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

曹操覽畢傅巽之書,大爲光火。

可他雖然憤恨韓遂的坐地起價,獅子大開口。

但卻又不得不隱忍,西涼勢力是他不得不拉攏的一環,尤其韓遂手中那彪悍的涼州軍團了。

經過一番考慮,曹操只得回書給傅巽,寫道:

“得卿來書,具悉涼州之事。”

“韓遂老猾,索價無度,此誠意料之中。”

“然天下大勢,豈容彼坐地起價?”

“今吾意已決,可許以宗室旁支女爲姻,然錢糧之數,至多一億,其餘一概不與。”

“卿當明告韓遂:馬孟起屯兵幷州,虎視涼州久矣。”

“彼乃劉備爪牙,若齊人得勢,必借馬超之力西進,屆時韓遂豈得安枕?”

“今吾與韓公,實爲脣齒,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若韓公執意索要重賄,是自絕於盟友,徒令馬超坐收漁利耳。”

“且涼州貧瘠,縱得億萬錢財,不過暫飽私囊。”

“而結魏爲援,則可保子孫基業。”

“韓遂若明智,當知輕重。”

“卿可直言:吾以誠相待,願結姻親,共制齊患。”

“若彼仍貪得無厭,則聯盟之事作罷,吾自當另謀良策。”

“然涼州日後之禍,恐非韓遂所能擔也!”

臨了,曹操又忍不住附註一句。

“卿可察韓遂神色,若其意動,則再稍加讓步亦無妨,然底線不可破。”

“大爭之世,當以勢壓人,非唯利誘而已。”

曹操此信盡顯梟雄本色,他認爲聯姻不算什麼大事。

如果不是劉備那邊的人不讓,曹操恨不得馬上把女兒嫁給劉協爲妃。

以此來加強自己在朝中的話語權。

雖然最後因爲被劉備陣營的人干涉,最終作罷。

但這從未打消曹操通過聯姻的方式,提高自己政治籌碼的決心。

所以曹操的意思是,既然韓遂要與我聯姻,那你是不是該出點“彩禮”?

不能再要我們那麼多錢了吧。

經過一番考慮,曹操表示願意給出一億錢,當作是韓遂十萬大軍的軍費。

這筆錢其實是合理的。

因爲古代打仗軍費開支一直很高。

拿東漢政府安順時期的羌亂舉例。

據統計,

羌叛十餘年間,東漢政府大概爲此耗費了二百四十億錢。

這樣一筆天文數字的軍費,也成了東漢政府一塊永遠無法癒合的流血傷口。

既得了曹操給出的底線,傅巽便再次持書入金城,韓遂於都督府設宴相待。

酒過三巡,傅巽拱手說道:

“前番所議之事,魏公已有迴音。”

“願以曹氏宗女聯姻,並資軍費一億錢,助韓公整飭武備。”

“至於黃金錦緞之請,還望體諒中原戰事吃緊,暫且從簡。”

韓遂尚未答話,帳下大將閻行拍案喝道:

“一億錢便想買我涼州兒郎性命?魏公未免小氣!”

“我可是聽說了,你魏人在河南大掘先皇陵寢,得財巨億。”

“何惜這小小軍資?”

閻行脾氣火爆,勇略過人。

正史上,他曾經與馬超單挑過。

並因爲長矛折斷,劃過馬超脖子,差點殺死馬超,由此威名顯赫。

傅巽不慌不忙,目視韓遂:

“魏公特命在下轉告,馬孟起現據幷州,日夜操練鐵騎。”

“若齊魏交兵之時,劉備遣其西出蕭關……”

“放肆!”

韓遂手中酒盞突然捏碎,酒漿順着指縫滴落。

成公英見狀,連忙衝上前來圓場:

“傅使節此言差矣,馬將軍與我主公情同父子,怎會刀兵相向?”

