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

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

“除開流民安置之外,將士十月爲冬賜,也須錢糧開支。”荀攸把徐州的開支明晃晃地擺在劉備面前。

劉備治軍是有冬賜習慣的,每到十月時,就要開始冬賜,大饗軍士。

荀攸的話還在繼續。

“況陷陣營真正組建,所需用到的鎧甲鬥具亦是一筆不菲開支。”

“至於屯田之用錢糧,更是不計其數。”

“徐州諸臣上下一心,開源節流,緊衣縮食,已將賦稅錢糧用到極致。”

“如何再供給一個朝廷中樞?”

“除天子御用之外,所需用到的宮室城郭,以及天子身邊的皇后、嬪妃,男女宮人,所費之數亦是難以計數。”

荀攸將自己擔憂說出之後,莫說劉備,其餘諸臣無不點頭贊同。

他們辛辛苦苦打造徐州,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錢難道要那個天子和他們的文武百官用嗎?

天子要是迎過來,肯定是要修建宮室城郭的。

一概御物也不得少缺,不然丟的是皇室的臉面。

光這筆費用,就會加劇徐州的經濟負擔。

歷史上的曹操倒是不懼,他掘了樑孝王的墓,得金銀無數,當然不缺錢。

但徐州開源節流,每一筆經費那都是用在了刀刃上,可不敢說有浪費之處。

“先生所慮甚是啊。”

劉備皺了皺眉,承認荀攸說的很有道理。

徐州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纔有今天的局面,豈可因一人之故忍看功敗垂成?

荀攸繼續說道:

“不瞞明公,攸早年間也曾在朝廷任職,時任黃門侍郎。”

“深知漢廷腐朽,百官無能,彼此之間勾心鬥角,攻殺同僚。”

“攸正是念及此,才欲去蜀地擔任蜀郡太守,遠離紛亂。”

荀攸與他叔叔荀彧不同,荀彧忠漢,荀攸卻更忠於天下。

他更願意相信天道有常,順勢而爲。

如果他覺得漢室有希望,就會去扶。

如果沒希望了,他也不會去強爲。

所以年輕時,荀攸敢去刺殺董卓。

董卓死後,社稷更加板蕩,荀攸自知留在京城無所作爲,索性辭了朝廷給的任城相,停駐荊州。

這是荀攸的中庸之道。

他低調謙遜,足智多謀。

被曹操評價爲,或許有人能夠比得上荀攸的智慧,但沒人比得上荀攸的低調。

這方面倒與賈詡頗有些類似。

“公達之言,甚合我意。”

李翊也站出來出聲應和:

“如今廟堂之上,朽木爲官。”

“殿陛之間,禽獸食祿。”

“狼心狗肺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我聞去年三輔大旱,蝗蟲起,百姓飢。”

“天子曾命侍御史侯汶煮米豆救濟百姓,然侯汶卻公然侵佔公糧,致使百姓餓死。”

“一侍御史尚且抗旨忤逆至此,況其餘諸大臣耶?”

“若迎天子百官至下邳,必使徐州官員冗贅。”

李翊基本上徐州文官渠首,他發言完畢之後。

主簿王修、治中劉曄,從事荀攸等一衆徐州高級文官,紛紛出列。

“臣等皆附議李軍師所言。”

“天子斷不可迎。”

劉備從善如流,開口說道:

“公等皆勸我莫要迎天子,備自不必強爲。”

“只是天子如今在河東蒙難,備不好置之不理。”

“況天子齎詔宣我,備更不能抗旨不尊。”

荀攸答道:

“此易事耳,我等可接下聖旨,然後派人至洛邑,送去錢糧,供給米肉。”

“以表達我徐州的態度。”

就在此時,堂外傳來近侍的聲音:

“啓稟使君,孔北海在外求見。”

“快快有請!”

