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

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翊

卻說劉備親臨河北,在手下一衆骨幹能臣的共同努力下。

斬殺魏軍東區總司令夏侯淵,取得了清河大捷。

此次大捷,殲滅了曹操在東區的有生力量。

魏國在河北已經失去了主動出擊的優勢。

齊國上下,都堅信河北取勝只是時間問題。

爲此,劉備先一步進行了封賞,表彰有功之臣。

李翊提前擬好了表彰,交給劉備。

其中馬超、黃忠是此次清河大捷的首功之臣。

而馬超又是李翊保舉的人,故李翊在封賞表中,請奏馬超爲左將軍。

東漢的四方將軍就是平級,沒有先後之分。

此前張飛爲右將軍,關羽爲前將軍,馬超若晉升爲左將軍。

便與兩兄弟平起平坐了。

對於這個封賞,劉備其實並沒有什麼意見。

還是受遊戲影響,總覺得封賞官員只看重能力。

其實你細讀史書,就會發現很多能力極強的歷史名人,總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給壓了一頭。

這些人在歷史上並不出名,結果官位卻比很多人高。

說到底,一套政治班底的組成。

其核心因素始終是政治考量,而非能力因素。

馬超在涼州很有名望,歷史上的他成功策反了氐族兵七萬人以響應劉備。

即便是這個位面的馬超,他手中依然有一支涼州兵團。

所以劉備即便不考慮個人情感,也是要給馬超高位的。

就像此前封焦觸爲幽州牧一樣。

可能很多人連焦觸的名字聽都沒聽過,覺得他何德何能可以封一個州牧級別的大官?

無他,焦觸、張南是袁氏舊臣,是手握兵權的實權派。

凡是手上有兵權的,官位就不可能低。

而他們在幽州造反,響應李翊的北伐軍,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幫助李翊快速平定了幽州,解決了袁熙殘餘勢力。

雖然這些軍閥有很高的自治權,但對劉備而言,只要他們不明着反。

待在原來的地盤上,好生配合政府工作,那給什麼官位都可以。

畢竟兵權、自治權可以慢慢削。

如劉備在李翊建議下,

先後拜田豫爲布政使、張繡爲北戍校尉,田疇漁陽鹽署署長。

行政權、軍權、財政大權,慢慢地被中央收回。

焦觸、張南等地方大族,在被削權之後,自然會慢慢變得老實。

如果你操之過急,把他們逼反,對兩邊來說就是雙輸。

所以說權術這種東西,是最令人着迷,最考驗智慧的。

別的不說,

僅是爲了馬超手下那支涼州軍團,劉備就不介意讓他與關張二將平起平坐。

所以李翊的這個安排,劉備認爲是合理的。

站在李翊的視角來講,僅是出於私心,李翊也需要給馬超高位。

畢竟當初是他親自出面牽線,讓馬超留在幷州發展。

人家拋家舍業,甚至連父親都不要了。

這時候你不給顆大甜棗給人家,那李翊的威信也會一落千丈。

以後還怎麼服衆,帶領手下人?

“孟起乃世之名將,封爲左將軍,寡人並無意見。”

劉備展開竹帛,又看一眼。

“只是漢升隨寡人徵河北,斬夏侯,清水破魏兵。”

“功勳卓著,勞苦功高。”

“若不加厚賞,孤又何以服衆?”

言及此,劉備合上竹帛,饒有興致地對李翊說道:

“這四方將軍之位,不是還有空缺麼?”

“……我意,就命漢升爲後將軍。”

“與關、張、馬三將平起平坐,不知丞相看是如何?”

這……

李翊略有遲疑,“曏者,大王已命漢升爲徵西將軍。”

“如今未過數旬,又晉升爲後將軍。”

“只恐晉升過快,衆將不服。”

“況漢升之名望,向來不能與關、張二將並列。”

“大王是否還需斟酌一番?”

