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

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

與河北袁紹深陷立嗣之爭不同,袁術這邊倒沒有這個煩惱。他只有一男一女,袁曜是他的獨子。

此人在史料上記載雖然不多。

但哥憑妹貴,靠著孫權大舅哥的身份,做到了吳國郎中的位置。

袁曜雖爲獨子,但並不代表他就真的能夠順利繼承袁術的家業。

誰也不能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所以袁曜主動提出領兵,前去據守鍾離。

這是一件不吃力,但很討好的事情。

只要安穩守住鍾離,便是大功一件。

如果劉備遣大軍來攻,那他也只需要及時向壽春彙報軍情就行了。

屬於是白撿的功勞。

袁術當然也看出了這一點,這等天賜大功,當然是留給自己兒子了。

“好,曜兒你便領兵三千,進駐鍾離。”

“只需防備關羽來攻即可,倘若劉備遣大軍來攻,也無須懼怕。”

“可用我的烽火臺之計,及時向壽春彙報。”

“我必親率大軍來援!”

袁術還是很疼愛自己這個兒子,臨行前,再三叮囑。

“誒!不可不可。”

主簿閻象出來諫言道:

“大公子素不曾經歷戰事,今付以大任,非其所宜。”

“更兼關雲長乃世之勇將,萬人之敵,不可輕敵。”

“愚以爲紀將軍久經沙場,深諳兵法,足以擔此大任。”

閻象推舉了紀靈出戰。

但話說到這裡時,袁曜臉色已經大變,袁術臉色同樣不好看。

“閻主簿何以小覷我耶?”

袁曜厲聲怒叱,“吾自幼從父學習韜略,深通兵法。”

“何以欺我年少,不敵關羽?”

“若是破不了關羽之兵,我誓不回來見父親!”

“大公子息怒。”

長史楊弘也站出來勸阻袁術三思。

“稟後將軍,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大公子並未有過出徵經驗,初次用兵,便要據守鍾離要鎮。”

“此誠非用兵之道也。”

楊弘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振振有詞。

每一句都直指袁術此次用兵有誤。

袁術那是個多要臉的人?

哪能容忍手下人這般當衆指責。

“楊長史,汝莫非言我不知兵?”

袁術雖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話,卻振聾發聵。

此時無聲勝有聲。

楊弘彷彿能夠聽見袁術在說話。

小楊啊,我知道你懂軍事。

可你知不知道你看的是地圖,我定的是前途。

你現在否決的不是我的方案,而是你自己的前程。

我今天下的是令,可你明天下的是崗。

不懂用兵的是我,可該學習的是你。

你要不要再重新想一想,我的用人有沒有問題?

楊弘被袁術的眼神看得毛骨悚然,當即確定了一件事。

這天下還有比後將軍更懂用兵之道的人嗎?

當即躬身向袁術致歉道:

“後將軍恕罪,適才是臣失言了。”

“大公子自幼便從後將軍處學習韜略兵法,又豈是關羽小兒所能匹敵的?”

沒錯。

我剛剛是有意見,但我不同意我的意見。

爲了自己的前程,楊弘只能忍氣吞聲,認同袁術的戰略構想。

“……哈哈哈,好。”

袁術一拍大腿,“既如此,此事就這麼定了。”

“曜兒,你即刻起兵去往鍾離,嚴防關羽來襲。”

袁曜領命而去,袁術也徹底寬下心來。

“舞姬何在,伶人何在?”

“前線戰事,旦日可定。”

“接著奏樂,接著舞!”

壽春大殿之上,又是一片歌舞昇平。

……

廣陵這邊,李翊等人也絲毫沒有閒著。

劉備先命田豫領兵到高郵縣、平安縣屯兵,防備袁術繞襲。

一面加強廣陵的城防。

設置了大量的鹿角圍欄,陷阱馬坑。

同時派出健兒,到山林裡去砍伐樹木,搬運石料。

一來開闊視野,防備敵軍設伏。

二來補充城內的燃料,以及滾木、落石等守城工具。

而距廣陵三十里開外,張勳、橋蕤的大軍也已經做足了準備工作。

袁術家底確實厚,爲了廣陵戰事的順利,給足了前線經費。

靠著袁術的財大氣粗,袁軍這些天打造了大量的井闌、衝車還有云梯。

這些都是攻城利器,可使攻城效率翻倍。

尋常人家誰敢一次性投入這麼多攻城工具?