話落,以目示傅巽,彷彿在提醒他,說話謹慎點兒。

他可是已經給韓遂做了思想工作的,你現在說話太沖別給攪黃了。

“公英不必遮掩。”

韓遂揮了揮手,冷笑打斷。

他畢竟是一位梟雄,很快冷靜了下來。

“曹操既要結盟,可願立誓絕不讓馬超兵馬踏入涼州半步?”

傅巽從容自袖中取出絹書:

“此乃魏公親筆書信,言明破劉之後,隴山以西盡歸韓公節制。”

魏國這次同時拉攏孫吳、西涼兩個盟友,都給出了劃界範圍。

將江南之地劃給東吳,隴西給涼州,他曹操只想重返中原。

“好!”

韓遂目光閃爍,站起身來。

“魏使可回去告訴曹公,就說老夫待開春雪化之日。”

“魏軍與齊軍交鋒之時,涼州鐵騎必出潼關,助魏人一臂之力。”

傅巽大喜,深深下拜:

“韓公英明!魏公已備好錢糧,三日後便運抵隴關。”

當夜,金城內外兵馬調動頻繁。

早有扮作商人的細作,飛報給身在幷州的馬超。

此前馬岱來涼州互市,就是爲了安插細作,不想這麼快就派上了用場。

寒風凜冽,幷州晉陽城外軍營旌旗獵獵。

馬超身披鐵甲,立於帳前,手中緊攥涼州密報,眉宇間殺氣隱現。

“韓遂老賊竟與曹操暗通款曲!”

馬超又憤怒又興奮,在幷州厲兵秣馬這麼多年,不就是爲了等待這一天嗎?

“鳳雛先生,此事當速報丞相定奪!”

龐統攏袖近前,細閱密信,忽而冷笑:

“將軍勿躁,韓遂狡詐,此番結盟必存反覆。”

“然兵貴神速——”

指尖重重點在壺關要隘,“當先扼此咽喉,以防不測。”

馬超目光如電:

“正合吾意!”

“即日調上黨、雁門精兵出關,沿滏口陘設寨。”

忽又沉吟,“只是未得相令,擅自調兵.……”

龐統捋須而笑,“《六韜》有云:‘見利不失,遇時不疑。’”

“將軍乃齊之藩屏,當機立斷方顯雄才。”

“統願即刻修書,星夜加急送往鄴城。”

這就體現謀士的重要性了。

古代行政效率極低,什麼時候自作決定,什麼時候通知上級,都非常考驗技術。

讓馬超自己來操作,他肯定搞不定的。

這便是李翊留龐統在馬超身邊的原因。

……

話分兩頭,

時值建安十四年十月末。

秋深霜重,河北大地已漸入寒冬。

自李翊奉劉備之命總攬河北軍政以來,各州郡兵馬調動已基本完成,糧草輜重亦陸續運抵前線大營。

然而,隨着大軍集結完畢,一個棘手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軍費開支過大,國庫週轉艱難。