黃忠不單單是老卒,更重要的是他是孤身來投劉備的。

一般來說,自己手上有部曲來投的,起點都會更高一點。

比如說馬超。

黃忠這種沒私人武裝部曲的,只能純靠戰功來熬。

其實你仔細一琢磨,就會發現。

不只是士人階層,即便是武將階層,也有一條鄙視鏈。

那種出身名門,屢世公侯的武將,大多都瞧不上底層出身,純靠資歷戰功混上去的武將。

李翊反對,是因爲他單純覺得黃忠雖然有功,但不能直接與關張馬並列。

不止李翊,其實歷史上諸葛亮也是反對讓黃忠跟關張馬並列的。

雖然諸葛亮給的理由是,關羽性子傲,可能會不服。

但這明顯只是諸葛亮的託詞。

就算關羽不瞭解黃忠,但只要劉備稍加解釋,又豈能成爲阻難黃忠晉升的理由呢?

其實諸葛亮的考慮,跟李翊是一樣的。

東漢階層的士人鄙視鏈太嚴重了,

像這種你沒有雄厚背景的武將,那你就只能純靠戰功、資歷慢慢往上熬。

黃忠斬夏侯,確實功勳卓著。

但你一下子就想蹦上去,

跟關張這種元老派,馬超這種雄厚背景、帶資進組的公子爺平起平坐。

那確實很容易引起手下人的不服。

可劉備還是這樣做了。

你說劉備只是單純的意氣用事,因爲喜歡黃忠嗎?

那未免太小看一個創業多年的政治人物了。

歷史上的劉備,手上主要依靠的是元從派與荊州派。

對於缺乏人才的劉備集團來說,劉備必須拓寬選材渠道,廣納天下賢才。

黃忠一個半身埋黃土的老將,被連升四級,從雜牌將軍一躍晉升爲四方將軍。

就是劉備對外釋放的一個信號,他想要打破名門壟斷人才的局面。

告訴你,不管你是什麼出身。

即便是出於底層,只要立了功,我照樣重用你。

讓黃忠火箭般飛昇,是劉備抓住他立功的機會,千金買馬骨的行爲藝術。

如今給黃忠晉升,也是同理。

雖然如今的劉備手下人才渠道很多,可除了關、張、趙、李、簡等元從派以外。

大部分人才都是出身於名門望族,或者帶資進組,手上握有兵權的。

劉備已經當上齊王了,他想要改變這個局面。

而黃忠一個沒有背景,孤身前來的老卒。

恰好在河北立了功,這給了劉備一個提拔他的機會。

要知道,

如今的劉備比之歷史上的他,人才更多,地域更廣。

其手底下的派系鬥爭,自然要比歷史上更加激烈。

歷史上的蜀漢就那麼大點地盤,都要分益州派、東州派、荊州派、元從派。

何況如今,橫跨大半個中國的劉備?

立身徐州至今,

劉備手底下的派系少說有十餘個。

其中最有影響力的,

便是以李翊、關羽、張飛、簡雍爲首的元從派。

這是劉備最爲倚重的派系。

因爲這些元從是絕對擁護劉備統治的人。

所以劉備在分地盤的時候,必須讓這幾個元從總領一方。

如李翊管河北、關羽管青州、張飛管徐州。

而這幾個元從領袖,他們內部又要細分出許多派系來。

比如這徐州,

既有曹豹爲首的丹陽派,又有陳珪爲首的徐州派,還有掌握國家巨財的麋氏家族。

除這些派系外,比較有影響力的還有:

