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屠格涅夫終於千里迢迢從巴黎回到聖彼得堡的時候,俄國的冬天基本上也已經結束了。
一般來說,俄國的中部地區到了三月底和四月初,河流便基本上已經解凍完畢,農民們也將在四月中下旬開始春耕,而在更遠一些的地區像西伯利亞,這裡的農業活動往往會因凍土融化延遲至五月。
正常時間的話,中部地區到了五月底便是夏季的開始,就像在屠格涅夫後來的作品當中,常以“五月底林間夜鶯開始歌唱”象徵中部地區夏季的到來。
而按照屠格涅夫和米哈伊爾的約定,差不多就是在五六月份的時候,兩人便一起去屠格涅夫他們家位於鄉下的莊園裡打獵、遊玩順帶再寫作一段時間。
想到這裡,屠格涅夫那也是躍躍欲試,畢竟照米哈伊爾所說,他基本上沒怎麼接觸過槍這種東西,至於打獵什麼的更是一竅不通,這種情況下,屠格涅夫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向米哈伊爾表演一番什麼叫百發百中,俄國第一神槍手。
但在此之前,當屠格涅夫整頓完畢看着安靜的聖彼得堡,一時之間竟然也是忍不住微笑了起來,還是先讓聖彼得堡躁動起來吧!
畢竟有史以來第一次,一位俄國作家的作品竟然征服了歐洲文化中心巴黎的民衆,從這個角度來說,米哈伊爾簡直就是俄國文化界的神聖王亞歷山大一世!
而爲了避免自己又像上次一樣錯過了米哈伊爾的關鍵信息,屠格涅夫也是在去帕納耶夫家之前看了看聖彼得堡近期的雜誌報刊,結果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似乎是因爲《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的最新內容的緣故,屠格涅夫竟然在雜誌報刊上看到了對米哈伊爾的大肆攻擊和辱罵。
什麼下賤的農奴妄想靠文章攻擊高尚的貴族先生們,公然挑戰和顛覆等級秩序,俄國文學有史以來最爲骯髒的污衊和指控.
所有的這些東西簡單概括起來就是,米哈伊爾竟然在他的小說中描寫了貴族的醜惡,就像前幾年果戈裡在他的《死魂靈》當中所做的那樣。
在此之前,儘管米哈伊爾所寫的小說無疑是在批判,但是好像幾乎沒有對着什麼大人物和貴族羣體指手畫腳,即便是在《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的開篇也只是淺嘗輒止,甚至說不少讀者在看到小說裡的公爵同意了婚事這一情節後,反倒覺得這位公爵其實是一位高尚的先生,只是假裝表現得很惡劣而已。
但是現在的話,當米哈伊爾揭開了真相,人們簡直髮現這位公爵惡的無以復加,既沒有宗教信仰,爲人又極端的冷酷自私,如此一來,對米哈伊爾的攻擊陡然增多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這一時期的俄國文學,又有多少作品是直接描寫貴族階級的醜惡呢?
果戈裡是寫了,然後他就被鋪天蓋地的聲音給搞得玉玉了,爲此只好去國外旅遊散心,好躲避國內令他煩惱乃至感到害怕的聲音。
而此時此刻,看着報紙上的這些惡毒的指控,並且還有人公然威脅要將這件事舉報到第三廳甚至沙皇那裡去,屠格涅夫自己代入一下,感覺他要是米哈伊爾,指不定就惶惶不可終日甚至直接抑鬱,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創作了。
出於對米哈伊爾的擔憂,屠格涅夫匆匆瀏覽一番雜誌報刊之後便徑直朝米哈伊爾家趕去。
由於走的時候耽誤了一點時間,多呆了幾天,因此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屠格涅夫在今天回來。
等憂心忡忡的屠格涅夫匆匆敲響米哈伊爾家的房門之後,很快,米哈伊爾家的房門開了,緊接着米哈伊爾家的小女傭米拉便探出了一個腦袋,等她認出屠格涅夫之後,這位小姑娘便壓低了嗓門開口說道:
“尊敬的屠格涅夫先生,米哈伊爾先生他現在還在睡午覺,您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嗎?我現在就去喊醒他。”
看了看已經暗下來的聖彼得堡的屠格涅夫:“?”
你管這叫睡午覺?
這給我幹哪來了?這還是晚上嗎?
“都這個點了,他不起來吃晚飯了嗎?”
