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

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

李翊既得倚天劍與鴛劍,正式獲得兗、徐、豫、揚、司隸五個地區的先斬後奏之權。

李翊既爲河南謀主,乃奉雙劍向曹劉二人作揖拜道:

“荷蒙重託,敢不拜命。”

“但乞來日,曹司空、劉將軍各聚麾下文武,聽我號令行事。”

曹操、劉備俱是欣然答應。

由於是要調動整個河南與河北大戰。

這種大事,不可能不稟明天子。

於是,以司空曹操、左將軍劉備,聯合陳王劉寵,遷任少府的駱俊。

並邀一地之隔,身處樑國的豫州刺史郭貢,一併來陳地朝廷。

正式上書天子劉協,責備袁紹的罪狀,請天子下令征討袁紹。

畢竟大夥兒明面上都還是漢臣,只要劉協一聲令下,曹劉就已經佔據了“義兵”的輿論優勢。

劉寵、駱俊皆是心向漢室之人,袁紹是少帝劉辯一派的。

一旦讓他南下功成,遭殃的肯定是陳國朝廷。

所以在利益鏈上,陳國與曹劉是一致的。

至於郭貢,他本就是劉備小弟,跟着劉備走的。

只不過是因爲他挨陳國近,又作爲豫州刺史這種大官,趕來就是幫幫場子的。

故當這幫大臣一齊上書之後,劉協亦不好出聲反對,他本就身不由己。

“不知諸愛卿,在何時征討袁紹?”

曹操持笏板而出,躬身諫道:

“啓奏陛下,古之命將,必築壇會衆。”

“賜白旄黃鉞、印綬兵符,然後威行令肅。”

“今陛下宜遵此禮,擇日築壇,拜李翊爲大都督。”

“督兗、徐、豫、揚四州兵馬,另節制司隸軍馬。”

“假節鉞,則衆人自無不服矣。”

西漢時的將軍以大司馬爲尊,東漢時的將軍以大將軍爲尊。

而到了漢末三國,則被興起的都督搶了風頭。

最早擔任都督的其實是袁紹,他兼督冀、青、幽、並四州。

一般來說,同時督四州人馬的很少見,即便有也就是掛個名。

但沒想到袁神是真的實際控制了四州。

所以袁紹這個名字,直接蓋過了他“都督”的身份。

都督此職反而是沾了袁紹的光。

大都督一職正式出現,是在曹魏時期。

但現在,經過曹操、劉備以及陳羣、董昭等人的提議。

直接授予李翊大都督一職。

這提前二十多年出現的職位,與歷史上的職能大致相同。

都是頒予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然後持節,節制所有高級將領。

有着督內外軍事的權力,是戰時全國最高軍事統帥。

不過,它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正式官職。

而是爲了戰爭臨時增設的。

所以正常情況下,仍舊以大將軍爲尊,然後纔是驃騎、車騎等將軍位。

然李翊年紀輕輕,就要督四州兵馬,還要節制司隸軍馬。

最關鍵的是,這竟還得到了曹操、劉備兩人的雙雙默許。

畢竟他二人有一人不點頭,李翊都難居此等高位。

“……善。”

劉協頷首,目光在殿下掃了一圈,脣角勾起一抹淺笑。

“李卿之才,朕親眼所見。”

“若無李愛卿迎朕入陳地,今恐仍爲傕、汜二賊所辱。”

“只是袁本初四世三公,擁據四州之地,民戶百萬,戰將上千。”

“朕知他善於用兵,公孫瓚亦非其敵手。”

“李卿年紀尚幼,可能當此大任否?”

劉協心裡其實也明白,若是河南河北大戰,袁紹贏了,那漢室就真的亡了。

因爲真讓袁紹一統河南河北,他可不會搞什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麻煩事兒來。

袁家一直秉信着,“袁氏出陳,虞舜之後”的讖言。

故袁紹一統河南,必然廢帝自立。

劉協也不想步他哥哥的後塵,不然連被廢兩位皇帝。

這漢室最後的一點臉面都保不住了。

“……稟陛下。”

李翊持笏出列,躬身答道:

“翊雖一介書生,今蒙聖恩,託以重任。”

“以吾有尺寸可取,敢不效死力耶?”

