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

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

荊州,昭陽。

卻說諸葛亮領兵平定荊南之時,各縣一一歸附。

兼之孔明整頓吏治,衆縣雖不說馬上改頭換面,但也大多端正態度。

但唯有昭陽一縣,政績不佳。

遭到當地百姓舉報,說這裡的縣長整天不務正業,喝酒摸魚擺爛。

諸葛亮得知以後,乃遣黃忠去查明是何緣故。

黃忠率親衛三百人,行至昭陽縣。

逮住一個縣民,便問昭陽縣的內部情況。

那縣民如實答道:

“……將軍明鑑,這昭陽縣令蔣琬,自到任以來。”

“終日飲酒高臥,不理政事。”

“縣中積案如山,百姓訴狀堆積。”

“可他只在後堂撫琴自娛,偶爾升堂,也是草草了事。”

“左右勸諫,他卻笑道,‘區區小縣,何須勞神?’”

黃忠聞說,乃催馬進城。

果見縣衙冷清,門可羅雀。

黃忠大怒,直入後堂,卻見蔣琬正倚榻讀書,案上酒壺尚溫。

黃忠厲聲喝斥:

“蔣琬!”

“汝身爲地方父母官,如何敢怠慢本地政務,壞我荊州法度!”

蔣琬見是黃忠親至,不慌不忙,整衣而起,拱手笑道:

“老將軍何故動怒?琬雖疏懶,卻也不敢荒廢職守。”

黃忠冷笑,“積案不審,訴狀不理,還敢狡辯?!”

蔣琬不答,當即升堂,命衙役速傳近日訴狀。

只見他提筆批閱,片刻間便將積壓案件一一決斷。

條理分明,輕重得當。

百姓無不歎服,堂下稱頌之聲不絕。

黃忠見狀,心中暗驚:

“此人絕非庸才,先前怠惰,必有緣故!”

遂暫不責問,急忙回去報知諸葛亮。

孔明聞報,沉吟道:

“荊州多奇士,看來這位蔣公琰也是一位大才,不可怠慢了。”

於是親自帶人,奔赴昭陽而去。

蔣琬聞諸葛亮親至,出城相迎。

諸葛亮觀其舉止從容,言語清朗,便邀他共遊縣郊。

途中,孔明故意問及治國方略,蔣琬對答如流,見解獨到。

諸葛亮又試以錢糧、刑名之事,蔣琬皆能切中要害,指陳利弊。

孔明撫掌大笑:

“公琰大才,乃社稷之器,絕非百里之才。”

“今屈居於小縣,實亮之過也。”

蔣琬這才坦言:

“琬非敢怠政,只是見天下未定,大才當用於大處。”

“區區一縣之務,何足道哉?”

“故以疏懶示人,望能見用於中樞。”

是不是覺得蔣琬的故事有點熟悉?

沒錯龐統治縣的故事,其實就是雜糅了蔣琬的故事。

不過龐統在證明自己的能力之後,被劉備委以了重任,幾乎與諸葛亮並駕齊驅。

但蔣琬可就慘多了。

他在擔任廣都縣令時,因爲擺爛,差點兒就被劉備給宰了。

此前說過,劉備治理內政喜歡高強度巡查,最恨的就是不作爲的懶政官員。

而廣都可就是挨着成都的,等於是直接在劉備眼皮子底下襬爛。

這當然令劉備火冒三丈了。

好在諸葛亮慧眼識珠,向劉備推薦說:

——“蔣琬爲政以安民爲本,不以修飾爲先,原主公重加察之。”

這才保住了蔣琬的小命。

但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還是被劉備給就地免職了。

不過本位面劉備不在,諸葛亮對蔣琬那是相當喜歡的。

不僅不打算治蔣琬懶政的罪,還決定對他委以重用。

“險些埋沒大賢!”

“吾欲徵辟君爲東曹掾,留我府中爲參贊軍機。”

“不知公意下如何?”

等於蔣琬從一個縣長,直接被諸葛亮提拔爲了地方督察組組長。

這絕對是火箭般的飛昇,說是知遇之恩也不爲過。

而諸葛亮之所以如此施厚恩於新人,除了想要培養自己的班底以外。

另一個原因是,諸葛亮是真的很喜歡蔣琬。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可能大家覺得姜維纔是丞相的接班人。

所謂,“繼丞相之遺志討篡漢之逆賊”嘛,此話深入人心。

不過蔣琬纔是諸葛丞相,欽點的接班人。

他給後主劉禪寫下的遺言就是,“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在《華陽國志》中,東晉史學家將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四人稱之爲“蜀漢四相”。

但蜀漢只有諸葛亮是丞相,他的後繼人都沒有再擔任過丞相一職。

蔣琬是接班人也不例外,他有丞相之權,但並無丞相之位。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與諸葛亮並列的三位大才,都是諸葛亮帶出來的。

並且他們三個人都是荊州人。

所以常有人質疑說蜀漢真的有什麼派系鬥爭嗎?