如臧霸、昌豨爲首的泰山派,陳登爲首的淮南派,陳羣爲首的豫州派。

由於青、徐、冀三州是劉備最爲核心的領土,是他的收入、徵兵的主要來源。

所以劉備對於這三州的控制力最強。

牢牢掌控核心三州,其他地方自治權再大也會被打壓下去。

其中,自治權最高的還是幽州與遼東。

因爲這裡的地盤幅員遼闊,氣候寒冷。

兼之李翊力推變法,讓幽州採取高度自治,實現自給自足。

所以幽州掌握實權的人太多了,

什麼張繡、田豫、田疇、牽招、鮮于輔、張南、焦觸等等。

畢竟既然不能牢牢控制幽州,那乾脆就分權好了。

權力一被分出去,就生不起大的亂子來。

有任何事,都會直接向中央稟報。

這些派系的劃分,跟忠不忠心沒有關係。

它是一個政治團體組成的必然。

政治團體就像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一般。

大家爲了共同的利益,組在一起,獲取更多的利益。

而劉備就是這個共同體的盟主,他既要維護手底下“加盟”人的利益,又要去拓展新的利益。

李翊既是劉備的元從派成員,又是河北派的領袖。

因爲東漢是二元君主制,屬下是可以向地方官稱臣的。

這就導致漢末的派系劃分尤爲明顯。

跟李翊留在河北創業的,如張遼、徐晃、張郃、高覽,徐庶、甄堯等人。

除非他們待在徐州,劉備的眼皮子底下。

否則就是得指望李翊吃飯。

此次河北的平定戰役,

張郃、徐晃、高覽等人都認爲,既然戰事發生在河北,就該由他們河北人來打。

至少得讓河北人來打主力。

結果此前派遣先鋒將時,劉備讓一個沒有背景的黃忠當先鋒。

讓張郃、徐晃給他打輔助。

最後雖然取得了清河大捷,陣斬夏侯淵的豐功偉績。

可這偉績的頭號功臣,後世人們談及之時,都永遠只能是想到黃忠了。

四方將軍之位如今已分出去三個了。

關羽、張飛兩個元從各拿一個。

手握涼州精銳兵團,未來很有可能成爲雍涼派領袖的馬超分走了第三個。

僅是爲了未來撫定雍涼考慮,馬超分走一個四方將軍之位也在情理之中。

可這最後一個四方將軍之位,卻要拿給一個毫無背景的老卒。

這讓河北將領如何心服?

畢竟青州有一個,徐州有一個。

冀州作爲天下大州,河北人認爲他們理應也有一個。

更別提冀州是齊國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之一了。

堂堂九州之首,一個四方將軍都沒有。

李翊也怕手底下那幫兄弟埋怨自己,不給河北老兄弟爭取利益。

可是沒辦法,他雖然是河北派領袖。

但更是齊國丞相,很多時候得爲大局考慮。

李翊初次嘗試,言說黃忠已經是徵西將軍了,沒必要晉升爲四方將軍。

這已經是他在爲河北老兄弟們爭取了。

“河北子弟從龍日久,未得顯位。”

“今以荊楚老卒居之,豈不寒北人之心乎?”

李翊最後一次爭取,盼劉備把四方將軍之位留一個給河北人。

但劉備的態度卻很堅決,言道:

“漢升陣斬夏侯淵,爲寡人定河北之基。”

“若功高不賞,將來何以服衆?”

“丞相不必再勸,孤意已決。”

“河北將領那邊,就請丞相親自前去安撫。”

言畢,目視李翊。

李翊迎上劉備的目光,默然良久,旋即頓首道:

“……大王……聖明。”

李翊默然地退出了營帳。

他並未繼續向劉備爭取。

他知道劉備的脾氣,一旦決定好的事,誰都勸不回來。

並且李翊也不打算繼續勸說,

因爲他與老劉共事十年有餘,豈會不知老劉心中所想?

李翊看得出來,老劉就是想砍河北人一刀。

畢竟河北不是老劉的政治核心,徐州纔是。

但偏偏河北又太富了,能征善戰的將領又多,手上都有獨立的部曲。

老劉倒不是衝着李翊去的,但卻是衝着李翊手下那幫人去的。

作爲一個主公,你不玩制衡是不行的。

劉備已經把國家的二號權力交給了李翊,如果不壓制一下李翊手下那幫人。

就怕李翊也會被手下人給裹挾。

就拿這四方將軍之位來說,

李翊兩次嘗試爲河北人爭取,這更加堅定了劉備要壓制河北人的決心。

因爲他發現李翊多少有些被河北人所裹挾了。

這事兒劉備能夠理解,他從不懷疑李翊的忠心。

但正因爲李翊位高權重,他身上牽扯到利益的人才多。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如果李翊哪天不在了,他手底下那幫人誰來壓制?