“袁紹雖看似強大,終只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不足慮也。”

說着,又看了眼曹操、劉備,似爲了給二人,及文武百官打氣。

又接着補充說道:

“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

“雖弱必強,苟非其人。”

“雖強易弱,高祖、項籍之存亡,足以觀矣。”

“袁紹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

“不如我河南君臣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

“袁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

“我河南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

“袁紹御軍散漫,法令不嚴,士卒雖衆,其實難用。”

“我河南法令既行,賞罰必重,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

“袁紹憑家世立資,沽名收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

“而我河南用人不拘一格,於有功者無所吝惜。”

“故天下忠正之士鹹願爲用,此德勝也。”

“夫以度、謀、武、德四勝輔佐陛下,扶義討賊,誰敢不從?”

“袁紹再強又能如何?”

好!

聽完李翊的豪言壯語,劉協亦覺熱血沸騰。

“袁紹逆亂天常,謀危社稷。”

“憑恃其衆,稱兵內侮。”

“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曹愛卿與劉將軍耳。”

“今二位愛卿,能發兵征討,朕深以爲幸。”

即納曹操之言,將在明日築壇,大會百官。

然後讓李翊登壇受封。

別覺得這是古代繁瑣的禮儀,它一方面能體現對主將的重視。

一方面也能幫助主將立威,好鎮住手下那幫人。

次日,文武百官皆到。

曹操帶齊身邊所來文武,劉備亦將關、張、趙等心腹文武帶在身邊。

陳王劉寵,少府駱俊,豫州刺史郭貢亦來壇前。

現在就等天子到場,正式冊封了。

上壇前,劉備又單獨找到李翊。

“……先生,我知你是能爲大事之人,然一會兒上壇受封,還是須做足準備。”

言外之意,是提醒李翊莫要緊張。

李翊將一封檄文取出,向劉備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請主公寬心,大丈夫立功名正在此時。”

“昨夜,我也連夜寫好了這篇《討賊檄文》。”

“待上壇受封之後,便當着天下英雄之面宣讀出來。”

善……

劉備一頷首。

陳琳跟禰衡一樣都屬於鍵盤俠,但陳琳只是單純的網絡噴子,一線下真實就慫了。

他那篇《討賊檄文》,罵劉備是賣席舍兒,稱其爲大耳翁。

這氣得劉備兩天沒睡好覺,一直想找個機會罵回去。

現在李翊專門也回敬了一篇檄文,只要寫得好,劉備高低給它抄個幾千份兒,傳遍整個河南、河北。

畢竟輿論攻勢,也是很重要的。

很快,天子劉協到場。

宦侍高呼命李翊登壇受封。

李翊闊步走上高壇,底下有不少未有見過李翊的人,紛紛在此時去打量他。

身長八尺,面如美玉。

美則美矣,然終缺少粗獷霸氣,這還是令不少將士暗自冷笑。

心想曹司空與劉將軍都是經數百戰,善於用兵之人。

何以拜一書生爲將?

劉協走至近前,將佩劍遞給李翊。

“李愛卿,朕封你爲大都督,督兗、徐、豫、揚四州兵馬,節制司隸軍馬。”

話落,又將印綬賜給李翊。

“……河北之戰,朕有心無力,全仰仗李愛卿了。”

李翊拜謝,轉而走至文武百官面前。

將提前寫下的檄文取出,高聲宣讀:

“袁紹身受皇恩,名蒙祖庇,然不思報效。”

“侵吞社稷,竊據四州,淫虐萬民,所以河北之沃,瓜剖豆分。”

“青州刺史袁譚,紹之長子;幽州刺史袁熙,紹次子;冀州牧袁尚,紹三子;幷州刺史高幹,紹甥子。”

“此四子者,皆無德於厚土,有罪於蒸黎。”

“然批勳高位,盜祿人爵。”

“未居天子位而行天子事,天下之事豈決袁乎?”

“袁賊生母,生性巧浪,忝爲小婢。”

“紹自知微賤,不能舉直,一意媚上,專爲讒邪。”

“昔靈帝黨錮,何氏拜印,紹居要職,不敢正言。”

“首鼠鑽營,兩面逢源,及臻宦、戚相戕,紹便放志,矯詔殺伐,割剝漁利,率甲登宮。”

“造次臣倫,提刀犯禁,遷怒紫極。”

“今司空曹孟德,左將軍劉玄德,皆天下義士。”

“鏊兵奮死,虎戰不息。”

“忘恤國難,宇內憤心。”

“奉帝陳地,神器永固。”

“平寇淮南,金甌復全。”

“所以爲者,中爲天下清平,漢室再興之故也。”

“然紹狼子野心,不尊九五,篡奪炎漢,欲立新帝。”

“交媾異族,狼引鮮卑之銳。”

“啜引鴆酒,蛇附烏桓之兵。”

“積怨滿於山川,號哭慟於天地。”

“嗚呼!袁賊掃滅之期,旦夕可近。”

“其得紹首者,封萬戶侯,賞錢一億。”

“部曲偏裨將校諸吏降者,勿有所問。”

“廣宣恩信,班揚符賞,佈告天下,鹹使之袁賊有篡逆之謀。”

“如律令!”

