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

是夜。

張郃已經組建好了一隊草頭兵。

這些兵士是在大戟士軍的基礎上,裹了一層草衣,戴了草帽,又在盾牌上結了草盾。

李翊又命人將這些草通通打上水,然後便下令攻城。

自己所在的南城爲主攻方向,其餘三城僅壯聲勢,只攻不打。

一聲令下,衆將士扛着雲梯便往城牆上衝。

由於兵士覆了草,故而步伐緩慢,跌跌撞撞,呼喝聲帶着一絲詭異感。

陪着黑夜看不清面容,城上守兵面色發白,驚呼道:

“鬼卒!有鬼卒!”

“李翊善使妖法,呼來鬼兵也!”

“一派胡言!”

袁尚大怒,一劍將那名造謠的士兵給砍死。

“哪有什麼鬼卒,這不過是那李翊故弄玄虛罷了!”

雖然嘴上如此說,但袁尚內心卻怦怦直跳,他知道李翊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袁尚身爲主心骨,此刻絕不能打退堂鼓。

掣劍在手,厲聲暴喝:

“縱是李翊當真呼來神兵,吾又何懼?”

“傳我令,放箭!”

喏!

城頭立馬聚滿了守軍,衆人張弓便往城下射。

嗖嗖嗖!

箭矢如雨,打在人身上,發出陣陣沉悶的“囔囔”聲。

攻城兵的身子愈發沉重,搖搖晃晃地往城下聚攏。

只因這些箭矢,大多紮在了草衣、草盾之上,故而拖慢了其腳步。

見底下人的身形走姿愈發奇也怪哉,但還未展露出有多強的戰鬥力。

袁尚遂沉下心神,又命人往城下扔石頭。

很快,袁兵以袋裝石,拋灑而出。

飛石如同下餃子般,淋漓如雨,撲通通亂打。

“……誒啊!”

攻城士兵被石頭砸得上躥下跳,雖然不至於立時斃命,但落在身上也疼。

好在盾上結了厚草,身上也覆了草衣,將飛石的衝擊力稍加緩衝。

饒是如此,一輪石雨下來,也使得不少人吃痛負傷。

衆士兵咬着牙,奮力攻打城牆。

“竟有此事?”

見底下士兵勇猛,兼之又看不清底下什麼狀況,袁尚又驚又怒,下令道:

“快,潑金湯!”

金湯,即煮沸的糞水。

既是火焰攻擊,又是生化攻擊。

若潑打在身上,立時皮開肉綻。

倘使金湯深入傷口,不出幾日,立刻死去。

嘩啦!

成片的金湯潑了下來。

“……呼呼、啊!”

城下士兵高聲大叫,不斷原地跳動。

不過依然靠着身上厚厚的草衣,防了大量金湯沸水滲入體內。

見箭矢、落石、金湯皆不能打退這隊攻城兵。

袁尚瞪大眼睛,終於感到有些害怕了。

“莫非李翊當真有鬼神之機?”

袁尚心裡暗忖,又急忙召來陳琳等人詢問。

陳琳從別處城牆快步趕來,聽聞袁尚這邊的情況,急忙安撫道:

“主公勿憂,眼下黑燈瞎火,誰知李翊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可教軍士打起火把,底下是人是鬼,一看便知。”

袁尚從其言,命軍士紛紛舉起火把,把城底下照亮。

火光聚在一起,衆人定睛一看,原來不是什麼鬼卒。

只是攻城士兵在身上結了一層草衣罷了。

“……哼,我道這李翊有甚本事,不過如此而已!”

真相大白後,袁尚又恢復了傲氣,即命軍士將火把扔下。

轟!

火把似雹般砸落,結果底下士兵只是將身子一抖,並未能着起來。

“是水!李翊讓人在草上澆了水。”

陳琳連忙指出其中的關鍵所在。

什麼?