到時候河北人個個位高權重,尾大不掉。

這無疑會成爲劉備極爲頭疼的問題。

…… 是夜,李獨立於寒風之中,望月長嘆:

“玄德公已非復舊日徐州遊俠劍客矣。”

“昔年並馬江湖,慷慨任氣。”

“今則運籌帷幄,恩威自專。”

“豈時勢造英雄耶?亦英雄變時勢耶?”

李翊把酒臨風,心中百感交集。

“吾當喜其成帝王之器乎?亦悲其失故人之真乎?”

劉備的政治手腕,已非舊日可比。

這是李翊希望看到的。

因爲如果一個君主太過感情用事,是註定不能更上一層樓的。

這些年,

李翊一直努力嘗試,讓老劉擺脫身上的遊俠氣,成爲一個絕對的政治人物。

如今,李翊得償所願。

在老劉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帝王之器。

可當真正看到這一天時,李翊心中卻又五味雜陳,有種說不出的滋味來。

正當李翊百感交集之時,忽覺肩頭一暖。

一件狐裘大衣,被披在了自己的肩上。

李翊回眸看他一眼,乃行軍參謀荀攸也。

荀攸亦爲相府人員,雖在河北用事,但並不與河北人利益綁定。

他更像是相府幕僚,是與丞相一體的利益人員。

“……夜寒露重,丞相千萬保重身體。”

荀攸爲李翊披上衣服,溫聲說道。

呵。

李翊擺手笑道:

“……公達,此時並無丞相,唯有故人耳。”

微微一頓,又忍不住補充問道:

“適才我所言,公達可是全都聽到了?”

荀攸性格沉穩內斂,本不愛多言。

可許是與李翊共事已久有了感情,亦或是單純有感而發。

荀攸在沉吟片刻之後,緩聲說道:

“依在下看來,非是大王有變,實公之變也。”

我變了?

李翊有些愕然,忙問道:

“公達何出此言?”

荀攸目含深意地望着李翊,沉聲道:

“攸初識公時,灑脫不羈,常有天外之想。”

“譬如青鳥,翔於九霄,不染塵俗。

“而今……”

稍頓,又道:“公口言爲社稷盡瘁,手中卻緊握權柄不放。”

“河北大小事務,鹹決於公。”

“方纔公嘆‘英雄變時勢’,然齊王千歲又豈非是因公而變耶?”

講到這兒,荀攸也忍不住發出一陣慨嘆:

“……十載春秋啊,公所得所失,惟心可秤。”

所得所失,惟心可秤……?

李翊聞言,默然良久。

手中酒盞映月,清輝搖曳。

是啊,環境改變人。

在這個時代生活了十多年,李翊似乎已經快要忘記自己是個現代人了。

他努力嘗試融入本時代人的生活,總是“高超”的扮演一個古代人。

可不知從何時起,他似乎在享受扮演古人的同時。

漸漸地習慣於用古人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了。

“……平生。還未嘗有人敢如此直言吾之專權。”

李翊直面荀攸,自我調侃道:

“非公達肺腑言語,吾安知己身得失?”

“誠如君所言,得者多矣,失者亦多。”

“翊素來恃才傲物,不肯折節,今日方知癡絕。”

“……善哉!公達之言,吾當銘心。”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翊。”

“願他日風雲變幻,你我仍保此真性。”

話落,李翊親切地錘了錘荀攸的胸口。

兩人皆笑,李翊心中亦是釋懷。

“公達說得對,眼下還是專注於目前戰事罷。”

“不知丞相以爲,曹操失了夏侯淵,清河大敗之後,當以何策應我齊師?”

“目今魏逆精銳已失,我料其不敢在正面相抗。”

“只是曹操曹操在魏地設下多處防禦重鎮,又屯有大兵。”

“倘若我師強攻,當多費年月。”

哦?

荀攸眉梢一揚,“聽丞相,已有主意?”