李翊慷慨激昂,大聲朗讀,情緒異常激動。

說的底下大小將士無不熱血沸騰。

當然尤其聽到得紹首者,封萬戶侯,賞錢一億。

單就這個封賞,幾乎就令人垂涎欲滴了。

在宣讀完討賊檄後,李翊先將鴛劍取出,喝令徐州將士道:

“劉將軍賜我鴛劍,凡徐州大小將士,俱聽我號令。”

“如有違令者,皆斬!”

劉營之人俱識得李翊,知他向來說一不二。

此時更是面色肅穆,顯然是動了真格。

於是齊齊高呼:“喏!”

李翊又取出倚天劍,喝令兗州將士道:

“曹司空賜我倚天劍,汝諸君據守黃河北岸,直面袁軍主力。”

“當各守隘口,牢把險要,不許妄動。”

“如有違令者,亦皆斬不赦!”

曹營只有部分人見過李翊,剩下人大多隻是聽說過李翊的聲名。

但見他此刻受文武百官拜謁,天子冊封,大丈夫當如是也。

乃亦齊齊喊道:“喏!”

最後,李翊再將劉協所賜的天子劍拿在手裡,高聲大呼:

“此次吾等乃是奉詔討賊,爲國除害。”

“諸公須知軍有常法,宜當遵守。”

“違者王法無親,勿致後悔,連累家人。”

這次,劉營將士、曹營將士,朝廷百官紛紛齊聲大呼:“喏!”

受封既畢,李翊正式開始調兵遣將。

他先至曹操面前。

雖然李翊已經有權力調度曹營兵將,但面子功夫還是須做足的。

真要調用,還是得當着曹操的面來。

“曹公,兗州直面黃河,袁軍必從魏郡南下。”

“須做足準備。”

曹操一頷首,撩衣示意衆將上來,聽候李翊調遣。

李翊知曹操只重用曹氏、夏侯氏,便先對曹仁言道:

“曹將軍,就請你帶本部兵先至黎陽,以做一層防線。”

“只可深溝高壘,不可與戰。”

曹仁先看一眼曹操,曹操衝他點頭,曹仁這才領命。

李翊又對於禁說道:

“就請於將軍領兵士三千,屯守黃河南岸渡口延津。”

“你便與曹仁將軍一同扼守白馬津,勿使袁軍渡過濮水。”

于禁欣然領命。

最後,李翊走至曹操身前,向他一拱手,才道:

“曹公,我已在黃河南岸,設了兩層防線。”

“之後仍會派徐州將士,協助曹軍繼續守白馬。”

“勿請曹公在我徐州大軍動身之前,堅守住白馬津口!”

言外之意,李翊對曹營內部結構並不瞭解。

所以只做了黃河南岸的部署,剩下的就交給曹操自己來操作。

但核心戰略只有一點,那就是務必要守住白馬津口。

曹操也是一個軍事家,戰略家,一眼便看穿了李翊的戰術核心思想。

那就是拖延時間!

袁軍主力南下,肯定是主攻曹營,因爲袁紹所在的大本營冀州直面兗州。

自然主力,是往曹營這邊推。

但以曹操目前的實力,是根本擋不住袁軍的。

所以唯一的破解之法,就是堅持住,等待徐州騰出手來。

徐州方面,主要面對的是青州來兵。

與上次交手袁譚不同。

上一次徐州是防守方,且並未與袁譚全面開戰。

現在青州方面已成了一方戰區,有着整個袁營的支持。

儘管徐州方面依然有信心,能夠打贏青州戰事。

但打仗也是需要時間的。

徐州如果不解決掉青州戰事,是沒辦法支援兗州的。

或者說即便能援助少量兵馬,也是杯水車薪。

必須主力部隊,全部拉至兗州。

然後兩家聯合,尋找機會,避實就虛,以強擊弱,跟袁軍打一場大決戰。

這也是爲什麼李翊叮囑曹操,在徐州軍騰出手前,務必要守住白馬。

因爲只有守住白馬,才能守住連結兗、徐的水路。

兗、徐二州之間,有着大量的水系,並且航程全線都在控制範圍之內。

像曹操,就可以自鴻溝水入陰溝水,隨後進入濟水,再入泗水。

一路坐船,直達徐州。

全程都是順水,並無任何阻力。

雖然中原水網的流速並不快,但是水路的速度仍是陸路速度的數倍。

中間能節省多少糧草,輸送多少士兵自不用多說。

並且由於曹劉同盟,所以不論是兗州境內,還是徐州境內,全境都是暢通無阻。

不僅能夠及時補充兵員,還能就地解決糧草問題。

“曹軍將士一定能夠堅守住。”

曹操鄭重地向李翊作出承諾,眉宇間卻又一川不平。

話鋒一轉,面色肅穆地對李翊說道:

“然過了明年,待到開春,時局必會十分困難。”

“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助!”