注意,這並不說河北沒錢了,而是資金週轉有困難。

東漢兵制,主要兼行徵兵與募兵,而劉備麾下多以募兵爲主。

這些職業兵卒不僅需按月發放軍餉,其武器、鎧甲、弓弩等裝備亦需由官府統一配給。

而這時候的主要貨幣,依然是“五銖錢”。

但軍用物資是由少府提供的。

也就說武器、鎧甲之類的東西,必須先把這筆錢轉移支付給少府等職能部門。

然後才能統一配給。

這聽起來簡單,其實運作起來非常複雜。

這也是爲什麼說治理大國與治理小國的難度,根本不是一個維度量級的。

更棘手的是,此次中原大戰。

除戰兵外,還需徵調民夫十餘萬衆。

負責糧草運輸、營寨修築、器械維護等輔兵工作。

這些民夫雖不直接參戰,但沿途食宿、工錢亦是一筆龐大開支。

此次河北動用的正卒,其實就六到八萬人。

看起來跟巔峰時期的袁紹是比不了的。

但官渡之戰的袁紹,是抱着一統天下,拼命的狀態來打仗的。

所以河北當時是不計成本的調用民兵。

打到後期,袁神內部也是大規模叛亂。

但此次不同,此次河北完全犯不着去拼命。

畢竟荊州、淮南、徐州也要出兵。

那麼,軍隊的調用,肯定要儘可能的不傷民、不傷農事。

正當李翊還在爲軍費週轉的問題犯愁時,人報平州牧呂布押運牛羊來河北了。

各地的州牧,都是要定期回中央進行政審的,不可能真讓你在邊地當土皇帝。

呂布自然也不例外。

只不過遼東離徐州太遠了,劉備便特批讓呂布到相府去做政府工作報告就可以了。

庭前積雪初掃,呂布押送着數千頭戰馬、牛羊抵達鄴城,向相府述職。

這位年過五旬的平州牧雖鬢角微霜,但身姿依舊挺拔如鬆,方天畫戟橫放膝前,端坐在相府正堂。

李翊翻閱着呂布呈上的邊關奏報,微微頷首:

“溫侯鎮守平州,屢破胡虜,保境安民,功在社稷。”

呂布抱拳一笑,“分內之事,何足掛齒。”

李翊合上竹簡,忽而嘆息,“只是眼下有件棘手之事,非溫侯這等豪傑不能辦……”

呂布挑眉,“哦?相爺但說無妨。”

李翊壓低聲音說道:

“河北軍費吃緊,但有些世家大族卻囤積糧草,哄擡物價。”

“本相欲借溫侯之力,替我敲打敲打這幫豪族。”

這……

呂布故作爲難之色,河北地主們何等強硬?

他呂布已經年過五旬,還指望着將來退休後在河北養老呢。

現在把這些地主豪強們給得罪了,以後河北還有他的容身之地嗎?

“這可是得罪人的差事啊……”呂布面露難色。

“……呵呵,正因此事甚難,才需溫侯這等英雄豪傑出面。”

李翊目光灼灼地說道。

正僵持間,忽聞環佩叮咚。

一襲紅衣的呂玲綺跨入堂中,抱拳行禮:

“女兒參見父親,見過相爺。”

呂玲綺一聽說父親來河北了,也是馬不停蹄地趕了過來。

呂布神色頓柔,輕撫女兒後背,柔聲問:

“玲綺在鄴城可還住得習慣?”

“多虧相爺照拂……”

呂玲綺眼波流轉,瞥向李翊。

“宓姊姊、麋姊姊、袁姊姊她們待我都是極好極好的。”

李翊輕捋鬍鬚,順勢說道:

“令嬡武藝超羣,現統率相府親衛,乃我左膀右臂。”

李翊故意誇大了呂玲綺的作用。

其實呂玲綺只是他老婆們的保鏢而已。

相府的核心武裝力量,肯定不能交到一女子手中。

只不過是因爲呂玲綺手中有一批女兵,跟在麋貞她們身邊,大家都是女孩子,相處起來就比較方便。

呂布聞言,撫須大笑:

“不想相爺既如此賞識小女……”

突然話鋒一轉,“如今老夫已年逾五旬,不知晚年……”

李翊會意,當即附和說道:

“溫侯功在千秋,朝廷自有封賞。”

“哈哈哈!”

呂布輕拍案几,意味深長地說道。

“那些虛名俸祿,夠買幾罈好酒?”

“不如實在些——”

“哦?溫侯想要如何實在?”

李翊也是揣着明白裝糊塗的高手,繼續追問道。

“吾身在遼東,替相爺出面,敲打河北豪強,倒也無妨。”

“大不了明日我就回返遼東去。”

“只是吾女兒尚在河北,只恐衆世家對布家眷打擊報復……”

話說到這個地步,呂布暗示之意再明顯不過。

我可以替你幹髒活兒,但等我老了,你總得替我晚年考慮考慮吧。

“若是相爺願意娶了小女……”

話音方落,呂玲綺已紅透耳根,卻並未出言反對。

呂布再傻也能看出李氏在河北的地位。

它就是河北最大的地主。

我雖然得罪了河北其他地主豪強,但抱緊了最大地主的大腿。

這筆賬,怎麼算都不虧。

唯一可惜的是,李氏一族雖然處在上升期。

但族中成員太少,或者說都還沒成年。

而呂玲綺又不可能真的等到他們長大。

所以只能由李翊親自出面了。

李翊凝視那杆方天畫戟,忽而輕笑:

“若溫侯肯解我軍費之困,此事倒也不難。”

“痛快,我就喜歡相爺這脾氣!”

