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

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

卻說,李翊受封護國公。

成爲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被漢朝官方承認的國公。

上一個安漢公則是王莽,已經被官方定義爲了叛逆。

如今劉備希望李翊能與王莽成爲兩個極端。

他簒逆漢朝,你守護漢朝。

守護我們一起打下來的漢朝江山。

“李翊聽封!”

在李翊成爲季漢第一個合法的異姓國公之後,他也將成爲第一個接受漢官職位的人。

畢竟此前其所領的官職,都屬於齊官。

“臣在!”

李翊應聲上前。

“命汝爲丞相,錄尚書事。”

“授開府特權,限兩百人。”

不出意外,李翊成爲了漢朝丞相。

此前齊相,如今漢相。

總領朝政,可以決策國家大政、監督百官、甚至掌軍事動員令。

這一個封賞,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李翊不當漢相,誰來當漢相?

只不過這一個丞相,要比之原來的齊相可威風多了。

齊相至少在名義上,只是管一個諸侯國。

諸侯國下的二把手。

出了齊國,見着劉協,名義上也得低頭。

而漢相,則是真正的天下二把手。

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恭喜丞相!”

陳登率先拱手,發自真心地祝福好兄弟受領丞相之位。

而隨着這一開口,其餘朝臣也都紛紛反應過來。

齊齊向李翊作揖道賀:

“恭喜丞相!!”

丞相負責監督百官,大夥兒可得抓緊時間露個臉,爭取給李翊留下一個好印象。

雖然這麼多人,李翊不一定都記得住。

但誰不上前道喜,那李翊肯定記得住。

當李翊接受丞相之職位後,按理說接下來該關羽受封了。

結果禮官忽然唱道:

“丞相慢行!”

“陛下封賞尚未結束。”

哦?

此言一出,莫說文武百官,便是李翊也都感到詫異。

他爵位也受了,職位也受了。

各種特權也加上了。

劉備還有什麼東西,是需要在大庭廣衆之下,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專門封賞給自己的?

但很快,禮官就揭曉了這個答案。

“封李翊爲大司馬大將軍!”

唔!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陛下居然恢復了武帝時期大司馬大將軍一職!

此前說過,這個職位原本是武帝對於衛青封無可封的情況下,在大將軍之前再冠了一個大司馬之名。

如果把大司馬大將軍這個職位單獨拎出來,它是比丞相的職權範圍還要大的。

因爲他不僅僅是全國最高軍事統帥,同時作爲皇帝的最高輔政大臣,有權參與國家重大決策。

等於是間接分走了一部分丞相的權力。

但問題是,李翊已經是丞相了。

如果再給他大司馬大將軍之位,就等於是讓其總領全國政務,全國軍務。

真正意義上,軍政一把抓。

當然了,早在徐州創業,再到劉備稱齊王時。

李翊就在幹軍政一把抓的事兒。

後來去到河北以後,李翊的職權範圍,基本上被限制在了北方。

鮮少插手南方事務。

但如今,劉備授予李翊雙職。

便等於是真正確立了李翊軍政一手抓的政治地位。

“陛下!”

李翊趕忙上前請辭:

“臣德薄智短,任丞相尚且感到能力不足。”

“如何能夠勝任大司馬大將軍一職,掌管全國軍務?”

話落,又一指身後一衆戰功赫赫的武將。

“關雲長、張益德、陳元龍、馬孟起、呂奉先皆是功名赫赫之輩。”

“才華勝某十倍,當受此職。”

李翊保持了自己一貫做人的態度。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面對接近於捧殺的封賞,李翊果斷讓賢。

專門點了幾員大將。

這幾員大將都是久經沙場,累立戰功。

更關鍵的是,他們私下裡都與李翊關係不錯。

故李翊縱然自己不當,也樂得做一個順水推舟的人情。

劉備站起身來,牽脣笑道:

“丞相休得過謙。”

“汝自徐州時,便跟在朕身邊。”

“朕清楚你的能力。”

“若說運籌帷幄,決機於兩陣之間,無人能夠勝你。”

“朕遍觀朝中諸臣,屬你最爲合適。”

“至於愛卿舉薦的大臣,朕另有封賞。”