袁尚急得直撓頭,忙問陳琳有何妙策破敵。

陳琳眼珠骨碌碌一轉,嘿嘿笑道:

“諸公勿憂,吾有計破敵矣。”

“可先暫緩攻勢,讓敵軍上來。”

哦?

袁尚忙問,“何也?”

陳琳補充說道:

“主公可吩咐城中,置備熱油。”

“另添柴草,硫磺等引火之物。”

袁尚登時反應過來,即照陳琳之計辦理。

雖然這些兵士身上草衣裹了水,但我們若是灌下熱油,再配上草垛等物。

便能將這批攻城士兵活生生燒死。

“……呵,中吾計也。”

李翊身騎白馬,立在遠處,拿着望遠鏡靜靜觀望着城牆上的動靜。

見城上守軍開始四下亂竄,搬運草垛之時,便知他們要用火攻了。

“傳令!舉火!”

李翊將望遠鏡放下,將手向身後一招。

嘩啦啦一聲響!

身後,一根根火把點起,將後方照的透亮。

張郃跨馬至前,大叫道:

“諸軍見火即退!”

原本還在攻打城牆的草頭兵,見着後方火光大亮,紛紛棄了城牆,轉身奔回本陣中去。

大量的士兵往回跑,直引得袁尚一陣詫怪。

暗忖賊人莫不是知道他要灌油了?

“快!快!點火!”

“……別讓賊人跑了!”

袁尚急得直拍城牆,他們費了這麼大功夫把這些引火之物搬上城牆,可不能白費。

能燒死一個是一個!

“……不對,不對。”

陳琳皺起眉頭,心中揚起一股不詳的預感。

暗想李翊頗有異才,今夜折騰了一晚上了,什麼戰果都沒能取下便撤退。

那他折騰這一宿的目的何在?

“……等等!”

陳琳面色發白,一把將袁尚的臂膀攥住。

“主公可還記得,李翊此前攻打渤海諸縣時,幾乎一夜而下。”

“逃回來的士兵,提到李翊曾用一種攻城利器。”

“拋石機!”

袁尚、陳琳幾乎異口同聲地喊出這個名字。

轟!

話甫方落,頭頂一個巨大的火球飛來。

袁尚大驚失色,目眥欲裂:

“……砲從何來!”

“……砲從何來!!”

原來,這配重式投石機射程極遠。

兼之又是黑夜,城上守軍完全沒注意到李翊已經在軍中備好了投石機。

操縱投石機的士兵,見城上打滿火把,便往火光上拋射。

只是不同於以往拋發巨石。

而是內用圓石,外結乾草,然後塗上油脂。

一經點燃,便作火球。

而城上又堆滿了引火之物。

火球一經飛空,皮草綻開,落下碎屑火星。

轟!

頃刻之間,城牆上被大火點燃。

衆人避之不及,無數士兵被火焰點着,於城垛上慘嚎不止。

“顯甫!吾之兵略如何?”

李翊騎在馬上,高聲衝城牆上呼喊:

“汝父在時,尚非吾之敵手。”

“料汝黃口小兒,有何能耐,剛拒我朝廷義兵?”

“可速速開門獻城,我饒你不死!!”

衆人久畏李翊之名,今又處於烈火之中,聽到李翊的喊話。

正如閻王催命,無常勾魂。

一個個被嚇得肝膽俱裂,毛骨悚然。

“李郯侯有鬼神之機,我等不是他的敵手!”

“降了吧!”

“降了吧!!”

衆人在大火中哀嚎,絕望,拼命呼喊。

“住口!”

袁尚按劍在手,破口大罵:

“吾父在時,待汝等不薄。”

“今怎可畏難怯敵,不發一矢而降?”

“快!將這些草垛都推下城去!”

袁尚眼下也顧不得許多,急眼了,以劍將草垛挑下城牆。

然爲時已晚,

配重式投石機,又謂之爲回回炮也。

其勢如雷霆,威若山崩。

機繩響動,火球飛空。

烈焰熊熊,呼嘯而至。

所擊之處,城牆崩裂,樓櫓盡摧。

守城士兵無不膽寒,哪裡顧得上推下草垛?

