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

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

荊州,昭陽。

卻說諸葛亮領兵平定荊南之時,各縣一一歸附。

兼之孔明整頓吏治,衆縣雖不說馬上改頭換面,但也大多端正態度。

但唯有昭陽一縣,政績不佳。

遭到當地百姓舉報,說這裡的縣長整天不務正業,喝酒摸魚擺爛。

諸葛亮得知以後,乃遣黃忠去查明是何緣故。

黃忠率親衛三百人,行至昭陽縣。

逮住一個縣民,便問昭陽縣的內部情況。

那縣民如實答道:

“……將軍明鑑,這昭陽縣令蔣琬,自到任以來。”

“終日飲酒高臥,不理政事。”

“縣中積案如山,百姓訴狀堆積。”

“可他只在後堂撫琴自娛,偶爾升堂,也是草草了事。”

“左右勸諫,他卻笑道,‘區區小縣,何須勞神?’”

黃忠聞說,乃催馬進城。

果見縣衙冷清,門可羅雀。

黃忠大怒,直入後堂,卻見蔣琬正倚榻讀書,案上酒壺尚溫。

黃忠厲聲喝斥:

“蔣琬!”

“汝身爲地方父母官,如何敢怠慢本地政務,壞我荊州法度!”

蔣琬見是黃忠親至,不慌不忙,整衣而起,拱手笑道:

“老將軍何故動怒?琬雖疏懶,卻也不敢荒廢職守。”

黃忠冷笑,“積案不審,訴狀不理,還敢狡辯?!”

蔣琬不答,當即升堂,命衙役速傳近日訴狀。

只見他提筆批閱,片刻間便將積壓案件一一決斷。

條理分明,輕重得當。

百姓無不歎服,堂下稱頌之聲不絕。

黃忠見狀,心中暗驚:

“此人絕非庸才,先前怠惰,必有緣故!”

遂暫不責問,急忙回去報知諸葛亮。

孔明聞報,沉吟道:

“荊州多奇士,看來這位蔣公琰也是一位大才,不可怠慢了。”

於是親自帶人,奔赴昭陽而去。

蔣琬聞諸葛亮親至,出城相迎。

諸葛亮觀其舉止從容,言語清朗,便邀他共遊縣郊。

途中,孔明故意問及治國方略,蔣琬對答如流,見解獨到。

諸葛亮又試以錢糧、刑名之事,蔣琬皆能切中要害,指陳利弊。

孔明撫掌大笑:

“公琰大才,乃社稷之器,絕非百里之才。”

“今屈居於小縣,實亮之過也。”

蔣琬這才坦言:

“琬非敢怠政,只是見天下未定,大才當用於大處。”

“區區一縣之務,何足道哉?”

“故以疏懶示人,望能見用於中樞。”

是不是覺得蔣琬的故事有點熟悉?

沒錯龐統治縣的故事,其實就是雜糅了蔣琬的故事。

不過龐統在證明自己的能力之後,被劉備委以了重任,幾乎與諸葛亮並駕齊驅。

但蔣琬可就慘多了。

他在擔任廣都縣令時,因爲擺爛,差點兒就被劉備給宰了。

此前說過,劉備治理內政喜歡高強度巡查,最恨的就是不作爲的懶政官員。

而廣都可就是挨着成都的,等於是直接在劉備眼皮子底下襬爛。

這當然令劉備火冒三丈了。

好在諸葛亮慧眼識珠,向劉備推薦說:

——“蔣琬爲政以安民爲本,不以修飾爲先,原主公重加察之。”

這才保住了蔣琬的小命。

但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還是被劉備給就地免職了。

不過本位面劉備不在,諸葛亮對蔣琬那是相當喜歡的。

不僅不打算治蔣琬懶政的罪,還決定對他委以重用。

“險些埋沒大賢!”

“吾欲徵辟君爲東曹掾,留我府中爲參贊軍機。”

“不知公意下如何?”

等於蔣琬從一個縣長,直接被諸葛亮提拔爲了地方督察組組長。

這絕對是火箭般的飛昇,說是知遇之恩也不爲過。

而諸葛亮之所以如此施厚恩於新人,除了想要培養自己的班底以外。

另一個原因是,諸葛亮是真的很喜歡蔣琬。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可能大家覺得姜維纔是丞相的接班人。

所謂,“繼丞相之遺志討篡漢之逆賊”嘛,此話深入人心。

不過蔣琬纔是諸葛丞相,欽點的接班人。

他給後主劉禪寫下的遺言就是,“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在《華陽國志》中,東晉史學家將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四人稱之爲“蜀漢四相”。

但蜀漢只有諸葛亮是丞相,他的後繼人都沒有再擔任過丞相一職。

蔣琬是接班人也不例外,他有丞相之權,但並無丞相之位。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與諸葛亮並列的三位大才,都是諸葛亮帶出來的。

並且他們三個人都是荊州人。

所以常有人質疑說蜀漢真的有什麼派系鬥爭嗎?

