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

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

冀州,延津。

卻說關公斬了袁軍先鋒將顏良,威震河北,解了白馬之圍。

敗報傳回袁紹大營處,衆皆驚恐。

“誰人殺孤愛將!”

袁紹怒不可遏,厲聲質問前來報信的哨兵。

“……是、是劉備帳下的關羽,他匹馬衝入陣中,斬了顏將軍首級返回陣去。”

“左右皆攔他不住。”

萬軍取首麼……?

聽完這個軍報後,袁紹蹙起眼眸,陷入了沉思。

很快做出決斷。

“事已至此,可先差人將顏良屍首取回,帶回故鄉安葬。”

哨兵答,顏良的首級已被關羽割去,帶回了聯軍大營。

袁紹道:“那隻將身子取回便好。”

下人從命,將顏良屍體帶回來,用棺枋裝了。

更遣河北驍騎,親自護送棺槨回冀州老家去,交予其家屬照料。

袁紹又拿出許多金銀錢帛來,撫卹其家屬。

不表。

忽有人報,黃河南岸出現了大量的民衆。

袁紹一驚,暗道河南軍莫不是要渡河擊我?

曹操這小老弟,不過斬了一個顏良,不會就以爲能與自己掰手腕兒罷?

“有多少人馬?”袁紹接着問。

“不似軍人,像是普通民衆。”

普通民衆?

袁紹心中更加奇怪,即命流星探馬到黃河邊去探查。

不多久,探馬回報說,與黃河沿岸確實都是河南的老百姓。

原來,自解了白馬之圍後,曹操便下令將白馬津和燕縣的民衆盡數遷到許縣去。

等於是白馬戰區,曹操直接堅壁清野了。

把這裡的人口全部帶走,爲的就是防止將來給袁紹當運糧食的民夫。

而之所以這些民衆會出現在黃河邊上,也是曹操故意爲之。

他在遷民的過程中,非常挑釁的命人帶着輜重,沿着黃河,走給袁軍看。

其彷彿是在說,袁紹你有本事就過河來打我。

此舉顯然是在引誘袁軍渡河而戰。

袁紹聞說後大怒:

“若無孤輒救存之,曹操當死數次矣!”

“今乃背恩,與劉備合力抗我,吾當梟其首,戮其屍!”

遂下令大軍即刻渡河,追擊曹操大部隊。

正說時,忽有人報逄紀已緝高覽回。

袁紹聞言,乃暫時將渡河一事置之一邊,命押高覽過來問罪。

少時,高覽至。

袁紹高坐俯視,眸中盡是寒意,沉聲問:

“高覽!汝可知罪!”

高覽惶恐頓首,拜道:

“末將知罪!”

袁紹眉心略微舒展,沉聲接着問:

“既然知罪,可將汝如何與李翊暗通款曲一事,盡數道來。”

高覽聞言大驚,連連頓首道:

“冤枉!”

“末將未能守住青州,乃戰之過也。”

www ⊙Tтkā n ⊙co

“可若說末將是與徐州暗通款曲,末將實未有爲此事。”

“願主公明察!”

話落,高覽將頭往地上重重一磕,頭破了,血流了一地。

袁紹見此,心中不覺一軟,暗道高覽若真有私,就該留在徐州處。

如何孤身被輕易帶回?

雖然說陳留高氏與袁氏是姻親,幷州刺史高幹就是袁紹的外甥。

高覽雖然也姓高,但跟陳留高氏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史書上雖未記載高覽的出身籍貫。

但高覽後來被封爲了東萊侯,根據加封原則。

高覽的家鄉應該位於東萊地區,所以高覽其實是青州人。

在沒有親族buff的加持下,又位於河北權力中心之外。

所以高覽在河北其實沒什麼黨派,以致於現在被問罪,都沒什麼人站出來替他求情。

反倒是逄紀出來責問道:

“若非你與徐州暗通款曲,李翊焉能夠用這麼短的時間,連下青州數郡?”

“人說你此前爲徐州軍生擒回去,今又如何得以安然無恙放回?”

高覽默然不能答,青州爲什麼下的快,說明人李翊厲害唄。

技不如人,菜就多練,這有什麼好說的?

至於李翊爲什麼要把他放走,這你得問李翊啊,他又怎會知道?