只左右亂竄,四下奔逃。

火球落地,烈焰四起,煙塵蔽空。

城中軍民,膽戰心驚,哭聲一片。

百姓們爭相亂走,不知該躲在何處。

袁尚望着熊熊大火,止也止不住,方知大勢已去。

頹然地將劍插在地上,仰天長嘆:

“吾家四世三公,名重河北。”

“如何盡毀於一山野村夫之手耶!!”

直到現在,他才明白,從一開始便陷入了李翊的算計之中。

李翊故意擺下草頭兵,故弄玄虛。

袁尚一開始猛攻,未能減退這隊士兵的攻勢,以爲是草衣的效果。

但那其實收效甚微。

不是草頭兵強,而是這一支攻城士兵本身就強。

故意披了草衣、結了草盾,引導袁尚以爲是草衣的效果。

便想着用火攻,將之燒死。

結果反而爲對方照明方向,備下了引火之物。

用我的火料,燒我的人。

陰、太陰了!

袁尚咬牙切齒,氣得直吐血。

“……報!”

“將軍,其餘三面城門的賊軍,開始攻城了!”

果不其然,趁着袁尚這頭大亂。

張飛、趙雲、張遼紛紛領兵開始攻城。

“教他們務必守住!”

袁尚嘶聲大呼,眼下他這邊也是自身難保。

因爲李翊趁着大火燒起,守城士兵紛紛退下了城垛之際,也開始攻城。

同時配重式投石機也在緩緩向前推進,一面推進,一面往城牆內拋射。

以爲攻城部隊作火力掩護。

“黃忠,汝率一隊弓弩手跟上。”

“城頭火焰一熄,敢有登城據守者。”

“不必過問,以箭射之!”

“喏!”

黃忠接到命令,身後立馬跟上數千人,紛紛往牆頭上衝。

火焰漸熄,天見微光。

城頭之上,焦臭不可聞。

隨處可見被燒焦的屍體,面目俱已全非。

袁尚見大批敵軍涌進城來,知南皮斷然守不住了。

果斷率軍,棄城而走。

他帶走的是自己的主力部隊,等於是袁尚見大勢已去,幾乎未做太多抵抗。

間接地放棄了南皮守軍。

“……將軍棄我乎!”

南皮守軍見袁尚不與他們一起守城,本就被李翊軍殺得膽寒的他們,再無一絲一毫戰意。

以馬延、張𫖮爲首的先鋒將,未能走脫,遂紛紛倒戈卸甲。

舉全部部曲,向李翊投降。

李翊暗忖,馬延、張𫖮所部不在少數,若逼之急,必以爲患。

可李翊又做不出像白起、曹操那樣坑殺俘虜的事來。

只要李翊想,他完全可以趁着馬延、張𫖮未定之時,盡數坑之。

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消除一個隱患,還能節省大量糧草。

事實上,

曹操在官渡之戰之所以大量坑殺俘虜,就是因爲養不起這麼多兵。

把他們放了,又怕放虎歸山。

畢竟袁氏的號召力太強了。

以曹操的性格,能夠做出這樣的事來。

但李翊始終認爲,天時地利人和之中,人和纔是最重要的一環。

坑殺俘虜只能解一時之急,並不能爲長久之用。

於是,厚待馬延、張𫖮二將。

先設酒宴款待之,又安撫二人道:

“汝二人平渤海有功,又熟悉冀州地利。”

“吾平河北,正缺兩位嚮導。”

“汝二人可隨軍聽用,待功成之後。”

“吾自當上表,奏請封汝二人爲列侯。”