理由就是一個小國不可能經得起那麼多內鬥,不然早被曹魏滅了。

只是任何政治團體,都存在着派系鬥爭。

只不過諸葛亮能力很強,把手下人給壓服,然後將他們擰成了一股繩。

強行一致對外。

這才讓人誤以爲蜀漢內部很團結。

諸葛亮一死,蜀漢積攢多年的內部矛盾一下就被激化了。

“今年荊州尚有一個茂才之位,我欲將之讓給公琰。”

“不知意下如何?”

諸葛亮又想起荊州今年還沒舉茂才,便打算好人做到底,一併讓給蔣琬。

不曾想蔣琬卻非常謙遜,當即伏地叩首:

“在下以遷任東曹掾,安敢在望本州茂才之位?”

“還請先生恕琬才疏學淺,不堪此任。”

“零陵劉邕、陰化,皆當世俊傑。”

“襄陽龐延、廖化,亦州郡翹楚。”

“乞先生另擇賢能!”

諸葛亮輕搖羽扇,心裡默默記住這幾人的名字。

回頭便再發一書,將他們也給盡數徵辟了。

但眼下,諸葛亮下定決心要扶植蔣琬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見他謙遜禮讓,當即溫言勸道:

“公琰何必過謙?選舉之道,唯纔是舉。”

“若因避親故之嫌而舍賢才,豈非使百姓失望?”

“夫舍德舉親,民之災也。”

“內外不安,吏之惑也。”

“卿當展其驥足,以明至公。”

哈哈哈……

正說時,黃忠也在這時候大笑走出。

同爲火箭般飛昇起來的官員,黃忠在這方面是很有發言權的。

他也能夠明顯的感受到,當年劉備爲了捧自己,打壓河北派時,河北人對自己充滿了敵視。

劉備看出這一點,所以乾脆把他又丟回荊州去了。

意思很明顯,就是爲了重點扶植江南勢力,免得河北將來尾大不掉。

以形成南北勢力的平衡。

既收蔣琬,諸葛亮又使人徵辟其舉薦的人才。

徵劉邕爲從事,徵陰化爲別駕。

徵龐延爲西曹掾,徵廖化爲後將軍主簿。

至此,諸葛亮在荊州漸漸培養起了自己的一套班底。

以能夠與劉景升時期的荊州本土派系,形成抗衡。

諸葛亮在荊州的權力也愈發穩固,恰逢五溪蠻王沙摩柯已收到金珠。

當即允諾起兵,攻打武陵金旋。

諸葛亮聞訊以後,立即配合出兵,與沙摩柯兩路夾擊金旋。

荊襄九郡,目前馬上就要被重歸一統了!

……

話分兩頭,

就在諸葛亮努力完成荊州的再一同偉大事業之時,李翊同樣在完成河北的徹底一統。

他在漳河大破司馬懿主力,司馬懿丟失魏郡,狼狽逃竄至河內。

李翊留張遼守魏郡,親率大軍,繼續追擊司馬懿。

河內是司馬懿的出生地,也是司馬氏的龍興之地。

當年司馬卬隨項羽滅秦時,受封殷王,就建都在河內。

至漢朝時,改爲河內郡,司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

所以可以想象一下,司馬家族在河內傳世四百年,其在當地的影響力有多大。

漢末T0級的世家,就是汝南袁氏與弘農楊氏。

這兩家同爲四世三公,

袁氏是門生故吏遍天下,政治聲望天下第一。

而楊氏則是經學傳承,帝師世家,有着非凡的文化影響力。

而河內司馬氏,雖比不得袁氏、楊氏。

但他們作爲軍功起家的豪族,在地方上有着強大的武力。

任何世家,都有自己的武裝團體。

而河內司馬氏尤以此爲顯,他們在河內的私人武裝力量相當強大。

這也得益於曹魏的制度。

因爲曹操對私人武裝的管控相當寬鬆。

對於曹操而言,他一直奉行的是我控制他們的老大,那他們的小弟自然就是我的人了。

靠着這項優待,司馬氏的武裝力量得以在河內保留。

一定程度上講,私人武裝有時候戰鬥力比正規軍還強。

畢竟他們要捍衛的是自己家族的利益。

司馬懿逃到河內來,也是抱有這個想法。

到溫縣以後,族中掌事的乃是老四司馬馗,以及老幺司馬敏。

八兄弟號稱司馬八達,剩下五個兄弟都已被曹操帶走,防止司馬氏叛變。

司馬懿將自己兵敗,丟失魏郡的事向兩位弟弟說了。

司馬馗與司馬敏聽罷,皆是一驚。

司馬馗當即勸說道:

“曹公遷關中錢糧、徙河洛之民,顯棄吾族。”

“今復使吾輩爲河北藩屏,徒耗宗族子弟耳!”

“不若舉河內以歸劉備,免得白白送族人喪命。”

幼弟司馬敏當即駁斥道:

“伯達兄長尚在洛陽爲質,吾兄弟五人皆仕曹魏。”

“若降齊,以曹公之秉性,必加害兄長。”

“今唯有死守耳!”