呂布扛起方天畫戟,哼哼道:

“三日內,本侯定讓河北那些蛀蟲乖乖吐錢。”“不過——這婚書當先籤。”

好說。

李翊命人取來紙筆,立時簽下文書。

有了這保障,呂布懸着的一顆心總算放下。

又問身旁呂玲綺道:

“玲綺,爲父如此安排,不曾委屈了你吧?”

呂玲綺羞澀地低下頭,道:

“父親既開口,女兒自然願嫁。”

“哈哈哈……”

呂布仰頭大笑,“當初是誰說將來嫁人,要自己去擇賢婿的?”

“父親……”

呂玲綺嬌嗔地瞪一眼呂布,又有些惶恐地望了眼李翊,看他神色有沒有變化。

……

次日,晌午。

呂布率領百餘鐵騎,氣勢洶洶地闖入魏郡的田氏大宅之中。

田氏家主田統聽聞呂布親至,慌忙整衣出迎,臉上堆滿笑容。

心裡卻直打鼓——這瘟神怎麼突然上門了?

“哎呀!溫侯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啊!”

田統拱手作揖,眼角餘光卻瞥見呂布身後的甲士個個手按刀柄,殺氣騰騰。

呂布大咧咧地往主座一坐,方天畫戟往地上一杵,“咚”的一聲震得茶盞亂跳。

他咧嘴一笑:“田公啊,本侯最近得了一顆稀世珍寶——夜明珠!”

“可惜手頭正緊,想要三十萬錢賣給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說罷,他從懷中掏出一塊灰不溜秋的鵝卵石,“啪”地拍在案几上。

田統盯着那塊石頭,嘴角抽搐:

“溫侯說笑了,這……這不就是塊石頭嗎?”

嗯?

呂布一瞪眼,嗔道:

“胡說!這分明是夜明珠!”

“要不是真的,我呂字倒過來寫!”

田統乾笑兩聲:

“溫侯,這呂字……倒過來寫不還是呂嗎?”

話落,膽子稍壯,也開起玩笑:

“那要是這真是夜明珠的話,我田字也倒過來寫!”

呂布一怔,暗想這廝倒也滑頭。

見他不肯就範,臉色一沉,突然壓低聲音說道:

“田公,聽說……你跟曹操關係不錯啊?”

田統心頭一緊,連忙擺手:

“不不不,沒有的事!”

“曹操當年佔據魏郡,我們只是迫於形勢,不得不虛與委蛇。”

“其實田某是打心眼兒裡瞧不起他!”

眼下齊國正準備與魏國交戰,若是被扣上一頂私通敵國的帽子,那可非同小可。

“哦?”

呂布冷聲笑道:

“那如今布在魏郡也有兵,你是不是也瞧不起我?”

田統額頭冷汗直冒:

“不不不!溫侯和曹操怎能一樣?”

“田某對溫侯的敬仰那可真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斷,又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呂布猛地站起身來,方天畫戟一揮。

只聽得“咔嚓”一聲。

田統身旁的案几被劈成了兩半,木屑飛濺!

左右的家僕護衛,竟畏懼呂布武勇,無一人敢上前攔阻。

皆被嚇得連連後退。

“可有人告訴我,你暗中勾結曹操,想取我性命!”

田統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叩首:

“冤枉啊!這是哪個死公造的謠?”

呂布眯起眼睛,嘴角微微翹起,以手指着自己的臉龐。

“是我說的!”

田統頓時傻眼。

呂布凝視田統,叱道:

“汝敢罵我是死公?”

田統面如土色,磕頭如搗:

“不不不!溫侯誤會了,我怎敢罵您啊?”