先給一個乾淨的背景,說你們是有功的,不是賊軍。

然後表明你們的價值,可以作嚮導。

最後再畫個餅,之後要給你們封列侯。

這是李翊標準的御人三件套。

馬延、張𫖮感念李翊恩德,紛紛表示願意效死力。

李翊這才稍稍寬心,又下令軍士進城不得驚擾百姓,然後將府庫俱數封存好。

待諸事料理完之後,須由他親自來清查。

既克渤海,李翊清點完府庫之後,命人大饗軍士。

衆人皆問大軍該向何處進軍。

只因袁尚兵敗逃出南皮之後,不見了蹤跡。

短時間內也查不到他的動向,所以大夥兒才問接下來該向哪裡進兵。

李翊言道:

“此次借道青州,專欲克冀州而來。”

“我只管發兵,搗向魏地。”

“魏地若破,冀州可得矣。”

“至於袁尚動向,任其自去,吾只要冀州。”

衆人領命,自南皮出發,一路向西南方向打向魏地。

李翊用馬延、張𫖮爲先鋒,又命許攸輔之,幫忙勸降諸城邑。

這些人都是河北的老面孔,在舊袁營位高權重。

諸守城將,見其來到,又畏懼李翊兵威,紛紛納城投降。

李翊將印綬舉數還給守城官員,仍命他們爲縣官。

只因他心裡清楚,現在這些官員投靠他,無非是畏懼自己的兵威。

自己若是一上來就解了他們的兵權,必然會引起反抗。

現在就這樣保持“中立”就可以了,等到李翊打下魏地,奪了冀州之後。

這些名義上投降的城邑,傳檄可定,真正意義上歸降。

就如同官渡之戰時期,後方的豫州一樣。

他們名義上倒向袁氏,扣住糧草不往中樞發。

但當袁氏倒下之後,立馬如數上繳絹布糧食。

而不論是曹操也好、劉備也好,都是直接將這些豫州官員與袁氏互通的書信一把火燒了。

表示既往不咎。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騎牆派人數太多。

你不可能一下子全收拾了,否則你豫州的行政系統都得癱瘓。

燒書信,也是爲了收買人心。

不過在燒之前,李翊曾命龐統將這些書信全都備份了一份兒。

現在袁氏力量依然強大,爲了團結,不能搞內訌。

等之後平定了北方,在慢慢地秋後算賬。

靠着“帶路黨”的引路,兼之李翊在北方打出來的名聲。

軍隊一路暢通無阻,直搗冀州首府魏郡。

至魏地時,李翊方知曹操也打至此處。

只剩下一座鄴城未克,曹操將之包圍住。

儘管知道曹操會來,但曹操的掃蕩速度還是比李翊預想的要快一些。

但轉念一想,去年自己北征魏地時,本就掃蕩了這裡一次。

以曹操之武略,進軍如此神速倒也合理。

如今曹劉兩家明面上仍是同盟,李翊出於禮貌,主動停駐軍馬去與曹操打招呼。

同時,也是爲了刺探情報。

想看看曹操打到哪裡了。

一打聽才知道,曹操分了兩路兵。

曹操一路,從上黨打到了魏郡,只剩下鄴城一座尚未能克。

而曹洪一路,打到了趙國。

只剩下趙國治所邯鄲未能克。

只因此前袁尚、袁譚兄弟內鬥,耗費了冀州大量兵力。

冀州諸城邑,人心惶惶,各級官員也躁動不安。

很多小縣小邑都是未作抵抗,便投降了。

儘管此舉招來了許多罵聲,但官員們只想保住自己的烏紗帽。

而少數仍舊忠於袁氏的官員,雖然奮起抵抗了。

但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也很難擋住曹操的大兵。

城破之後,像這種做了抵抗的城邑,曹操則是一律實行屠戮。

以此來震懾其餘敢抵抗的城邑。

至於那些主動投降的官員。

曹操也如同李翊那般,保留了他們的原本職位。

少數帶着部曲投降的,曹操還給他們升了官。

靠着大部分城邑的“不抵抗政策”,曹劉兩軍進兵都十分神速。

曹操見李翊領兵至,即邀之入營,共議破鄴之策。

然李翊此來,卻是爲了商討冀州的劃分問題。

該來的終究是要來。

袁氏遺產中,最爲寶貴的財富就是冀州。

此前爲了曹劉同盟,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沒有談及此事。

如今,兩邊大軍都打到鄴城來了。

那就只能是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曹操見李翊帶着大量人馬過來。

旌旗蔽日,鎧甲凝霜。

人強馬壯,威風凜凜。

心下已知來者不善,但還是率部笑臉出迎。

“……李先生久違了,聞先生在渤海大破袁尚。”