司馬家族內部十分團結,他們秉持的興旺法則就是人丁。

因爲人一多,能夠仕官的人就越多。

如此站隊的機會也就越多,得到的政治資源自然也就越多。

歷史上,

族長司馬防,擔任洛陽令、京兆尹,是絕對的保皇派,擁護獻帝的人。

長兄司馬朗,則是非常受曹操器重,直接擔任了兗州刺史,丞相主簿。

老二司馬懿不用多說,世子曹丕一黨的人。

而老三司馬孚呢?

他被曹植徵辟爲了文學掾。

看着這個仕官列表,你就不難發現司馬家族的人有多精。

如果漢朝緩過氣來,他們就是扶漢的功臣。

如果曹魏代漢成功,他們便有從龍之功。

而最有機會繼承曹魏政權的兩個人——曹丕、曹植,司馬家族都有押注。

後來曹植勢頹,司馬孚又升爲了太子中庶子,輔佐曹丕。

因爲曹丕這人小心眼兒啊,睚眥必報。

司馬氏是真的一點虧都不願意吃。

對於一個如此精明的家族,他們內部自然產生了激烈爭論。

要不要替曹魏擋槍,使宗族子弟奔赴戰場,白白喪命。

而司馬懿的一句話,瞬間令兩兄弟如遭雷擊。

“兩位賢弟毋復爭矣!”

“昔吾構隙於李翊,彼睚眥必報,今其揚言要‘夷我司馬全族’。”

“勢迫如此,非死戰不能。”

“唯有竭誠事曹公,或可全宗廟耳。”

司馬馗與司馬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愣住了。

兩兄弟用意味深長的眼神望着司馬懿。

彷彿在說,二哥瞧你乾的好事。

他們早就聽說李翊是一個仁德的賢相,齊軍的軍紀也遠比其他諸侯的軍隊要好。

你到底造了他什麼謠,居然能把人氣得要屠滅我們司馬氏全族?

“……這!齊軍戰力彪悍,李翊又熟讀兵書,深諳兵法。”

“今外無援軍,內無更多錢糧,只恐難以抵禦強敵啊。”

司馬馗憂心忡忡地說道。

“怕他作甚!”

司馬敏齒歲最小,年輕氣盛。

出身於豪門家庭,與生俱來便有自豪感,骨子裡的高傲使他瞧不起李翊。

這種瞧不起是相互的。

是先知道李翊揚言要屠滅司馬氏全族,從而引起他內心的反感,想要與之爲敵。

“……阿敏,不可衝動。”

司馬馗畢竟要年長他許多,此刻保持了一個成年人的冷靜。

“如今長兄不在,還是聽二兄的建議罷。”

言罷,將目光看向了司馬懿。

司馬懿時年三十歲,他這個人屬於是越老越妖,越到晚年城府越深,極善隱忍。

眼下雖也有些年輕人氣盛的臭毛病,但已經比同齡人強上太多。

尤其魏郡的迅速丟失,讓他極負挫敗感,下來不斷反思。

知道李翊是一個強敵,不能有絲毫大意。

面對兩位弟弟的意見徵詢,司馬懿當即洋洋灑灑,獻出一策:

第345章 恭喜李治同學作文得獎,作文的題目第368章 劉備:朕不想當高祖,也不想讓阿斗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75章 大漢魅魔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365章 朕敬慕高祖,但並不想成爲高祖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350章 你不收,相爺怎麼收?相爺不收,陛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352章 合肥有我,便無敵!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380章 秦以白起對趙括,我漢爲何不能替換掉敵國的廉頗?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347章 夙興夜寐,司馬治蜀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374章 二龍競食,潛龍在淵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354章 歷史證明,惹誰都別惹漢使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371章 男追女不少見,女倒貼追男,其人必有“霸道”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384章 漢軍來了,青天就有了!吳地易主,陰霾就散了!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
第345章 恭喜李治同學作文得獎,作文的題目第368章 劉備:朕不想當高祖,也不想讓阿斗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75章 大漢魅魔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332章 半生起落,換詩中幾許。滿腹風雲何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338章 劉備:朕剛當上皇帝,你便要抗旨嗎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84章 李子玉瞞天過海,太史慈渡水繞襲(爆更!求訂閱!)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316章 曹魏爆兵,與齊國的殊死一搏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365章 朕敬慕高祖,但並不想成爲高祖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350章 你不收,相爺怎麼收?相爺不收,陛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352章 合肥有我,便無敵!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283章 李翊:這都是我跟我主玩爛的戲碼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2章 天生職場聖體(求追讀!)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380章 秦以白起對趙括,我漢爲何不能替換掉敵國的廉頗?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347章 夙興夜寐,司馬治蜀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140章 我準備了一桌好菜,請了兩桌客人來吃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169章 老李:終於不用我來演壞人了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374章 二龍競食,潛龍在淵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354章 歷史證明,惹誰都別惹漢使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371章 男追女不少見,女倒貼追男,其人必有“霸道”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384章 漢軍來了,青天就有了!吳地易主,陰霾就散了!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