呂布戟尖一指,大喝:

“可你已經罵了!所以——”

他抓起那塊石頭,塞進田統懷裡。

“這夜明珠,三十萬錢,你買定了!”

田統欲哭無淚,看着周圍虎視眈眈的甲士,只得咬牙點頭:

“……買!買!我買還不行嗎?”

呂布哈哈大笑,拍了拍田統的肩膀:

“田公果然識貨!來人,去庫房搬錢!”

待呂布滿載而去,田統癱坐在地,望着手中的夜明珠,喃喃自語。

“這哪是夜明珠……這分明是‘要命珠’啊!”

呂布前腳剛帶着三十萬錢離開田府,魏延後腳就帶着一隊騎兵“姍姍來遲”。

田統見着魏延的旗號,連忙跌跌撞撞地衝出大門,一把抓住魏延的馬繮繩。

“魏將軍!您可算來了!”

田統氣得鬍子直抖。

“您看看,這呂布簡直無法無天!”

“我們齊國的將軍,到底是官還是土匪啊?”

魏延翻身下馬,一臉正氣凜然:

“田公莫急,此事本將定當徹查!”

說着還煞有介事地轉頭吩咐親兵。

“來人,去查查呂布往哪個方向去了!”

田統感激涕零:“有魏將軍做主,老朽就放心了。“

魏延拍拍田統肩膀,壓低聲音道:

“田公放心,相爺最是痛恨這等行徑。”

“不過……”

他環顧四周,“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畢竟呂布是平州牧.……”

“他身在遼東,擁兵數萬,連相爺都懼他三分。”

“不過此事,相爺肯定會還田公一個公道的。”

田統連連頷首,作揖道:

“多謝將軍!多謝將軍!”

……

接下來的日子,呂布把“籌餉”玩出了新花樣。

在趙家,他拿着一把鏽跡斑斑的破刀,非說是祖傳寶刀,要價二十萬錢。

在錢府,他指着庭院裡的假山,硬說這是“祥瑞奇石”,開價二十五萬錢、

最絕的是孫家,呂布牽來一頭瘸腿老驢,聲稱是這“千里馬的後代”,要價十五萬錢。

奇怪的是,每次勒索的數額都控制在各家能接受的範圍內——既讓世家肉疼,又不至於傷筋動骨。

爲了息事寧人,衆世家們大多選擇給錢了事。

但蹊蹺的是河北官軍們的反應。

呂布前腳離開趙家,張郃就帶着人馬剛剛趕到。

錢府的“奇石”剛被搬走,徐晃的巡邏隊就“及時”出現。

等呂布牽着老驢離開孫府,張遼的精騎才姍姍來遲。

每次官兵們都義憤填膺,拍着胸脯保證要嚴查,可就是永遠晚到一步。

時間一長,衆世家豪強們都覺得事情有蹊蹺。

於是自發組織在一起,打算去找李翊討一個公道。

時值入冬,朔風怒號,相府大門外,數十位錦袍老者頂着寒風肅立。

嚷嚷着,如果李翊不出面懲治呂布,他們就要到劉備那裡去告御狀。

連帶着告李翊一個“狼狽爲奸”,“姑息縱容”的罪名。

魏延率兵過來維持現場秩序,然後喝道:

“相爺正在議事……”

“議事?”

趙家主突然扯開衣襟,露出胸前鞭痕。

“那請許將軍看看,這就是呂布‘’議’出來的結果!”

原來昨日他稍有遲疑,就被呂布一鞭子掃破了皮肉。

魏延便安慰他道:

“諸位放心,一會兒相爺議事完畢之後,自會出來相見。”

衆人無奈,只好在寒風中等待。

這一等,就是一個時辰。

衆人又困又累又餓,良久,沉重的府門緩緩開啓。

李翊玄裘玉帶,在甲士簇擁下現身。

一經現身,衆人立馬炸開了鍋。

“相爺,您得替咱們做主啊!”

“那呂布身爲官軍,卻盡幹些強盜勾當!”

“幾十萬錢雖然不多,但也不少啊!”