劉備這話說的也是滴水不漏。

先肯定李翊的能力,然後解釋原因。

最後再給關羽等人一個臺階下。

不是不給你們,而是你們另有封賞。

其實,授予李翊軍政雙職也是經過劉備深思熟慮的。

早在中原大戰開始之前,劉備就一直在籌劃這件事了。

關於恢復大司馬大將軍一職,劉備甚至私下裡連跟李翊都沒有溝通過。

直接在冊封大典上,打了滿朝文武一個措手不及。

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劉備一直覺得自己虧欠李翊,跟着自己創業十八年。

雖然得了高位,卻爲了國家之事每日操勞,累死累活。

所以一直想找個機會補償他。

當然了,

給了他最高軍事統帥之職,雖然是一種無上殊榮,但也加大了李翊身上重擔。

之後的他,只會更加忙碌。

這便要說到第二點了。

李翊受領丞相之位,毋庸置疑。

但最高軍事長官,劉備考慮再三,還是覺得應該由李翊來擔當。

正如李翊自己常說的那樣,“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劉備遍觀諸將,實在找不到能夠平替李翊的人選。

關羽、張飛、呂布、陳登、馬超,他們軍事專業能力倒是合格。

但選官,並不是只看專業能力。

尤其是最高領導,如果你只有專業能力的話,那是絕對做不好這個位置的。

以上五人,都有性格缺陷。

關羽處理不好與士大夫的關係,張飛處理不好與兵子的關係。

呂布好酒色,懶散,必不能夠盡心竭力辦事。

換句話說,以上這些人,他們都不是專業的職場人。

如果不是職場人,就不能夠協調好各個部門之間的關係。

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利益糾紛。

劉備手下倒也有不少職場人。

你比如說張郃、張遼、徐晃,他們都是標準的職場打工人。

非常會來事兒,且軍事素養絕對合格。

但是,他們畢竟是降將出身。

沒理由能夠壓在關羽、張飛這些元從的頭上。

因爲別的不說,這倆哥們兒肯定不幹。

就歷史上劉備給黃忠封一個四方將軍,關羽都要鬧脾氣,甚至直接拒絕劉備的任命。

何況是矮几個降將一頭呢?

這從側面也更加能夠反應出,不能讓關張二人擔當國家單位中如此重要的職位。

所以,思慮再三。

劉備最終把目光放在了李翊身上。

首先李翊的能力、威望還有戰功是絕對夠的。

百戰百勝的戰績擺在那兒。

其次,李翊人緣好,會來事兒。

跟同事們的關係都處的不錯。

這一點其實很重要,甚至比你的專業能力更重要。

因爲你能力再強,同事們不配合你,你也無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第三點,其實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劉備感覺,自己在有生之年,甚至未來五百年。

都很難找找到像李翊這樣文武雙全,六邊全能,極會來事兒,且志慮忠純的人了。

換作任何人,劉備都不放心,唯獨李翊例外。

“此雙職非卿不能受,請愛卿領之!”

劉備再次出聲相勸,幾乎是用不容拒絕的語氣。

他的言外之意是,我知道子玉你在擔心什麼。

把國家最高行政權、監察權、軍事權全部交到一人手上,可能在將來會出事。

但……

將來之事,將來再說。

我此刻,只相信你一人。

也只有你一人,有資格軍政一手抓。

言外之意,如果哪天李翊退了。

不用李翊說,劉備自己都會主動收回相權與軍權。

畢竟劉備自己也不相信,有人有能力再次獲得此殊榮。

它的條件太苛刻了。

不僅要文武雙全,能力極致,處理好與同事手下人的關係。

還要獲得君主的絕對信任,光這一條,就能夠淘汰掉無數人。

而就是這麼苛刻的條件,李翊恰好具備。

“未來之路甚難行走,朕身邊不能沒有子玉相陪。”

劉備將手輕輕搭在李翊身上,目光與之對視。

“勿負朕躬!”

李翊望着劉備的眼神,旋即定了定心神。

“臣領命!”

僅三個字的回覆,卻振聾發聵。

這是責任感,歷史責任感。

即便李翊早就說過,平定天下後就要隱退。

但歷史的責任感,不允許他這麼快就退。

“善!善!善!”

劉備緊皺的眉頭終於鬆開,轉而露出一抹驕傲的笑容。

“……子玉,朕一直敬你爲師長。”

“但你年歲又比朕小上許多,朕今日,發自內心爲你感到驕傲。”

劉備拍了拍李翊的肩膀。

重新回到了龍椅上,衝禮官使了一個眼神。

禮官會意,高聲唱喏道:

“關雲長,上前聽封!”