理由就是一個小國不可能經得起那麼多內鬥,不然早被曹魏滅了。

只是任何政治團體,都存在着派系鬥爭。

只不過諸葛亮能力很強,把手下人給壓服,然後將他們擰成了一股繩。

強行一致對外。

這才讓人誤以爲蜀漢內部很團結。

諸葛亮一死,蜀漢積攢多年的內部矛盾一下就被激化了。

“今年荊州尚有一個茂才之位,我欲將之讓給公琰。”

“不知意下如何?”

諸葛亮又想起荊州今年還沒舉茂才,便打算好人做到底,一併讓給蔣琬。

不曾想蔣琬卻非常謙遜,當即伏地叩首:

“在下以遷任東曹掾,安敢在望本州茂才之位?”

“還請先生恕琬才疏學淺,不堪此任。”

“零陵劉邕、陰化,皆當世俊傑。”

“襄陽龐延、廖化,亦州郡翹楚。”

“乞先生另擇賢能!”

諸葛亮輕搖羽扇,心裡默默記住這幾人的名字。

回頭便再發一書,將他們也給盡數徵辟了。

但眼下,諸葛亮下定決心要扶植蔣琬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見他謙遜禮讓,當即溫言勸道:

“公琰何必過謙?選舉之道,唯纔是舉。”

“若因避親故之嫌而舍賢才,豈非使百姓失望?”

“夫舍德舉親,民之災也。”

“內外不安,吏之惑也。”

“卿當展其驥足,以明至公。”

哈哈哈……

正說時,黃忠也在這時候大笑走出。

同爲火箭般飛昇起來的官員,黃忠在這方面是很有發言權的。

他也能夠明顯的感受到,當年劉備爲了捧自己,打壓河北派時,河北人對自己充滿了敵視。

劉備看出這一點,所以乾脆把他又丟回荊州去了。

意思很明顯,就是爲了重點扶植江南勢力,免得河北將來尾大不掉。

以形成南北勢力的平衡。

既收蔣琬,諸葛亮又使人徵辟其舉薦的人才。

徵劉邕爲從事,徵陰化爲別駕。

徵龐延爲西曹掾,徵廖化爲後將軍主簿。

至此,諸葛亮在荊州漸漸培養起了自己的一套班底。

以能夠與劉景升時期的荊州本土派系,形成抗衡。

諸葛亮在荊州的權力也愈發穩固,恰逢五溪蠻王沙摩柯已收到金珠。

當即允諾起兵,攻打武陵金旋。

諸葛亮聞訊以後,立即配合出兵,與沙摩柯兩路夾擊金旋。

荊襄九郡,目前馬上就要被重歸一統了!

……

話分兩頭,

就在諸葛亮努力完成荊州的再一同偉大事業之時,李翊同樣在完成河北的徹底一統。

他在漳河大破司馬懿主力,司馬懿丟失魏郡,狼狽逃竄至河內。

李翊留張遼守魏郡,親率大軍,繼續追擊司馬懿。

河內是司馬懿的出生地,也是司馬氏的龍興之地。

當年司馬卬隨項羽滅秦時,受封殷王,就建都在河內。

至漢朝時,改爲河內郡,司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

所以可以想象一下,司馬家族在河內傳世四百年,其在當地的影響力有多大。

漢末T0級的世家,就是汝南袁氏與弘農楊氏。

這兩家同爲四世三公,

袁氏是門生故吏遍天下,政治聲望天下第一。

而楊氏則是經學傳承,帝師世家,有着非凡的文化影響力。

而河內司馬氏,雖比不得袁氏、楊氏。

但他們作爲軍功起家的豪族,在地方上有着強大的武力。

任何世家,都有自己的武裝團體。

而河內司馬氏尤以此爲顯,他們在河內的私人武裝力量相當強大。

這也得益於曹魏的制度。

因爲曹操對私人武裝的管控相當寬鬆。

對於曹操而言,他一直奉行的是我控制他們的老大,那他們的小弟自然就是我的人了。

靠着這項優待,司馬氏的武裝力量得以在河內保留。

一定程度上講,私人武裝有時候戰鬥力比正規軍還強。

畢竟他們要捍衛的是自己家族的利益。

司馬懿逃到河內來,也是抱有這個想法。

到溫縣以後,族中掌事的乃是老四司馬馗,以及老幺司馬敏。

八兄弟號稱司馬八達,剩下五個兄弟都已被曹操帶走,防止司馬氏叛變。

司馬懿將自己兵敗,丟失魏郡的事向兩位弟弟說了。

司馬馗與司馬敏聽罷,皆是一驚。

司馬馗當即勸說道:

“曹公遷關中錢糧、徙河洛之民,顯棄吾族。”

“今復使吾輩爲河北藩屏,徒耗宗族子弟耳!”

