些士人來說,這天底下還有什麼是能比從龍之功更大的功勞呢?

所以大家寧願不斷內耗、內鬥,消耗袁家實力,也不會在乎外在勢力的威脅正在不斷擴大。

袁紹看在眼裡,嘴上雖不言,但心裡卻知道這個問題非常嚴重。

考慮到自己沒有曹操那種宗室將領當心腹,袁紹就只能是自己來了。

他想着只要自己憑藉統一天下的威望,便能夠壓服袁氏內部所有不服的派系。

以此來爲袁尚未來鋪平道路。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袁紹顯然低估了曹操、劉備的實力。

一經南下,便遭到了河南的激烈抵抗。

戰爭開始,進展的非常不順利。

以至於今日袁紹不得不親征,才堪堪打出一場自開戰以來的首次大勝。

饒是如此,距離打敗曹劉依舊差得甚遠。

袁紹迫切希望統一,但精力卻已經不支持他再像從前那樣,躬身親爲了。

郭圖買通了袁紹身邊的近侍,知道袁紹最近頻繁用藥。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信號,出於爲自己的未來着想,郭圖不能不提前做好準備。

“……哈哈。”

許攸仰頭大笑,繼續裝傻,“人食五穀,豈能無病?”

“想來主公只是許久不能南下,水土不服,故偶感小疾。”

“若我等連這種小事,都要去叨擾,未免顯得過於諂媚。”

郭圖一怔,面色有些難看。

許攸話裡有話,提到諂媚時,刻意將目光投向郭圖。

而河北諸臣中,郭圖尤以諂媚而名聲廣播。

哼~

郭圖面色不豫,“圖此來,乃是有一場富貴,想與許兄共享。”

“既然許兄不領情,那便容我告辭。”

話落,甩袖便走。

許攸猶豫了一下,到底是饞他口中所言的“富貴”,沒忍住,箭步追上去。

“郭兄慢行,慢行!”

許攸拉住郭圖的衣袂,嘿嘿一笑,“適才相戲耳,郭兄何必當真?”

郭圖卻挑眉正色說道:

“此事關係重大,何干戲言?”

許攸強忍怒意,看在“富貴”的面子上,再次賠禮,請教他到底是什麼事。

郭圖乃將許攸請入自己的營帳,將下人盡數屏退,這才神秘兮兮地說道:

“許兄可還記得,弟適才在帳外所言之事?”

“……嗯嗯。”

許攸連連點頭,“知此事,又如何?”

郭圖小聲道:

“袁公此前先除沮授監軍之職,後又將田豐收押入牢。”

“此兩刀皆是砍在河北人身上。”

河南派長期受河北派壓制,如今袁紹連砍河北兩刀,無疑是擡了河南派一手。

當然了,這也不是袁紹第一次對河北人用刀了。

早在袁紹初至冀州時,就對本地豪族,“割剝富室,收考責錢。”

豪族被袁紹經濟和肉體雙重剝削。

過後,袁紹又怕把河北豪族削得太狠,轉頭就給了一個大甜棗。

比如,委任審配爲治中別駕,並總幕府。

又令沮授監管三軍,監護諸將。

這種過分端水的行爲,確實使得兩派誰也壓不倒誰,只能擁護袁紹打壓另一派。

但袁紹卻也沒能夠培養起自己的核心派系來,因爲兩邊他都得罪慘了。

現在郭圖已經得了沮授的部曲,但他是指揮不動的。

河北派目前處在前所未有的弱勢期,郭圖想借着這個機會將之徹底打倒。

而河北派卻還有翻身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袁尚。

擁立袁尚的人很多,兼之袁紹又對其寵愛有加。

一旦袁紹身體出了問題,河北派扶袁尚上位,那河南派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所以郭兄是希望探明袁公的身體狀況?”

許攸這下也聽明白了,感情郭圖這是想拉自己一同下水,參與到奪嫡之爭中去。

別看許攸是河南人,但他其實鮮少參與袁氏內部的派系鬥爭。

因爲許攸是袁紹的發小,兩人的關係更是號爲“奔走之友。”

靠着這層關係,許攸當然不需要去爭權奪利。

但郭圖的一席話卻點醒了他,袁紹要是死了,他還能倚仗於誰呢?

尤其袁紹身體可能真的出了問題,如不早做打算,必然落於人後。

“許兄想明白了,與我等一道擁立大公子。”

“日後大公子若能承繼袁公之基業,你我皆有從龍之功。”

“榮妻蔭子,光耀門楣不在話下。”

士人圈子也有自己的鄙視鏈,許攸這個南陽人肯定是不會被河北人接受的。

所以擺在許攸面前就只有兩個選項。

ωωω_ TTkan_ c ○

要麼跟郭圖、辛評他們全力擁戴大公子袁譚,成了大家一起享富貴。

要麼你就全程看戲,但將來袁譚上位了,跟你不會對你這個當初袖手旁觀的人有好感。

若是袁尚上位,那人家也不會用你這個河南人。

可以說,雖看似是兩個選項,但許攸卻沒得選。

啐!