關羽應聲上前。

衆官這下明白,只有封賞李翊時,劉備要專門單獨起身。

這也算是給到李翊的一個額外殊榮。

“封關羽爲大將軍,領漢壽公,食邑一萬戶!”

不出意外,關羽也受封了國公之位,成了季漢第二位萬戶食邑。

只不過他的大將軍職權範圍,自然要縮水不少。

畢竟李翊已經拿了大司馬大將軍,已經是全國最高軍事統帥了。

而關羽的大將軍,則相當於國防那邊的最高長官。

可以指揮戰時軍隊,平時也能夠統轄京師禁軍,以及四方都督。

而李翊的大司馬大將軍,卻是軍委那邊的最高長官了。

兩者自不可相比。

“臣關羽,謝主隆恩!”

關羽屈膝下拜。

“雲長請起!”

劉備笑吟吟地示意關羽起身。

衆朝臣齊齊拱手道賀:

“恭喜關公!”

功臣封賞,是按凌煙閣順序排的。

接下來便是陳登。

“陳登領淮南總督,廣陵公,食邑九千戶。”

淮南總督是新設的職位。

劉備把廣陵郡、壽春郡、九江郡合併成了淮南大郡。

而淮南總督之職,可以監察荊州與揚州。

也就是說,劉備正式承認了陳登江南軍功領袖的身份地位。

當然,這也是大勢所趨。

畢竟此前扶持諸葛亮及荊州的計劃失敗了,陳登成爲江南軍功第一人是衆望所歸。

“元龍恭喜你。”

李翊率先走至陳登跟前,向他祝賀。

“如今你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志向。”

陳登一直懷有吞併江南之志,以此爲畢生志向。

創業之初,李翊幫助劉備拉攏這位徐州豪族,便提出讓其去廣陵的計劃。

陳登感念李翊的救命之恩,聽從了。

如今過去十八年,陳登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子玉,我陳登一生鮮少佩服他人。”

“當今聖上是一個,而你是另一個。”

“登發自內心感激你,若無當年兄弟之諫言,愚兄斷難能有今日。”

呵呵……

李翊微微一笑:

“如今你回到江南,而吃遍四海的魚膾了。”

“不過可別忘了,翊教你的吃法。”

“還是記得多吃海魚,少吃河魚。”

“呵呵,那是自然。”

“愚兄窮極半生,纔有今日,可得惜命,與兄弟多吃兩年的魚膾呢。”

“兄弟如今當了丞相,也算是大忙人了,若是得空。”

“可得來江南找我,由我做東,請你嚐嚐五湖四海的魚膾。”

“一言爲定?”

“一言爲定!”

二人相識一笑。

“好了,快去向陛下謝恩罷。”

“嗯。”

陳登來到劉備跟前,納頭下拜。

“陳登,謝主隆恩!”

“元龍快起!”

劉備面露欣慰之色,望着陳登。

“元龍乃是湖海之士,豪氣貫雲。”

“如今當了淮南總督,總制江南,可勿要鬆散懈怠。”

“陛下放心,登願以項上人頭擔保。”

“只要登一息尚存,管教江南無虞。”

劉備新設的淮南總督,刻意強調了一項特權,那就是總制江南。

而揚州嚴格意義上講,亦屬江南。

劉備此設的目的,自然也是希望陳登壓制東吳,甚至伐滅吳人。

畢竟以如今的漢朝體量,根本不需要舉國動員,勞民傷財。 只需要一個地方集團司令,在得到中央的允許下出兵就可以了。

“臣明白!”

陳登在此謝恩。

“善!元龍在雒陽也住了有些時日了。”

“在諸事辦妥之後,便回壽春去罷。”

陳登在此謝過,一一向朝中大臣道別。

“子玉保重。”

“元龍保重,此去江南,山高路遠,多多珍重。”

二人再次道別,陳登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因爲他知道,如今自己是淮南總督,而李翊是大漢丞相。

兩人的身份地位已經越來越懸殊了,能夠見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只是希望這一次見面,不會是最後一次。

(後世感慨李翊與陳登的友情,因魚膾而結識,故產生一個新的成語“魚膾之交”)

“益德,到你了!”