當然,這些話高覽都不敢明說出來。

現在他是理虧的一方。

“袁公,爲防萬一,不如將之暫且收押,觀之後效。”

“待將來滅了曹操,捉了劉備,平了河南,青州之疑自解矣。”

逄紀向袁紹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個意見還是非常中肯的,是袁紹希望所聽到的。

畢竟他纔剛剛折了一員大將,士氣震盪,總不好自家又斬一個。

倒不如先暫時收押起來,待將來一統河南之後,再慢慢調查此事。

於是,袁紹將高覽連貶三級,命其暫時歸馬延所部管轄。

高覽雖然撿回一條命,但從青州都督一下子貶爲了一營副手,這種心理落差還是相當大的。

高覽心頭雖然不悅,但不敢埋怨,怏怏而退。

望着高覽遠去的背影,袁紹沉吟道:

“高覽無能,失了青州四郡,只盼張郃切要爲我守住青州西壤。”

逄紀在身側,柔聲寬慰袁紹道:

“請袁公放心,紀此去青州時,張將軍已經在濟南了。”

“我觀濟南防務,牆高入雲、箭樓林立,士兵更是個個龍精虎猛,皆欲爲袁公效死。”

“料李翊小兒縱有四目兩口,也佔不得青州西壤半寸土地。”

逄紀還是對青州的防務非常有信心的,雖然言語間有故意吹捧袁紹之嫌,但說的確也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袁紹聞言,果然欣喜,心中失去顏良的悲痛頓時一掃而空。

於是,更有信心渡河南下,遂召諸臣商議此事。

帳下一將昂首出列,聲如巨雷,大聲喊叫:

“顏良與我親如兄弟,今被關賊所殺,我安得不雪其恨?”

衆人視之,只見此人身長八尺,面如獬豸。

頭戴一頂鑌鐵盔,身披連環甲,手持一杆長槍。

槍尖寒光閃爍,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全身都長着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

昂首挺胸立於陣前,當真宛如一座鐵塔,令人望而生畏。

乃是與顏良齊名的名將,文丑也。

顏良、文丑這二人的名字光是聽着,就很相協。

而文丑本人則是真的很醜,人如其名。

俗話說的好,賤名好養活。

古時父母給子女起名,有時候便會以其相貌特點起一些不太禮貌的名字。

莫說普通人如此,很多王侯將相亦是如此。

比如晉成公屁股上有個黑色胎記,故而取名“黑臀”。

宋桓公的庶子因爲眼睛長得有點歪,故而取名“目夷”。

然則醜雖醜,文丑的戰力卻是非凡。

孔融評價他與顏良都是“勇冠三軍”的存在。

袁紹見着文丑主動請纓,不由大喜,讚歎道:

“非汝不能報顏良之仇也。”

“吾將起大軍,盡渡黃河,追擊曹操。”

“汝可領騎兵在前,步兵在後,與我追殺曹賊。”

“我大軍隨後便到!”

文丑欣然領命,然此刻已經被撤去監軍一職,又回到袁紹陣中的沮授,再次出來諫言道:

“不可!”

“我北兵人數雖衆,然果勁不及南。”

“南谷虛少而貨財不及北。”

“故河南利於急戰,河北利在緩搏。”

“今只宜持久,曠以日月,不可着急與河南軍交戰。”

沮授再次提出自己的緩圖河南的戰略。

他作爲河北廣平派的代表,從未放棄過爲手下弟兄謀利。

因爲之前沮授是嘗過甜頭的,早在袁紹佔據冀州時,就是因爲採納了沮授的計策。

所以沮授被任命爲了監軍,其職權可以監護諸將,權力不可不謂不大。

但高處不勝寒,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沮授敢在河北這種派系林立的地方,位居高位,自然會遭到了許多人的嫉妒。

比如郭圖就曾向袁紹進讒言,說沮授監管內外,威震三軍,將來可能控制不住。

袁紹也在此時意識到沮授的權力過於膨脹,有悖他的平衡之策。

故而連給了沮授兩刀,撤了他的監軍之職,又將他的部隊分給郭圖、淳于瓊帶領。

現在沮授所提出的緩圖河南之策,袁紹也拒不聽從。

但你聽不聽是你的事兒,該說我還是要說。

既然此前我託疾不出,你非要我回來,那我就得把話說完。

“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乃爲上策。”