劉備趕忙站起身來,“備當親自出迎。”

片刻後,北海相孔融來到正堂。

他自離了北海之後,便一直客居徐州。

平日裡主要置辦學府,爲學生授業解惑,倒也樂得清靜自在。

平日裡倒也少管徐州政事,其名望在此,徐州諸大臣皆敬他。

劉備更是厚禮相待,僅以同事身份與孔融交往。

但是今日,一向不問世事的孔融,竟別出心裁地主動來正堂找到劉備。

還是在劉備聚集衆文武議事的時候。

劉備將孔融請上座,真心誠意地詢問道:

“不知孔北海今日來前堂,可是有明誨要教備?”

孔融正襟危坐,揚眉問道:

“玄德,我適才聽聞有朝廷天使來我徐州,不知此事確否?”

劉備頷首,將天子齎詔一事如實告訴了孔融。

孔融驚得忙起身道:

“那玄德還猶豫什麼?”

“天子有詔,我等豈可不遵?”

“況今天子爲傕、汜二賊所辱,宗廟盡毀,我輩人臣,當爲朝廷社稷著想!”

孔融一直爲自己身爲孔子二十世孫而感到自豪,所以始終秉持著忠孝危險的理念。

現在聽聞天子蒙難,竟不免痛哭流涕,捶胸頓足。

“備意欲勤王保駕,奈何我徐州中間隔著豫、兗,誠難跨越千里將天子迎至徐州來。”

劉備無奈慨嘆一聲,向孔融闡述了自己的苦衷。

他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孔融大聲道:

“我等人臣,縱是千難萬險,也該保得天子無虞。”

“若使天子復爲傕、汜二賊所擄,則我輩枉爲人臣,枉食君祿!”

“孔北海請冷靜!稍安勿躁!”

衆人忙上去勸勉。

“大家正在想辦法,定不會使天子蒙塵受難!”

大夥兒都看得出孔融是真的急了,直接在正堂上大吼大叫,有失禮儀,有悖禮法。

在衆人的勸勉之下,孔融情緒才漸漸穩定下來。

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起身拱手向劉備賠不是:

“玄德恕罪,適才是融失禮了。”

劉備忙出言安慰道:

“孔北海也是一心向君,情有可原,無須自責。”

孔融情緒撫定之後,也意識到了徐州的難處。

天子不單單只是天子,在這亂世之中,他更是諸侯之間爭奪的政治籌碼。

劉備想要把天子迎奉到徐州,是不現實的。

“玄德,縱然我等不能將天子迎奉到徐州來,也斷不能叫天子落入奸人之手。”

孔融語重心長地說道。

“請孔北海放心,備適才正是在與諸大臣商議此事。”

孔融冷靜下來後,認真爲劉備分析道:

“天子幸駕河東,欲還舊都於雒陽。”

“然自董賊焚燒宮闕以來,百事未備。”

“城郭崩倒,欲修未能。”

“且雒陽居民僅剩數百戶,我聽聞當地百姓無糧可食,盡出城去剝樹皮、掘草根以爲食。”

“此等慘狀,豈可使天子定居?”

“那孔北海的意思是……?”

劉備謙遜地徵詢孔融意見。

孔融答道:

“天子東歸,是爲擺脫傕、汜二賊。”

“即便還都雒陽,身邊又乏忠臣良將,難免再遭二賊所擄。”

“是以,須有強大的諸侯作保,保扶王室,遷都別處,方可無虞。”

孔融說的是實話,劉協身邊的護衛只有不到百人。

雒陽離長安並不遠,李傕、郭汜很快就會追歸來。

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諸侯保護,天子是必然要再次落到李傕、郭汜二賊手裡的。

“曹操擁據兗州,與河南尹離得近,天子會不會也齎詔宣了他去勤王?”

從事孫幹忽然開口說道。

劉曄頷首,對孫乾的想法表示認同:

“天子現在急需的是諸侯作保,曹操兵強將盛。”

“自然不會捨近求遠,獨找我徐州求援。”

劉備面色一緊,不由得站起身來,正色道:

“若天子落入曹操之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我等豈不皆受他掣肘?”