張飛興奮地摩拳擦掌,早在輪到他之前,他便已經在接受同事們的噓寒問暖了。

因爲不出意外,張飛將會是齊漢最後一位國公。

“張飛領大司馬,封涿公,食邑八千戶。”

“許開府治事。”

果不其然,張飛不出意外地,同樣領到了國公之位。

而大司馬一職,相當於是總參謀長。

主掌武將考覈、軍械調配、邊防屯田之類的事務。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縮減了張飛的職權範圍。

這也是劉備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所做出的決定。

張飛在戰場上確實是奇謀百出,但戰場之外實在不夠圓滑。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所以就當個總參謀長,是最適合張飛的崗位。

“嘿嘿,多謝!多謝諸位同僚了哈。”

“俺老張日後便是我大漢的大司馬了,諸位多多指教,多多指教!”

張飛這人其實也挺好名利的,喜歡顯擺。

所以目前受封的人之中,屬他最興奮。

接下來便是魯肅與荀攸了。

“魯肅領衛尉,封東城侯,食邑七千戶。”

衛尉是皇宮與京城的安保。

可以統率羽林郎、虎賁衛,並負責皇帝及百官人身安全。

因爲漢朝文武官員分得不是那麼細緻。

所以魯肅看似是文官,其實也可以領武官職位。

就比如歷史上的賈詡當過驃騎將軍,諸葛瑾當過大將軍是一個道理。

此前魯肅是太傅,位列三公。

現在變成衛尉,看似降官了,實則不然。

太傅其實是原來的東漢的三公,但東漢已經名存實亡。

魯肅的權力其實沒有那麼大。

並且由於劉備恢復了丞相之位,三公自然也會順理成章的取消。

因爲其與丞相的職權衝突。

而衛尉一職,相當於是中央警衛局的局長。

權力極大。

絕對對得起魯肅凌煙閣第五功臣的名位。

“荀攸領尚書令,許參錄朝政。”

“封潁陰侯,享食邑七千戶。”

尚書令是行政的中樞執行。

負責擬定政令,協調丞相與皇帝的政務。

相當於國家的秘書長,有點兒類似丞相的副手。

所以權力也同樣不小。

“臣等謝主隆恩!”

魯肅、荀攸雙雙謝過。

“趙雲領中護軍,掌管禁軍。”

“封常山侯,享食邑七千戶。”

中護軍是掌握禁軍精銳的統帥。

專職護衛皇帝,統領白毦兵、虎賁衛等特種部隊,

有監管宗室的安全指責。

相當於是中央的警衛團的團長。

“陛下!”

趙雲並未似前面幾位前輩一樣謝恩。

轉而是上前諫言道:

“霍去病曾言:匈奴未滅,無用家爲?”

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

“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

“漢朝人民,屢經兵革,飽嘗戰火。”

“雲微末之功,不敢受此七千食邑。”

“乞請將田宅盡數可歸還百姓,令其安居復業。”

“唯請陛下聖裁!”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這趙雲瘋了吧?

七千戶食邑不要,要把田宅還給百姓?

常言道,富貴不回鄉如錦衣夜行。

趙雲作爲地地道道的常山侯,這在父老鄉親面前是何種的殊榮?

結果這廝居然當着滿朝文武的面,拒絕陛下的好意,要放棄所賜田宅。

這人該不會是個顯眼包吧?

不怪衆人對趙雲感到不滿。

只因大夥兒捨生忘死、奮勇拼殺,就盼着在冊封大典上領賞。

好給子孫後代謀福,安享晚年。

結果你趙雲蹦出來開一個主動放棄食邑的頭。

那你讓後面聽封的人怎麼辦?

你趙雲倒是成聖人了。

那我被道德綁架了啊!

“……子龍,既是陛下好意,還是受之罷。”

李翊出聲責備,勸趙雲接受食邑。

趙雲卻道:

“雲不僅僅追隨陛下,更是追隨仁義之所在。”

“只盼有一天能夠四海清平,百姓安居樂業,雲便心滿意足。”

“如今天下未定,雲絕不敢就此享受。”

哼~~

此言一出,朝中不少人都面露鄙夷之色。

是,你了不起,你清高!

就你不享受,我們都成了貪圖享樂的人了。

奶奶滴!

打了一輩子仗,就不允許我們享受享受。

“子龍真丈夫也!”

劉備還是忍不住讚歎趙雲高尚的品德。

“不如這樣吧,這七千戶食邑,子龍你還是受了。”

“然後你再以個人名義,將所受田宅,還給百姓,使他們安居樂業。”

“然後以其服兵役的方式,繳納納戶稅。”

“如此既不駁朕意,也可安民心。”

“子龍看是如何?”