李翊笑道:

“爲今之計,還須雲長出力。”

如今河北戰場,李翊軍已經取得了全面優勢。

奪取曹操的河北領土,只是時間問題。

此前清河大捷殲滅了曹操的有生力量,使得曹操失去了出擊的主動權。

但他手中依然有軍隊可以作爲守禦本土之需。

現在要做的,就是好指望關羽的南方軍團,進一步殲滅曹操在南方的主力。

如此一來,對曹操而言就是一個選擇題。

是用手中現有的軍力,保北方還是保南方?

畢竟南方軍團一旦失敗,就註定曹操要失去一塊核心地盤。

北方是曹操的政治中心,肯定是他要力保的對象。

可汝南又是天下第二大郡,是曹操深耕多年的富地。

同時還是,曹操重要的糧倉。

不知曹操舍不捨得放棄富庶的汝南。

當然了,如果非要二選一的話。

冀州肯定比汝南更重要。

但從戰略角度分析,

汝南是連接荊州的門戶。

此前劉備的領土,是沒有跟荊州接壤的。

一旦使劉備得了汝南,他就可以將自己的勢力範圍拓展向荊州。

除河南、河北之外,荊州便是第三個兵家必爭之地。

得了荊州,就可以同時挾制益州、揚州。

到那個時候,想要抑制劉備,真的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當然了,保冀州亦或是保汝南,乃是兩杯毒酒。

將由曹操去選擇,到底是喝哪一杯。

“……唔。”

李翊忽然伸手摸了摸額頭,適才似乎被什麼東西點了一下。

伸出手,感受着雨水在掌中滴落。

“……似乎下雨了。”

“……是啊,如今正是夏末秋初,雨季連綿之時。”

荀攸望着烏雲密佈的長空,幽幽感慨:

“吾北方乾燥少水,尚且如此多雨。”

“只怕南方更是要大雨傾盆,洪水滔天了。”

李翊聞言,又問:

“陳元龍的水軍,是否已自淮南北上了?”

荀攸點了點頭,應聲答:

“……聽人說,陳元龍已經率水師北上了。”

“汝南多水,萬一漲水,關將軍應該也能應付得過來。”

荀攸只道李翊問舟師問題,是擔心汝南漲水,影響行軍作戰。

而李翊卻忍俊不禁地說道:

“……今年的雨比往年來的大上許多。”

“我以爲雲長在汝南,必破曹仁、于禁。”

“哦?”荀攸來了興致,“公何以見得?”

曹仁是曹操宗室武將的前三,而於禁則是外姓武將的第一。

足見曹操對汝南戰事的極爲重視。

“我軍在河北已取得先機,關將軍在汝南必不爲河北掣肘。”

“關將軍在南方的軍力,足有八萬人衆。”

“可直接投入戰場前線的,少說三萬人衆。”

“如此兵力,當收汝南矣。”

李翊爲荀攸分析,荀攸頷首,對李翊的看法表示認同。

眼下,就看曹操如何出招應對南北戰事了。

說曹操,轉向曹營。

曹操自清河大敗以後,收兵退回了清河以北。

縮在城裡,不敢再主動出擊了。

他必須保全剩下的有生力量,再有差池,河北之地就真的保不住了。

“眼下汝南戰事,進展的如何了?”

曹操揉了揉太陽穴,眉頭緊皺,問身旁從事。

左右人答:

“曹仁將軍與關羽交戰數場,互有勝負,但……”

“但是什麼?”

曹操最煩別人說話說一半,不耐煩地催促道。

“但是關羽得了陳元龍的水軍,已經佔據了淮水。”

“曹仁將軍唯恐被關羽困死,只得退守新城,等待于禁將軍的援軍到來以後。”

“再另做打算。”

新城瀕臨淮水,是汝南最爲堅固的城池。

多一面臨水,便意味着少一面城牆需要守禦。

可也正因爲如此,才需要去爭奪淮水的制水權。

誰掌握了制水權,誰就掌握了汝南的航運交通樞紐。

關羽奪取了淮水以後,就意味着他能夠沿着這條河,在任何地方投入他想要投入的兵力。

所以失去淮水,就等於失去主動。

曹仁與關羽爭奪淮水失敗,就意味着他接下來只能縮在城裡捱打。

Wшw ●ttKan ●C 〇

慢慢等候時變。

“……哼,既失淮水,何得言互有勝負?”