“若輕舉渡河,設或有變,衆皆不能還矣。”

沮授分析的也是有理有據,河北人多,但論英勇善戰不如河南。

之前顏良被斬,再次證明了沮授的觀點。

沮授認爲,河北最大的優勢還是人口與生產力。

河南的糧食少,我等適合跟他比消耗。

若是主動出擊,就變相地拉長了補給線,會加劇河北的糧食損耗。

而河南本土作戰,反倒彌補了補給線的問題,並且能最大優勢發揮兵卒果勁的特點。

等於袁紹渡河的命令一下,簡直是避虛就實,以弱擊強,完全與兵法之道相違背。

沮授當衆提出來,就是在指明袁紹的錯誤。

你不聽我的,就會完蛋。

況沮授的建議,也並非是完全阻止袁紹南下。

他明確說了,是大軍留守延津,然後分兵襲許。

如能攻克,再迎大軍也不遲,否則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但袁紹此刻卻臉色鐵青,對沮授的言論並不買賬。

袁紹晚年愈發討厭“諍臣”、“忠臣”,雖然你可能說的在理。

但你有你的想法,組織有組織的考慮。

組織就因爲沒聽你的建議,你就要鬧情緒,非要鬧得全單位的同事都知道組織沒聽你的是不是?

在袁紹看來,現在就應該集中兵力,快速滅掉曹操,然後再東進奪取徐州。

他哪裡還等得起幾年時間,給河南慢慢比消耗?

“皆是汝等遲緩軍心,遷延日月,有妨大事!”

“豈不聞兵貴神速乎?”

袁紹怒而起身,叱道:

“再敢有延誤軍機戰,立斬不赦!”

“不得復言!”

見袁紹大發雷霆,衆皆不敢再議。

一切照袁紹初定下的計劃進行,大軍在後,文丑先行。

全軍渡河,自白馬追擊曹操軍!

……

話分兩頭,

卻說這江南事務。

這碧眼兒自接過孫策的衣鉢後,任命周瑜爲中護軍,並以兄禮事之。

在周瑜的戰略規劃下,江東本該舉衆,趁着北方混戰之際,西進圖取荊州。

然孫權少年繼位,初時還不以爲意,掌權之後才發現這主公的位置並不好坐。

只因孫策剛一統江東不久,地方士民及賓旅寄寓之士仍存異心。

因此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局勢動盪不安。

不止如此,又有人暗中向孫權彙報。

說孫氏宗親中,廬陵太守孫輔疑似不滿孫權位居高位,與孫暠企圖奪權。

孫權頓時想起孫策臨終時的遺言,若宗室內有不安分者,當殺之,勿要遺害。

難不成長兄早就料到這二人有不軌之心?