趙雲這才謝恩,拜道:

“臣謝主隆恩!”

之後,便是凌煙閣前十的最後三人。

“馬超領驃騎將軍,都督涼州、雍州軍事,防禦羌胡。”

“賜爵扶風侯,享食邑六千戶。”

馬超此前在幷州熬資歷,因爲此次關中之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因此得以升遷爲了西部戰區司令。

不僅要負責抵禦羌胡等少數民族,同時還要負責爲國家收回“涼州”。

“麋竺領大司農,領鹽鐵專營。”

“賜東海侯,享食邑六千戶。”

大司農掌管國家財政。

負責徵收田賦、鹽鐵專營、賑災儲備,兼管皇室內帑。

也算是麋竺因材而用了。

“呂布領徵北將軍,負責防禦匈奴、烏桓,高句驪、鮮卑人。”

“原溫侯食邑,增封兩千!”

呂布在遼東鎮守多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忠心。”

熬成了北部戰區的總司令。

但他的職權範圍,依舊是被限制在了防禦胡虜。

一方面,對付胡虜呂布有心得,他適合幹這個。

一方面,北方早已一統,趨於穩定,所以軍事方面能用到的也就是防範遊牧侵擾。

“臣呂布,謝陛下厚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呂布連連頓首,磕頭謝恩。

他飄零半生,此刻終於成爲了一名真正的漢官。

如今的他已經年近六十歲了。

就算想折騰也折騰不起來了。

眼下平穩地落地,就是他最後的心願。

畢竟自己還有三十多房太太,需要自己養。

封賞還在繼續。

“劉曄領光祿勳,掌顧問應對。”

“賜爵成鄉侯,享食邑五千五百戶。”

光祿勳是皇帝的顧問與禮儀。

主要主持朝議禮儀、選拔郎官,也就是後備幹部。

並可以參與機密決策。

“黃忠遷任鎮軍將軍,賜爵南陽鄉侯,享食邑五千五百戶。”

黃忠此刻不在雒陽,但還是照例唱喏。

而禮官提到“遷任”,實際上就是降職了。

因爲黃忠原來是後將軍,從四方將軍變成重號將軍是一種降職。

主要還是受馬謖事件影響。

荊州官員遭到朝中許多大臣,地方陣營的大肆彈劾。

因此陷入了一場政治風波。

這主要還是因爲當年劉備爲了捧荊州人,大肆打壓地方派系。

不僅越級提拔黃忠一名老卒。

甚至讓地位最高的河北派給荊州人當輔助。

這對於河北將領來說是奇恥大辱。

如今荊州出了事,衆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

劉備會安撫羣臣,只能選擇打壓荊州,穩定局勢。

不過,黃忠也只是名義上的降職。

按照劉備原本的構想,黃忠應該和諸葛亮搭檔領導江南的。

既然如今江南領袖成了陳登,所以黃忠這個遷任的鎮軍將軍,其實就相當於南部戰區的副司令。

主要負責輔佐陳登經略淮南、荊州、並主抓訓練水軍。

“陳到領虎賁中郎將,統領白毦兵。”

“授汝南亭侯,享食邑五千一百戶。”

陳到主要負責執行斬首、偵察、反刺殺等秘密任務。

相當於特種部隊的司令。

“臧霸領鎮東將軍,都督青州、徐州軍事,防範東吳。”

“賜爵琅琊亭侯,享食邑五千一百戶。”

劉關張從青徐轉到雒陽,東部戰區司令自然落在了這位泰山幫領袖的頭上。

“臣臧霸謝主隆恩,願吾皇萬歲!”