曹操憤怒地拍了拍桌案。

可轉念一想,劉備的水軍確實比自己厲害。

雖然兩人是同時得到的淮南,但劉備發展水軍的時間要比自己早上許多。

並且也比自己更加重視水軍。

不僅設置了造船司,還在建船初期,找劉景升購置了大量的現船。

起初,曹操並不捨得花這麼多錢去建造水師。

因爲水軍的訓練花費很高,但收益很低。

尤其是在北方,幾乎用不上。

比起水軍,曹操更重視陸軍。

所以當劉備頂着陸軍的巨大開銷之後,仍然咬着牙,發展水軍。

讓曹操初時只以冷眼旁觀。

時至今日,曹操才感慨發展水軍的重要性。

現在臨時抱佛腳也來不及了,於是便問:

“劉景升呢?”

“可否讓他出兵,自灌水北上,助孤破關羽?”

曹操也不指望劉表出多少兵了,就盼他能夠出幾條船。

幫自己奪回淮水的制水權,免得自己那麼被動。

“……這,楚公說,目今江東孫氏,切斷了長江水路。”

“孫權命周瑜屯兵於鄂口,周瑜擋在那裡。”

“楚公的江夏水軍,突破不得。”

“恐無法配合曹仁將軍,奪回淮水了。”

嘶……

曹操深吸一口氣,兩手捂着腦袋,直抓耳撓腮。

他一生中,還從未像現在這樣焦頭爛額過。

“……不可,不可。”

曹操望着地圖,喃喃自語。

左右人皆問什麼不可。

良久,曹操緩緩道:

“汝南絕不可失!”

“如今孤在河北,戰事不利。”

“唯有指望曹仁爲孤在汝南破局,扭轉戰場形勢。”

“倘關羽兵敗,劉備必發兵救汝南,則我河北之困局立解矣。”

“倘曹仁兵敗,非但汝南不能保。”

“劉備必定再無顧忌,全心全意攻打河北。”

“屆時,河北、汝南盡失。”

“孤在河北,勢將無能爲也。”

“又何談與劉備爭奪天下?”

曹操蹙起眼眸,對當前局勢看得非常清楚。

左右人卻對汝南戰場,持悲觀態度,紛紛說道:

“目今關羽奪了淮水,曹仁將軍困守新城。”

“何談破局南方?”

曹操冷哼一聲,恨恨道:

“頹勢不過一時,待于禁三萬大軍趕赴汝南之後,新城之圍必解。”

“屆時不假楚人水師之力,照樣奪回淮水。”

“又何談不能破南方之局?”

……

(本章完)

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313章 冢虎降臨,司馬懿的進化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295章 劉備:爲什麼不學曹操?爺們要臉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
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142章 天下健者,豈獨袁氏一家?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8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286章 呂布:少見太久,終於輪到我粉墨登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44章 疆土不懂分與合,隻歎人心隔第6章 百折不撓,終不為下(求追讀!)第255章 劉備:十年,我等了十年,就爲了今第313章 冢虎降臨,司馬懿的進化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於兵者,無過於李翊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92章 李翊乃青雲之士,可比留侯(求訂閱!)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88章 劉備震驚,難不成我真是天命所歸?(求訂閱!)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78章 御人術劉備獨斷,西陵口李翊借風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81章 今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54章 泰山幫兄弟以後跟玄德公混了!(求追讀!)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5章 我有一計,可破曹軍(求追讀!)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326章 馬謖這一死,比他一生的貢獻都要大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295章 劉備:爲什麼不學曹操?爺們要臉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217章 劉備:先生之學識,超邁今世千載矣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37章 李翊纔是全職高手啊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