許攸一咬牙,只猶豫了片刻,便做出決定。

“……罷,願從君言!”

郭圖見許攸同意上船,頓時大喜,即邀辛評過來共同議事。

“今沮授罷權,田豐下獄,正是我等上位之時。”

“只是袁公身體似出了狀況,恐不利於我等接下來的行事。”

郭圖將目前的狀況,分析給許攸、辛評兩人聽。

言訖,郭圖又看向這個新加入的成員,道:

“許兄一向足智多謀,又與袁公關係密切。”

“今欲使許兄前去探望袁公,觀其身體如何。”

“不知許兄願往否?”

郭圖立馬顯露自己招許攸進來的真實目的。

許攸也不計較,既然上了船,就沒有退路了。

一捋頷下鬍鬚,認真分析道:

“袁公今日勝了一場,不着急消化戰果,仍舊令淳于瓊乘勝追之。”

“如此迫切,想來袁公身子確實大不如前。”

辛評則道:

“只憑我等在此分析,並無用處。”

“還須許兄親自走一趟,探明情況,我等纔好提前做準備。”

許攸點了點頭,同意了兩人的請求。

既然進來了,就先獻一份投名狀罷!

“我以獻策爲由,謁見袁公。”

“若袁公親征,便證明其身體無恙,若另使人前往,則證明其身體有恙。”

“如此便能探明袁公身體狀況。”

微微一頓,又補充道,“此外,袁公若是用我之謀,也是變相打擊河北士人。”

“……此爲一石二鳥,一舉兩得計也。”

郭圖、辛評聞言大喜,即讓許攸快去快回。

許攸遂趁夜去見袁紹,待下人通稟過後,方一入帳。

人報前去追擊曹劉聯軍的淳于瓊已經回來了。

“戰況如何?”

袁紹急忙問。

“……淳于將軍不慎中了埋伏,被打得大敗,狼狽而回。”

果不出衆人所料,曹劉早有準備,淳于瓊此去追擊並未討得半點便宜。

“唉!”

袁紹嘆口氣,頹然坐在榻上。

這個結果,其實他心中早有預料。

只是之前一直在自己騙自己,覺得淳于瓊此戰能贏罷了。

許攸見此,乃躬身上前,一邊爲袁紹倒水,一邊小心翼翼地說道:

“主公不必着急,今我大軍足有十萬之衆,曹劉之輩不過負隅頑抗耳。”

“主公收納河南之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許攸知道袁紹的脾氣,耳根子軟,先說兩句好話把他哄高興了,纔敢進言獻策。

袁紹喝了一杯水,緩緩道:

“子遠這麼晚了不去睡覺,找孤何事?”

許攸眼珠子骨碌碌一轉,溫聲道:

“今主公親臨戰場,打得曹劉聯軍丟盔棄甲,倉皇逃竄,大振我河北軍威。”

“……誒,只是曹操、劉備也由此潛身於寨內,不敢出戰了。”

“曹劉備戰了數年時間,工事建築,檑木滾石,一應俱全。”

“愚以爲,我軍欲取勝,不可急於一二日之功。”

許攸循循善誘,慢慢開導袁紹。

淳于瓊今晚的戰敗,也讓袁紹知道曹劉已經做好了準備,短時間內他就是不可能拿下河南。

“……嗯。”

袁紹終於鬆口,“我大軍俱屯於官渡,僅軍糧所耗,便日費五千石,一月下來便是十五萬石糧食。”

“中途算上從鄴城運往過來的損耗,我軍也不能在此地經年日月的久持。”

人多唯一的壞處就是嘴也跟着多了起來。

袁紹這十一萬大軍的口糧供應,即使財大氣粗如他,也經不起年年造。

曹劉雖然人少,但耗的糧食也少。

而且人家是本土作戰,離大本營近,補給線很短,路途損耗不大。

兩項數據懟下來,袁軍的糧秣優勢,其實已經被河南抹平了。

所以真要玩兒持久戰,河南方面此時還真不虛袁紹。

更別說袁紹所打下來的兗州領土,百姓早就被曹操給遷到內地去了。

等於袁紹甚至沒辦法消化這些土地,將之轉化爲自己的收益。

“河南兵雖然果勁,然我北兵畢竟人數衆多。”

許攸慢條斯理地分析,“只要以我之優勢,攻敵之劣勢,則河南可定,曹劉可擒也。”

“子遠有何高見,快說!”