李翊亦鄭重地向曹操的做出承諾:

“徐州軍士一定能在明年開春前結束青州戰事。”

“只是……”

微微一頓,李翊還是有些擔心曹操抗不了那麼久。

歷史上的曹操能抗,是因爲他擁有四州之地。

現在的曹操,手上就一個完整的兗州。

新打通的關中地區還是一個放血槽,這令李翊不得不多留一個心眼。

乃轉至劉營面前,目光逡巡一圈,掃遍諸將。

諸將無不昂首挺胸,聽候差遣。

最終,李翊目光還是落在了關羽身上。

關羽見李翊向自己走來,拱手見禮:

“大都督!”

“……嗯。”李翊按立長劍,眉頭皺起。

“我已命曹營將士,在黃河南岸層層設防,嚴守白馬津口。”

“然袁軍勢大,曹司空又不能全身心守白馬一處隘口。”

“是以仍需我徐州分兵支援,協防白馬。”

“我遍觀徐州諸將,非雲長不能擔此大任。”

關羽幾乎是劉營第一大將了,李翊下了很大決心,纔將關羽派出去協助曹軍守衛白馬。

這也體現了李翊對白馬津口的重視。

關羽見李翊表情肅穆,不似往日那般談笑自若,丰神飄灑。

便知白馬津口極爲重要,乃拱手領命:

“羽曉得了,謹遵大都督軍令。”

乃令本部將校,先去與曹操見了禮。

曹操已經知道李翊會派人來協守白馬津口,他適才還在猜測李翊會派誰來。

而當見着是關羽時,不覺大喜過望。

忍不住上前拍了拍關羽的肩膀,喜道:

“……好啊,好極了。”

“有云長相助,協防白馬,料袁軍士卒,不能過濮水半步!”

關羽則不苟言笑,一心想着白馬戰事。

曹操與他搭話,關羽只簡單回答,並不多說一言。

然曹操仍對此樂之不疲,繼續追問。

不表。

……

至於劉營這邊,李翊完全熟知這邊的情況。

遂事無鉅細,一一分配。

“……主公,不同於兗州戰事,堅守待援。”

“我徐州方面須主動出擊,以攻換守。”

“最好是火速發兵,速戰速決,袁譚輕而無備。”

“如我等打得快,袁譚未必能及時作出反應。”

“只要在冀州、幽州支援過來之前,拿下青州,我徐州本土戰事便已告捷。”

劉備一頷首,認同李翊的戰略構想。

徐州方面,只要快一天解決青州戰事,兗州方面就能少苦撐一天。

“可先令臧霸率泰山兵,即刻自琅琊北上青州,先攻齊郡、北海等地。”

“我自提大軍在後,率先壓上。”

“期間,就請主公務必協助曹公,守住兗州。”

李翊希望劉備能夠坐鎮徐州大本營,主要是爲了由他親自來調度青州前線、兗州前線的兩處戰事。

同時兼顧兩邊,中間所要調度的資源,已不是李翊一人能夠決定的了的了。

他現在只是最高軍事統帥,內部資源的調動,並不好越俎代庖。

“……善,備自會留鎮後方,請先生務必要抓緊時間。”

劉備再三叮囑,他也知道徐州絕對不能深陷青州的戰爭泥潭。

不然,老曹一旦沒頂住,到時候袁軍直接給他徐州來個包餃子。

徐州本就無險可守,更別說抵擋衆數十萬的袁軍了。

“翊荷蒙重託,願效死力!”

李翊一字一頓,言辭莊重地說道。

現在戰略部署,初步構成,但這也只是前期的戰線而已。

前期河南方面就是得靠守,靠消耗時間。

耗什麼呢?