“不若舉河內以歸劉備,免得白白送族人喪命。”

幼弟司馬敏當即駁斥道:

“伯達兄長尚在洛陽爲質,吾兄弟五人皆仕曹魏。”

“若降齊,以曹公之秉性,必加害兄長。”

“今唯有死守耳!”

司馬家族內部十分團結,他們秉持的興旺法則就是人丁。

因爲人一多,能夠仕官的人就越多。

如此站隊的機會也就越多,得到的政治資源自然也就越多。

歷史上,

族長司馬防,擔任洛陽令、京兆尹,是絕對的保皇派,擁護獻帝的人。

長兄司馬朗,則是非常受曹操器重,直接擔任了兗州刺史,丞相主簿。

老二司馬懿不用多說,世子曹丕一黨的人。

而老三司馬孚呢?

他被曹植徵辟爲了文學掾。

看着這個仕官列表,你就不難發現司馬家族的人有多精。

如果漢朝緩過氣來,他們就是扶漢的功臣。

如果曹魏代漢成功,他們便有從龍之功。

而最有機會繼承曹魏政權的兩個人——曹丕、曹植,司馬家族都有押注。

後來曹植勢頹,司馬孚又升爲了太子中庶子,輔佐曹丕。

因爲曹丕這人小心眼兒啊,睚眥必報。

司馬氏是真的一點虧都不願意吃。

對於一個如此精明的家族,他們內部自然產生了激烈爭論。

要不要替曹魏擋槍,使宗族子弟奔赴戰場,白白喪命。

而司馬懿的一句話,瞬間令兩兄弟如遭雷擊。

“兩位賢弟毋復爭矣!”

“昔吾構隙於李翊,彼睚眥必報,今其揚言要‘夷我司馬全族’。”

“勢迫如此,非死戰不能。”

“唯有竭誠事曹公,或可全宗廟耳。”

司馬馗與司馬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愣住了。

兩兄弟用意味深長的眼神望着司馬懿。

彷彿在說,二哥瞧你乾的好事。

他們早就聽說李翊是一個仁德的賢相,齊軍的軍紀也遠比其他諸侯的軍隊要好。

你到底造了他什麼謠,居然能把人氣得要屠滅我們司馬氏全族?

“……這!齊軍戰力彪悍,李翊又熟讀兵書,深諳兵法。”

“今外無援軍,內無更多錢糧,只恐難以抵禦強敵啊。”

司馬馗憂心忡忡地說道。

“怕他作甚!”

司馬敏齒歲最小,年輕氣盛。

出身於豪門家庭,與生俱來便有自豪感,骨子裡的高傲使他瞧不起李翊。

這種瞧不起是相互的。

是先知道李翊揚言要屠滅司馬氏全族,從而引起他內心的反感,想要與之爲敵。

“……阿敏,不可衝動。”

司馬馗畢竟要年長他許多,此刻保持了一個成年人的冷靜。

“如今長兄不在,還是聽二兄的建議罷。”

言罷,將目光看向了司馬懿。

司馬懿時年三十歲,他這個人屬於是越老越妖,越到晚年城府越深,極善隱忍。

眼下雖也有些年輕人氣盛的臭毛病,但已經比同齡人強上太多。

尤其魏郡的迅速丟失,讓他極負挫敗感,下來不斷反思。

知道李翊是一個強敵,不能有絲毫大意。

面對兩位弟弟的意見徵詢,司馬懿當即洋洋灑灑,獻出一策:

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81章 三路出兵,劉備這福氣能小了?(求首訂!45)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
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52章 軍師真是奸真是足智多謀!(求追讀!)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81章 三路出兵,劉備這福氣能小了?(求首訂!45)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106章 你四世三公,當然不如我帝室貴胄了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288章 劉備:丞相是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爲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330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119章 呂布是張好牌,不要浪費了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266章 劉備權術之:荊州該給誰?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