“這也是臣所擔心的。”

劉曄開口,“不止曹操,河北袁紹雖與天子有隙,但保不齊也會出兵來搶奪天子。”

劉曄話一說完,徐州諸臣的臉色無不變得緊張起來。

這天子還真是一個燙手山芋,實在不好處理。

劉備左右爲難,躊躇不定。

只能找到李翊,向他徵詢意見。

“軍師,你一向足智多謀,富有韜略。”

“今徐州上下皆拿不定主意,還請軍師拿個主意出來。”

“爲我等指一條明路。”

李翊嘴角微微翹起,柔聲寬慰劉備道:

“主公勿憂,關於天子東歸一事,翊早有準備。”

早有準備?此言一出,莫說徐州諸大臣,便是劉備自己都有些詫異。

爲何連我都不知道軍師你早有準備?

李翊不慌不忙,喊一聲:“文遠!”

張遼領命出列。

他雖被借調在徐州聽命,但他很喜歡在徐州的工作氛圍。

這裡的員工都有理想有幹勁,眼裡充滿了光。

跟他們一起共事,張遼覺得很幸運,也很榮幸。

“先生有何吩咐?”

張遼出列,拱手問道。

李翊出聲問:

“文遠可還記得此前去救援陳國之事,我曾囑你一事?”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張遼不假思索,答:

“是,末將記得。”

“先生囑我告誡陳王,讓他修葺城郭,建造宮室。”

“……嗯。”

李翊頷首,微一沉吟。

“陳國富庶,物產豐富,人力充足。”

“算算時間,陳王也該修葺的差不多了。”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大家都明白了李翊的意思。

“軍師,你莫不是想把天子接到陳國去?”

“正是。”

李翊耐心地爲劉備解釋這其中的緣由。

“陳國富庶,天子王駕在此,必不會辱沒宗室。”

“其地理位置也是極好的,身處兗、豫二州之間。”

“我徐州也與陳國相距不遠,旦日可到。”

停頓一下,李翊又指向孫幹,說道:

“正如孫從事之前所言,天子很有可能不止齎詔於我徐州一家。”

“曹操也有可能接到了詔書。”

“以曹操之文才武略,斷不會放過此次迎奉天子的機會。”

“若果真叫曹操劫走天子,各地諸侯皆受其掣肘。”

“尤其像主公、劉揚州、劉益州、劉荊州這些皇室宗親,更受其害。”

“反之,如果我們想要迎奉天子,那曹操也會受我等掣肘,他是斷斷不允的。”

“屆時,曹劉兩家必然再次交兵,殺得血流成河,雞犬不聞。”

“所遺害的,還是百姓與天子百官。”

劉備等人聞言,紛紛點頭,認同李翊的主張。

對呀,不管誰來迎天子,曹劉兩家都不會樂意。

到時候肯定是要交火的。

雖然現在是徐強兗弱,但曹操底子還在,不是塊好啃的骨頭。

“可如果我們將天子迎奉到陳國呢?”

李翊的話還在繼續。

“若使天子幸駕陳國,有四大利好。”

哪四大?

劉備開口問。

“其一,緩和曹劉矛盾,使兗、徐二州止去兵戈。”

既然大家都想要,那就乾脆都別要。

把天子放到陳國去,誰也別威脅誰。

“其二,陳國地處豫州,他地諸侯難以搶奪,可保天子無虞。”

若是真把天子放在陳國,那就是同時被曹劉兩大諸侯照看。

別的諸侯還真搶不了。

李翊這是把陳國打造成了現代蒙古。

兩大列強伺候我一個,這福氣能小的了?

“有理!”

劉備連連點頭,認真聽著。

剛剛劉曄也說了,看上天子的不止曹劉兩家,袁紹說不定之後也會過來搶奪。

把天子遷到陳地去,遠離河朔,可以防範像袁紹這樣強大的諸侯過來搶奪。

“其三,陳王劉寵在陳國自保多年,國富民足,民心依附,兵強馬壯。”

“並且陳王劉寵與國相駱俊都是忠於朝廷,心想漢室之人,是忠義之輩。”

“使天子在此,斷不會受小人欺凌。”

李翊這個安排,絕對是對得起天子劉協了。

要知道,現在皇綱失統,天子威嚴掃地。

在河東時,劉協只能居住在棘籬中,連門戶都沒有。

而當劉協與羣臣開會時,兵士們就直接趴在籬上觀看,互相鎮厭作笑。

全無軍法可言,

至於專權的護駕諸將,就更是數不勝數。

有的人將領甚至敢擅自拷到朝廷命官,還有人直接把尚書拷打至死。

上級官員還不算,就連底層小民也蹬鼻子上臉。

醫師、走卒統統封爲校尉。

由於沒有刻印,諸將就自己拿錐自己刻印,亂刻文字。

上下混亂,糧食殆盡。

你說劉協這皇帝當的窩不窩囊,憋不憋屈?