袁紹騰得一下起身,連忙問。

“今日交戰之時,先登死士大發神威,此爲我軍唯二精銳的部曲。”

另一支精銳的部曲,是大戟士軍。

但這支軍隊是袁紹的親衛,一般不會拉到前線戰場上去。

而且袁軍是進攻方,大戟士軍作爲重甲步兵,卻是以防守著稱。

並不適合用來衝鋒陷陣。

所以,袁紹真正能用的精銳,就只有先登營了。

“既然曹劉堅守不戰,據寨而守,我等不妨在寨前築起土山。”

“可命先登死士並軍中其餘長臂善射的弓弩手,俱登山上,居高臨下。”

“然後以箭射之,專獵寨中軍人。”

“若曹操、劉備若棄此而去,我等便得此隘口。”

“若不棄去,便只能出戰,攻我土山。”

“屆時,袁公自領大軍,與山上守軍前後夾擊,成掎角之勢。”

“曹劉聯軍焉能是我軍正面敵手?”

“誠如是,潁川可得,下邳可破矣!”

許攸此計,也是發揮了河北軍的長處,用以攻河南軍的短處。

那就是人數碾壓。

你河南單兵作戰能力不是很強嗎?

那咱就逼你出來打集團軍作戰。

畢竟河南軍士再強,也不至於說每個人都能完全吊打河北軍士。

況真正的大軍團作戰,比的是勢,而不是勇。

而河北軍在這方面無疑是要遠勝於河南軍的。

袁紹聞言大喜,即納許攸之計策。

次日,一大早。

袁紹親自於寨內選撥精壯軍人,命其各執鐵鍬土坦,齊來官渡大寨,壘土成山。

寨內軍士見袁軍公然在自己眼前,堆築土山,不由大怒,皆罵袁軍欺人太甚。

於是,將之報到夏侯惇大營處。

夏侯惇暗想袁軍弓弩手如此強勢,若使其於寨外築起土山,居高而射,將士們如何守寨?

於是點了五百軍士,綽槍上馬,親自帶人衝突出去,欲要截殺袁軍的壘土軍人。

袁軍早有準備,先登死士提前架好弓弩。

扼守在咽喉要處,對準夏侯惇軍便射。

一時間,箭如雨下。

夏侯惇衝不過去,只得退回本寨。

如此,十日之內,袁軍在官渡大寨外築成土山五十餘座。

每座土山上,都立有高櫓,每山分撥兩百名先登死士。

另選長臂善射的弓弩手輔之,齊登土山高頂,瞄準寨中軍士,張弓列弩便往裡射。

河南軍皆驚,皆盯着遮箭牌守禦,不敢露頭。

或有走得晚,躲避不及時的,被一箭射死。

於是,袁軍每日便在山上射箭。

不求全殲,但求震懾。

放眼天下諸侯,也就袁紹這般財大氣粗,敢將弓箭弩矢這般造。

由此,約莫過了五日。

只要土山上一聲梆子響處,山頂立馬箭如雨下,點滴在聯軍寨內。

河南軍士皆是大懼,全都蒙楯伏地,躲避箭雨。

袁軍見此,紛紛吶喊嘲笑。

寨中不少將士氣不過,紛紛找到自家將領,請他們上稟主公,放他們出去與袁軍決一死戰。

曹營這邊樂進、李典在見到衆軍士躁動不安,怒不可遏後。

於是紛紛來見夏侯惇,備言此事。

夏侯惇乃解釋道:

“早在袁軍初至寨外,修築土山之時,我便殺出去,截殺袁軍士兵了。”

“然袁軍弓弩齊備,某衝突不進去,只得退回。”

“待報與曹公之後,曹公命我堅守不出,故使袁軍十日之內壘起數十座大山來。”

樂進憤然道:

“既如此,我等便率軍去搶奪土山!”

“誒!不可。”

李典急止之曰,“先前築土山時未曾搶奪,我等機會已失。”

“現在袁軍居高臨下,優勢更盛從前。”

“再想搶奪,事倍功半,實不明智。”

樂進氣得握拳,咬牙道:

“難道便任由袁軍士兵,這般欺辱弟兄們嗎?”

夏侯惇無奈嘆道:

“此乃曹公所下之令,我等不得不聽從。”

上頭這麼吩咐,下頭就怎麼做。

反正夏侯惇是絕對擁護曹操的任何決定的。

樂進眉梢一挑,朝夏侯惇一拱手,正色說道:

“稟將軍,非是進危言聳聽,擾亂軍心。”

“而是袁軍每日自山上射箭,箭矢落下,兵士皆懼。”

“長此下去,軍心必亂。”

“屆時袁軍再來攻寨,我等尚可拼死禦敵。”

“兵士卻沒了膽氣,畏袁如虎,如何據守?”