未及孫權作出反應,又有人報,宗室重臣孫翊與孫河遭到了暗殺。

據傳其爲左右之人所害,動機不明。

於是宗室內部個個人心惶惶,相互猜忌。

孫權不得不親自出面安撫宗室弟兄,然好景不長。

又有人報會稽山越人趁着孫吳權力更迭之際,伺機作亂,意欲擺脫孫氏掌控。

面對一系列棘手,且將危害孫權統治的問題。

孫權不得不暫時將西征劉表,爲兄父報仇之事擱置一邊。

他用周瑜爲武將之魁,又用張昭爲長史爲文臣領袖。

時張昭本爲彭城人,早年間避亂於江東。

孫策起兵之時,便用張昭爲長史,撫軍中郎將,文武之事皆付與張昭。

並對張昭極爲禮遇,還專門拜見了張昭的母親,事若生母。

張昭感其厚恩,故而效之。

因時間線變動,孫策遇刺之時,彼時張昭正爲陽羨長。

因爲人手不夠,大量的徐州人才返回了徐州,故而留張昭在吳地理事。

今孫權繼位,遂重用周瑜、張昭。

對此二人,分別以兄禮,師禮事之,用以籠絡人心。

然後命程普、呂範兩個一老一新的將帥,爲心腹之將。

先綏撫百姓,安定吳地民衆。

至於諸侯賓旅則用張昭慰之。

然後親自帶兵,鎮壓了宗室內亂。

接着,又命周瑜征討山越。

周瑜滅山越衆六千人,收編萬餘人。

在一系列的操作下,孫吳緊張的局勢暫時得到緩解。

孫權的位置雖然保住了,但他也深刻的意識到,兄長給他留下的這個基業並不穩固。

自己也做不到像孫策那般,壓服所有手下人。

現在有很多人,並不服自己這個少年主人。

所以孫權再與周瑜、張昭商議過後,決定將西征劉表,爲父兄報仇一事暫時擱置。

轉而先撫定內部,至於對外擴張,則是攻取廬江劉勳。

劉勳已經投了劉表了,孫權並不打算逼出全力施爲的劉荊州。

他也能看出來,劉表只在荊州問題上,是說幹就幹。

真要涉及到荊州以外的事時,劉表便巴不得作壁上觀。

孫權也想看看,劉勳作爲荊州的小弟,劉表到底會爲了他投入多少兵力。

遂命程普、呂範爲先鋒。

又將在會稽鎮撫山越的周瑜調回,命呂岱代之。

孫權親自領兵,進軍廬江。

不表。

……

荊州,襄陽。

卻說以曹操、劉備爲代表的河南,以及袁紹爲代表的河北都派人過來拉攏劉表。

作爲世界第三強,劉表和他的荊州有着可以左右中原戰局的力量。

所以不論是河南還是河北,都不希望劉表倒向對方。

然劉表面對兩邊拋來的橄欖枝,卻一時躊躇難決。

在蒯越、韓嵩等人的建議下,劉表折中取之,命韓嵩先去往河南,替他見一見曹操、劉備。

一觀此二人才略如何,是否值得合作。

二觀河南戰力是否足備,看看他們是否具備擊敗河北的實力。

倘若以上兩點全部滿足,劉表將會認真考慮改變他的“作壁上觀”之策,從而親身下場。

此時,從事中郎將韓嵩已經順利返回。

劉表即將韓嵩接入,問道:

“君此去河南,山遙路遠,怎的折返如此快耶?”

韓嵩解釋道:

“嵩此去河南,見着了曹司空與劉將軍,故並未去往徐州,省了一段路程。”

“因而回的快。”

劉備離開徐州了?

劉表待聽到這個消息後,也頗感震驚。

由於有信息差,劉表目前只知道李翊在出徵青州,劉備坐守徐州下邳大後方,統籌軍務。

怎的劉備突然離開了?

“汝適才說同時見着了曹操、劉備,莫非這二人此時在一處?”

“……是。”

韓嵩直言不諱,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一告訴劉表。

“接到可靠消息,青州的戰事進行的相當順利,故而劉備提前領了一支軍馬,離開下邳。”

“趕往了東郡,與曹操軍會合,助力兗州守禦袁軍進攻。”

唔……

竟如此之快?

劉表不單單是震驚劉備居然一起動身前往兗州了,更加震驚青州的戰事解決的如此迅速。

如果青州的威脅不擺平,劉備豈敢動身,舉大軍離開。

“徐州是何人用兵於青州?”

“稟使君,是郯侯李翊。”

韓嵩躬身答,“此人被曹司空與劉將軍共同推舉爲河南謀主,天子賜劍,總督四州兵馬,可謂風光無兩。”

“比之當年蘇秦佩六國相印時,亦不遑多讓。”

“李翊此次出征青州,僅用時不到兩月時間,便將之平定。”

“故坊間皆有言,李翊成樂毅之功,必助劉備爲昭王之事。”

嘶……

劉表眉頭皺起,但這次卻不是震驚,而是感到不悅。

韓嵩張口李翊如何如何,閉口劉備怎樣怎樣。

似乎全然忘了自己是荊州之臣的身份了。

“……罷了,既然不用專程跑徐州一趟,倒也省事。”

“汝且說說,這次去往河南,觀曹劉如何。”

“可能勝過袁紹否?”

韓嵩不假思索答:

“曹操有英氣之略,善能用兵。”

“劉備寬仁待人,賢俊多歸。”

“此二人兵衆雖不及袁紹,然皆能得人死力,用兵如神。”

“我料袁紹雖初能佔上風,然必不能久持。”

“早晚爲曹劉所敗,既荊州毗鄰河南,主公不妨助之。”

“待將來分出勝負之後,曹劉不論是敵是友,都將以主公、以荊州爲重。”

“願主公詳思之!”