“齊國剛剛頒了《齊律》,難道相爺想要背一個執法不嚴的罵名嗎?”

面對衆人的詰問,李翊翊站在臺階上,一臉震怒,對着魏延喝道:

“文長!你立刻帶兵去把呂布那廝給我抓回來!”

魏延抱拳領命:

“末將遵命!”

轉身就對着親兵大喊,“備馬!點兵!”

就在魏延準備出兵時,一名小卒慌慌張張跑來。

“報——!呂布將軍……啊不,呂布那廝在中山郡勒索完後,已經往幽州方向跑了!”

“看路線是要回遼東去!”

李翊聞言,立刻擺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轉身對衆家主拱手:

“諸位放心!呂布跑不了!”

“我這就下令讓幽州的軍官出面攔截!”

衆家主剛要說話,李翊又補了一句:

“不過……幽州路遠,軍令往返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不如這樣——諸位先回去等消息。”

“一個月後再來相府,本相一定給大家一個交代!”

衆家主面面相覷。

他們大老遠趕到鄴城相府來,就是爲了討一個說法。

回去就需要好好幾天時間,之後還要再來一趟相府,這得多麻煩?

最最重要的是,一個月後再來還不一定有準信兒呢。

他們太懂這些官府的做事風格了。

官府真心想要幫你辦的事,第二天就能辦好。

不想幫你辦的事,三五年都沒個音信。

見衆人的情緒逐漸穩定,李翊這纔開口:

“諸位家主遠道而來,本相特備薄酒,權當賠罪。”

衆人在風雪天被釀了一個多時辰,全都又冷又餓。

聽到酒宴,全都拉下臉皮,跟隨李翊入府了。

席間,李翊突然開口:

“近日軍務繁雜,徵發民夫確實擾民。”

“諸位又都是河北的豪強,我大齊的中流砥柱。”

“不知是否願意慷慨解囊?”

話音方落,衆人面面相覷。

他們想着自己纔剛剛被呂布勒索完,不會李翊又要來吧。

李翊笑道:

“諸公勿憂,李某是真心實意想與諸位合作。”

“我想開放鹽鐵專營,諸位納錢代役,如何?”

“當真?”

趙家主猛地直起身子,碰翻了鱸魚膾。

鹽鐵之利誰人不知?往日這等肥差都是相府心腹把持。

李翊含笑頷首:“自然。”

“趙氏便代掌鉅鹿鹽池,錢氏就營邯鄲鐵冶……”

他如數家珍地般分配着,每家都得了心頭好。

衆家主沒注意到,侍御史正在屏風後疾書記錄。

這其實是李翊給衆人的一顆大甜棗。

要知道,在古代鹽鐵專營那是絕對的國營企業。

如果放開,那利潤是極高的。

舉個例子,

把聯通、移動、石油等大型企業私有化,那就沒比爾蓋茨這些人什麼事兒了。

李翊是真心實意想與衆人合作。

戰時期間,他不在乎底下人賺多少錢。

他只要求底下人開足馬力生產,爲前線戰事服務。

不過李翊卻並非沒有留下釦子。

那就是契約末尾寫着一行小字——

“戰時狀態,相府有權隨時收回經營權。”

……

後世有史學家對此評論道:

“李翊整治世家之法,實爲終結東漢百年積弊之關鍵。”

“其以雷霆手段行菩薩心腸,雖暫時損及豪強利益,然於國於民,功莫大焉。”

“使天下州郡皆效此法,則世家之禍可除,百姓之困可解。”

“翊之才略,上安社稷,下利黎元。”

“其籌餉之策,既解燃眉之急;其治世之方,更爲萬世之法。”

“可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良相也。”

……

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
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馬,節制司隸,大丈夫當如是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75章 大漢魅魔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98章 反客為主,挖我牆角,我也挖曹操你的牆角(求訂閱!)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320章 中原大戰:翊歷戰至今,不下六十餘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299章 李文侯罵昏司馬懿,王朗再現名場面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32章 我李翊專打感情牌(求追讀!)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