耗袁紹內部自己犯錯誤,然後河南方面就能抓住機會,給予袁軍一記重拳。

就袁營內部那羣魔亂舞的情況,內部矛盾的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就看河南方面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今可召其他反袁同盟的諸侯,一併來黃河,共戰袁紹。”

李翊又向劉備提出,可以將南方那幫小弟召過來了。

這些附庸勢力,有的人有錢,有的人有糧,有的人有兵。

但只要能爲曹劉分擔哪怕一絲一毫的壓力,都是值得的。

首先是劉備這邊,命丹陽太守袁胤,即刻聯合祖郎、費棧等諸位渠帥。

將這段時間征服的山越族,組成丹陽兵發往徐州來,聽候調度。

然後命坐鎮豫章的太史慈,將豫章的錢糧也發往徐州來。

太史慈已經到了豫章,嘗試了度田。

中間雖也遇着不少困難,但最終還是成功推行。

爲此,太史慈還專門寫了工作報告,發給李翊。

將裡面的經驗教訓一一告知李翊,以方便將來李翊在整個劉營領地,推行度田。

至於汝南方面,呂布自到汝南後,倒也無甚外事。

每天就是跟妻妾們飲酒,然後和將士們出去打獵。

時不時也會將獵到的奇珍異獸,送去給陳地朝廷,獻給天子。

偶爾也會進京,面見天子。

現在河南方面,是奉朝廷旨意討賊。

自然也有權下詔,命呂布也帶領他的幷州鐵騎,來前線作戰。

詔書即日發往汝南,至於呂布受不受詔,暫時不知。

至於曹操這邊,他首先關心的還是西南角的張繡。

這個殺死自己子侄的梟雄,如同一根尖刺一般,直插在自己腰腹。

結果此前劉備從中解和,勸曹操拉攏張繡到反袁同盟裡來。

但據此已過去許久,政治形勢的變化,何難保證張繡的態度會不會有所改變。

畢竟張繡跟呂布這種起於邊關的武夫一樣,缺乏政治頭腦,也就不會把信義看得太重。

“我欲再使張繡舉衆歸降,只是未知其心意如何?”

曹操找到荀彧,徵詢他的意見。

荀彧回答道:

“此前劉將軍已經從中作保,今張繡遠在南陽,若是投靠袁紹,袁紹必難救之急。”

“故料繡必能舉衆歸降,還望明公勿疑。”

曹操乃命人發書送往南陽,勸降張繡,心中默盼他能放棄舊怨,再次投降。

這一次,算曹操格局更大了。

“若欲張繡早降,還需安撫一衆人馬。”

荀彧在旁側接着補充說道。

曹操一頷首,揚脣道:

“西涼馬騰、韓遂。”

“正是。”荀彧點了點頭。

此前說過,張繡的老家在武威。

他的涼州鐵騎,戰員就是從老家補充的。

如果想加劇張繡的投誠速度,就必須切斷關中的聯繫。

如此一來,不僅能夠防範袁紹自關中登陸,還能夠使張繡失去與老家的聯繫。

這百分百會動搖張繡的決定。

“關中將帥以十數,莫能相一。”

荀彧有條不紊地爲曹操分析道。

“唯馬騰、韓遂最強。”

“彼見中原之爭,必備擁衆自保。”

“今若撫以恩德,遣使連和,雖不能久安,然比公安定戰事。”

此前曹操命鍾繇持節督關中軍馬,令他安撫並招降馬騰、韓遂。

此二人雖面上屈服,然到底是無信義之輩,還是得多留個心眼兒防備。

諸事既定,曹劉兩個陣營各自動身,調兵遣將,準備作戰。

至於發出去的詔書,最先送到的,乃是離得最近的汝南。

時呂布正與成廉、魏續等將,於郊外狩獵。

汝南富庶,呂布的志向本就是“飢則爲用,飽則揚去”,得過且過。

在汝南的這幾年裡,呂布過得還是相當快活的。

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每日都能與妻妾夜夜笙歌,真是神仙也不換。

“溫侯,看我射鹿來!”

成廉彎弓搭箭,一箭射向林中,卻被鹿跑了。

呂布笑道:

“公等射法,不足爲奇。”

“看吾與爾等射來。”

話落,拈弓搭箭,照着那受驚的鹿便是一箭。

正中鹿頭,一箭斃命。

“彩!”

“彩!!”

衆將士齊聲喝彩。

呂布脣角揚起,自以爲傲睨得志。

在這汝南地界,他就是這裡的王。

雖然汝南西面兒的李通,是曹操的人,但自己與他也算井水不犯河水。

忽然,一哨騎飛馬奔來。

……

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75章 大漢魅魔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81章 三路出兵,劉備這福氣能小了?(求首訂!45)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
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75章 大漢魅魔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81章 三路出兵,劉備這福氣能小了?(求首訂!45)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