但袁術不僅敢,他還要一次性全部壓上去。

在他看來,只要拿下廣陵,到時候多的都賺回來了。

不錯,賺錢的方式就是苦一苦百姓。

袁術在淮南就是這麼幹的,他並不介意在廣陵也這麼幹。

三日後,

張勳、橋蕤大饗全軍,隨後全軍開撥,直撲廣陵城來。

這支袁軍的披甲率很高,袁術真的是把壓箱底的都拿出來了。

袁軍率先推出的是井闌。

一步步將之推向廣陵城牆,威脅廣陵城頭的防禦工事。

井闌之所以強大,是因爲它造型高大,通常時候都是要比城牆還高的。

並且井闌依靠層數,可以形成局部兵力優勢。

士兵可以從直接從井闌跳進城牆,打破攻城方的劣勢。

張勳採取了傳統的圍三缺一的打法。

即只圍城池三面,留出一面給守城軍逃跑。

這樣一來,守城將士見有機會逃跑,就不會選擇死戰到底了。

這種的圍城方法,通常是用於敵我實力相近,攻城方又迫於快速決出勝負的情況。

“不必驚慌,弓弩手準備,先射袁軍井闌!”

陳登身爲廣陵太守,親自登上牆頭,指揮將士們防守。

井闌雖然強大,但缺點就是推進的慢。

守城方所要做的,就是在井闌推過來之前,把它們摧毀了。

通常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直接在牆頭上,用弓箭射死井闌上的攻城士兵。

一種是直接出城,強行給它破壞了。

而陳登選擇了兩種都要。

先命蔣欽率弓弩手,以火力覆蓋,壓制推車過來的井闌士兵。

一面又遣趙雲領驍騎百人,出城騷擾敵軍進攻。

除趙雲外,徐盛又領一千丹陽山地步兵,掩護趙雲殺出去。

“不許後退,後退者斬!”

面對廣陵守軍密集的火力,橋蕤在前線,拚命催促軍士前進。

廣陵遠比他想象的更要難啃。

這裡的守軍不僅鬥志高昂,就連一切守城設備都一應俱全,顯然是早就做好了萬全準備。

他們不僅能用火力覆蓋壓制住袁軍的進攻,更能夠主動派兵出城,騷擾我軍前部。

“哦?袁軍出動雲梯了?”

李翊手裡拿著望遠鏡,觀察著戰場形勢。

一旁的陳登忙著指揮,聽到李翊的喊話,忙舉目去看。

戰場人多,且混亂嘈雜。

陳登在戰場上連續捕捉,過了半晌,這才注意到袁軍後部已經開始推出雲梯了。

“……呼,子玉觀察的可真仔細啊。”陳登忍不住讚歎李翊道,“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我等身爲局中人,難免有個失誤。”

“子玉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真令登佩服不已。”

李翊沒功夫搭理陳登,繼續拿著望遠鏡觀察著戰場形勢。

一架,兩架,三架……

袁軍一連推出了二十架雲梯,果然是大手筆。

雲梯最大的特點就是推不倒,

一旦靠近牆頭,士兵就會不斷攀登上來,源源不絕。

所以面對雲梯,通常要提前把它給摧毀掉。

李翊出聲提議道:

“不如再遣一支重甲步兵出城,衝入敵陣,將這些雲梯摧毀。”

“元龍看是如何?”

所謂重步兵,那自然是要裝備最爲精良的鐵甲。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頭戴全包式風盔,僅漏出面部。

身穿帶護肩的長袖甲衣,俗稱鐵劄甲。

然後外層,再覆蓋一層肩帶鐵甲。

這種級別的裝備,別說大規模組建了,就是平時散養幾隊的情況都是極少。

因爲成本維護費太高了。

一般都是要用時,從武庫裡面臨時取出來。

打完後還得回收回去,不然光是遺失一套,代價都極其高昂。

“誰可擔此大任?”

陳登開口,大聲問道。

重甲步兵通常就是用來執行這種特殊任務的,因爲只有足夠危險,纔會給你穿重甲。

但是高防禦,換來的是低機動性。

一旦任務執行完之後,如果沒能第一時間撤回來,那可能就永遠撤不回來了。

周泰主動請纓道:

“末將願往!”

陳登欣然應允,即命周泰領著重甲步兵,出城去攻打袁軍的這支雲梯部隊。

“將軍,城內又出來一支部隊!”

探馬飛速將前線軍情彙報給張勳。

張勳負責指揮雲梯前進,見周泰領著重甲兵,氣勢洶洶而來,忙道:

“不好!彼必是衝我雲梯而來!”

“快,速速出擊,將之截殺攔住!”

一聲令下,袁軍高聲吶喊,殺氣騰騰地奔向周泰軍。 wωw▲тtκan▲¢O

雙方甫一接觸,便傳來陣陣哀嚎之聲。

短兵相接,血如泉涌,殘肢亂飛。

周泰抖擻精神,奮勇拚殺。

戰至酣時,連風盔都被敵軍給打飛了。

露出一張血淋淋的面容,唬得衆袁軍皆高呼:“鬼神來也!”

周泰威風更添,暴喝一聲,殺得袁軍節節後退。

“好啊,殺得好啊!”