劉表眉宇間一川不平,冷冷地問道:

“汝此次到河南,可曾見過天子?”

韓嵩答:

“見過天子了,我向天子納了荊州的歲貢。”

“天子拜我爲侍中,又令我領零陵太守。”

劉表聞言大怒:

“汝懷二心耶!”

遂喝令刀斧手,將韓嵩推出去斬首。

韓嵩驚問,我何負之有?

劉表答道:

“今誰人不知,陳地朝廷乃曹操、劉備之附庸?”

“天子詔令所出,俱先過司空府與左將軍府。”

“天子之意,豈不爲曹操、劉備之意乎?”

“天子若當真有意命汝爲侍中,留汝在朝中爲天子之臣也罷,倒不復爲我而死。”

“然又命汝爲零陵太守,汝怎敢接令?”

零陵地處荊州,按理說應該有劉表這個荊州牧親自來任免。

朝廷此舉,雖不明是不是出自曹劉的意思。

但很明顯這道旨意,暗藏削弱分化他這個荊州牧的冷箭。

劉表主政一方多年,豈會看不出來?

韓嵩大呼道:

“主公負嵩,焉不復主公!”

韓嵩當然叫冤,不管朝廷旨意是不是出自曹操、劉備。

但天子詔發來,他總不敢不受吧?

時蒯良在側,趕忙出來勸阻道:

“嵩未去之前,先有此言矣。”

“今雖斬韓嵩,亦不能解決眼前之事。”

劉表見此,乃赦免了韓嵩。

此事暫告一段落。

蒯良便問:

“既然韓從事已經將此次去往河南的情報帶回,主公此時可以做出決斷了罷?”

劉表的態度,纔是衆人最關心的問題。

當初說好,韓嵩將河南的情報帶回後,便下場站隊。

現在情報也帶回來了,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劉表耽誤這麼久,該做個表率了。

劉表一捋鬍鬚,澹澹道:

“汝等適才難道未曾聽聞,韓嵩已將歲貢向朝廷交納了嗎?”

衆人聞言,方想起這事來。

韓嵩是代表荊州去交納貢品的,而朝廷又是代表河南的。

既然劉表默許韓嵩上繳貢品,那麼態度也就很明顯了。

呼……

聽到這話,蒯良等衆無不長舒了一口氣。

於是又問:

“不知主公何時可以發兵北上?”

劉表搖了搖頭,“荊州離得遠,勞師遠征,少民少財,吾不忍爲此事也。”

這個理由倒也說得過去。

畢竟支持一方政權,並不是一定要派兵。

荊州富有,要啥有啥。

“那我等派人準備些糧秣,送去東郡前線如何?”

“不!”

劉表再次拒絕。

這下,衆人搞不明白了。

你一不派兵,二不給糧,那算什麼支持?

口頭支持嗎?

曹操、劉備可不會感激你的口頭支持。

然而更令衆人震驚的,還是劉表接下來的一句話。

“我要派人去往的地方,不應該是東郡,而是鄴城纔對。”

此言一出,堂內頓時炸開了鍋。

鄴城是袁紹的老家啊,你都已經站隊河南了,不斬斷與袁紹的來往,向曹劉遞交投名狀,換取信任。

還派人去那裡做什麼?

衆人百思不得其解。

劉表主動開口解釋:

“我要派人去往鄴城,與袁紹結盟。”

轟!

荊州文武如遭雷擊。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個人臉上都寫着難以置信。

主公這到底是想幹什麼?

到底是跟河北結盟還是和河南結盟,您給個準信兒行不行?

劉表一揚脣,開口解釋道:

“吾話已說得明瞭,派人前去鄴城,自然是支持河北!”

……

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313章 冢虎降臨,司馬懿的進化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98章 吾輩魚水,豈在簿牘之間?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
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313章 冢虎降臨,司馬懿的進化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誠守其法,大之垂舉後世,小之造福一身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9章 麋家的決定(求追讀!)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98章 吾輩魚水,豈在簿牘之間?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339章 相爺要做的事,是足以影響後世千年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謀,幹孔明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