愣了片刻,屠格涅夫突然這麼問道。
“米哈伊爾先生最近練琴練的很累,所以中午大吃了一頓,應該還不餓。”
“那他具體都吃了點什麼呢?”
屠格涅夫忍不住追問道。
“這個嗎”
儘管臉上有些爲難,但想了想屠格涅夫同米哈伊爾的關係,這位小姑娘終究還是回道:“我記得是吃了一些牛肉,一些香腸,少許的酸黃瓜,不多的水果和一點點餐後的蜜糖餅乾.”
屠格涅夫:“???”
看來米哈伊爾確實會跟法國的大作家仲馬和巴爾扎克先生很有共同話題.
至於說練琴這個點,屠格涅夫也並沒有忽視掉,而是又忍不住追問了一番,結果得到的答案是
什麼?米哈伊爾不僅要彈鋼琴,而且還要試着寫曲子?
再次看了看聖彼得堡昏暗的天色,儘管已經有些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已經回到了俄國,但屠格涅夫終究是有事情要做,因此在將一些從法國帶回的信件交給小女傭米拉之後,並沒有喊醒米哈伊爾的屠格涅夫便朝着其它地方走去。
畢竟事實證明,米哈伊爾壓根就不會因爲那些評論抑鬱和難受.
與此同時,在聖彼得堡的夜晚,從來就不缺文人們的聚會,而由於最近聖彼得堡的文化界確實發生了幾件大事,因此在今天這個晚上,《祖國紀事》以及聖彼得堡其它一些雜誌的老闆正聚集在一起進行一場歡快的晚宴。
而他們聊着聊着,也難免談論起了他們很多人的最大對手《現代人》雜誌:
“哈哈哈,他們最近可不好過啊!我都聽人說了,最新一期《現代人》雜誌發售後,他們的訂戶可真是掉了不少,還有不少人正嚷嚷着讓他們退錢呢!”
“何止!聽說審查機構已經要他們重新刪改這一期的內容了!再不刪改的話,這一期雜誌將不被允許發行,說不定雜誌後面的發行也會受到影響。”
“我早就說了,像他們這樣老是刊登那種陰暗荒謬的文章,遲早有一天是要惹出大麻煩的!瞧瞧,我的話現在是不是靈驗了?”
“不愧是克拉耶夫斯基先生,竟然早早的就有了如此高見!”
“就讓那個毛頭小子繼續折騰下去吧!《現代人》雜誌遲早會毀在他手裡的!”
“我們可得抓緊一點,一定要讓聖彼得堡的讀者們認識到《現代人》雜誌反動的真面目!這樣要不了多久,就不會有多少人再訂它了。”毫無疑問,類似的攻勢向來不少,但像這一次的話,還真是一直以來效果最好的一次,只因那篇卑劣的小說,確實傷害到了一些高尚的先生的情感,讓他們無法再保持沉默。
由於難得取得這麼大的聲音,於是在這場充滿了快活的氣氛的晚宴當中,克拉耶夫斯基不小心喝多了一點,甚至已經進入了微醺的狀態,而就是在這樣美妙的狀態之中,他突然發現晚宴當中又出現了一個熟悉的人臉。
因爲此人之前狠狠出了一番風頭的緣故,克拉耶夫斯基也是很快就叫出了對方的名字:“屠格涅夫先生,您怎麼在這裡?難道您是想加入我們嗎?”
對於屠格涅夫出國的事情,他們多多少少聽聞一些,甚至說關於米哈伊爾的小說在法國引起了怎樣的反響這件事,他們也通過一些途徑聽到了一些。
但是由於內心的情感作祟外加堅決地認爲俄國人的小說不可能在法國火起來,畢竟之前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因此他們只當有些消息是傳言,或者說,關於米哈伊爾的小說在巴黎一敗塗地纔是他們真正記得的消息。
況且真要說的話,短篇小說和連載長篇小說那能一樣嗎?!
難度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
而關於屠格涅夫和米哈伊爾的關係,克拉耶夫斯基以及在場的其他人無疑是心知肚明的,所以這位米哈伊爾的好友在這樣的時刻過來,莫非是想棄暗投明,投奔他們這些真正該投奔的人?