“幼平膽略過人,真乃虎將也。”

牆頭上的李翊將周泰這邊的戰況看得一清二楚。

比之去年,初見戰場廝殺時顯得青澀稚嫩。

如今再見戰場廝殺,李翊心中已是波瀾不驚了。

因爲他對此早已是司空見慣。

很快,

周泰率軍殺至雲梯附近。

原本推送雲梯的士兵,面對突然殺至臉上的敵軍,不得不捨了雲梯,拔出刀劍上去迎戰。

恰逢此時,趙雲的百人騎兵乘勢殺到。

小隊騎兵的優勢,就在於其機動性強。

趙雲領著百騎,左右衝殺,如入無人之境。

衣甲平過,血如泉涌。

不斷騷擾著袁軍進兵。

少時,趙雲這隊騎兵,繞至袁軍身後。

袁軍原本正拚死抵擋周泰的步兵,忽聽得背後蹄聲如雷。

回眸看時,銀槍白馬,已經殺至近前。

“嗚哇!!!”

爲首一名袁軍,被趙雲一槍朔死。

趙雲所帶的這支雜胡騎兵,有不少烏桓、鮮卑族人。

他們皆習慣用馬刀,發出“嗚嗚”的叫聲,配合著周泰的步兵,盡情地收割著袁軍的人頭。

“我看已經成功壓制住了袁軍攻勢,不若趁此機會殺出城去。”

“給予袁軍一個迎頭痛擊!”

“使之不敢小覷我廣陵守軍,再來犯時,尤有忌憚之心。”

李翊見前線戰事順利,再次諫言陳登主動出擊。

“好,就用子玉之言。”

陳登當即下令守城軍士,出城迎戰袁軍。

登時,鼓聲陣陣,喊聲如雷。

似嶽撼山崩,天崩地摧。

廣陵守軍似洪水決堤一般,向袁軍涌來。

張勳、橋蕤見狀,皆駭然失色。

只得倉皇迎戰。

火焰漫卷,映得天邊殷紅似血。

疾風謖謖而來,長驅直入。

攜兵戈相撞的清脆,戰馬嘶鳴的激越,血肉飛濺的沉悶。

飛向山河大地,飛向萬里長空。

雙方一直激戰到傍晚時分,袁軍皆疲憊不堪,身負多處傷勢,只得被迫撤軍。

毫無疑問,徐州軍取得了一場大勝。

“府君,軍師,泰幸不辱命,已將袁術雲梯部隊,盡數摧毀。”

周泰渾身是血,已看不清楚面容。

很難相信,他是如何頂著身上這麼多的傷勢,還能夠繼續與袁軍鏖戰的。

真是鋼鐵一般的意志!

“壯哉,取酒來!”

見著這副情景,李翊心中也是豪氣頓生,即命人取來一壺酒。

親自雙手將之遞給周泰。

軍師當著全軍將士的面,雙手敬你酒。

這是一種榮譽。

周泰心領神會,雙手接過。

“謝軍師!謝府君!”

話落,將之一飲而盡。

李翊暗自感嘆,他有點能夠共情古代將軍們的浪漫了。

這就是,遍體瘡痍尤痛飲,血痕殘酒滿征衣吧。

李翊命人打掃戰場,然後對此次出戰的將士,一一論功行賞。

陳登則負責清點此次戰後的傷亡數量,以及繳獲的戰利品。

這些戰利品清點完後,都是要先充入府庫的。

不是說完全充公,而是方便清點。

最後的論功行賞,也是直接從府庫裡面取出錢來。

按照軍規,此次只要是參與守城的士兵,都要賞錢五百。

而出城作戰的士兵,則要翻倍。

有斬敵之功,或身負重傷的,再翻倍。

至於死者,則以最高的撫卹金,交給其家屬。

而除了這些參戰的士兵要賞之外,廣陵城內的郡國長吏、縣吏,也就是隻要是廣陵的公務員。

都要發錢獎賞。

最後自然是犒賞三軍了。

拿出府庫裡的酒肉來,大宴三軍將士。

這最後一項有時候甚至比前面幾項還重要。

因爲將士們在前線廝殺搏命,忍飢挨餓,就盼著這一口呢。

李翊將擬好的封賞方案,交給劉備,劉備欣然同意。

隨後昭告全軍,一時間衆兵士無不歡騰,士氣大振。

……

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77章 上架感言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
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36章 大丈夫既知黎庶苦痛,豈可困坐終老?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177章 十萬哥:為河南規劃戰略的人,一定是一個天才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77章 上架感言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221章 若有李郎憐花意,洛水宓神也垂眸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199章 見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63章 曹操:只要曹仁堅持住,一切都會好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36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求追讀!)第185章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爲貴,以民爲本,以民爲重,君輕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