“河北之民,聞得先生之名,人人喪膽。”

“雖三尺蒙童聞說,亦不敢啼哭。”

“使曹某聞之,好不歎羨!”

李翊身着甲冑,不置可否,只笑了笑:

“吾受命討賊,自當效死。”

“非是爲了一時功名,而要陳兵加禍於河北百姓。”

“我聞曹公此次寇略河北城邑,所過多所殘戮。”

“此舉,就不怕遭百姓記恨嗎?”

曹操聽出李翊的嘲諷之意,略一沉吟,擡頭道:

“……李先生倒還真如以往一般宅心仁厚。”

“只是自古爭城奪地,必是相互攻伐。”

“夫爭地戰者,殺人盈野,爭城戰者,殺人盈城。”

“若不摧加兵鋒,戰事不能早定。”

“如若城邑居民俱肯配合,吾又何須殺人奪城?”

言訖,曹操笑着拍了拍李翊的肩膀。

只是這笑聲卻聽不出多少笑意。

又似轉移話題一般瞥向李翊身後的軍馬,感慨道:

“徐州軍士果然人人健兒,個個英雄。”

“難怪先生這麼快便能平定渤海!”

李翊脣角微微翹起,冷聲道:

“若論武略,翊誠以爲不及曹公。”

“曹公不過數月,便連克上黨、魏郡、趙國三地。”

“翊比之曹公,尚有許多需學之處。”

曹操聽出了李翊的譏諷之意,當即沉聲回道:

“當初結盟之時,我等便已約好。”

“幷州歸吾,青州歸劉玄德。”

“今君已佔了青州,如何又唆使馬超侵佔幷州。”

“教我如何不分兵奪取上黨?”

曹操一句話,指出了兩個問題。

一個是質問李翊爲何在幷州問題上,坑他一手。

一個則是解釋了自己爲什麼要出兵佔據上黨。

按照曹操原本的構想,面對苦寒貧瘠的幷州之地,他也沒打算出兵佔領。

因爲冀州纔是大頭,先把冀州消化了,壯大自身實力之後,再去考慮其他地區。

現在的幷州,曹操僅僅只是想用武力,威逼高幹屈服。

也就是間接統治。

幷州在他的上方,又連接關中地區,只要不添亂子,對曹操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但如今幷州除了要面臨匈奴人和高幹的威脅之外,又多了一個馬超。

使得原本就複雜的幷州問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等於說,

曹操若要撫定幷州,就需要考慮至少三方勢力了。

這無疑增大了他的工作量。

面對曹操的質問,李翊也顯得很從容不怕,澹澹答道:

“曹司空用鍾繇爲司隸校尉,使其撫定關中。”

“馬騰、韓遂亦遣子送至司空處,司空難道還擔心馬兒不吃草嗎?”

曹操悶哼一聲,大聲回道:

“就怕這馬兒吃的是別家草!”

“吾是遣人去雍涼邀馬騰出兵,助我撫定幷州不假。”

“然吾已差人探明,吾使尚未至隴西,馬超便已出兵!”