臧霸感激涕零,連連謝過。

“田豫遷任護烏桓校尉,負責招撫烏桓、鮮卑。”

“管理邊境互市,組織蕃兵。”

“賜爵漁陽亭侯,享食邑五千戶。”

田豫的官職幾乎沒怎麼變動,畢竟他一直在邊境忙公務。

但我們知道,漁陽已經被李翊發展成了經濟特區。

那裡有多富,自不用多說。

劉備從來不會虧待老兄弟。

“牽招領護羌校尉,賜爵雁門亭侯,享食邑五千戶。”

劉備陣營原本的官職是比較亂的。

甚至能看到三公與丞相之位的並存。

這主要就是因爲當時劉備手下一部分是齊官,一部分是漢官。

如今三興漢室,自然要統一漢朝官職。

田豫既然成了民族事務部的部長,那牽招自然是要讓位的。

他則被調到西部,成了西部邊境的維穩總指揮。

主要節制羌族部落,處理少數民族事務,負責重新開闢絲綢之路。

“徐晃,領左將軍,賜爵楊亭侯,享食邑四千五百戶。”

“張郃,領右將軍,賜爵河間亭侯,享食邑四千五百戶。”

“高覽,領後將軍,賜爵渤海亭侯,享食邑四千五百戶。”

“張遼,領前將軍,賜爵馬邑亭侯,享食邑四千五百戶。”

由於黃忠的四方將軍調動,那麼該職位自然也要重新定義。

徐晃的左將軍,主要負責駐防冀州,策應四方戰區,拱衛京師。

相當於是中部戰區的總司令。

而張郃的職責是負責協助徐晃嗎,專司山地作戰與城池攻防。

相當於是中部戰區的副帥。

至於高覽、張遼,則是負責戰略預備隊,支援部司令。

四人都是河北將領,李翊的嫡系。

從這一個人事安排來看,也不難發現。

劉備正式確立了河北在全國的軍事戰略地位。

“陳羣領御史大夫,掌監察,賜爵潁川亭侯,享食邑四千戶。”

御史大夫負責彈劾百官、巡視地方、修訂律法,有監察與反腐的職權。

“徐庶領太中大夫,可參與國策制定,提供戰略建議。”

“賜爵長社亭侯,享食邑四千戶。”

“龐統領侍中,參決機密,賜爵襄陽亭侯,享食邑四千戶。”

侍中就是皇帝的機要秘書,負責審覈奏章、起草詔書。

甚至可以封駁丞相決議,權力不小。

劉備也是在漢中一戰,終於認清了龐統的才幹。

纔會把他提拔到中央,甚至是身邊來當秘書。

這可比原來的別駕、從事、功曹要高級多了。

雖然都是秘書,但這是皇帝的秘書啊。

“袁胤領太僕,掌車馬,賜爵汝陽亭侯,享食邑四千戶。”

袁胤也算是靠着家族而興榮的。

憑藉着特殊身份,博得了一個交通部的部長職位。

主要負責管理全國的驛站、戰馬調配、以及皇帝車駕等等。

“張繡領破虜將軍,賜爵武威亭侯,享食邑三千五百戶。”

“賈詡領太常,掌禮儀教化,賜爵姑臧亭侯,享食邑三千五百戶。”

說來諷刺,賈詡當年以一手“文和亂武”揚名天下。

如今卻成了大漢朝的文化部的部長,專門負責祭祀,教化百姓。

“簡雍領鴻臚卿,賜爵涿郡亭侯,享食邑三千戶。”

鴻臚卿主要負責外交與民族接待。

要接見外使、管理歸義胡商、處理諸侯國關係。

也算是符合簡雍的特性了。

最後——

“劉琰領宗正,掌宗室事務,賜爵魯亭侯,享食邑三千戶。”

劉琰受到的質疑聲最多。

靠着宗親與元從的雙重身份,博了一個凌煙之名。

但劉備需要一個宗室成員,幫他記錄皇族譜牒。

調解宗室矛盾,以及監督藩王的工作。

畢竟如今的劉備,早已不是諸侯,而是真正的天下共主,萬民之主了。

至此,凌煙閣二十八功臣全部封賞完畢。

……

(本章完)

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75章 大漢魅魔第341章 李翊出任內閣首相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389章 比吳軍更可怕的前線漢軍?李翊:不允許以此謗言挑撥內部團結!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363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362章 李相從不犯錯,他如果錯了,一定是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353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江東鼠輩得其名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75章 大漢魅魔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47章 夙興夜寐,司馬治蜀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
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75章 大漢魅魔第341章 李翊出任內閣首相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389章 比吳軍更可怕的前線漢軍?李翊:不允許以此謗言挑撥內部團結!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363章 倘若朕未遇着先生,而是先遇孔明,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231章 呂布 馬超:“郯侯在上,受我二人一拜!”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362章 李相從不犯錯,他如果錯了,一定是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353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江東鼠輩得其名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75章 大漢魅魔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47章 夙興夜寐,司馬治蜀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