夏侯惇一時默然,樂進說的在理。

每日被袁軍這般嘲笑、恫嚇,士兵們的心態肯定會受到影響。

“所以我意,現在就出戰。”

“奪不奪得山頭是一回事,不能讓士兵們怯敵是另一回事。”

樂進提出來自己的意見,算是相當中肯的了。

夏侯惇沉默半晌,才道:

“……好罷,我帶你們去見曹公,說明此事。”

“只是曹公聽不聽從,就非我所能定了。”

言訖,三人一同來到帥帳,面見曹操。

見禮過後,便開門見山,說明來意。

“……哦?”

“近日士兵已經躁動不安了?”

曹操正於榻前讀書,並未顯得有多慌亂。

由於這幾天一直都是堅守不戰,所以他每日除了處理軍務外,就是讀讀兵書。

時不時地,還給兵書批註,將自己的見解寫上去。

“……是。”

夏侯惇解釋事情的原委。

“袁軍每日都在土山上,朝寨內射箭。”

“幾日下來,將士們每聞梆子響動,便立馬蒙楯伏地。”

“末將擔心,長此下去,士兵會怯敵,不再敢與袁軍交戰了。”

話落,又看了眼樂進、李典,衝二人使了個眼色。

二人會意,一齊上前,拱手說道:

“所以我等希望立馬出寨奪山,只要搶下一兩個山頭,便能遏止住軍中懼意。”

“進願爲先鋒,領軍士五百,搶奪山頭!”

樂進乃先登猛士,主動請纓。

“典亦願領五百人,協助文謙,攻打袁軍山頭!”

李典也立馬出聲附和。

有樂進的地方,便有李典,二人幾乎一直是成雙成對的出入。

這主要得益於曹操的人事調度。

樂進勇武善戰,性格張揚膽烈。

李典謀略過人,性格仔細謙遜。

兩個人不論是能力還是性格,都十分互補。

所以曹操總是將他們兩個安排在一起工作出差,由此給人一種形影不離的錯覺。

“……嗯,不妥。”

曹操將書卷放下,沉吟許久,拒絕了衆將的提議。

這……

夏侯惇面色微有尷尬,但還是諫道:

“主公,可若是放任袁軍不管,必然出事!”

“……嗯,我知曉此事矣。”

曹操揮了揮手,安慰衆人不必着急。

夏侯惇一奇,連忙問:

“……莫非主公已有辦法?”

曹操頷首,揹着手,謂衆人道:

“不瞞諸位,早在袁軍初壘土山之時,我便欲出寨截殺。”

“但在與玄德商議過後,決定不予出戰。”

“……這,這是爲何?”

衆人紛紛問。

“吾亦不知。”

曹操搖了搖頭,“只是玄德說這是李子玉的意思,我便聽從了。”

李翊麼……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

李翊是河南謀主,當然有權決斷此事。

只是被袁軍騎臉輸出十天了,縱是李翊,此刻也得拿個說法出來了罷?

曹操看出了衆人的想法,便道:

“既然軍中將士已經躁動不安了,那我等便一同去見玄德與李先生。”

“且看他二人有何說法。”

衆從其言,跟着曹操一道去了劉備大營。

至營中時,人道劉備與李翊俱不在營內,而是在官渡外的一處曠野處。

曹操便問劉備具體位置,又問何時走的。

從人一一答了,曹操謝過,命人賜以金銀後辭去。

待來到標明的位置後,果見劉備、李翊君臣在這裡。

周圍還有幾百名軍士,前後忙活。

但比起這些,真正引得曹操一行人注意的是,巍然矗立於曠野之上的投石機。

然這一架架發石車卻不同於衆人所見過的那般。

它們要比之尋常發石車要巨大的多!

其高約三丈,吊杆長約五丈。

底座由厚重的木材打造,穩固如山,深深地垂在地裡。

吊杆上纏繞着粗如兒臂的繩索,被數十名壯漢拉着。

不斷有軍人擡着石彈,爲機身裝填。

曹操張大嘴巴,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不過劉備、李翊此時已經知道曹操來了,遂放下手中活計,過來見禮。

曹操還禮,連忙問:

“玄德,此物爲何。”

“此爲發石車,乃我家先生改良。”

劉備嘴角微微翹起,一臉得意地說道。

唔!

曹操強忍心頭酸意,接着問:

“此莫非破壽春之神器乎?”

之前攻壽春時,就已經開始傳言劉備軍中有一件攻城大殺器。

震如雷鳴,驚天動地。

但由於劉備用的少,兼之古代信息傳播的慢。

直到現在,曹操也不清楚劉備那個神器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但有一件事他很確定,

那就是他對劉備真的羨慕麻了。

……

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
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91章 曹操:十年了,被劉備壓制十年,蒼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