言外之意,曹操已經知道馬超是在未經過馬騰允許的情況下,擅自出兵幷州的。

雖然馬超屯兵在關中,本就有便宜行事之權。

但這小子一戰降了幷州之後,居然還不走。

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爲此,曹操便上表請奏馬超爲諫議大夫。

想邀他入朝做事,但毫無疑問地被馬超拒絕了。

這小子既不肯來朝廷爲官,又不回涼州老家。

儼然是想長留幷州,在這裡當“土皇帝”。

偏偏高幹和呼廚泉又是兩個軟人。

手上有兵,卻不發作。

真就讓馬超騎在自己頭上拉屎,而毫無作爲。

“幷州問題,當由曹公自行解決,非是翊所能決斷的。”

李翊的態度也很明確。

我承認當初談判時,幷州是給你了。

所以現在幷州出了問題,也該由你自己解決。

至於爲什麼會出問題,那你別問。

“……哼。”

曹操不怒反笑,“李先生真是一如往常般……機敏過人……機敏過人吶……”

“……哈哈哈。”兩人皆笑。

曹操心裡明白,幷州問題必是李翊的手筆。

雖然曹操並不是現在就要馬上佔據幷州。

但自己西北方憑空多了一個隱患,使得曹操出兵也不是,不出兵也不是。

如果你出兵幷州,解除西北之患。

那冀州還要不要了?

李翊肯定會趁着這個空當,席捲冀州諸郡。

等到曹操領兵回來,估計連口湯都沒得喝。

爲了得到冀州,曹操的軍事動向就沒停過。

幾乎是徐州軍打到哪,他就跟到哪。

爲的就是防止劉備獨佔冀州。

可若是不出兵呢?

難道就放任馬超在幷州壯大?

高幹、呼廚泉又是兩個騎牆派,肯定不會在這時候倒向自己。

若是馬超的威脅不解除,曹操又怎麼全力以赴去跟劉備搶冀州地盤?

“……好一手妙棋!”

曹操心裡暗暗叫苦,只嘆防不勝防。

竟在戰亂焦灼中,被李翊鑽了空子,在自己的西北方懸了一柄利刃。

“……好罷!”

曹操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李先生想要哪裡。”

沒辦法,現在曹操吃了這個暗虧,只能是讓李翊先開價了。

李翊就喜歡跟這樣的聰明人談話,都不用自己說,對方已經明白自己的意圖了。

“……渤海郡、博陵郡、鉅鹿郡、安平郡、河間國、中山國、常山國、甘陵國。”

李翊揹着手,面如止水一般提出了自己的述求。

“癡心妄想!!!”

曹操鬚髮倒豎,破口大罵。

曹營諸將更是氣得拔劍,只要曹操一聲令下。

他們馬上就會衝上去,將李翊砍作肉醬。

然李翊身後衆將亦紛紛拔劍,嗔目怒視。

兩邊劍拔弩張,俱不敢先行開戰。

只有李翊最是沉穩,淡淡地向身後揮了揮手,平靜道:

“諸位要拔劍,砍向盟友乎?”

李翊刻意將“盟友”二字的聲調揚的老高。

言訖,李翊諸將紛紛將劍收好。

曹操雖然怒不可遏,但還是咬着牙,獰聲衝身後人吼道:

“都把劍收起來!”

衆人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將劍收好。

但衆人嘴上仍是罵個不停,紛紛抱怨:

“吾等千生萬死,身冒血戰,纔打至此地。”

“這李翊倒好,張口便要了大半個冀州。”

“吾等兄弟,難道便白死了?”

李翊適才所要的郡縣,是除了魏郡、趙國之外,全部索要了。

但問題是,曹操本就已經打下魏郡、趙國了。

而李翊一路下來,僅僅只實控了渤海一地而已。

卻張口把剩下的郡國宣稱,全部索要了。

這叫曹營衆人如何不怒?

……

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329章 讓你守一年的雄關,你一天就丟了?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
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329章 讓你守一年的雄關,你一天就丟了?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18章 袁尚歎服,上一個這麼打仗的還是白起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48章 教老劉真正的禦人之術(求追讀!)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72章 淮南劉子揚(求追讀!)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331章 漢中之戰:曹劉爭霸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