不等處於微醺狀態的克拉耶夫斯基進行下一步的行動,他便看到屠格涅夫在同他們這些人禮貌地打完招呼後,就笑着同其他人說起了什麼,等到氣氛剛好的時候,克拉耶夫斯基就看到屠格涅夫拿出了一些報紙遞給衆人。
而最初的那個人在看過之後竟然忍不住當場笑出聲來,接着在傳閱的這個過程中,氣氛愈發的熱烈,笑聲也越來越多,等到一份法國報紙終於到克拉耶夫斯基手中的時候,克拉耶夫斯基在看過之後便發出了同樣歡快的笑聲。
只因這份報紙的核心版面有着一個十分顯眼的標題:《來自俄國的乞丐妄想從巴黎討到一口飯吃》。
瞧瞧瞧瞧!
上趕着讓別人打自己的臉!
還有比這更下賤的行爲嗎?
他何止是在丟自己的臉?簡直是在丟我們俄國人的臉!
就這麼短短一會兒,克拉耶夫斯基就已經想好了明天該在報紙上刊登什麼內容。
趁他病要他命,直接給他致命一擊讓他再也翻不了身!
不過有些奇怪的是,這樣一個愚蠢的年輕人給他這麼大的版面幹什麼?
不等克拉耶夫斯基想清楚,下一份報紙就已經傳來,依舊是核心版面:《高貴的巴黎人願意施捨給俄國佬一個機會》。
瞧瞧瞧瞧!巴黎的先生們就是心善!但越是給他機會,才越能暴露出他的癡心妄想和愚蠢!
只不過等又來了一份報紙後,克拉耶夫斯基的眉頭忍不住微微皺了一下:《瘋子纔會給出的價格!俄國佬疑似與出版社老闆和編輯有着不清不楚的關係》。
卑鄙!
竟然用如此下作的手段讓自己的小說被法國人看到,真是丟我們俄國的人!
好在是等到下一個標題之後,即《八十天環遊世界?作者應當被送到精神病院當中》,克拉耶夫斯基的表情就又放鬆了下來。
但是很遺憾,等到又一個標題《全新類型的連載小說引發一定的關注》出現後,克拉耶夫斯基的心中突然有了一種不妙的感覺,而這場宴會當中那原本快活的空氣,不知爲何正變得越發沉重起來。
由於懷疑自己是不是喝的有點多,克拉耶夫斯基便暫時停止繼續看下去,而是坐直身體搖了搖腦袋,然後喝了一些其它提神醒腦的東西,等到他稍微覺得好受了一些之後,他便來不及關注場上其他先生難看的臉色,而是趕忙看向了剩下兩份報紙,只見這兩份報紙上那兩個顯眼的標題赫然寫着:
《沸騰的巴黎!福格先生的環球旅行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
《史上最巧妙的結尾!整個巴黎都在期待米哈伊爾先生的下一部小說!》
克拉耶夫斯基:“.”
胡扯!
這簡直就是天大的胡扯!
這兩份報紙不會是那個米哈伊爾自己印刷出來的吧?這樣的話他當然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就這麼一瞬間,原本其實還有點笑嘻嘻的克拉耶夫斯基卻像是家裡突然有了喪事一般,臉色簡直難看的跟吃了屎一樣,作爲自認的被米哈伊爾欺騙和剝削的人,克拉耶夫斯基無疑是最希望《現代人》和米哈伊爾完蛋的那一個。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個絕佳的機會,爲什麼巴黎竟然會傳來這樣的噩耗?!
而還不等克拉耶夫斯基開口質問屠格涅夫,說米哈伊爾僞造法國的報紙究竟是何居心,屠格涅夫卻是在一衆先生難看的臉色下,果斷的溜之大吉,接着便又朝着一個新的地方趕去。
作爲一個熱衷於社交的人,屠格涅夫幾乎在任何一個大點的圈子裡都有熟人,於是在這麼奔波了一晚上後,雖然聖彼得堡有許多雜誌報刊的老闆都不太願意相信某件事,但這其中總歸是有一些爲了銷量和關注可以放棄其它東西的人。
於是沒過多久,終於是有幾家報紙不顧雜誌界有些先生的封鎖和警告,選擇將已經趕製出來的文章放進自家的報紙裡,因此沒過多久.
看到了報紙上的頭版內容的聖彼得堡居民們:“?”
俄國作家米哈伊爾的作品征服了整個巴黎
哪來的混賬野史?怎麼能野到這種地步?
那可是巴黎!歐洲的文化中心巴黎!