但到了陳國就不同了。

陳王劉寵是非常有能力的,並且他手上還有三千蹶張士。

雖然跟大諸侯比不了,但收拾文武百官是妥妥的。

陳國是陳王的地盤,當地全是陳王的親信。

收拾那些奸佞小人,不是跟玩兒一樣?

尤其劉寵本人是忠於漢室的,劉協作爲晚輩,在這個叔叔的庇護下,能吃得了虧?

總比落在董卓、曹操手裡要強吧?

說是強上百倍不過吧?

“其四,我徐州並不好發兵去往雒陽。”

“可若使陳王自陳國出兵,趕赴河南尹,保駕勤王,定不會落於曹操之後。”

“即便曹操搶先,局面也是我等所能控制的。”

李翊洋洋灑灑地講完了以上四點。

劉備聽後,沉吟許久,旋即連連拍手,稱喝:

“善!善!大善!”

“軍師之計,最合時宜。”

“列位諸公也不必再議,就照軍師之言辦理此事。”

衆人齊聲稱喏,拱手領命。

劉備忽又聯想到,李翊此前提早便讓劉寵修葺城郭,建造宮室。

豈不是說明他早就料到會有今日?

所做的一切都是爲天子東歸做準備?

“軍師,莫非你早就料到了天子將要東歸,所以自保住陳國、樑國開始,便已經開始謀劃了?”

劉備睜大眼睛,有些難以置信地望著李翊。

李翊頷首,臉上也帶有一絲疲憊:

“是,傕、汜二賊倒行逆施,遲早爲天所誅。”

“天子東歸只是時間問題。”

“翊在豫州事務中,力保宗室,正是爲了此時。”

李翊此前努力保住陳國、樑國等宗室,就是爲了讓他們照看劉協。

這樣無論誰都不能利用皇帝來號令其他宗室諸侯。

按李翊的構想,他把天子放在一個相當適宜的位置。

既不會太遠,脫離徐州的掌控。

又不會太近,放在老劉身邊。

不然得話,徐州諸大臣的位置都會很尷尬。

並且老劉做任何事都得表奏聽聞,使得徐州事務更加冗長。

同時,樑國、陳國都有漢皇宗室,由他們來照看劉協,可保王室穩定,不會輕易造成權力更迭。

使得劉姓漢室得以延續。

除此之外,李翊雖然沒把天子放在身邊。

但有事表奏並不會太遠。

考慮到同爲宗室,

劉協不可能胳膊肘往外拐,向著袁曹孫,怎麼著也得爲自己皇叔考慮考慮。

至於同爲宗室的劉表、劉繇、劉璋。

一個在荊州,一個在揚州。

還有一個更是遠在益州!

蜀道崎嶇,千山萬水,車不能方軌,馬不能聯轡。

шшш ☢Tтkǎ n ☢C〇

就想都不要想了!

至於荊州劉表,揚州劉繇,他們真要派使節來,徐州這邊也是能夠完全監視到的。

這便是李翊這段時間,苦心孤詣,爲劉備謀劃的天子。

既可以使老劉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天子的政治價值,又能防止其他諸侯濫用。

留在陳國,還能保障天子以及王室的安全。

聽完李翊的解釋後,劉備大爲感動。

上前執住李翊的手,眼眸中隱隱還有淚光,深情說道:

“若無卿,備真不知該何以迎奉天子。”

“幸得子玉這些時日,披肝瀝膽,爲備謀劃。”

“曹操曾言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那備今日便言——”

“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

……

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
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317章 劉玄德再得一子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90章 劉備的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求訂閱!)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94章 出海去遼東?也就軍師能想的出來!(求訂閱!)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60章 羽,威震華夏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